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与勇气:评介电影《血战锯齿岭》
信念与勇气:评介电影《血战锯齿岭》
廖康
谁相信一个美国大兵竟然会拒绝持枪?谁相信美军居然允许这样的士兵上战场?谁相信这样一个大兵还能获得荣誉勋章 (Medal of Honor),即美国最高的军事荣衔?今年11月4日上映的战争片《血战锯齿岭》(Hacksaw Ridge) 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士兵的名字叫戴斯蒙·杜斯 (Desmond Doss),他的英雄业绩是在二次大战中冲绳岛战役抢夺锯齿岭时建立的。但电影表现的冲突主要是在前一半新兵训练时发生的。
杜斯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Seventh-day Adventist) 信徒。他们严格遵守不杀人的信条,并认为从星期五日落至星期六日落为圣日,不该从事非教会活动,包括军事训练。加上杜斯小时候的一次打架经历和他与父亲的冲突,更让他痛恨暴力。他们这种人对于战争本可算作良心反对者,根据宪法,不必从军。但杜斯受爱国情绪感染,还是参了军。他想当救护员,既能为国尽职,又不杀人。
在新兵营,杜斯各项体能训练成绩都优秀,但他拒绝碰枪。他的信念被教官和其他新兵当做懦弱。自然免不了受到讥笑、殴打、捉弄,以至军事审判。后果可能是开除军籍,也许是坐牢。但即便是为了心爱的未婚妻,杜斯也不能背叛自己的信仰。他始终坚守信念。如何过此一关,我不敢剧透。其间的内心张力与后面的外部紧张形成鲜明对照,也为随后的情节做了厚重的铺垫,才让人看到他的英雄本色。
电影的后一半是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战场,可能不适合很多人观看。但喜欢战争场面和所谓暴力美学的人会感到过瘾。导演是著名演员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他也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导演。就像他导演的《基督受难记》一样,这部电影也过于血腥。尽管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杜斯的勇气需要展示中弹喷血和炸断肢体,但应适可而止。
其实,并不是流血、断肢和牺牲衬托了杜斯的勇气,而是他一夜不眠,靠着信念的力量一次一个,一个接一个不停地抢救伤员,才真正打动了我。也打动了我身边的观众,因为他们也是在那时举手擦拭眼睛。也许这还是战争的暴力和主角的非暴力形成的反差才让我如此感动?我分辨不清。电影结束时,人们站立起来情不自禁地鼓掌。这可不同于在威尼斯首映时人们的起立鼓掌。那里有导演和主要演员及制片人,观众和同行主要是向他们表示敬意。而我们面对的是走着字幕的白布和其他观众的后脑勺,我们完全是向戴斯蒙·杜斯表示敬意。
2016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