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小乘还是大乘?解读电影《轮回》

小乘还是大乘?解读电影《轮回》

博客

小乘还是大乘?解读电影《轮回》

 

廖康

 

昨天才看到2001年拍摄的电影Samsara,不是李安2007年的《色·戒》,也不是2011年的纪录片Samsara,而是早在两者之前,由印裔法国籍导演宾·纳伦(Pan Nalin)执导,钟丽缇和古桑主演的剧情片。其实Samsara应该译为《轮回》。不知哪位仁兄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个电影译成了《色戒》。影片只在法国、德国、印度和意大利的影院上演过。很可能是因为儿童不宜,在线上也不容易看到。这个电影很美,其轮回并非佛经意义的轮回,而是主角达世人生和修习佛法的轮回。影片表现了人伦与佛教的矛盾,也可以说是小乘和大乘的矛盾,以及不入红尘难得佛法的道理。电影不以情节取胜,我希望这剧透的影评不会影响您欣赏。

故事发生在蓝天白云之下的喜马拉雅山脉,拍摄的都是实景:佛塔、洞窟、山路、印度河让见过这些美丽而静谧地方的人感到身临其境。景色让也人感到清澈空灵。但那里并非世外桃源,照样有杀戮。雄鹰抓石块高飞,扔下来砸死山羊。牧民仰面怒吼,但那是自然之道。这就点出了电影的一个主题——天道与佛法的冲突。男主角名达世。他从五岁出家修行,直到二十五岁通过了各项考验,闭关三年多,获得堪布称号,即佛学博士。无论对藏传佛教来说这种苦修可能有多么重要,电影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一个人闷在山洞里多年,指甲、头发长得老长,实在是愚昧荒唐。几乎死掉、已经枯萎的达世剃发、剪甲、沐浴后,显出其清秀的容貌。

达世的苦修并没有让他完全抛弃人欲,他的僧侣生涯也并非从此走上坦途。丰收节庆中,他看到一位母亲袒胸哺乳,便目不转睛。见到俊秀的姑娘时,淳朴的面容会飞出奸邪的眼神,古桑把男主角演得十分到位。达西还年轻,睡觉时仍有生理冲动,支帐篷梦遗。他思索人生,尤其在见到美丽的农家姑娘琵玛后,觉得他未曾体验过尘世生活,怎能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未曾放弃过,又怎能觉悟?释迦牟尼也是先结婚生子,二十九岁才出家的。导师阿普无法说服他的弟子,只得同意达世离开寺庙,入世还俗,在生活中寻求真谛。

达世去琵玛家打工,与她相爱。林间的肌肤之亲拍摄得动情、美艳。可能有人认为是色情,但我感觉是表现他们两情相悦和情欲之强烈。展示那天道是佛法难以抗拒的。他们结婚生子,种地卖粮,自然而然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达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曾为僧侣。他因粮贩子不公道而自己去镇上卖粮;因怀疑粮贩子烧他的青稞而与之斗殴;他还受到一个妖冶的印度女工吸引,与之媾和,简直不像一个受过二十年佛法教化,曾经苦修之人。那段近似杂技般的动作表现他们的通奸只是玩耍,缺乏真情。印度女工的容貌,尤其是她那双眼睛,让人想到导师警示达世让他去看的春宫图。那些沉醉于肉欲的人形换个角度就变成了骷髅。可惜春宫图用的是日本浮世绘社的画,应该用印度欲经的图才恰当。仅就电影表现的哲理而言,我并不认为那些性爱镜头是为了扩充票房。恰恰相反,很可能正是因为有那些镜头才使得电影不能广泛播放,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三级片,才使得观众有限。

虽然有这些情节,但我不认为这个电影展示的主要是色欲和佛法的冲突或色戒之重要。钟丽缇饰女主角毫无表演痕迹;活脱脱一个藏族农妇真诚爱上了达世,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印度女工也不是妖魔,达世与她的奸情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琵玛跟女工的关系很好,她们甚至聊过女工与达世之间早晚会有这一出。琵玛并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达世在经历了生活的烦恼后,在得到导师阿普的遗言后,放弃责任、离家出走、回归寺庙。阿普在信中说:“导师自知此生尚未圆满,将会转世再生。希望当我再来时,你能告诉我,满足一千个欲望,与克服一个欲望,哪个更重要?”达世已经体验了尘世的各种生活和烦恼,深思后,他做出了决定。

正如释迦牟尼出家一样,达世半夜起身,离开熟睡中的爱妻和儿子,朝着寺庙的方向走去。显然,他认为自己难以解决生活中的无数烦恼,无法满足生活中的种种欲望,他要回去,试试看能否克服一个尘世的欲望。聪慧的琵玛早已察觉,骑马超过他,等在通往寺庙的路上。琵玛争辩道:释迦牟尼半夜离家,一句都没向妻子解释。他出走后,他的妻子和孩子怎么办?释迦牟尼一人得道成佛,他的家人却受尽了苦难。这样对吗?他妻子早于他救助穷人,也许释迦牟尼是受她影响才决定要普渡众生的。可有谁想到过她?他们的儿子反复问爸爸哪去了,她可怎么回答呀!你要是想要成佛,完全可以在此生此身中获得。这段话义正言辞,是琵玛讲的最长、最激烈的一次。她让达世自己抉择。达世虽然非常痛苦,但他怎能怀疑佛陀的抉择?决然说他不能回家,说他属于寺庙。琵玛只好在悲痛中离去。她毕竟是个普通农妇,不会说释迦牟尼是为普渡众生而寻求佛法。如今佛法已立,只需践行便好,无需你再弃家寻找。在我看来,琵玛才真正领悟了佛法真谛。她的道理是自然之道、人伦正理,在一定意义上也符合佛教大乘。

达世应该知道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应该知道小乘偏于自度,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解脱,不回头过来救度其他众生。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虽然达世不可能像威力广大、法力无边的释迦牟尼那样普渡众生,但他至少可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善待美丽贤惠的妻子,教养颇具慧根的儿子。达世应该知道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要求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出家修行。大乘佛教徒把菩萨的修行概括为“六度”和“四摄”。“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达世原来属于小乘还是大乘,电影虽未交代,但看来是小乘。影片结尾时,达世看到一坨石头,正面刻着谜题:“如何能才能让一滴水永不干涸?”反面的答案是:“把它丢入大海。”他若有所悟。天上传来鹰叫,鹰在云间盘旋,那绝非寺庙禁锢的意象。我认为达世会选择大乘,回到妻子身边。也许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电影没有给出更多的暗示,遂结束。很多佛教徒曾抗议这部影片,就像一些激进的基督教徒曾经抗议电影《耶稣的最后诱惑》一样。他们没有看到,这电影展示了更高的天道,展示了人道也可以与佛法共存之道。

2020年2月9日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廖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