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由多年前的圣诞记忆回想到的中美友好情谊

由多年前的圣诞记忆回想到的中美友好情谊

博客

由多年前的圣诞记忆回想到的中美友好情谊


在美国,每逢进入了秋季,总有两个比较重大的节日是广泛被庆祝的:感恩节,圣
诞节。顾名思义,感恩节是一个人们献上感恩的节日。它有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渊源,
那也就是可以追溯到极早期的一批英国移民到达了新大陆,刚刚在北美大陆落脚,
在状况简陋的状况中,通过美洲本地的居民的帮助,逐渐定居下来的早期移民历史
的时代。那是一个大航海的新篇章,记录了一个移民被接纳,帮助给予的一段历史。
他们感恩,主要是对印第安人得帮助充满感恩,也为自己安全的到达北美大陆以及
平安地安家落户充满对上帝的感恩。通常,这时是一个传统美国家庭中全家的亲友
们聚会团聚的日子,也是纪念自己能够平安健康的与家人分享生活喜悦的时候。这
样的一种庆祝也成了美国社会的传统,一种给予和关爱的情怀。

早期,美国的中国移民还很少。每逢到了美国人的团圆节,那种浓郁的节日气氛,
令那些只身一人美国学习和工作的留学生与学人的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也让很多在
国外的中国人想到的中国的团圆节日,许多在外的人触景生情,时常怀有“独在异
乡为异客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感触,也经常感怀在故乡的岁月。在这个时
候很多不免会回顾起自己在家乡的亲人,未免有些孤独感觉。然而,在这宽阔片土
地上,总有一些善良慷慨的人们,他们总是打开自己的家,伸开友爱的双臂,欢迎
一些来自异乡的朋友们来到自己的家里,和自己一同团聚,分享节日的气氛的。每
当这些时候,这些中国人总会感到人在异乡时的一种温暖与情谊,到了了起初的这
些异国友人的关照。感恩是带有一种感染力的,珍惜它,它能够从一个早期的移民
开始,随后一代又一代继续地传递给每个人力所能及地能够帮助的人,每一个新踏
上美国土地需要友情的人。这样一种相互帮助的博爱,铸成了美国社会的具有超越
性的包容博大的情怀。

曾经,有许多的移民,两手空空的来到了美国大陆,希望通过自己努力与才智,在
新的土地上创造新的生活与奇迹,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每一个落脚在美国土地上的
人都会有一个新的开端,当每一个第一次在这篇土地上落脚,也是一个新的篇章的
开启。人们经历了多少的苦难,多少的挑战,一直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坚持。在
这条路上,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与自己有恩的人,有着物质上与精神上帮助的朋友,
他们或许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我们顺利或者逆境中陪伴着,鼓舞着我们。对我来说,
多年来,我一直对一个善良的美国家庭充满了感恩与情谊。而我们之间的这份情谊
也维持了二十几年,一直到今天。

多年前,我的父母通过一个美国教会,结识了一家美国本地的朋友。这家朋友多年
一直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在美国的一个很近的朋友关系,也是类似家庭一样的亲
友间彼此关照着的关系。这段友谊维持了将近三十年,也是我在美国一个一直对我
很关照的人。每次逢年过节,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度过很多的节日。我这家朋友是
一家比较传统,保守的美国德国后裔的家庭,生活在保守而民风纯朴的美国东部。
这一家人热情,善良,接纳,他们将我们全家如同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着。我们三
口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兄弟姐妹,叔叔阿姨,祖父祖母等等真的就好像我们在美国的
家庭,如同在中国的亲人一样。在美国漫长的岁月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本地的亲情
与关照,也留下了我温暖的少年记忆。在当时那个孤独的岁月里,我在异国他乡,
得到了许多的慰藉。当那时年少的我,在美国思念着我在中国的祖父,祖母以及所
有的长辈亲戚以及同辈亲人的时候,我在美国却感到了一种相似的亲情。

多年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单独地乘坐着从中国前往美国的航班,前往美国
的路程,和我在美国学习的父母团聚。当我从疲倦的飞行旅途中,初次踏上了美国
的土地的时候,我和我久别重逢的爸爸,妈妈相聚。相隔几年之后,此时的我们三
口人终于再次聚在了一起,彼此充满了兴奋与喜悦。在我见到了他们之后,这时候
我父母听到了呼唤他们的声音。此时,他们突然见到了身边出现了一群美国人。我
认出来了,原来这就是我经常在我妈妈长途信件中发给我们照片留影的那家美国朋
友。这是我父母在机场接我所得到得一个出乎意外的惊喜。在深夜里,我的这家美
国友人在飞机场出现了。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些美国朋友竟然在夜里三四点中的时候
在机场迎接我。他们带了了小礼物,带来的微笑,问侯,拥抱与欢迎,都让当时我
这位刚到美国的小朋友惊呆了。这就是我多年前到来美国的第一幕。我真的没有想
到美国人竟然如此的热情,善良。他们在我多年生活在花旗之地的岁月里,令我感
到了我在这个新来的国家是被欢迎的,不仅如此,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给予了我
很多的温暖,留下了不少难以忘怀的记忆。其中一个记忆就是圣诞夜的那一缕光,
照亮了黑夜的寂静。

今年,一年一度的圣诞又到了。我和丈夫趁着孩子们睡了,一同开始为孩子包礼物
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回忆起很多年前,当我在圣诞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为我
的美国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包礼物的时候的情景。那时,我们三个人绞尽脑汁,总是
想着这些朋友都喜欢什么,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份儿,我们一个一个根据每个
人的需求,选择好了,分工一一包裹好。不知为何,这个情景总是留在我的记忆里,
总是经常令我想到这个过去的光景,我想那大概是我曾经体验的第一次的分发礼物
的情景。“The Gift of Giving”,我想可以翻译成给予的恩典,在英文中,“Gift”
一词带有一个涵义,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概念里礼物的同义词也是恩典的意思,而将
礼物赠送给他人,本身就视为一种恩典,一种充满爱得感恩。圣经里有句话:“施
比受有福”。其实人间的友情也是如此,当我们给予周围的亲友们自己爱,无论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使得我们自己无形中得到了一种精神回馈的满足感。世界
上,总有一些人,无偿的贡献自己,我试问他们这种无私的背后是什么,我想,也
就是这种给予的背后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对人类理想的推动,也许就
是来自于某种生命的初始。

我的这些美国朋友,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很多亲情上的情感,使得我年少时
在美国略微孤独的岁月充满了一些喜悦与情趣。如今,无论我走到何处,我都会想
到我的美国亲人真挚的情感与关怀,传递给予了我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精神支
持。这样的支持都体现在很多细小的事情上。这个家里的一位美国阿姨,曾经在我
大约是在十二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我一份生日贺卡,卡片的封面插图上是一个骑着
自行车的小孩,他的自行车站在山丘的顶端,回过头来望着一条蜿蜒而漫长的道路。
我的美国阿姨,她是这样这样鼓励我的:“亲爱的外甥女:你走过了很长的路,克
服了重重的困难。当你转过头来,回望自己走过得路,会充满自豪感,因为你很努
力的走了过来。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他们认为,当时我刚刚从中国来到美国不久,
要重新开始,适应环境,学习语言,突破精神上的孤独,对亲人的思想,逐渐适应
一切的陌生感。这对当时的我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简简单单的
一种要经历的适应过程而已,而没有想到她会如此地鼓舞我,令人感动。

如今当现在的我,回顾起来这段光景,十分感慨。我早年在美国的很多文化传统是
通过他们所了解的,不仅仅是民俗上的入乡随俗的帮助,语言文化的帮助,很多也
是一种带有家庭氛围的接纳,让身在异乡的我们全家找到了家的感觉。而这份爱,
也被我们告知远在中华大地的亲人。自此,我们的两个家庭,两个国家的人,穿越
过遥远的太平洋,以信件交换的方式建立友谊。在那个高科技通讯技术未曾发展的
年代,我们的中美两个家庭,通过书写信件的方式,来通信,联系,虽然有着语言
的隔阂,但是友情的纽带连接了两个素未相似的家庭。我身在中国的外祖母称呼我
的美国祖母为姐妹,我妈妈是我美国阿姨的姐姐,而我的中国表哥也是我美国表哥
的兄弟。那个时候,当我们聚会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帮助翻译国内亲人的来
信,达到一定的交流效果。曾经,两个大家庭就这样,在我口头翻译的信件中得到
了解与问侯。那个年代的情感是朴素的,简朴的词汇也是至诚的。我的外祖母和家
人很感谢美国家庭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而通过了这种关系,我外祖母也非常安心,
我们一家远在国外能够得到一定的照顾”。而这样的一种异国友谊的关系,也使得
我这些美国朋友们接触了他们从未接触的一种来自于中国的点滴的文化,包括我们
的传统,我们的思想感情。其中这位美国阿姨曾经也几次来到中国,还有一次来到
我的故乡,与我所有亲戚的聚会,感受了了中国人的热情与好客。我和我的亲戚们
陪同她走过了很多古都的古迹,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文物风景,她也深深的体验到
了一个古老文明的气息。在她所生活的一个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环境之外,她来
华之际,见到了遥远东方的另一个世界。由此,她也是同样能够感到的人类的共通
点:家庭,人情,以及社会的生命力。至今,她在中国的旅游一直所为她津津乐道
的,因为她看到了她自己所熟悉的文化之外的文明社会,尤其是中国人的家庭生活;
那种井然有序,尊老爱幼,那种热情洋溢的国民氛围,以及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
包容情怀与智慧。这也是曾经我们来到美国,通过这家人所体验到了美国人的真情
与美善相似的感觉。

曾经,每逢到了圣诞节,我们就聚在一起,一起到他们家经常去教堂度过平静的圣
诞夜,点上蜡烛,在圣乐中感受着平安夜的静谧与安详。寒冷的傍晚,有时会下起
小雪,我和他们一家坐在一个充满了银光闪烁的圣诞树前,享受着欢声笑语的聚会,
也体验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以及圣诞节一个最重要的内容:“The Gift of Love”。

此文献给我的美国友好家庭,祝愿他们平安,健康。
写于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Windy2009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