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西班牙葡萄牙之行 (三)-- 格林纳达(上)
第三天
我选择去格林纳达(Granada)既不是读过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阿尔罕布拉宫的传说》(Tales of the Alhambra),更不是听过西班牙作曲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吉他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Recuerdos de la Alhambra)。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之所以选择去格林纳达,是被我买的旅游介绍书里有关格林纳达的第一句话给打动了。书里是这么说的:“如果在西班牙您只能去看一个城镇,它应该是格拉纳达。因为在这里,有着在欧洲所有的古迹中最令人兴奋,感性和浪漫的阿尔罕布拉宫。它矗立在一个巨大的天然环境里并保存非常地完好。这是曾是Nasrid Sultans -- 西班牙摩尔人王国的最后一个统治者的宫殿,这座宫殿将摩尔人的建筑艺术推到了一个壮观而又宁静的高潮。透过这些建筑,更进一步向人们展现的是摩尔人灿烂的文化和生活的精神。在简•莫里斯的书《西班牙》中,对宫殿所体现出的内涵有过这样的描述:‘生活的本身,在欧洲的其他地方被看作是一种死亡的见习准备,而摩尔人则认为生活有着本身的美好,会因为不断地学习而变得高贵和充满着乐趣而变得生动。’”
由于选择了去格林纳达,而格林纳达又因阿尔罕布拉宫而有名,我这才留心起了有关阿尔罕布 拉宫的介绍。网上一查,不得了,有关的介绍和游记是林林总总,洋洋洒洒,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总之阿尔罕布拉宫以它的美丽与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它的面前,考古学家用深邃的眼光寻找着若干年前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学家紧锁着双眉思考着繁华过后留下的反思,文人倘佯其间是为发思古之幽情的作品寻找灵感,游客们的脚步匆匆是为了满足对它的仰慕和好奇。我属于后者。既然领导会务在身不能率领我们一同前去,只好我和女儿只身前往了。早晨9点,长途汽车在马德里准时出发,沿途不停。新认识的朋友爱说爱笑,有她做伴,旅途不仅不寂寞还很开心。很高兴我选择了坐汽车去格林纳达,延途的风光带给了我新的视觉享受,那广阔的田野,绿色的乡村,纵横有序的树林,跌宕起伏的远山,让我看到了西班牙的自然之美。尽管窗外的景色随着车轮的旋转转瞬即逝,但我仍忍不住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希望能留住眼前的美景。
(P1)在离格林纳达还有一个半小时车程。有时是近在车窗前陡峭的山峰,可峰回路转之后,又见起伏的远山和纵横有序的近林。
(P2)车窗外的景色。
(P3)远处山脚下的纵横有序的树林不知是否是人工造林。
(P4)林间的小屋和山脚下的民居。
中午1点半,汽车准时到达了格林纳达。在车站里的Information Center,我们要了一份格林纳达的地图和定好第二天的Segway Tour后,就直接坐出租车直奔预先订好的旅馆。路上堵车有些耽搁。到了旅馆,赶快check-in,因多了一位朋友,为朋友在房间里多加了一张床和多加一份第二天早晨的自助早餐。等旅馆的服务员架好床后,我们出得门来,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好在旅馆离阿尔罕布拉宫很近,走下坡5分钟就到了。朋友排队买票,所幸队不长,老天保佑,朋友如愿买到了4点半钟的票,比我们5点钟的票还早了半个小时呢。我们则直接去旁边的机器上取票,不用排队。等拿到了票,才感觉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了,赶紧的在售票处旁边的小店里买了水和面包和三明治狼吞虎咽之后,终于迈进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大门。
阿尔罕布拉宫建于丛林雪山下,是摩尔文化硕果仅存的遗产,其细腻精致的美感,清新脱俗的格调,警世之美令人溢于言表,更是摩尔艺术上最伟大的鼎盛之作。阿尔罕布拉在阿拉伯语中是红色的意思,所以阿尔罕布拉宫又称为红色城堡。其中的王宫(Nasrid Palaces)、园林(Generalife)、阿尔卡萨瓦城堡(Alcazaba)是阿尔罕布拉宫中三个最主要的部分,也是伊斯兰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而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阿尔罕布拉圣玛丽亚教堂(Church of Santa Maria de la Alhambra)则是基督教徒收复伊比利亚半岛后的作品。西班牙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阿尔罕布拉宫,对每天参观的人数和参观的时间都进行了限制。不仅进阿尔罕布拉宫的时间分上午8点到下午2点和下午2点到晚上8点(夏天时间),进到宫里以后,王宫、夏宫、城堡凭票只能进去一次。而且进入王宫只能在你票上显示的时间的半小时以内进入,也就是说,我们票上注明参观王宫的时间是5点,我们就必须在5点到5点半之间进去,5点以前和5点半以后你是绝对不让进的。
(P5)去王宫的路上,右边是阿尔罕布拉圣玛丽亚教堂。
(P6)去王宫的路上,查理五世宫的侧面。
(P7)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与葡萄牙公主在格拉那达蜜月期间建造的(1526年)。整个宫殿设计反映了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格。
(P8)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外方内圆,分上下两层。
(P9)在查理五世宫的侧面陈列着曾在战火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炮。
(P10)在进入王宫以前经过的小花园,右边那个最高的灰色的塔楼是科玛瑞斯塔(Comares Tower)。
(P11)终于可以进王宫了,过了这道门想必里面一定别有洞天。
(P12)穿过庭院,庭院的窗外是那特若谷(“Darro” valley)的民居。
(P13)进入这道门,就进到了阿尔罕布拉宫的核心部分 -- 科马瑞斯宫(Comares Palace)。科马瑞斯宫是摩尔国王生活和料理国事的地方。它是由一组围绕在桃金娘庭院四周彼此相连的房间组成。
(P14)科马瑞斯宫靠南的一端。这头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都有由8个柱子托起的7个半圆形的拱窗、拱门,拱窗和拱门的后面是漂亮的走廊。走廊后面的房间在修建查理五世宫的时候给拆掉了。
(P15)科马瑞斯宫靠北的一端。这一端除了有与南端相对应的7个半圆形的拱门和拱门后面的精美的走廊,还有巴萨大厅(“Barca” hall)和大使厅(“Embajadores” hall),大使厅位于科玛瑞斯塔(Comares Tower)里。站在科玛瑞斯塔(Comares Tower)上,那特若谷(“Darro” valley)的景色一览无遗。在科马瑞斯宫的中心是桃金娘庭院(Court of Myrtles),一个透着阿拉伯 - 安达卢西亚风格的古典型的庭院。放眼望去,庭院以长方形水池为中心,南北两头画廊前的拱门形成的南北对称,南北两头的建筑有着自身的左右对称,东西两侧有修剪有型、密实如墙的桃金娘树丛对称,地上的建筑与水中的倒影形成上下对称,这种几何的对称美在这里可谓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妙不可言。
(P16)走廊墙上的精美雕饰和用彩色瓷砖拼成的漂亮图案。
(P17)科玛瑞斯塔(Comares Tower)里的大使厅(“Embajadores” hall)是摩尔国王的金銮殿。这里有装饰的极其奢华的王位,摩尔国王在这里料理朝政和接见外来的使者。科玛瑞斯塔高45米,让大使厅顶上的天花板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天花板上的图案代表着伊斯兰教宇宙的七层天。
(P18)摩尔国王寝宫前厅外的走廊。走廊右边的尽头是阿布埃阿雅依塔(Abu-I-Hayyay Tower),后来者在对它进行改造时,保留了其中的一个单间,并在单间里加进了一个 “火炉”而被称作了 “女皇更衣室”(The Queen’s Dressing Room)。
(P19)姊妹厅是狮子宫里占有第二主要地位的房间。因为房间的地面是由两大块看似一样的大理石组成,而这两块大理石又在厅的中间被狮子喷水池到厅里的流水渠道隔开,因而得名姊妹厅。让人称奇的是厅的拱形的房顶,这个用钟乳石材料雕凿成蜂窝状的完美圆顶将摩尔人的美学智慧和雕刻水平推向了高潮。
(P20)以细腻见长精雕细琢清丽华美的拱形门框和墙饰。优素福一世(Yusuf I)为了让他的宫殿给来者一个惊讶,他下令无论是建筑还是装饰都要精致至极。可惜他没有眼福看到最后的完工,刻在宫殿墙上的创造者的名字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五世(Mohamed V)。
(P21)狮子庭院一角。狮子院正在维修,12个狮子都已移进到了室内,不让拍照。
出了狮子庭院,也就到了王宫的出口。出了王宫,我们紧接着去园林。在去园林的路上,要经过帕塔尔花园(Garden of the Partal),帕塔尔花园中最主要的建筑就是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
(P22)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在摩尔人时期,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周围还有好多建筑,这些建筑包括帕塔尔宫在内都是被那些住在王宫(Nasrid Palaces)周围的富豪们所拥有。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门廊,并由此而得名。(“帕塔尔”是门廊(portico)的意思。)门廊左边最主要的房间,被称为“女士塔”(Ladies Tower)。
(P23)一处向外观望的窗户,斑驳的墙壁,仿佛在向来人诉说着风云的变幻和岁月的沧桑。
(P24)帕塔尔宫门廊的墙饰。考古学家从门廊墙上装饰的材料和风格来推测,它是在苏丹穆罕默德三世统治时期(1302年至1309年)建成的,这使它成为了阿尔罕布拉宫中迄今为止还屹立着的最老的宫殿。
(P25)花园的一角与圣玛丽亚教堂相邻。这个角度能看见教堂上优雅的钟楼。圣玛丽亚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师胡安德埃雷拉(Juan de Herrera)设计,采用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由西奥 - 维科(Ambrosio de Vico)负责建造,1581年开始动工,直到1617年才完成。教堂的门面用的是砖石,上面有一个优雅的钟楼。在格林纳达的大教堂(Granada Cathedral)建好以前,这里一直号称是格林纳达第一大教堂。
(P26)从帕塔尔花园远眺园林(Generalife)。
天堂在可兰经里被描述为绿树成荫,花木成林,流水潺潺。用这画面来形容阿尔罕布拉宫里园林一点都不为过。“Generalife”字面上的意思是“建筑师的园林”。园林(Generalife)是供格林纳达的摩尔国王娱乐休息的地方,在这里摩尔国王可以不理朝政而彻底地放松。园林依山而建,延坡而上,由一系列充满着丰富想象力的庭院,封闭的花园和人行道组成。分为下花园(Lower gardens)、夏宫(Palace of Generalife)和上花园(Upper gardens)三个部分。
(P27)在帕塔尔花园的尽头,凭票进入园林。进门后,首先经过的是下花园。这一段平缓而狭长,中间有水槽,水槽的两边是修剪有形的花圃,花圃里各色玫瑰正在阳光下怒放着。碎石铺成的小路穿行其间,更像是花的长廊。柏树修剪成的拱门,可看出花匠们的别具匠心。
(P28)水槽中间的喷水池,为烈日下的花园带来了几分凉意和生气。
(P29)走到下花园的顶头拾级而上,来到水槽庭院(Court of the Water Channel)。水槽庭院是园林中最精彩的部分,生动而又别致。
不觉中,已是快7点钟了。我们还有阿尔卡萨瓦城堡(Alcazaba)那一部分没去呢。园林的游览只好就此止步,上花园没有时间去了,掉头快步往阿尔卡萨瓦城堡赶去。
阿尔卡萨瓦城堡(Alcazaba)是阿尔罕布拉宫里最老也是毁坏得最厉害的城堡。整个城堡呈三角形,占据着Sabika山的最高点。四周被城墙和塔楼所包围,是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它的最高的处是瞭望塔(Watch-Tower),也就是在这里,1492年元月2日下午3点,十字架第一次出现在了城市的上空。当摩尔人国王莫德里迫不得已的向阿尔波哈芮斯山逃去时,回眸城堡,不禁凄然泪下,他的母亲见状训斥道:“既然不能像男人一样的去保卫也别像女人一样的流泪。”
(P30)凭票进入阿尔卡萨瓦城堡(Alcazaba)后,第一个来到的是园塔 (Round Tower)的塔顶。站在塔顶上往西北方向看,山下的老城阿拉拜辛(Albayzín)和对面山上的萨克柔蒙蒂(Sacromonte)尽收眼底。
(P31)站在园塔的塔顶上往东北方向看,右边是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左边是玛丘伽庭院(Court of Machuca)。
(P32)从园塔去瞭望塔(Watch-Tower)的城墙上的小路上,远处插有旗帜的就是瞭望塔。
>
(P31)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面往东北方向看,远处的右边是阿尔罕布拉圣玛丽亚教堂的钟楼,近处是阿尔卡萨瓦城堡的内部结构。
(P32)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面往西南方向看,新城的市中心和大教堂尽收眼底。
(P33)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面往东看,远处的群山清晰可见,风光无限。
(P34)酒门(Wine Gate)。取此名是因为16世纪时这里曾做过酒窖。酒门是从西边进入城堡的大门。时近8点,到了该关门的时候。虽然太阳还悬得老高。可游人却已散尽。
(P35)圣玛丽亚教堂的侧影。
(P36)一边是圣玛丽亚教堂,另一边墙上爬有绿色植物的房子曾经是清真寺的浴室(The baths of the Mosque)。圣玛丽亚教堂站立的地方曾经是清真寺,现在保存下来的部分只是一间浴室。西班牙作曲家安久•巴里奥斯(Ángel Barrios)就在这里出生和居住。安久•巴里奥斯曾是西班牙著名的作曲家,现在这里成了纪念他的博物馆。
(P37)清真寺浴室(The baths of the Mosque)的正面。
(P38)圣弗安西斯科旅馆侧门。圣弗安西斯科旅馆是西班牙享有盛名的旅馆,通常要提前数月预订。它早在1332至1354时期由摩尔人建成时,属于清真寺的一部分,后来被改造成了旅馆。里面的装饰结合了阿拉伯和基督教风格并配以古典的家具,还有众多的画像,雕刻,刺绣等,每个房间都不一样。
(P39)喧腾了一天的阿尔罕布拉随着游人的离去而静了下来,没有了人影,没有了声音,行走在鹅卵石铺成的路上,脚步渐渐地远去,思绪仍久久地停留在阿尔罕布拉 ……
回想着阿尔罕布拉宫里见到的一切,那华丽的宫殿,斑驳的浮雕,多彩的瓷砖,变幻的曲线,还有婆娑的树影和潺潺的流水,如此绚丽,如此精美,又如此的奢靡。有人说这是摩尔人面临着无可挽回的没落而去寻求奢华生活的一种体现,也有人说这是艺术至高无上的境界,是红烛行将熄灭时最后闪动的绝世之美,是一种凄美,凄凉的美。阿尔罕布拉宫就像是一个饱经风霜韶华已逝风韵尚存的红颜女子,向无数后来人诉说着它曾经历过的沧桑巨变。……
我选择去格林纳达(Granada)既不是读过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阿尔罕布拉宫的传说》(Tales of the Alhambra),更不是听过西班牙作曲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吉他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Recuerdos de la Alhambra)。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之所以选择去格林纳达,是被我买的旅游介绍书里有关格林纳达的第一句话给打动了。书里是这么说的:“如果在西班牙您只能去看一个城镇,它应该是格拉纳达。因为在这里,有着在欧洲所有的古迹中最令人兴奋,感性和浪漫的阿尔罕布拉宫。它矗立在一个巨大的天然环境里并保存非常地完好。这是曾是Nasrid Sultans -- 西班牙摩尔人王国的最后一个统治者的宫殿,这座宫殿将摩尔人的建筑艺术推到了一个壮观而又宁静的高潮。透过这些建筑,更进一步向人们展现的是摩尔人灿烂的文化和生活的精神。在简•莫里斯的书《西班牙》中,对宫殿所体现出的内涵有过这样的描述:‘生活的本身,在欧洲的其他地方被看作是一种死亡的见习准备,而摩尔人则认为生活有着本身的美好,会因为不断地学习而变得高贵和充满着乐趣而变得生动。’”
由于选择了去格林纳达,而格林纳达又因阿尔罕布拉宫而有名,我这才留心起了有关阿尔罕布 拉宫的介绍。网上一查,不得了,有关的介绍和游记是林林总总,洋洋洒洒,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总之阿尔罕布拉宫以它的美丽与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它的面前,考古学家用深邃的眼光寻找着若干年前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学家紧锁着双眉思考着繁华过后留下的反思,文人倘佯其间是为发思古之幽情的作品寻找灵感,游客们的脚步匆匆是为了满足对它的仰慕和好奇。我属于后者。既然领导会务在身不能率领我们一同前去,只好我和女儿只身前往了。早晨9点,长途汽车在马德里准时出发,沿途不停。新认识的朋友爱说爱笑,有她做伴,旅途不仅不寂寞还很开心。很高兴我选择了坐汽车去格林纳达,延途的风光带给了我新的视觉享受,那广阔的田野,绿色的乡村,纵横有序的树林,跌宕起伏的远山,让我看到了西班牙的自然之美。尽管窗外的景色随着车轮的旋转转瞬即逝,但我仍忍不住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希望能留住眼前的美景。
(P1)在离格林纳达还有一个半小时车程。有时是近在车窗前陡峭的山峰,可峰回路转之后,又见起伏的远山和纵横有序的近林。
(P2)车窗外的景色。
(P3)远处山脚下的纵横有序的树林不知是否是人工造林。
(P4)林间的小屋和山脚下的民居。
中午1点半,汽车准时到达了格林纳达。在车站里的Information Center,我们要了一份格林纳达的地图和定好第二天的Segway Tour后,就直接坐出租车直奔预先订好的旅馆。路上堵车有些耽搁。到了旅馆,赶快check-in,因多了一位朋友,为朋友在房间里多加了一张床和多加一份第二天早晨的自助早餐。等旅馆的服务员架好床后,我们出得门来,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好在旅馆离阿尔罕布拉宫很近,走下坡5分钟就到了。朋友排队买票,所幸队不长,老天保佑,朋友如愿买到了4点半钟的票,比我们5点钟的票还早了半个小时呢。我们则直接去旁边的机器上取票,不用排队。等拿到了票,才感觉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了,赶紧的在售票处旁边的小店里买了水和面包和三明治狼吞虎咽之后,终于迈进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大门。
阿尔罕布拉宫建于丛林雪山下,是摩尔文化硕果仅存的遗产,其细腻精致的美感,清新脱俗的格调,警世之美令人溢于言表,更是摩尔艺术上最伟大的鼎盛之作。阿尔罕布拉在阿拉伯语中是红色的意思,所以阿尔罕布拉宫又称为红色城堡。其中的王宫(Nasrid Palaces)、园林(Generalife)、阿尔卡萨瓦城堡(Alcazaba)是阿尔罕布拉宫中三个最主要的部分,也是伊斯兰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而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阿尔罕布拉圣玛丽亚教堂(Church of Santa Maria de la Alhambra)则是基督教徒收复伊比利亚半岛后的作品。西班牙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阿尔罕布拉宫,对每天参观的人数和参观的时间都进行了限制。不仅进阿尔罕布拉宫的时间分上午8点到下午2点和下午2点到晚上8点(夏天时间),进到宫里以后,王宫、夏宫、城堡凭票只能进去一次。而且进入王宫只能在你票上显示的时间的半小时以内进入,也就是说,我们票上注明参观王宫的时间是5点,我们就必须在5点到5点半之间进去,5点以前和5点半以后你是绝对不让进的。
(P5)去王宫的路上,右边是阿尔罕布拉圣玛丽亚教堂。
(P6)去王宫的路上,查理五世宫的侧面。
(P7)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与葡萄牙公主在格拉那达蜜月期间建造的(1526年)。整个宫殿设计反映了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格。
(P8)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外方内圆,分上下两层。
(P9)在查理五世宫的侧面陈列着曾在战火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炮。
(P10)在进入王宫以前经过的小花园,右边那个最高的灰色的塔楼是科玛瑞斯塔(Comares Tower)。
(P11)终于可以进王宫了,过了这道门想必里面一定别有洞天。
(P12)穿过庭院,庭院的窗外是那特若谷(“Darro” valley)的民居。
(P13)进入这道门,就进到了阿尔罕布拉宫的核心部分 -- 科马瑞斯宫(Comares Palace)。科马瑞斯宫是摩尔国王生活和料理国事的地方。它是由一组围绕在桃金娘庭院四周彼此相连的房间组成。
(P14)科马瑞斯宫靠南的一端。这头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都有由8个柱子托起的7个半圆形的拱窗、拱门,拱窗和拱门的后面是漂亮的走廊。走廊后面的房间在修建查理五世宫的时候给拆掉了。
(P15)科马瑞斯宫靠北的一端。这一端除了有与南端相对应的7个半圆形的拱门和拱门后面的精美的走廊,还有巴萨大厅(“Barca” hall)和大使厅(“Embajadores” hall),大使厅位于科玛瑞斯塔(Comares Tower)里。站在科玛瑞斯塔(Comares Tower)上,那特若谷(“Darro” valley)的景色一览无遗。在科马瑞斯宫的中心是桃金娘庭院(Court of Myrtles),一个透着阿拉伯 - 安达卢西亚风格的古典型的庭院。放眼望去,庭院以长方形水池为中心,南北两头画廊前的拱门形成的南北对称,南北两头的建筑有着自身的左右对称,东西两侧有修剪有型、密实如墙的桃金娘树丛对称,地上的建筑与水中的倒影形成上下对称,这种几何的对称美在这里可谓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妙不可言。
(P16)走廊墙上的精美雕饰和用彩色瓷砖拼成的漂亮图案。
(P17)科玛瑞斯塔(Comares Tower)里的大使厅(“Embajadores” hall)是摩尔国王的金銮殿。这里有装饰的极其奢华的王位,摩尔国王在这里料理朝政和接见外来的使者。科玛瑞斯塔高45米,让大使厅顶上的天花板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天花板上的图案代表着伊斯兰教宇宙的七层天。
(P18)摩尔国王寝宫前厅外的走廊。走廊右边的尽头是阿布埃阿雅依塔(Abu-I-Hayyay Tower),后来者在对它进行改造时,保留了其中的一个单间,并在单间里加进了一个 “火炉”而被称作了 “女皇更衣室”(The Queen’s Dressing Room)。
(P19)姊妹厅是狮子宫里占有第二主要地位的房间。因为房间的地面是由两大块看似一样的大理石组成,而这两块大理石又在厅的中间被狮子喷水池到厅里的流水渠道隔开,因而得名姊妹厅。让人称奇的是厅的拱形的房顶,这个用钟乳石材料雕凿成蜂窝状的完美圆顶将摩尔人的美学智慧和雕刻水平推向了高潮。
(P20)以细腻见长精雕细琢清丽华美的拱形门框和墙饰。优素福一世(Yusuf I)为了让他的宫殿给来者一个惊讶,他下令无论是建筑还是装饰都要精致至极。可惜他没有眼福看到最后的完工,刻在宫殿墙上的创造者的名字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五世(Mohamed V)。
(P21)狮子庭院一角。狮子院正在维修,12个狮子都已移进到了室内,不让拍照。
出了狮子庭院,也就到了王宫的出口。出了王宫,我们紧接着去园林。在去园林的路上,要经过帕塔尔花园(Garden of the Partal),帕塔尔花园中最主要的建筑就是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
(P22)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在摩尔人时期,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周围还有好多建筑,这些建筑包括帕塔尔宫在内都是被那些住在王宫(Nasrid Palaces)周围的富豪们所拥有。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门廊,并由此而得名。(“帕塔尔”是门廊(portico)的意思。)门廊左边最主要的房间,被称为“女士塔”(Ladies Tower)。
(P23)一处向外观望的窗户,斑驳的墙壁,仿佛在向来人诉说着风云的变幻和岁月的沧桑。
(P24)帕塔尔宫门廊的墙饰。考古学家从门廊墙上装饰的材料和风格来推测,它是在苏丹穆罕默德三世统治时期(1302年至1309年)建成的,这使它成为了阿尔罕布拉宫中迄今为止还屹立着的最老的宫殿。
(P25)花园的一角与圣玛丽亚教堂相邻。这个角度能看见教堂上优雅的钟楼。圣玛丽亚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师胡安德埃雷拉(Juan de Herrera)设计,采用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由西奥 - 维科(Ambrosio de Vico)负责建造,1581年开始动工,直到1617年才完成。教堂的门面用的是砖石,上面有一个优雅的钟楼。在格林纳达的大教堂(Granada Cathedral)建好以前,这里一直号称是格林纳达第一大教堂。
(P26)从帕塔尔花园远眺园林(Generalife)。
天堂在可兰经里被描述为绿树成荫,花木成林,流水潺潺。用这画面来形容阿尔罕布拉宫里园林一点都不为过。“Generalife”字面上的意思是“建筑师的园林”。园林(Generalife)是供格林纳达的摩尔国王娱乐休息的地方,在这里摩尔国王可以不理朝政而彻底地放松。园林依山而建,延坡而上,由一系列充满着丰富想象力的庭院,封闭的花园和人行道组成。分为下花园(Lower gardens)、夏宫(Palace of Generalife)和上花园(Upper gardens)三个部分。
(P27)在帕塔尔花园的尽头,凭票进入园林。进门后,首先经过的是下花园。这一段平缓而狭长,中间有水槽,水槽的两边是修剪有形的花圃,花圃里各色玫瑰正在阳光下怒放着。碎石铺成的小路穿行其间,更像是花的长廊。柏树修剪成的拱门,可看出花匠们的别具匠心。
(P28)水槽中间的喷水池,为烈日下的花园带来了几分凉意和生气。
(P29)走到下花园的顶头拾级而上,来到水槽庭院(Court of the Water Channel)。水槽庭院是园林中最精彩的部分,生动而又别致。
不觉中,已是快7点钟了。我们还有阿尔卡萨瓦城堡(Alcazaba)那一部分没去呢。园林的游览只好就此止步,上花园没有时间去了,掉头快步往阿尔卡萨瓦城堡赶去。
阿尔卡萨瓦城堡(Alcazaba)是阿尔罕布拉宫里最老也是毁坏得最厉害的城堡。整个城堡呈三角形,占据着Sabika山的最高点。四周被城墙和塔楼所包围,是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它的最高的处是瞭望塔(Watch-Tower),也就是在这里,1492年元月2日下午3点,十字架第一次出现在了城市的上空。当摩尔人国王莫德里迫不得已的向阿尔波哈芮斯山逃去时,回眸城堡,不禁凄然泪下,他的母亲见状训斥道:“既然不能像男人一样的去保卫也别像女人一样的流泪。”
(P30)凭票进入阿尔卡萨瓦城堡(Alcazaba)后,第一个来到的是园塔 (Round Tower)的塔顶。站在塔顶上往西北方向看,山下的老城阿拉拜辛(Albayzín)和对面山上的萨克柔蒙蒂(Sacromonte)尽收眼底。
(P31)站在园塔的塔顶上往东北方向看,右边是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左边是玛丘伽庭院(Court of Machuca)。
(P32)从园塔去瞭望塔(Watch-Tower)的城墙上的小路上,远处插有旗帜的就是瞭望塔。
>
(P31)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面往东北方向看,远处的右边是阿尔罕布拉圣玛丽亚教堂的钟楼,近处是阿尔卡萨瓦城堡的内部结构。
(P32)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面往西南方向看,新城的市中心和大教堂尽收眼底。
(P33)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面往东看,远处的群山清晰可见,风光无限。
(P34)酒门(Wine Gate)。取此名是因为16世纪时这里曾做过酒窖。酒门是从西边进入城堡的大门。时近8点,到了该关门的时候。虽然太阳还悬得老高。可游人却已散尽。
(P35)圣玛丽亚教堂的侧影。
(P36)一边是圣玛丽亚教堂,另一边墙上爬有绿色植物的房子曾经是清真寺的浴室(The baths of the Mosque)。圣玛丽亚教堂站立的地方曾经是清真寺,现在保存下来的部分只是一间浴室。西班牙作曲家安久•巴里奥斯(Ángel Barrios)就在这里出生和居住。安久•巴里奥斯曾是西班牙著名的作曲家,现在这里成了纪念他的博物馆。
(P37)清真寺浴室(The baths of the Mosque)的正面。
(P38)圣弗安西斯科旅馆侧门。圣弗安西斯科旅馆是西班牙享有盛名的旅馆,通常要提前数月预订。它早在1332至1354时期由摩尔人建成时,属于清真寺的一部分,后来被改造成了旅馆。里面的装饰结合了阿拉伯和基督教风格并配以古典的家具,还有众多的画像,雕刻,刺绣等,每个房间都不一样。
(P39)喧腾了一天的阿尔罕布拉随着游人的离去而静了下来,没有了人影,没有了声音,行走在鹅卵石铺成的路上,脚步渐渐地远去,思绪仍久久地停留在阿尔罕布拉 ……
回想着阿尔罕布拉宫里见到的一切,那华丽的宫殿,斑驳的浮雕,多彩的瓷砖,变幻的曲线,还有婆娑的树影和潺潺的流水,如此绚丽,如此精美,又如此的奢靡。有人说这是摩尔人面临着无可挽回的没落而去寻求奢华生活的一种体现,也有人说这是艺术至高无上的境界,是红烛行将熄灭时最后闪动的绝世之美,是一种凄美,凄凉的美。阿尔罕布拉宫就像是一个饱经风霜韶华已逝风韵尚存的红颜女子,向无数后来人诉说着它曾经历过的沧桑巨变。……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