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豪门
世界各地的八卦新闻,每每少不了美女豪门的话题,有钱有势或有资格贪腐者必泡过若干小妞。在中国这几乎成为贪官的随身证件显著标志,每揭露一个,身后都是成班成排的美女戳着,成连的也不罕见。没有这种后宫史,不好这口的,反而显得另类,别说媒体顿时失了兴趣,连一般百姓也要说浪费了资源,白担了虚名,不值,没劲。我有点困惑,究竟是贪婪专横刺激了性欲,还是性欲刺激了贪婪专横?
好好色,恶恶臭,人之常情。常情不等于正常,有时也是一种病态,齐宣王就曾承认,“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为此,斗胆进言,中国的组织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增加一条性欲测试,凡性欲超强者,八成属于贪官病秧胚子,不予考虑提拔。这样,或者可以减去几成用人失察的老毛病。)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我们好像也没见过,可见色的厉害,可怜兮兮的德是干不过的。夫子的这句感慨有把色与德对立起来的倾向,后世道学家们进一步延伸,把好色视为首恶,实在偏激。假若好色是对色持欣赏礼敬的态度,我认为是一种有修养的人性。如果好色就是玩弄或糟蹋,说有病太轻了,应该划归无人味的兽行才准确。
由于几千年来是男人主宰的世界,所以,尽管美女帅哥都是好色,但美女更受追捧,知名度远远高于帅哥。大概也就是在战国和魏晋时曾被人挂在嘴边,让我们知道有宋玉、子都、潘安等等美男。而这些美男子与希腊罗马的肌肉男相比,都带着明显的阴柔气。这是否与男性同性恋有关,我就不知道了。
同性恋是少数群体,对大多数男人来说 ,美女才是心爱,美人香草在古典诗歌中是政治理想的化身,两者融合一体,足见男人的欲望所在。
女人被关注,是因为男人的存在。而美女抢眼,也是由于男人天生好色。美女因美而倍受怜惜,若换成丑女,还有几人留意?除非是齐宣王的无盐女、梁鸿的孟光、诸葛亮的黄夫人、朱元璋的马皇后,或者“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人性的弱点,从没有过一视同仁。
一般男人眼中的美女,都是外在的形象加上自己的迷思混合形成的。美从来是不完备的、相对的。就算一些女人长得相当精致,在一些人看来距完美也还差得远。西施是公认的美女,她从柴火妞、洗衣妹中海选出来,范蠡并不认为是合格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调教培训滋润包装,才算拿得出手。以后献给皇帝的美女,都是按照这个路子练出来。外国也不例外,灰姑娘在没有被仙女包装前,王子是不会到贫民窟寻找她的。至今欧美都有一些女子学校,专门培养标准淑女,为豪门提供适用产品。也就是说,女人光有一个好皮囊远远不够,还需要填充适当的内容方可达标。达标的目的是寻找好出路,嫁个好人家。但是什么是好人家,如意郎君是什么样,答案和理解恐怕要多得不可胜数。
自古以来,主流观念是将性、爱、婚姻截然分开的。婚姻只是为了保证家族血统传承的可靠性,与性、爱无关。许多男人都是结婚成家后从风月场或偷情中获取性、爱的享受,这种例子太多了,甚至常常作为文艺作品中极力描写的人生最佳状态,歌颂情人的缠绵,赞美妓女的风情。现代人也许还达不到那种浪漫水平,至多是些《金瓶梅》中的性玩伴,因此也更显粗鄙。对幸福婚姻的憧憬,大多是女人从残酷的现实中梦幻出来的一种生活理想,或婚姻神话,其中有美貌、恩爱、富裕等诸项基本内容。所谓美貌,是动物本能,是婚姻的生理基础;所谓恩爱,是婚姻的深层追求,对许多人来说,有了恩爱,其他条件可以忽略不计;所谓富裕,不是够吃够喝就行了,通常指的是豪门的奢侈生活。珠翠满头,穿金戴银,绫罗绸缎,山珍海味,深宅大院,肥马轻车,僮仆成群,作威作福。无庸讳言,这是女人的理想归宿,也是男人的梦想。美满的婚姻是各项齐备,然而除了爱幻想的小丫头、小小子,对人类社会有些认识的人都知道“此事古难全”。退而求其次,只能有所取舍。许多人宁愿舍弃恩爱,也要把富裕放在首选,于是有美女入豪门的套路。很多人不看好这条路,舆论每多诟病。对此,不能做空洞的道德指责。没人欢天喜地愿意一辈子受穷,一天好日子都不想过。即使光为后代考虑,穷秀才也梦想富家女芳心垂青,浣纱女难免渴望大官人慧眼识珠。说女人对男人在外博取功名或者奔走行商悔得头撞墙,恨自己“无端嫁得金龟婿”,“朝朝误妾期”,大概都是拈酸的文人揣度出来的。而真正有切身感受的女人则害怕曝光,悄悄将悲苦埋在心底,人前总是一副幸福得半晕状态。至于铜镜铭文诗“君有远行妾私喜”,则属于另类心境的女子,心中别有所属,所以逮住老公出远门的机会,自然要偷着乐,对镜梳妆,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月上柳梢头”。
人类给自己规定了太多天经地义,编写了太多的婚姻神话,美女嫁豪门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用现代语言形容,就是男女都把对方看作一盘菜。美女把豪门看作自己食谱中的主菜,豪门则只认美女适合自己口味。不过这个俏皮的比喻本身就不吉利,试想一下,菜被满足了口腹之欲后,结果如何?除了少量被吸收,大部分被排泄了。
美女因美而得天独厚,然而,也因美而为人不容。自古红颜薄命,历史对美女相当残忍。不但有来自女人群中的嫉妒怨恨,还有出自男人帮的辣手摧花。传说中的美女几乎都有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遭遇:西施被利用之后沉入水底;王昭君远嫁大漠,屈辱地遵从了兄死弟及的陋俗;貂蝉几经倒手,不知所终;即使“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也逃不脱乱伦抢夺、临危抛弃的可怜命运。就这样,死后还要背负“祸水”的恶名,替罪孽深重的男人承担责任。这才是坐在宝马里哭的真实含义。
尽管如此,也挡不住女人想入豪门的脚步。即使不能一步跨进豪门,立刻享受荣华,也得抓住个与“女貌”相匹配的“郎才”。所谓“才”是即将被人认识的“荆山玉”,这种男人在古代一般专指文人,个个手不释卷,一边读着圣贤书,一边从字里行间看出“黄金屋”、“颜如玉”,急吼吼进京赶考,期望一朝金榜题名,挤入豪门圈子,实现学而优则仕,左揽金,右抱玉的理想。所谓貌才组合也是文人编造的神话,把自己装扮成未来能挣出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豪门候补成员,引诱美女上钩。现在的“才” 是那种公认的具有迅速提升自己换取金钱地位的能力,如经商从政创业等,与古代有些区别。这个“才”是以成功与否为检验标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如果时运不济,纵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一肚子学问,也是遭人白眼的,绝非美女心中的“郎才”。
对一些柔弱的美女来说,走进豪门并非都是自愿,也有被迫无奈,身不由己,甚至恐惧的。褒姒作了第一家庭周幽王的小老婆,一点不开心,从来没有笑脸。被抢亲、强暴、威逼而入豪门的女子们也不会雀跃欢呼,大晒“得其所矣”的幸福。与遇人不淑相比,“殆及与公子同归”应该是世上更让人恐惧的事情,所以拼死抗争的烈女子史不绝书。至于官宦富人三妻四妾小三一群,皇帝更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争风吃醋之心酸,高墙深院之孤苦,岂是外人能够理解的?对西门庆的家属们,千万别问是否幸福。
如果仅从本身的情感出发,不顾及子女,抛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主一回,那么美女的出路,在古代并不总是步入豪门,藏身金屋。唐宋传奇、元代杂剧、明清话本讲述了许多美女配白丁的故事。从中寻觅古人情感,不少人还是把恩爱放在了婚姻首位。她们不但倾心于才貌双全的书生,卓文君随了司马相如,崔莺莺私许了张生。而且宁肯仙女嫁了董永,花魁从了油郎,哪怕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同衾死同穴,也不愿意贪慕虚荣。不过,这些故事美则美矣,真正心甘情愿永不反悔的人,恐怕用“寥若晨星”来形容,不算过分。历史告诉我们,每个女人一生中总要扮演几次怨妇角色,男人则至少精神出轨若干回。
相比于古代美女的多向选择和恩爱期许,现代的许多美女似乎目标单一,把一生幸福押注于豪门,行二行三都不在乎,是否恩爱也无所谓。她们的崇高榜样是宋氏姐妹,顶不济也得是“乔家大院”独占一房的角儿。为了入豪门法眼,不惜整容、奉献。她们把婚姻当作一种商业投资,衷情于成功人士“优质男”,最起码是潜力股(相当于古代的郎才)。应该说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我并不特别反感把婚姻比作投资。自古以来婚姻都带有投资性质,“嫁汉,嫁汉,为的是穿衣吃饭。”只是现在索求的回报更加昂贵些。投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它包含着对幸福美满的追求。有问题的是投资方向,是情感、和谐、性欲、传宗接代、婚姻与家庭形式,还是金钱、地位、享受?这里有多少是与两性关系完全扯不上的?有多少人能够在大彻大悟之后,怒沉与爱情无关的百宝箱的?《红楼梦》中尤氏三姐妹还不够发人深省吗?最为家长与美女们私心艳羡的宋氏姐妹,面上一个比一个风光,内里苦衷只有自己知道。
既然美女和豪门之间是一种投资关系,类似赌博,那么风险就永远存在。
风险一、投资者,包括男女双方的资本(容貌、财产、地位)都具有可变性,资本缩水贬值,对投资者的心理承受力是严重考验。相比较而言,美貌可持续性最短,一旦失去,价值一落千丈。美女缺乏安全感的严重性远大于豪门,很容易由此产生心理扭曲变态,从而使整个投资过程充满邪恶。人类天生在许多方面存在认识障碍或误区,美女与豪门、投资与风险等等,所以,在二者之间修成正果的难度很大。这是美女的烦恼,青春易逝,她们耗不起;相反,豪门浪子倒巴不得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当然,如果他们一夜破产,被弃之如敝屣的可能性和对美女始乱终弃一样大。
风险二、投资交易的规则,不能完全由投资者掌控,受多重外界压力影响。如父母、亲戚、子女、社会等等。在权、钱、享乐、名利大于天的社会里,很难不受这些支配或影响,完全超凡脱俗。
风险三、因为有人的感情因素发酵,所以它与商业投资不完全一样,比简单的契约关系复杂得多,有更多难剪难理的纠结、无奈、折磨与苦辣酸甜,掺杂着说不清的爱恨情仇。
风险四、 美女与豪门一般都不是身份对等的,但是这不等于智力悬殊。 美女和豪门,往往都是聪明人,彼此精于算计,善于设防,谁也别把谁当傻子,谁也不愿意去做傻子。结果不是一方重创,就是两败俱伤。
风险五、美女与豪门通常有年龄差距,在思想上、经历上、习惯上、生理与心理上有代沟,青藤缠老树,娇荷衬枯叶,缺少自然和谐之美。
针对这些风险,应对的措施不外下列几种:
1、 整容。这大概是最愚蠢的保值方法,女人希望永葆青春与帝王寻求长生不老都属最不靠谱的梦想,因为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五十以后还像风华正茂的姑娘一样,只有传说中的妖精能做到。
2、 掌控经济主动权,这是在婚姻博弈中,女人最想攥住的命根子,代代都有人不断向下传授的经验之谈。这一点极难把握,抓得紧了,容易引起反感,恶化关系;松动一些,则强化另一方的自由度,增加不稳定因素。于是有人想出了宁可牺牲自己享受的欲望,也要把男人的收入限制在一定范围,以此增加保险系数的做法。韩非子讲过一对夫妻向神祈祷的故事,妻子祈求神赐给家庭平安,外加少许钱财。丈夫奇怪为何要求这么低,妻子说要得多了,你会拿去包二奶,就没我什么事儿了。这种在虚诞幻想中都毫不放纵贪心的严格控制,一般女人还真不容易做到。
3、 不断充实内涵,增加情感投资。婚姻说到底是由情感维系的,因此不断加大情感比重是最聪明的做法。为了加大情感比重,不能寄望于增加宽容度,那样带来的结果可能是隐忍中爆发,反而不好收拾。必须双方共同贴近改变,包括爱好、习惯、性格、脾气,以求顺利沟通,尽可能保持琴瑟和弦。文艺作品描写的野蛮女友、刁蛮小姐,当年轻貌美时,别人或许还能大度地说声可爱,到了人老珠黄,除了河东狮子一类,大概听不到其他赞美了。婚姻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沟通则是摒弃动物性,趋向人性的过程。如果不善沟通,勉强凑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美好境界。
在现代婚姻中,离合自由,既容易受益,也容易受害。以投资为唯一目的的男女,比较容易不断抛去绩劣股,改进绩优股,看上去潇洒从容,是成功的投资者,但是细想起来,想挤进豪门者拿青春赌明天,光想稳赢不赔;而占据豪门者则怀疑来者都是画皮的妖怪盯着抢钱的,不肯捧出一片心,逢场作戏随便玩玩罢了。把貌和财放在第一位并以此进行交换的男女们,虽然也是在人的情感范围之中,但总不能说格调很高,值得推崇吧。就算不是本意,而是屈从于现实的逼迫诱导,那还好意思显摆吗?
婚姻本身充满了不确定和异变的成分,无论是把它的基础看作情感、日常生活条件,还是投资项目,都包含着巩固或破坏的重要因素,全看当事人如何取舍。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婚姻美满幸福的始终是少数,悲惨失败的也不占主流,多数人介于两者之间,总是磕磕绊绊、吵吵闹闹,没有你死我活的仇恨,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热爱,双方忍耐着、凑合着过一辈子。美女与豪门也适用于这三类。
美女与豪门,虽然不像有些人说得那样不堪,但也不像有些人想得那样惬意,一切因人而异。
好好色,恶恶臭,人之常情。常情不等于正常,有时也是一种病态,齐宣王就曾承认,“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为此,斗胆进言,中国的组织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增加一条性欲测试,凡性欲超强者,八成属于贪官病秧胚子,不予考虑提拔。这样,或者可以减去几成用人失察的老毛病。)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我们好像也没见过,可见色的厉害,可怜兮兮的德是干不过的。夫子的这句感慨有把色与德对立起来的倾向,后世道学家们进一步延伸,把好色视为首恶,实在偏激。假若好色是对色持欣赏礼敬的态度,我认为是一种有修养的人性。如果好色就是玩弄或糟蹋,说有病太轻了,应该划归无人味的兽行才准确。
由于几千年来是男人主宰的世界,所以,尽管美女帅哥都是好色,但美女更受追捧,知名度远远高于帅哥。大概也就是在战国和魏晋时曾被人挂在嘴边,让我们知道有宋玉、子都、潘安等等美男。而这些美男子与希腊罗马的肌肉男相比,都带着明显的阴柔气。这是否与男性同性恋有关,我就不知道了。
同性恋是少数群体,对大多数男人来说 ,美女才是心爱,美人香草在古典诗歌中是政治理想的化身,两者融合一体,足见男人的欲望所在。
女人被关注,是因为男人的存在。而美女抢眼,也是由于男人天生好色。美女因美而倍受怜惜,若换成丑女,还有几人留意?除非是齐宣王的无盐女、梁鸿的孟光、诸葛亮的黄夫人、朱元璋的马皇后,或者“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人性的弱点,从没有过一视同仁。
一般男人眼中的美女,都是外在的形象加上自己的迷思混合形成的。美从来是不完备的、相对的。就算一些女人长得相当精致,在一些人看来距完美也还差得远。西施是公认的美女,她从柴火妞、洗衣妹中海选出来,范蠡并不认为是合格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调教培训滋润包装,才算拿得出手。以后献给皇帝的美女,都是按照这个路子练出来。外国也不例外,灰姑娘在没有被仙女包装前,王子是不会到贫民窟寻找她的。至今欧美都有一些女子学校,专门培养标准淑女,为豪门提供适用产品。也就是说,女人光有一个好皮囊远远不够,还需要填充适当的内容方可达标。达标的目的是寻找好出路,嫁个好人家。但是什么是好人家,如意郎君是什么样,答案和理解恐怕要多得不可胜数。
自古以来,主流观念是将性、爱、婚姻截然分开的。婚姻只是为了保证家族血统传承的可靠性,与性、爱无关。许多男人都是结婚成家后从风月场或偷情中获取性、爱的享受,这种例子太多了,甚至常常作为文艺作品中极力描写的人生最佳状态,歌颂情人的缠绵,赞美妓女的风情。现代人也许还达不到那种浪漫水平,至多是些《金瓶梅》中的性玩伴,因此也更显粗鄙。对幸福婚姻的憧憬,大多是女人从残酷的现实中梦幻出来的一种生活理想,或婚姻神话,其中有美貌、恩爱、富裕等诸项基本内容。所谓美貌,是动物本能,是婚姻的生理基础;所谓恩爱,是婚姻的深层追求,对许多人来说,有了恩爱,其他条件可以忽略不计;所谓富裕,不是够吃够喝就行了,通常指的是豪门的奢侈生活。珠翠满头,穿金戴银,绫罗绸缎,山珍海味,深宅大院,肥马轻车,僮仆成群,作威作福。无庸讳言,这是女人的理想归宿,也是男人的梦想。美满的婚姻是各项齐备,然而除了爱幻想的小丫头、小小子,对人类社会有些认识的人都知道“此事古难全”。退而求其次,只能有所取舍。许多人宁愿舍弃恩爱,也要把富裕放在首选,于是有美女入豪门的套路。很多人不看好这条路,舆论每多诟病。对此,不能做空洞的道德指责。没人欢天喜地愿意一辈子受穷,一天好日子都不想过。即使光为后代考虑,穷秀才也梦想富家女芳心垂青,浣纱女难免渴望大官人慧眼识珠。说女人对男人在外博取功名或者奔走行商悔得头撞墙,恨自己“无端嫁得金龟婿”,“朝朝误妾期”,大概都是拈酸的文人揣度出来的。而真正有切身感受的女人则害怕曝光,悄悄将悲苦埋在心底,人前总是一副幸福得半晕状态。至于铜镜铭文诗“君有远行妾私喜”,则属于另类心境的女子,心中别有所属,所以逮住老公出远门的机会,自然要偷着乐,对镜梳妆,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月上柳梢头”。
人类给自己规定了太多天经地义,编写了太多的婚姻神话,美女嫁豪门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用现代语言形容,就是男女都把对方看作一盘菜。美女把豪门看作自己食谱中的主菜,豪门则只认美女适合自己口味。不过这个俏皮的比喻本身就不吉利,试想一下,菜被满足了口腹之欲后,结果如何?除了少量被吸收,大部分被排泄了。
美女因美而得天独厚,然而,也因美而为人不容。自古红颜薄命,历史对美女相当残忍。不但有来自女人群中的嫉妒怨恨,还有出自男人帮的辣手摧花。传说中的美女几乎都有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遭遇:西施被利用之后沉入水底;王昭君远嫁大漠,屈辱地遵从了兄死弟及的陋俗;貂蝉几经倒手,不知所终;即使“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也逃不脱乱伦抢夺、临危抛弃的可怜命运。就这样,死后还要背负“祸水”的恶名,替罪孽深重的男人承担责任。这才是坐在宝马里哭的真实含义。
尽管如此,也挡不住女人想入豪门的脚步。即使不能一步跨进豪门,立刻享受荣华,也得抓住个与“女貌”相匹配的“郎才”。所谓“才”是即将被人认识的“荆山玉”,这种男人在古代一般专指文人,个个手不释卷,一边读着圣贤书,一边从字里行间看出“黄金屋”、“颜如玉”,急吼吼进京赶考,期望一朝金榜题名,挤入豪门圈子,实现学而优则仕,左揽金,右抱玉的理想。所谓貌才组合也是文人编造的神话,把自己装扮成未来能挣出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豪门候补成员,引诱美女上钩。现在的“才” 是那种公认的具有迅速提升自己换取金钱地位的能力,如经商从政创业等,与古代有些区别。这个“才”是以成功与否为检验标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如果时运不济,纵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一肚子学问,也是遭人白眼的,绝非美女心中的“郎才”。
对一些柔弱的美女来说,走进豪门并非都是自愿,也有被迫无奈,身不由己,甚至恐惧的。褒姒作了第一家庭周幽王的小老婆,一点不开心,从来没有笑脸。被抢亲、强暴、威逼而入豪门的女子们也不会雀跃欢呼,大晒“得其所矣”的幸福。与遇人不淑相比,“殆及与公子同归”应该是世上更让人恐惧的事情,所以拼死抗争的烈女子史不绝书。至于官宦富人三妻四妾小三一群,皇帝更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争风吃醋之心酸,高墙深院之孤苦,岂是外人能够理解的?对西门庆的家属们,千万别问是否幸福。
如果仅从本身的情感出发,不顾及子女,抛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主一回,那么美女的出路,在古代并不总是步入豪门,藏身金屋。唐宋传奇、元代杂剧、明清话本讲述了许多美女配白丁的故事。从中寻觅古人情感,不少人还是把恩爱放在了婚姻首位。她们不但倾心于才貌双全的书生,卓文君随了司马相如,崔莺莺私许了张生。而且宁肯仙女嫁了董永,花魁从了油郎,哪怕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同衾死同穴,也不愿意贪慕虚荣。不过,这些故事美则美矣,真正心甘情愿永不反悔的人,恐怕用“寥若晨星”来形容,不算过分。历史告诉我们,每个女人一生中总要扮演几次怨妇角色,男人则至少精神出轨若干回。
相比于古代美女的多向选择和恩爱期许,现代的许多美女似乎目标单一,把一生幸福押注于豪门,行二行三都不在乎,是否恩爱也无所谓。她们的崇高榜样是宋氏姐妹,顶不济也得是“乔家大院”独占一房的角儿。为了入豪门法眼,不惜整容、奉献。她们把婚姻当作一种商业投资,衷情于成功人士“优质男”,最起码是潜力股(相当于古代的郎才)。应该说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我并不特别反感把婚姻比作投资。自古以来婚姻都带有投资性质,“嫁汉,嫁汉,为的是穿衣吃饭。”只是现在索求的回报更加昂贵些。投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它包含着对幸福美满的追求。有问题的是投资方向,是情感、和谐、性欲、传宗接代、婚姻与家庭形式,还是金钱、地位、享受?这里有多少是与两性关系完全扯不上的?有多少人能够在大彻大悟之后,怒沉与爱情无关的百宝箱的?《红楼梦》中尤氏三姐妹还不够发人深省吗?最为家长与美女们私心艳羡的宋氏姐妹,面上一个比一个风光,内里苦衷只有自己知道。
既然美女和豪门之间是一种投资关系,类似赌博,那么风险就永远存在。
风险一、投资者,包括男女双方的资本(容貌、财产、地位)都具有可变性,资本缩水贬值,对投资者的心理承受力是严重考验。相比较而言,美貌可持续性最短,一旦失去,价值一落千丈。美女缺乏安全感的严重性远大于豪门,很容易由此产生心理扭曲变态,从而使整个投资过程充满邪恶。人类天生在许多方面存在认识障碍或误区,美女与豪门、投资与风险等等,所以,在二者之间修成正果的难度很大。这是美女的烦恼,青春易逝,她们耗不起;相反,豪门浪子倒巴不得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当然,如果他们一夜破产,被弃之如敝屣的可能性和对美女始乱终弃一样大。
风险二、投资交易的规则,不能完全由投资者掌控,受多重外界压力影响。如父母、亲戚、子女、社会等等。在权、钱、享乐、名利大于天的社会里,很难不受这些支配或影响,完全超凡脱俗。
风险三、因为有人的感情因素发酵,所以它与商业投资不完全一样,比简单的契约关系复杂得多,有更多难剪难理的纠结、无奈、折磨与苦辣酸甜,掺杂着说不清的爱恨情仇。
风险四、 美女与豪门一般都不是身份对等的,但是这不等于智力悬殊。 美女和豪门,往往都是聪明人,彼此精于算计,善于设防,谁也别把谁当傻子,谁也不愿意去做傻子。结果不是一方重创,就是两败俱伤。
风险五、美女与豪门通常有年龄差距,在思想上、经历上、习惯上、生理与心理上有代沟,青藤缠老树,娇荷衬枯叶,缺少自然和谐之美。
针对这些风险,应对的措施不外下列几种:
1、 整容。这大概是最愚蠢的保值方法,女人希望永葆青春与帝王寻求长生不老都属最不靠谱的梦想,因为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五十以后还像风华正茂的姑娘一样,只有传说中的妖精能做到。
2、 掌控经济主动权,这是在婚姻博弈中,女人最想攥住的命根子,代代都有人不断向下传授的经验之谈。这一点极难把握,抓得紧了,容易引起反感,恶化关系;松动一些,则强化另一方的自由度,增加不稳定因素。于是有人想出了宁可牺牲自己享受的欲望,也要把男人的收入限制在一定范围,以此增加保险系数的做法。韩非子讲过一对夫妻向神祈祷的故事,妻子祈求神赐给家庭平安,外加少许钱财。丈夫奇怪为何要求这么低,妻子说要得多了,你会拿去包二奶,就没我什么事儿了。这种在虚诞幻想中都毫不放纵贪心的严格控制,一般女人还真不容易做到。
3、 不断充实内涵,增加情感投资。婚姻说到底是由情感维系的,因此不断加大情感比重是最聪明的做法。为了加大情感比重,不能寄望于增加宽容度,那样带来的结果可能是隐忍中爆发,反而不好收拾。必须双方共同贴近改变,包括爱好、习惯、性格、脾气,以求顺利沟通,尽可能保持琴瑟和弦。文艺作品描写的野蛮女友、刁蛮小姐,当年轻貌美时,别人或许还能大度地说声可爱,到了人老珠黄,除了河东狮子一类,大概听不到其他赞美了。婚姻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沟通则是摒弃动物性,趋向人性的过程。如果不善沟通,勉强凑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美好境界。
在现代婚姻中,离合自由,既容易受益,也容易受害。以投资为唯一目的的男女,比较容易不断抛去绩劣股,改进绩优股,看上去潇洒从容,是成功的投资者,但是细想起来,想挤进豪门者拿青春赌明天,光想稳赢不赔;而占据豪门者则怀疑来者都是画皮的妖怪盯着抢钱的,不肯捧出一片心,逢场作戏随便玩玩罢了。把貌和财放在第一位并以此进行交换的男女们,虽然也是在人的情感范围之中,但总不能说格调很高,值得推崇吧。就算不是本意,而是屈从于现实的逼迫诱导,那还好意思显摆吗?
婚姻本身充满了不确定和异变的成分,无论是把它的基础看作情感、日常生活条件,还是投资项目,都包含着巩固或破坏的重要因素,全看当事人如何取舍。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婚姻美满幸福的始终是少数,悲惨失败的也不占主流,多数人介于两者之间,总是磕磕绊绊、吵吵闹闹,没有你死我活的仇恨,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热爱,双方忍耐着、凑合着过一辈子。美女与豪门也适用于这三类。
美女与豪门,虽然不像有些人说得那样不堪,但也不像有些人想得那样惬意,一切因人而异。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大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