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1)
人生模板(中)
喜欢看到在意的人为自己受苦,那是人所以为的价值体现。因为人们会把受苦与爱等同,又把被爱与自身的价值等同(这个话题也许会在解构爱的时候细写)。其实人也甘愿为所爱的人受苦,只是必须要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之下,这个前提就是,如果能够换回足够的价值感。什么是价值感?简而言之一个字“值”。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值”。你的付出与所得匹配。
静以前看过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也是一个很“值”的悲伤的爱情故事。影片的结局是,女人拿到一张逃离大陆的船票。她将男人诓到码头,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被蜂拥的人潮永远带离自己的视线。当然影片也暗示了如果男人知道实情必不会独自逃生。洒脱如三毛仍然落入窠臼,无法正视那骨感的现实。既然原型是张爱玲和胡兰成,那么你如何能指望这故事感天动地呢?张胡演不出悲剧。
悲剧本身也是人为打造的,真正在悲剧里的人就只剩下求生了。太多不得不分开的理由,太多辛酸的无奈,太多命运的捉弄。似乎除了人没有错一切都错了。既然人没有错,就尽可以去哀怨去回味去扼腕叹息去设想无数的可能。以至,去爱上悲剧本身。只要想一想尽力伸出却无法握住的手不断回眸却越来越遥远的距离。心碎也是一种诗意,只要值得。
母亲当年为了静对强子的不离不弃十分不理解。她问,如果你生病他会不会同样地对你?这话的确在静的心头扎了一根刺。强子说,我自然会的。静也信他,但仍然不免郁郁。很多事如果没有得失就无所谓悲剧。开始追问便找不到去做的理由。世人所爱的悲剧创造不出传奇,依然是一种交换,等价的。
也许还有人爱忧伤的气质。一种置身于云雾之中的淡渺眉宇间难以抹去的轻愁,不免让人生出想要上前去抚慰的怜惜。只是谁能真正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阴影和郁积呢?若心情不肯走到阳光底下阳光也无法走进云雾深处,如何能够指望那里长出灿烂的花朵?
还有什么爱上悲剧的理由?因着不忍心看到一朵花渐渐地枯萎就在最好的时候狠心剪下来让美丽定格?这样的荒谬其实无处不在。假作勇敢而明智的舍弃,不过是不敢放任生命的自由流动。无论理由多么荒诞,下意识地恋上悲剧却常常是悲剧发生的缘由。因为意识创造生活。
如果你想要无花果,就必须去认真地清除每一根蒺藜的枝条。
在滚滚红尘中寻一份自在逍遥。静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属于世界。为什么不自己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