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三个女人唱大戏 江青 悲剧的诞生(二)

三个女人唱大戏 江青 悲剧的诞生(二)

博客

       攻坚阶段1966516日——1967830日的王关戚事件)之一

    文革的号角由姚文元的文章发表而吹响后,第一个战役是打倒三家村。三家村中三个人物,分别是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北京市委统战部长廖沫沙。这三个人隶属于北京市委,当是彭真的羽翼。将杨尚昆逐出中央办公厅,在军队中拔除罗瑞卿这根钉子后,围剿刘少奇的大本营——北京市,当是首举。所以,打倒三家村的目的是瘫痪以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再顺手牵羊,打倒中宣部长陆定一。

       三家村名字的来源,百度词条上是这样写的:1961年春,《北京晚报》编辑部从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振奋精神的目的出发,请邓拓写一些知识性杂文。邓拓考虑到“北京”二字和“晚报”二字的特点,就把栏目定名为《燕山夜话》。是年夏天,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也请邓拓开辟杂文专栏。邓拓感到力不胜任,就约吴晗、廖沫沙合作,三人各选土木,文责自负。栏目定名为《三家村札记》;署名吴南星(吴晗的吴字,邓拓笔名马南邨的南字,廖沫沙笔名繁星的星字)。《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中文章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它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党的政策。其中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对新人新事的赞颂,有对文化艺术的鉴赏,也有少数对当时“左”倾错误和不良风气的批评、讽刺,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写作技巧也很好,受到读者的欢迎。

       邓拓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用马南邨的笔名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名为《燕山夜话》,共计150篇文章。《三家村札记》从1961年10月开始到1964年7月结束,每人各写20篇左右。这些文章,看起来见仁见智,喜爱文字的人津津乐道于其中的文字驾驭功底,热衷于政治的人定能从中嗅出捧刘反毛的味道。

       有人称三家村为文字狱的代称,自有他的道理。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们作为彭真的羽翼,利用文章借题发挥、用寓言和典故影射当今、为本集团造势动机的存在。所以,江青及其追随者,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发表后乘胜追击,对包括吴晗在内的三家村小集团猛烈开火,算是瞄准了对象。这是打倒刘少奇集团的外围扫荡战,凡属于刘少奇集团的人,统统都在被扫荡之列,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物,官再大,也大不过彭真,学识再深,也深不过吴晗,他们都在被打倒之列,其他人还在话下?结果呢,随着三家村被彻底打倒,四家店也随之垮台。刘少奇辛苦经营数年大大本营,数日间烟飞灰灭。用毛泽东的话说:有些地区(例如北京市),根深蒂固,一朝覆灭。有些机关(例如北大、清华),盘根错节,顷刻瓦解。凡是右派越嚣张的地方,他们失败就越惨,左派就越起劲。

       扫荡三家村、摧毁四家店的外围战告捷后,刘少奇被孤立在一个据点里。但他的势力依然存在,并很强大,如何将其打倒,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他周围有一道厚厚的屏障。这道厚厚的屏障,是由组织上的优势、观念上的优势、以及认识上的优势堆砌而成。必须毕其功于一役,速战速决,否则将会对党的统一和团结产生不利影响。

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共产党的组织系统,是承袭苏联的模式,表面上看是专制,其实其内部运作方式极其复杂,领导人毫无专制可言,凡属重大问题,必须通过会议解决,一般都是通过表决的方式形成决议,然后付诸执行。遵义会议以前,在重大问题上的决议如何形成暂且不说,因为那时中共服从于共产国际,共产国际的指使就是圣旨。遵义会议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和共产国际失联,党内重大问题都是由表决的形式产生,每遇重大问题,毛泽东都不厌其烦地反复阐述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其他人,以求形成共识,毛泽东的超人智慧和力挽狂澜的决断能力得以充分地显示,他的威信也就是在带领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中形成。七大以后,党内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中心的领导集体,尽管毛泽东此时已有如日中天的威望,但他在重大问题上依然也只能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解决。

既然是会议的形式,那么每人手中的一票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常委会,人数少,成员资历高,想取得共识极为困难,一张票可以决定国运。所以,中国的领导人比美国总统要难当的多,美国总统是选出来的,一旦选举成功,就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总统面前,任何人只能以幕僚的面目出现。中共不同,每个常委都是由选举产生,人手一张表决票,他们后面都有一个山头,党的首领不能随便罢免他们,每遇重大决策,首领只能靠说服来取得共识。所以,毛泽东想要更换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只有会议一条路可走。如果一次会议解决不了,那就会出现大麻烦,很可能会导致翻船。试想一下,一次会议解决不了,说明在参与会议的人中间支持毛泽东的人不占多数,这样还会有下次吗?对手绝不会束手待毙,他会利用常委和政治局甚至是全会的形式进行反抗,到时鹿死谁手就说不准了。看一看赫鲁晓夫战胜马林科夫,就是用全会的方式,朱可夫动用飞机把所有的中央委员火速运到莫斯科参与投票,为什么用全会的形式,因为赫鲁晓夫的支持者在全会占多数而在政治局却是少数。再看一看勃列日涅夫战胜赫鲁晓夫,他用的是政治局等少数高官会议,因为当时政治局委员和高官中支持他的人占多数。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用华国锋的方法来解决呀!如果真有人这样说,显得太幼稚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绝不会用政变这种下三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毛泽东清除张国焘这样最棘手的政敌都没有用枪来解决问题,解决刘少奇更不需要用政变的方式,那样会使他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我们不要被“英明领袖华国锋一举粉碎四人帮”这样的宣传所迷糊,他靠什么手段来对待持不同政见的人?靠的是枪杆子,靠的是阴谋,用枪杆子和阴谋来蔑视党纪和国法。这明显是无能的人采取了无能的举措。无能的人当不了领袖,也不配当领袖,所以,邓小平利用会议的形式解决他,上承天意下顺民心,轻而易举地从他手中夺取了政权。

       上面所讲的是刘少奇的屏障中的组织上的优势。这种优势决定毛泽东想要更换他的接班人的位置,必须也只能以组织的形式,不能采取非组织的手段,而组织上,也就是在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员中,支持毛泽东的人不占优势,同样的,在中央委员这一级,支持毛泽东的人也不占优势,这就是刘少奇长期管党的结果。不听他的话,得不到提拔,反对他,做不成中央委员。这样一来,谁还敢和刘少奇叫板。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乐闲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