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考验智商的结局——尘埃落定话“歌手”

考验智商的结局——尘埃落定话“歌手”

博客






考验智商的结局
——尘埃落定话“歌手”

 

《我是歌手》,中国流行歌坛上的一次武林盛会。历经三个月的鏖战,终于硝烟散去,尘埃落定。羽泉组合捧得歌王桂冠,但却被屈辱地加上了“爆冷”一词作为修饰语。对于夺冠呼声甚高的林志炫和杨宗纬,则用“惜败”来描绘。显然,这样的盖棺定论已经毫不掩饰地将媒体的情感倾向表露无遗。同时也说明了比赛结果与实际景况大有出入的事实。无疑媒体的这种声音代表了关注这个赛事的相当一些人的观点,人们在遗憾与无奈面前,只能借助“爆冷”与“惜败”这样的字眼,来注解这场比赛的结果了。

 

湖南卫视一向有开风气之先的勇气与作为,客观上他们也许不想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专美于国人之前,于是便有了《我是歌手》这样一个用来一争高下的武器。由于《我是歌手》的形式先天就没有《中国好声音》新颖,所以这个节目在开始之初并没有引来多少关注,也并不被人看好,而且这个节目最初看起来的确有点儿弱智与平庸。只是到了林志炫加入后,《我是歌手》才有脱胎换骨的兑变,及至彭佳慧的加入,杨宗纬的复出,这个比赛才真正是高潮迭起,悬念不断。所以,回望《我是歌手》一路走来的历程,就不难发现其中曾经出现过五次高潮,而每次高潮的出现都是与新人的加入有关,并且都把《我是歌手》推向一个新的热点与程度,使之成为一档值得一看的好节目。

 

林志炫与周晓鸥都是第三轮才加入进来的,林顶替的是刚上来就被淘汰的杨宗纬,周替代了有事请假的齐秦。在这之前的两轮比赛,黄绮珊是当之无愧的耀眼之星,她唱的《等待》与《离不开你》让人见证了她对音乐的挚爱与追求,同时也见识了她的唱功与实力。可是随着林志炫和周晓鸥的加入,《我是歌手》才被注入该有的活力。林志炫的一曲《没有离开过》如飓风光临,震撼莫名。周晓鸥的归来,召唤了人们失去的记忆,昔日那些摇滚音乐人的辉煌岁月又栩栩如生了起来。林周的加入,结束了黄绮珊一支独秀的局面,也令参赛歌手们有了刺激与激情,一时间《我是歌手》欣欣然,蓬勃兴旺不已。

 

比赛进入到第四轮,辛晓琪取代陈明加入比赛。以她的资历和她的成名作《领悟》,为《我是歌手》带来了新的活力,掀起了一次可观的高潮。彭佳慧迟至第五轮才加入到《我是歌手》的行列,顶替尚雯捷留下的位置。这位台湾实力派歌手的到来,又带来了一股彭氏旋风,她的歌声很有些惠妮·休斯顿的风采,大气豪迈,又细腻生动,只可惜她到来的太晚,否则对《我是歌手》的舞台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复活赛中杨宗纬起死回生,重新站上《我是歌手》之列,他的回归充满了喜剧色彩,他也不负众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掀起了一次杨氏风暴,令歌王的争夺者顿时多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杨宗纬的卷土重来是《我是歌手》的第四次高潮。最后一次高潮的始作俑者却不是歌手,只是一位帮衬嘉宾,但又绝不是音乐圈中的一位专业人士。不过从表面上看,他掀起的狂澜改变了比赛的结局,影响了比赛的结果。这位兴风作浪者就是影视界当红小生邓超。

 

决赛中的帮唱环节,是比赛中的噱头,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眼球,使节目更好看,效果更辉煌,更有收视率。不知道羽泉组合运气为什么这么好?他们请来了邓超助唱。在所有帮唱者中唯独邓超不是专业音乐人,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就数他最出彩儿,最有星味儿,也最使所帮歌手马到成功,旗开得胜。邓超与羽泉组合唱的《奔跑》+《冷酷到底》,载歌载舞,狂浪奔放,唱翻全场。

 

如果没有其它的因素,奇迹的缔造者邓超绝对是羽泉组合最终问鼎歌王的最大功臣。邓超的惊艳亮相,令人震惊无语。可以这样说,如果还有谁不是歌手,而他的歌却能够令到歌手们都相形见绌,那么这个人就是邓超。网上说邓超妙杀羽泉,此话不假。他以霸气与才华告诉人们,歌手的基因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天赋,后天再怎样努力也是匠与家的区别。

 

纵观这五次高潮,有四次是《我是歌手》自我提升,这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它保证了比赛的质量与权威;一次是外部力量的奇迹作为,是偶然的。但是偶然改写了必然,重写了名次。这对于《我是歌手》的用泵来说应该是一个无法释怀的遗憾。因为这个遗憾,《我是歌手》就像是一辆离开了场地的赛车,其最终结果并不是它开始时所预期的,更不是它能够理所当然获得的。

 

无需赘言,羽泉组合能够到《我是歌手》来参赛,本身就一定有过人之处,可是他们在每轮每场的比赛成绩,却是起伏不定,很不平稳的。他们的优势在编排和表演,而不是在唱,做为歌手来说,他们有不可逾越的局限性。在《我是歌手中》经常唱得比他们好的就大有人在。他们获得歌王称号实在是有些令《我是歌手》的结果因错阳差,不伦不类。如果说他们的获奖缔造了一种极大的遗憾,那么遗憾的出现却不是偶然的,这里面有节目组的功劳是不能低估的。

 

《我是歌手》的比赛从第一轮第一场赛后开始,就详细公布每位歌手的得分成绩与所占总得票率的百分比。可是到了半决赛时却不这样做了,只公布一个名次,却没有具体得票数与得票率。到了决赛则更退步了,决赛中的两轮比赛均没有公布具体得分,只是从第二轮上场的次序才渐次知道第一轮的成绩排名。第二轮结束,决赛也结束了,只是采用了一个隐晦的方法,公布每两个歌手之间谁前谁后,最后依次得出总决赛的前两名(组)选手名字,以及他们的从半决赛到总决赛三场的得分率。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这样宣布获胜者?而且又不公布全体参赛者在决赛中的成绩?不要说这是节目引进时的就定下的模式,原节目中还没有复活赛这个插曲,节目组还不是从善如流开创了一个复活赛的先例吗!可见,只要是对节目或节目组有利的,承办方都会去做的。同时,也不要说这是照顾每位歌手的面子,不原意将他们的最终成绩公布于众,以免令得分低的歌手遭遇尴尬。实际上敢于参加这个比赛的歌手,并不会脆弱到承受不起最终的结果,这样去揣度,本身也是对这些歌手的羞辱。

 

那么为什么不公布呢?答案就应该是公布了对节目组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会没有好处呢?这里面就应该是牵扯到利益集团的得失与谋略了。底牌就在湖南卫视手上,他们不把底牌亮出来,说明他们到底还是不够爱惜羽毛,为了一己难言之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拒不公布半决赛和决赛中每一个参赛者的实际成绩。他们得到了商业上的效益,却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公信力。如果再有这样的节目,还有谁会再看呢!看电视娱乐节目,本身是为了高兴,同时也是感受美的魅力与接受相应的熏陶,如果发现这样的一档节目把观众当作傻瓜来捉弄,谁还会对这样的节目情有独钟呢?谁还会去礼敬这样节目的制作者呢?最克制的应对之法也是要闻风而去,视而远之了。

 

有必要提及的是,在决赛中场上有十位资深人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团,他们也为歌手进行了投票,从节目组公布的信息看,这些所谓的专家顾问认为场上的三甲依次是羽泉,彭佳慧,杨宗纬。这里面有两个离奇之点,一个是在第一名上,专家顾问团的看法与500位观众评审一模一样;另一个是第二名上,专家顾问团却是与500位观众评审的投票大相径庭。后者对把第二名给了林志炫,而且林与第一名的总得票率只有百分之三点一九的些微之差。这两个满拧的事实不知道有关方面会给予怎样的解释?为什么在第一名上没有分歧,而到了第二名就出现如此不同呢?到底是谁更有权威性?是所谓的专家顾问团还是500位观众评审?

 

可以想象如果每件事情都能端到桌面上来,就不会发生这样十分冲突的两件怪事了。再进一步想象如果要操纵500位观众评审是不会太容易的,但是如果要让为数有限的专家顾问们言听计从则是易如反掌了。一个商业味道十足的大型电视娱乐节目,难免在最终结果上不被人为左右,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所以网上有人说能够把林志炫排斥在三甲之外的所谓专家顾问是“够了厚颜无耻的了”。因此,人们有理由记住他们的名字,以免他们的事迹被公众忽视。

 

当然,也是更有理由这样推想,对于有心作弊的利益团体来说,有意篡改一个得分比率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这也是从半决赛开始成绩就不透明了,而令人无法不会产生联想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顺理而言,主办方在决赛中不公布具体成绩,而却把所谓专家顾问对于前三甲的表决高调公布出来,无非是以此为比赛结果提供一个权威依据罢了,说明有关方面还是有所顾忌的,而且是动了不少脑筋的。可是欲盖弥彰,马脚反而露得更大。

 

《我是歌手》不仅给世人留下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歌唱比赛盛事,也留下了一个非常考验观众智商的结局。但愿这个考验不是被添加在这个品牌节目上的一个诟病。网络就是放大镜,在它面前行走,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操守都要被它清晰地显现出来。在这一点上,谁恣意妄为,欲取欲夺,谁就会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并且也会留下记录,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这个结局所带来的影响,一定会远远地超出它的自身范畴。


《我是歌手》因为有这样的话题,不仅产生遗憾,也令人痛心与惋惜。而且它的收场方式太不郑重,也太不敬业了,至少对参赛的每一位歌手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他们是来比赛的,是比赛就要有名次与成绩。节目组动用了庞大的资源,最终连一个可以公开宣布的成绩都没有,只以每位歌手都是大家心中的歌王这样的说辞就把歌手们给打发了。如果每一位歌手都是歌王,那还要比赛做什么!那三个月来不是做了无用功了吗!还真没有看到有这样虎头蛇尾的比赛!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的良苦用心,令人不敢恭维。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点缀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