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心事(中篇小说)五
孙博野是一个敢于出生入死的军人,在晋军中战功赫赫;与奉军作战时多次出奇兵扭转了不利战局,深受阎锡山倚重,经常派作独挡一面的大将。大凡军事强人,往往个性张扬。孙博野恃才傲物,与上级和同级的关系紧张。早在当连长时,就因与营长一言不合,当众顶撞起来,并且立刻卷铺盖扬长而去。以后当了高级军官,仍然我行我素。这种性格影响了他的发展,在政治斗争中毫无取胜的资本,以致阎锡山在中原大战失败下野后,他便被排挤出晋军。在几十年里,既不待见于国民党,更不容于共产党。但是他对下级,特别对有文化的青年学生却能和颜悦色,宽厚包容,不吝奖掖。
孙博野脱离晋军后,借办学校抒发自己的理想,同时也积蓄东山再起的力量。他自幼受颜李学派影响,信奉“四存”学说,创办“四存中学”,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为校训。在学校里推行一套以农村教育为主,以劳动实践和军事训练为辅的教学科目,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头脑、农工身手、自卫能力、民族意识的人。他生活朴素,布衣麻鞋、粗茶淡饭,黎明即起,练武健身,跟学生一起出操。
“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全国抗日浪潮高涨。孙博野奔走各地,支持学生运动,主张积极抗日。他一方面参加了中统,另一方面又听任共产党人进入四存中学,自由传播马列主义书刊。一九三六年一月,共产党人雷明建议举办一期三个月的训练班,培养和发现抗日人才。这个建议正中孙博野下怀,他马上派人四处招生。我奶奶就在这时来到了训练班,并在笔试者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
孙博野亲自主持了面试,在问为什么报考时,有的回答混个出身,博取功名;有的讲久闻将军大名,情愿追随左右。唯独奶奶立正大声说:为了抗日,为了革命。这给孙博野留下极深的印象,当场鼓励道:志壮不让须眉,堪称巾帼英雄。
第一次见面,孙博野布衣将军和学者风度就吸引了我奶奶,她觉得张校长像是早年去世的父亲,不仅生活作风和学识很像,就连长相与岁数也相当接近。许多年以后,她在文革时写的交待材料中记道:
开学典礼上,孙博野首先讲话。他说:国难当头,千斤重担担在咱肩上,咱不吃苦谁吃苦!这话激动了我。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坚决抗日,对他以后鼓吹的四存学说就是三民主义,因为不懂颜李学派,所以根本没在意。我当时没有看清他的反动本质,把他当作思想激进,敢做敢当的革命前辈。
正因为奶奶把他看作父辈,所以潜意识里有向他申诉顶撞的胆量。
于爷爷曾和奶奶一同参加训练班,后转投八路军。他看着我说:你和你奶奶年轻时长得还真像,她身体那么好,怎么比我走得早?那会儿我们年纪一般大,她活泼大方,能歌善舞,而且会骑马打枪,一般青年学生根本没碰过那些,所以在训练班里表现突出,引人注目。进训练班的第二天,她就敢向孙博野要枪。孙博野好奇地问:你个女娃娃也会打枪?你奶奶说,那有什么奇怪,四岁时父亲就教我打枪了。孙博野问,你父亲是谁?你奶奶一说,孙博野竟然听说过,列举了几次战例,称你奶奶的父亲在同辈军官中数佼佼者,还感叹英年早逝。然后把自己的手枪抽出让你奶奶试打两枪叫他看看。你奶奶一点不怯,举枪就射,三发两中。把孙博野喜得直夸好枪法,当场任命你奶奶为分队长。几天后,爬山训练时,你奶奶身手矫健,超过所有男人,第一个冲到山顶。大概是心里高兴,放声唱起来。我还记得那歌词:
今天大家都来想一想,
大革命时期我们的情形是怎样,
五卅运动掀起了大浪潮,
北伐军的雄师到长江,
帝国主义吓得缩了头,
军阀官僚一扫光……
走在后面的孙博野听见,瞪着眼睛喊起来:放肆,谁让你唱这种歌的?你奶奶也大声叫着争辩:这不是革命歌曲吗,为什么不能唱?我心说糟了,学生敢顶撞校长,非得受罚不可。没想到孙博野不再追究,摆摆手说:算了,下不为例。以后你奶奶还多次当众顶撞孙博野,他都能够容忍,不但不加怪罪,反而明显欣赏,把你奶奶视为“心腹基干”,训练班一结束就分配到军官教导队当了唯一的女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