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发现一本特别有趣的小说推荐给兄弟姐妹

发现一本特别有趣的小说推荐给兄弟姐妹

博客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到一本刘一达的书,我是比较孤陋寡闻,刘先生在国内已经是很有名了。现在才知道,不过他的文风真是特别像老舍。读他的小说【北京爷】时,我真的是一直在笑。所以,也给大家推荐一下,要知道我们坛里的围观大侠的文章也能和他有一比。总之读后都让人心情开朗,忘却烦恼。
※※※※※※※※※※※※这是报上对他的报道
刘一达:“京味儿”文化的守望者

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听说刘一达的大名,一是因为他是京城记者圈里的老牌“名记”,二是因为他的“京味儿”小说《人虫儿》。在采访刘一达之前,曾经有一位刘一达的书友对记者说过,刘一达的朋友遍天下,很多人都是因为他的作品认识他,有的被他采访过,有的则是喜欢他的作品而慕名结识他。而当开始和刘一达交谈后,才真正明白为什么那些跟他哪怕只有一面之缘的读者都视他为“朋友”,他身上带着一种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浓浓的生活味儿,带着老北京人特有的“脆生”,就像我们身边那些随时都能碰到的老街坊,平易、亲切,正和他的文字风格一样。

在成长中接受熏陶

刘一达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胡同里摸爬滚打的童年生活,给刘一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时候出门几乎不用锁门带钥匙,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挨家挨户送给邻居们尝尝;谁家来了客人,邻居们都会帮忙招待。刘一达说,记得他小时候淘气,有一次和小伙伴一起爬到邻居家的枣树上去偷枣,邻居大爷发现后,只是在屋里咳嗽了一声,几个小孩子立刻从树上溜下来跑了。第二天,大爷喊来他们几个说,想吃枣尽管来要就行了,还用自己偷偷上树去摘吗?如果不小心摔下来怎么办?回忆起往事,刘一达说,大杂院充满浓浓人情味儿的生活,就是他接受的“京味儿”文化启蒙教育。

初中毕业后,不到16岁的刘一达被分到了西郊一个木制品加工厂工作。那时一起工作的师傅多是老北京的“三教九流”,有倒腾古玩的、做小买卖的、天桥耍把式卖艺的等,个个都装着一肚子的见闻掌故。干活的间隙,师傅们会给刘一达讲老北京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吸引着他,他悄悄地把师傅们所讲的故事和所说的北京土话都记在小本子里,至今保存着。同时,师傅们身上那种老北京人特有的乐观豁达与风趣幽默也在潜移默化中熏染、影响着他。就是在这个时期,刘一达开始对“京味儿”文化越来越情有独钟。

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少,但却未必人人都了解甚至理解“京味儿”文化。地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它渗透在城市的历史里,散落在城市的街道边,弥漫在老百姓的呼吸与心跳中,想要真正理解一种地域文化,光有兴趣不行,非经过敏锐的观察、搜集与用心的体会、揣摩不可。

幸运的是,在特殊年代耽误了学业的刘一达并没有认命地一辈子待在工厂的木炭生产车间里,凭着硬实的笔杆子和不服输的个性,在百转千回的努力之后,1991年,刘一达成为《北京晚报》的一名记者。从此,他才有了深入了解并研究“京味儿”文化的机会。

在采访中积累素材

从社会纪实报道到经济报道,再到“京味儿”报道,刘一达写过一类又一类专版文章,记者职业为他深入而全面地接触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十多年来,他为采访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用他自己的话说,“骑着自行车一天跑十几个地方,满胡同地转悠”,在这个过程中,他采访过的老北京人不下5万,光是采访笔记就攒了厚厚的好几十本。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刘一达便开始关注京城古玩字画收藏市场。那时,京城的收藏市场尚未成形,但刘一达已经注意到了假画拍卖的问题,经过深入采访,他根据所得的真实情况,写出了《假画拍卖市场的黑洞》。这篇文章很快被台湾、香港、新加坡多地报刊转载,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以至于假画商人曾经悬赏要追杀他。

刘一达说,做记者哪能怕辛苦怕危险?要想写出真东西,就得有百折不挠的韧劲儿,要深入第一线,尽可能多地获得第一手资料。专访曲艺名家关学增,刘一达的一篇稿子不过写了5千多字,但整个采访过程却持续了一个多月,前后跑了不下20多次,不仅针对选题积累了大量素材,还了解了许多老北京故事。

经常看《北京晚报》的读者,可能很多都读过刘一达写的“虫儿”系列文章,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刘一达为了写这些“虫儿”,曾经进行过多么艰苦的采访?写“房虫儿”,他为了了解更多的内幕,干脆自己化装成“房虫儿”(指倒卖房屋的人)深入到采访对象中间,每天跟他们聊天、相处,所有的采访内容不能用本子而只能用脑子记,就是这样,刘一达的“房虫儿”系列报道在《北京晚报》一连载就是8个月,其间的甘苦可想而知。因为和“房虫儿”打成一片,刘一达的假“房虫儿”身份逼真到十几年之后竟然仍有人找他换房、买房。

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刘一达以灵敏的嗅觉和独特的眼光,捕捉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描摹过千姿百态的生活,展现了北京在时代发展中的城市变迁与文化风貌,同时,也为他自己的“京味儿”文化研究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创作中守望文化

刚开始当记者的时候,刘一达并没有想过要写小说。但是,随着对“京味儿”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深,素材积累越来越丰厚,眼看着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都市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着日渐消弭的危险,刘一达开始焦灼起来,一种抢救“京味儿”文化的使命感在他心中越来越迫切。北京有着800多年的建都史,这些历史不仅体现在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中,更体现在独特的民风民俗、方言俚语中。而相比前者的有形保存,后者的无形保存难度更大。从事文字工作的刘一达很自然地想到了文学创作的方式。

在刘一达的眼中,“京味儿”文化分为三种:由皇亲贵戚形成的“皇家文化”,由外地入京做官、做买卖的人形成的“士大夫文化”以及由本地百姓形成的“胡同文化”。前两种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逐渐消亡、散落,唯有“胡同文化”在其文化载体——平民群体的繁衍中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目前“京味儿”文化最醇厚与鲜明的代表。于是,《故都子民》、《胡同根儿》、《北京爷》、《百年德行》、《人虫儿》,乃至刚刚出版的《画虫儿》——刘一达的文学创作全都是以代表“胡同文化”的当代北京平民文化为主体的。

写最本色的北京老百姓是刘一达创作的最大特点,他觉得这些老百姓身上有着原汁原味的北京味儿,有着真真切切的生活味儿,从他们的经历中能看到北京城厚重的历史,能看到生活五味杂陈的真谛。这样的创作理念,使得刘一达的创作在“京味儿”文学外延不断扩大的当今文坛上,展现出更加传统的特色。正像“京味儿”文学的奠基人老舍先生一样,刘一达的小说用的是北京方言俚语,写的是北京市井百姓,讲的是北京胡同故事,幽默风趣的笔调中透着亲切,展现出醇厚的北京地域风情,就像一幅幅京城生活百态图,真实而生动。

刘一达说:“写小说不是难事,写出味儿来才是难事,用我的笔写出纯正的‘京味儿’,这就是我创作的追求。对我来说,写小说和当记者一样,都是反映北京城的世态民情,为此,我已经努力了几十年,并且还会继续努力下去,希望我所做的一切,能够为‘京味儿’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安琦吴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