美国寻梦(8)--------友谊难忘
对小教堂其它方面的职能我不是十分了解,但每个周六的早上,都会有一个圣经学习班,我觉得就像是针对中国人的一样,因为来的人大部分都是中国学者,学生及家属,偶尔也会有一两个美国学生,但很少很少,当然组织学习的人是美国人,教堂的工作人员。
小教堂还准备了点donuts一类的早餐,我看大部分的人一到,就去拿吃的,吃完后,开始学习。
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那本bible(圣经),我觉得其实好多中国人都是冲着学英语的目的而去的,我敢说真正想学bible的并无几人。小教堂随时也组织点送家俱一类的利民活动,吸引的也都大部分是中国人。
我原来一直很纳闷小教堂里为啥来的都是中国人多,后来想想也就整明白了。除了中国人,大部分国家来的人都是有信仰的,想要改变,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小教堂的工作重点也就放在转化中国人上,每个星期,小教堂还为家属们提供了sewing 和cooking课,小教堂也成了林肯的中国学生们的集会地。
我就是在那儿认识的文,她比我早到美国一个月,是从另外一个国家过来的。她其实已经在那个国家生活了很多年了,在那个国家学的护士,因为结婚,才过美国来的。
听她说,她先生在读博士,学生物方面的吧。
文是那种比较讲究的人,据她说,不化装她是连门都不会出的。初次见面,她好象对我也比较有好感,所以一学完bible,我们俩就聊上了,因为都刚到,所以共同语言挺多的。知道我们还没有车,她便自告奋勇地说要带我买菜。文是哈尔滨人,对人相当热情。我们的交往,便这样开始了。
知道我要去社区大学学英语,文也去报了名,虽然我们不在一个班,但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课,我原本打算自己坐公共汽车去的,文说她顺路,所以每次都来拉我,我相当过意不去,可也只好接受。
有很长一段时间,文白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我家,跟我搅在一起,有时候,吃过晚饭才回家。
她先生打个几次电话来我家找她,不过一直都没见过她家先生。
跟文的先生见面是在文已经跟我们相处了有四五个月之后,还是那个小教堂有活动,原准备说大家先一道去,然后再回我家吃晚饭的。结果文的先生说他才不和教堂扯在一起呢,所以我先生在家包饺子陪他。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随着门铃的响声,走进了一个四十多岁左右,头发都花白了的中年男人,我真的有点不太愿意把他跟文联系在一起,因为我觉得文值得找一个更好的,文连车都没下,只是催我快走。
一路上我们都没有提此话题。
我和文应该算是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可以讲任何话题,唯独从未提起过她的故事。只是从她偶尔的话语中,我能捕捉过大概概况,好象她在那个最多只能呆到八年,然后她先生的姐跟文的姐是朋友,因此便促成了他们的这一段姻缘。
文的先生那时来美至少也有三四年了,可他车不会开,也不愿学,白天就睡大觉,晚上炒中国的股,书也就那么吊着,给教授做grader。忘了说了,他是中国某名牌大学毕业的。
有一次,文的车被人追尾了,文找来帮着解决的人居然是她先生的同学,而不是她先生。
我仅去过文家一次,不过与一般的学生家相比,她家可实在是讲究多了,我在林肯看到的好些个学生家除了教堂送的沙发,连床都没有,文家不仅有床有沙发而且还都是新的,文在生活上的讲究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忘了说了,文是不差钱的。
在我们初来林肯的日子,文给了我们很多无私的帮助,也正是文的这些帮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方便,文带我们买菜,不仅自己还找他先生的朋友陪我先生练车。
我们俩的活动根据地,主要还是放在我家。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参加免费的会话课。有小段时间,我先生出差开会,怕我害怕,文每晚都来陪我。
我上学后,文也开始复习考护士证,因为文原来是做护士的,只要考过护士证,文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工作,只是不知何故,文总是没有考过。
文是一个特别好强的人。
自从我开始上学后,我感觉到我们俩的关系就开始有点蔬远了。
离开林肯后,我给她打个几次电话,感觉到她很勉强,所以我也就不好再打扰她了。
有段时间听文的另一个朋友说起,几年前,文的先生就毕业了,不过一直没有找工作,他们后来搬到另一个大点的城市去了,文生了个儿子,文还在考试。
至于文的近况,我们都不知道,因为她也不再跟那位朋友有联系。
无论如何,我真心希望文能过好!我也很怀念这一段成人以后难得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