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意故国怀将军
这些年,母亲每次去北京,都要去看几位中学时代的老姐妹。有两位住在香山老人公寓,一位在市区。
她们是抗战时期西安一所女中时的同班同学,初高中连在一起,相处了五、六年之多。那个中学在西安名气挺大,官二代,富二代挺多。学生毕业后出了名的也有一些,像蒋纬国的第一任太太,还有台湾著名的女作家,都曾经是她们的同学。母亲那一级的很多同学在抗战胜利后毕业,上了不同的大学;然后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年轻学人成家。49年后,有的去了台湾,有的留在了大陆。母亲和这三位阿姨,都留在大陆。
三位中的一位,也是和母亲最要好的,比母亲大两岁,姓武。母亲对待她,一直像是对待一位姐姐,让我们从小以“姨”相称。1959年母亲随父亲调到北京后,她们重逢。从那以后,五十多年了,两家从未断过往来,即使在文革两家都受整治的年代,也即使在父母亲出国之后。隔些时间,她们总要相互探望。这些年,这位阿姨的身体状况变坏,腿脚明显不适,要靠轮椅才能活动。出国看我母亲是不可能了;只有在母亲到北京去看望她,两人才有机会见面。
这次回北京,又陪母亲去看望了这位阿姨。比去年看到她时,明显苍老和衰弱了一些,同印象中她固有的端庄,大气和文静的神采,相差了很多。也难怪,90岁的高龄,又有疾病,能这样就很不错了。当然,我希望能比这更好。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临行前,让她的女儿送给我一本书,说是她弟弟写的,写她的爸爸。
这是我扫描的书的封面。
这是我照下的书
书的名字叫《武士敏 我的父亲》,作者是这位阿姨的弟弟,我们称为叔叔的武铁先生。小时候,母亲就告诉过我们,武姨的爸爸是国民革命军的一名军长,抗战时和日本鬼子作战阵亡。那时的官方宣传,不讲除八路军新四军外,其它军队也打日本人;只知道坚持抗战的只有中共的军队,国民党军队不抗日,还出汉奸,抗战胜利后下山摘桃子。所以我对母亲说的,似懂非懂,也不敢多问。以前用抗战初期与日本人打仗的国军将领命名的北京赵登禹路,张自忠路,在文革中也都改了名字,更让人迷失了那段历史。等长大才知道,武士敏将军是国民革命九十八军长,中将军衔。1941年,在保卫山西太岳抗日根据地时,与日寇鏖战多日,最后身上多处受伤后殉国。
认真阅读过这部传记后,对以前了解不多的武士敏将军生平,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对将军的事业和献身,有了更深刻的感触。武士敏将军是河北人,年轻时就立下了救国的大志。他曾考入法学专科;但很快认识到从军,以武装改变旧中国,他会有更大的成就。他参加过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护国军;以后随从冯玉祥,加入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革命;同时也成为国军的高级将领。抗战爆发后,率部防守在山西前线,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上百次殊死战斗。
1941年,为扫清中国军队在山西中条山的抗日基地,日本侵略军集结10万兵员,对中国守军开展了战略决战。武士敏将军率领国民军98军,参加了中条山保卫战;战争以中国军队溃败为结局。战败后,参战的中国军队残部,绝大部分渡过黄河,南下河南省,把作为抗日前线的山西南部,丢给了日本军。唯有98军军长的武将军,没有带兵南下,率残部三四千人,留在山西,开进了另一个抗日前线太岳地区。
当时在太岳地区北部,有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根据地。而太岳南部,日本军尚未侵占。武将军与太岳北部的中共武装,达成了联合抗战的协议:互不侵犯,相互支援,共同抗敌。98军在太岳积极备战,发展武装,坚持抗日,很快就发展到近九千人。日本侵略军不能容忍在中条山后,山西南部又出现另一个抗日根据地,就集结了几倍的兵力,对98军开展围剿。最后的战斗中,武将军率军部已经冲破了敌人包围;但听说所属的一个师部,依然在日军的包围之中,遂率部重新投入战斗。在头部,腰部多处受伤后,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49岁。
纵观武将军的一生,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朝的民主革命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战争,并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勇往直前的意志,顾全大局的品德,投身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学习,也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一崇高称呼。正像母亲一直告诫我们的,从年轻时代起,她最敬佩的人,就是武军长,因为他代表了那一代中国人的精神。
抗战八年,国民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成千上万次战斗、战役中,牺牲了近两百名少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其中,中将、上将多达三十多名,武士敏将军就是其中的一员。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中的真实一页;是中国人民、中国军人在捍卫国家和民族生存时可歌可泣的一页。可是今天的中国人,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史实呢?在当下为领土,很可能爆发与日一战的激昂中,有多少中国的将军做好了为国捐躯、在所难辞的准备?从武铁先生的著作中,我知道:武士敏将军,终身没有过二房妻妾;西安的住房,是杨虎城将军赠送的财产;他的家眷,在他生前和死后,在那里生活了近三十年;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地产,商业。夫人和子女,靠将军的薪水和抚恤金为生。对今天的闪闪将星,但愿这不是天方夜谭。
武将军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