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健康是壹其它都是零

健康是壹其它都是零

博客

今年出去的少,公园去了一次,还不错,拍了一些花儿,前几天光显摆我自己后院的花儿了,公园的蝴蝶和花儿都没时间放上来。

公园现在也挺不容易的,人少,还规定得预约才能去。这样一来里面吃饭的人肯定少了,赚钱也不容易。原来从早上开门不久就有人开始排队吃饭,很多人估计没吃早饭就出来了。

我可不行,不管多早,我都得吃了早饭再出门。怕饿。有时候就想,别人怎么就不怕饿呢?我可能缺乏营养。

有一次回国,跟同事在一起聊天,我说我缺乏营养,人家马上笑了,说:你缺乏营养?啥意思,就是我不缺呗,那为啥容易感觉饿呢?

人和人真的不一样,自己的每一年也不一样。只有有切身体会才能知道别人说的那是个什么感觉。

现在忧郁症的人特别多,看网友经常写自己熟悉的人、邻居什么的有这样的病,动不动就有因此不活了的。

尤其是年轻人,特别让人感到遗憾,那么好的青春年华,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的年轻人也特别容易得这个病。

很多人说这是一种病,不是父母惯的,也不是自己想不开,所以不要追究其它原因,病了就好好吃药。

我觉得任何病都跟个人是有关系的,脾气、性格、心态、健康状况。

现在的人吃喝不愁了,但很多人吃的不是很健康,我看到有专家说过,吃的花样太多,尤其一起吃,并不见得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有段时间大家都知道的,专家们宣传每天要至少吃5种8种的蔬菜,要吃很多的水果。我觉得专家说的有道理,你吃进去过多的蔬菜水果,也会吃进去过多的农药化肥。

有些病是不是都是吃了什么才得的?

吃得饱了就可以了,吃得太多了肯定对健康不好。

水果蔬菜我都吃,但我不会吃特别多,而且什么东西都一起吃,不会的。

很多人认准了吃杂粮,还有认准了吃生菜。

杂粮确实有好处,但好处不是很大,但对于肠子里没有过多油水的人来说,吃多了杂粮就会营养不良,因为你营养没有过剩,不必为了减少油水多吃杂粮。

尤其是老年人,肠胃功能本来就下降了,再吃杂粮不容易消化也更缺乏营养。杂粮的营养多一点的就是维生素B。

还有很多人吃地瓜,说地瓜有营养,多吃对身体好。

过去细粮不足的时候,大家都吃粗粮的,而有些农村只有地瓜,很多人长期吃地瓜最后不消化胀肚而死。

吃粗粮的年代很多人都有胃病。

现在的人,寿命长了,除了医学发达了,也是人们的营养水平提高了,营养水平的提高就是吃有营养的东西多了,米、面、肉、油都不缺了。

我觉得控制不要营养过剩并不难,但要营养充足并不容易。

因为人是非常容易偏激的。

有人一门信专家说的要吃粗粮,有的呢,就信专家说的要每天吃多少种蔬菜、生吃。

生冷油腻,是健康大忌。

我就觉得很多病都是身体缺乏了什么。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器,哪儿需要什么,我们都缺什么很难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出发,一味地追求符合专家的建议,肯定会出问题的。

专家能不知道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吗?他们只是泛泛地谈,关于健康的注意事项。凡事儿不能照搬照套。

有人家大半辈子一天吃两顿饭,有人不吃鱼不吃肉的,也有的人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反正你要是密切接触各种人,就能发现,人真的是各式各样的。

而且,什么样的人都有健康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不健康的。

要说美国的饮食,多数都是快餐,都是生冷的,都是大吃一顿肉,猛吃一顿鱼那样的。但他们中也有长寿的,90多岁比较健康的人也不少。

而年轻人,很多挺讲究的,只吃有机的,喝特殊水的,身体不好的也比比皆是。

国内也是一样的,许多老人真的不讲究吃穿,但身体不错,有些特别讲究的身体不好的也很多。

所以,专家现在挺有市场的,他们的主要崇拜者并不是那些特别健康的人群。我发现真正健康的人好像在意听专家的话的人不多。

忧郁症肯定是一种病,所有的病都是有特别原因的,感冒也一样。一到流感季节很多人必定感冒,而有些人则不会,为什么?每个人身体素质不一样,身体素质来自于从小一点点的积累。

而神经精神放面,也是一样的,一个好的心态、好性格、好脾气的人,在神经精神放面应当健康一些,相信大家都应当认同这个道理。

所以,人真的必须能自己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任何事情不要较真。

很多病,其实都是聪明人得的,没心没肺的人得病的比较少。

就说老年痴呆,大家都说要锻炼大脑,要勤思考。但很多聪明的人,一生都在动脑,从来没有过不思考,老年也会得老年痴呆,甚至有些还在工作着就得病了。

有人说遗传因素对老年痴呆影响特别大,但我们也看到,老年痴呆的兄弟姐妹都好好的,而只有她/他得了老年痴呆。

有人说有文化的人不容易得老年痴呆,有人说家庭妇女不容易得老年痴呆。我知道的文化人有得的,家庭妇女也有得的。

研究的结果除非找到真正的原因,否则真的说不好到底怎么回事儿。

在没有找到真正原因的时候,我们怎样面对这些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的病,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要努力去探索的。

遵守客观规律,不要有出奇制胜的想法,不要让自己的坏习惯成为自然,不要斤斤计较,不要过分讲究,不要偏食,不要轻信长寿秘诀。

规律就是秘诀。

早睡早起,按时吃饭睡觉,营养平衡,劳逸结合,心态平和,不跟人斤斤计较,凡事儿不较真,做人做事儿不要过分认真。

别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做最好的自己,凡事儿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一切顺其自然。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跟人攀比,要学会满足现状,知足常乐。

而这一切都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我行我素,吃了今天不管明天,听天由命。不是的。

一个能过普通日子的人,才能活得基本的健康,如果一味追求精致、高档、高端,追求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样的心态下,很难有平和的心态,也就很难生活得平心静气。

人的心情起伏不定,就会远离健康了。你想,一个人整头慌慌张张的,怎么能健康呢?

万病由心生。

一个没有一颗安静的心的人,面相上是看得出来的,所以那句面由心生是非常有道理的。大家都在说,现在的演员缺少老演员们的气质,虽然整容整得很勤。

其实这也是心不静的关系,很多年轻演员因为劳累过度早逝,很多年轻演员忧郁,甚至染毒。

精神上的空虚,让人没有一个稳定的精神状态,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健康基础,身体的健康就成了问题。

等到要看医生了,得了病了,一切就都晚了。

当然,人各有命,信命的人会在后悔之余给自己释然的理由。

我们谈论生活,谈天说地,其实所有的问题在建康面前都不是问题,只要有我们拥有健康,什么都不是梦,而没有了健康,一切就都成了泡影。

而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相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因为生理上的疾病比心理疾病更容易医治。

要善待身边的忧郁症,除了要有爱心、耐心,也要有健康正确的引导和开导。绝大多数的疾病,仅仅靠吃药是不够的。

那些年轻人的家长们,更要有健康意识,不能把自己的成熟强加给孩子们,他们还小,不是一句两句说教,骂几声、打几下就能听话的。

当你要觉得孩子怎么这么不如你的时候,你要回想一下,你像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你恐怕什么都不懂,没有思想、没有理想,所以只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因为除此之外你想不到做别的。

就说过去的孩子,哪个想得到离家出走,赶你走你都不敢走。现在的孩子就不一样了。所以,不要自己怎么痛快怎么说,不要把自己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给了孩子。

孩子都是好孩子,这个应当是对的。

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孩子会得忧郁症,会跳楼、卧轨,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晓青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