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50’s,说70’s
有本儿书叫《 情定日落桥—— 70 派私人史》。 在小说阅读网上,有书评把它说成是“让一代人流泪的‘今典’,一次中国最后一代理想主义者的集体告别仪式”。我把书拿来一读,却是半点儿流泪的感觉都没找着。我估摸着,这评论是托儿帮着写的,吹得忒斜乎。说白了,就是印成铅字的 BBS 七十年代怀旧贴汇编,随便瞜几眼还成,不值得看二遍。
关于七十年代人的文字,读到的实在不少了,但是留下印象异常深刻的,凤毛翎角。虽然好多对于吾们少儿时代生活细节的回忆,确能造成一定的写读共鸣,可惜总有散碎之感。小时候看过的书刊杂志电影电视,玩儿过的游戏,吃过的零食,那些个,一概叫做记忆的碎片。究竟我们此十年里头出生的人群,有没有三两条可供概括的性格或者经历呢?
馄饨侯在他的博客中回忆他们那一代知青的事件和情怀,写他那些北大荒的战友们,引起众多读者的感慨甚至眼泪。侯哥说:“ 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再过不久,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我们的子女已经过了我们当年下乡时的年纪,可我们依旧热爱生活,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学习和工作机会。当我们聚会时,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友情,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经历。我们可以说,我们有过激情,有过理想,虽然这激情和理想在今天看来未免幼稚和可笑;我们曾经艰苦卓绝过,我们曾经奋发图强过,或许这些艰苦卓绝奋发图强在今天看来是那样的无谓和不值;我们走过弯路,我们经历了挫折,尽管这些弯路和挫折未必是我们的过错;但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理想,艰苦奋斗和挫折,给后人提供了借鉴,我们和后来之人所追求的,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明天更美好。”
随手摘几条他文章后边的跟贴评论:
“感动得热泪盈眶!乎伦贝尔草原,新疆建设兵团,云南农场 ..... 这种人生的磨难,看到那几个字都让人觉得恐惧,真不明白你们老三界是怎么挺过来的,你们真的就不恨谁吗?”
“看到楼下这位朋友的留言,还想多说几句。在我的心里,北大荒的经历留给我的更多的是爱!我爱那些朴实的老职工,他们用质朴的情怀接纳了我们,我爱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那里洒落过我们的理想和汗水,我爱我的战友们,我们共同走过了特殊的青春岁月。我也更珍爱后来的和今天的生活和机会,它给我们提供了极大发展空间,只要理想尚存,就还可以驰骋 ... 看看照片上那些灿烂的笑容,不难看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真实心态!!”
“
“最终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泪。是的人老了就变得过于伤感了。共同走过的路。”
“感动 ... 致敬 . 相比之下 , 生于 70 的自己根本没受过苦 . 从小接受共产主义爱国教育 , 长大后却在资本主义国家卖命 , 让报效祖国成了一个苍白而又遥远的梦想 . 惭愧 . ”
侯哥我是见过的,一位儒雅的兄长,从谈吐中,看不出多少坎坷,爱护体贴倒是很有一些。毕竟是不同年代的人,他看我,没准也就是个什么都没经过的丫头片子,打打哈哈还行,正经话没啥好说的。
跟他的同龄人,他却必然有着不论是否相识都无法改变的亲切。
虽然我对他们在多年以后的今天所表现出来的激动体会不出一二,而且也为自己这一代的波澜不兴而暗自庆幸,但是我也真地羡慕他们。他们所走过的苦难历程,同时何尝不是巨大的财富呢。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一代人何其幸运,很顺利,很平淡,很可以坐定了来风花雪月。
所以我们也就没有相同比重的财富了。
这些有与没有,得到和失去,不可不说是一种公平。
陈升《二十岁的眼泪》有这么几句歌词,写得很好:
到 40 岁的时候我们再相逢
笑说多年来无泪的伤口
没有哭只有笑
笑你当年的荒谬
最近湾区正在热播《金婚》,好多人,同龄的不同龄的,看后的感觉几乎都是,起初并不在意,看到中间,共鸣越来越多,到最后来,就看哭了。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共鸣到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时代,而是历代人生共同的轨迹,没有一代不在重复地走过。我们观看着他人的故事,从那里看到我们自己。
偶尔发痴的时候,我想过,我们其实是特别理想化的一代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因为我们虽然也经过了一些挫折,但是我们并没有为理想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也曾经风雨兼程过,之后回头,还是不得不承认,我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心愿自己的选择过了这三十几年。所以理想,即便未能实现,还是侥幸地存留下来,让我们到了中年到了老年,可能仍旧有个念想,仍旧认为自己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老狼——恋恋风尘
司令在评论中提起不同年代的理想主义,特此补遗:
- 我说,“60's是理想破灭的非理想主义,80's是不屑理想的非理想主义”。
- 司令觉得,“60's是被事实逼成了非理想主义但心里希望自己仍然是理想主义,不甘心呀;70's是虚幻的理想主义,不想看到非理想主义的现实;80's根本不去想什么是理想主义,想虚就虚,想物质就物质,所以我对80后总是心怀敬意;对以儿子为代表的90's就只有宠爱和伺候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