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改革开放年代前的劳动课

改革开放年代前的劳动课

博客

 

          以前读书,每个星期有一个下午是劳动课,这其实是学校的一个副业,学生劳动课的劳动成果都供应了老师的食堂。现在读书有这么多费用和孩子都是宝贝,劳动课应该已成历史。其实我自己认为,劳动是一堂很好的实践课,学生从实践中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美国的一种教育方式)。播种时的期待,耕耘时的艰辛,收获时的快乐和成就感,都是人生必经的道路。劳动课是我儿时学与玩的绝妙组合。

                各地方或有不同,农村和城市也不同。我们一年级已有劳动课,一种很轻的劳动,那时大一点年级的要积肥,一般是将村里的垃圾、淤泥在劳动时挑回学校堆成一大堆发酵,一年级就负责把石块、玻璃、铁块、塑料、和所有不腐烂的东西挑出,分出来的肥就让大年级以后挑到地里去。做这脏活时,孩童们还是想法找点乐的,在分垃圾时,很多时候会找到钮扣,一休息,几个人就一起掷纽扣,一正一反,掷反的赢。这样一干就一个下午。

                二年级时多数还是分垃圾,但也会积肥,是两人一组抬一个簅(扁竹筐),任务制,一人五簅,谁完成谁就可以回家(资本主义制度)。有时会取巧,一开始抬簅满满的,快到学校时,将其中一半倒在路旁,先送一半,再回来取另一半。做完后就留在学校打兵乓球或蓝球,夏天就到附近的河冲游泳。

                三年级就基本上积肥,现在是一个人担两个簅。自己力气不大,用两个肩头担那种,走一小段路就要休息一会(想着就觉得糗,真弱),要不是同班的两个堂兄弟帮忙,常常都很迟才完成任务。那年学校的花生收成很好,榨了油,每个学生分一两,我还记得拿着小油瓶去学校领油的时,那时的花生油真香。

                四年级就是地主了,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地,每个班又分四组,组中又以两人为一小组,这样在运屎尿时,两人抬一桶就方便得多。我们班的地是在一个河边堆出来的地,种什么由组或小组自己决定,种子从家中拿,都是农家人,要什么种就有什么种。我和我的同桌阿才一组,那年我们种了花生,水红豆,玉米,和南瓜,我们不但劳动课去我们地里,每天中午也倒地里走一趟才回校上课。挖地、平地、起垅、打坎、施肥、淋水、除草、收成都是我们自己做,这些我们在家都会的。老师就到这组看看,到那组帮帮。各组都跟左近的组比一比。我们除水红豆好一点外,其他的收成就一般。除种地外,我们班还有一个特别任务,就是一个月一次到三、四公里外的大河边收蓖麻,那根本就是玩,去郊游,一路上,捉草蜢、青蜓、其他的昆虫的,有时会看到蛇,男孩就去打,女孩就鸡飞狗走的,还有吸蕉花和竹芋花糖的,还时不时在农家的黄瓜棚摘个小黄瓜来吃的,那里是去劳动。收回的蓖麻就放在教室后晾干,那时我已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知道蓖麻是有毒,蓖麻油是飞机用油。蓖麻有几个瓣,没开壳时,它中间有一个勾,上课和晚修有空时就斗蓖麻,晚修无电,用煤油灯烤蓖麻仔,那香味很诱人,但大家都知道不能吃。

                五年级时就上山开梯田,还是以组为单位,个人可以在地头地尾打坎种南瓜。我是组长(年年都是混个组长),我们组的地是在全班的最上面,地比其他组多了很多,我们种黄豆。每次除草好像永远都除不完,次次包尾大班,每次再来时,草一回比一回长,一次比一次多,到后来有的地方比黄豆还要高。其他组做完就满上跑,找野果吃。最常见的是酸蔦,叶是酸的,果不熟会麻舌,熟了果就酸甜,很好吃。夏天还有山棯、地棯、猪乸棯、蛇巴卜、油柑仔等等。地里淋水就到山脚的山涧中取水。施肥就用小年班积的垃圾肥或家里的熟尿。虽然我们的草比其他的组多和长,但收成时,我们组的豆比其他组多了好多倍,要其他人帮忙才将所有的收获带回学校。看来我是有个绿拇指。

                第二次五年级(留了一级,这个以后再说),还是上一年那个山坳,同学也有很多新人,地也不是同一块,这次是单干,找了块小一点的平地,种红薯。锄地、除草、松土、起垅、插薯藤和以后的淋水、施肥都是自己一脚踢。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那红薯单长藤,多到要打圈,那时也不知薯叶可吃,收成时,薯仔也没一条,失败,绿拇指不知何时断了。有空还是满山跑,夏天回家经过河时,就跳下去洗个澡。

                初一时就到远一点的牛皮孔山,那里的山田地质很好,我们居然在山顶上种甘蔗,以前有篇什么‘要让河水上山坡,要让山坡变成河’课文。种甘蔗劳动力强,对肥和水要求很高,担水和施肥都很辛苦,还有剥蔗壳和上蔗垄的苦活。收成时,学校为了防止学生偷蔗吃,用肩扛蔗回来的路上,隔一段路就有一个老师在站岗。那年的甘蔗收成很好,领了一点糖。

                初二时被派到佛仔岭开荒,就坟场对面的山坳的荒竹林掘掉,开出一片片梯田(上次回乡特意到那走一走,梯田已回复原来的样貌了)。第一年我们种番薯,因为是处女地,收成特别好,也有人说是对面坟场的缘故。有的番薯一条就差不多十斤,都是北京红,好多水分,不好吃,也不大干敢吃(坟场),多用来喂猪,学校以一分一斤卖给学生。

                初三还是在佛仔岭,种苡米,黄豆和南瓜。

                高一还要劳动,但地离学校都很近,在教室旁和后山,但学校有片在十多里外的虎坑,要踏单车和过海才到,有次到那去钊河(挖河),因积极而被表扬了,这是很少有的事。

                我认为劳动课很好,既可以调剂下枯燥的数理化式的死记硬背,也可以从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学会辛勤不一定有回报,失败中学会了教训,跌倒后可以再爬起来,但经过劳动的收获是最棒的。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我冇醉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