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ipad的高分屏还是有副作用啊
avatar
新ipad的高分屏还是有副作用啊# Apple - 家有苹果
a*e
1
好些比较高兴的时候,像个拨浪鼓的那种。1分钟左右吧。
大家的宝宝也有过类似经历吗?
avatar
z*8
2
父母从国内过来,要在底特律转机。不知道版上哪位知道底特律转机的情况?有没有懂
中文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忙?父母第一次来美国,不懂英文,很担心。
avatar
d*d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desmond (葱油饼),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海选】《林中小屋》:反叛的激情(有剧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0 03:41:05 2013, 美东)
《林中小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是2011年由狮门出品的小成本恐怖片(相对
大片而言)。导演Drew Goddard 75年生,当时还名不见经传。前天补看了这部旧片的
Bluray之后,却发现是一部难能可贵的颇具创新意义的恐怖片。观众可以把它看成一部
B级恐怖片,因为影片中少不了血浆横飞,青春酮体,僵尸怪兽。但电影却超出了普通
恐怖片保守的意义,而思考了每个人无时无刻不被社会机构操纵,而成为别人操线玩偶
的恐怖和悲哀。正如电影海报中的标语"You think you know the story",事实上,电
影却告诉我们,you will never know the whole story,因为你做的每件事可能只是
别人棋盘上的一步棋,社会网络系统中一道程序化的动作。这部电影借此也探讨了后工
业社会中自由意志(free will)的可能性。个人评分9/10
一 保守和反叛的恐怖片
《林中小屋》由两条叙事线构成。第一条:五个青年男女去林中小屋度假住宿,在小屋
中发现了古代阿兹特克人血祭的图画,物件,拉丁文写成的恐怖日记等,唤醒了沉睡的
僵尸恶魔。这群僵尸追捕青年男女,一个接一个地残酷杀死。很多恐怖片仅仅停留在这
条线上(虽然有很多变体,比如林中小屋换成郊区普通住宅,僵尸换成心魔附体,青年
男女换成小孩等等),这样的恐怖片只能打上三四分,因为其遵循的完全是类型电影中
的惯例。《林中小屋》的这第一条叙事线可以说样板地遵循,甚至放大突出了惯例。五
个青年男女中包括了胸大无脑金发女,健美无脑体育男,正直有脑纯情男,疯癫书呆子
宅男,还有善良勇敢纯情女。熟悉恐怖片惯例的都知道,先遭毒手的经常是金发女和健
美男,而且往往是这两个在床上或洗澡的时候被杀死,死状极惨。这往往是保守型的恐
怖片为了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而做出的叙事需要,因为好色者当严惩,淫荡者不得好报。
接下来,书呆子常常不呆,纯情男常常为了纯情女而牺牲,而最后剩下单挑boss的就是
the final girl。这一纯情女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virgin。从很多保守型恐怖片遵
循的这一惯例来看,美国新教伦理的禁欲精神根深蒂固。
《林中小屋》放大第一条叙事线中的“惯例”成分是为了它的第二条叙事线:在恐怖小
屋的下面有一个地下世界,一个以高科技装备的现代企业。其目的是让地上的男女完成
“惯例”需要的剧情,用他们真实的鲜血完成血祭仪式,以制作雷人的真人秀节目卖钱
。可怜地上的青年男女毫不知情,如木偶一般任由地下企业监控摆布,完成预设的剧本
。出现偏差了怎么办?没关系,地下有得是高科技手段纠正。比如金发女和健美男不想
做爱,那就多放点催情烟雾,让僵尸攻击完成剧本,等等。影片中的地下世界是冷漠残
酷的,各部门人员根本不关心青年男女的死活,他们所想的只是看好戏,赢赌博,快点
完成剧本可以收工。可以看出,电影对冷漠的现代企业制度,高科技,乃至社会机构都
是持反讽批判态度的。由于这条叙事线的设置,电影走出了保守的形态。它质疑了一个
隐匿的,监控暴力机构的存在,其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但每个人却又浑然不知。
二 牺牲的意义
更妙的是,地上世界终于发现了地下世界的阴谋,书呆子和纯情女携手闯入了地下。社
会程序完全被打乱,这下导演的想像力爆发了。为了逃避地下暴力机构(警察,军队)
的追剿,两人误打误撞地把地下世界囚禁的妖魔鬼怪全都放了出来。东西方恐怖片中的
名角全都出马了,僵尸,猛龙,吸血蝙蝠,Psycho中慢慢转身的骷髅,甚至《午夜凶铃
》中的女鬼,《咒怨》中的小女孩也都齐齐登场。好一个天翻地覆,血肉横飞!结果,
现代企业(国家)中的技术人员,暴力执行人员,科学家,商人,CEO全部死了个干净
。最后只剩书呆子和纯情女逃入密室,他们看到了自己被设定的人生剧本,而此时一个
像是统治者的女人走了出来,开始领导教育,大意是:妖魔世界将要降临,必须在几分
钟内杀死书呆子,这样程序才能被维持下去,人间才能太平,而纯情女因为是virgin,
可以免死。纯情女想起书呆子对她的种种好处,犹豫踯躅之中,一只怪兽偷跑进来砍死
了女统治者,书呆子将怪兽打死。最后只剩两人,书呆子眼神说:牺牲我吧。
法国学者Girard曾经说过,牺牲是社会维持稳定的必要形式。因为人本性暴力,以暴制
暴只会产生“模仿的欲望”(mimetic desire),无穷无尽。为了和谐社会,必须寻找替
罪羊牺牲才能制止暴力蔓延。我本来以为导演会选择牺牲掉书呆子以扳回正常的社会运
作,但导演的反叛相当彻底,两人对视相望中纯情女并没有开枪,几分钟后妖魔全部涌
入,game over,电影结束。
毕竟,牺牲只是社会要求的反人性顾大局的一种形式。在最后的灰飞烟灭中,我看到了
导演反叛社会的激情,人性的光辉,以及这部电影的不同凡响。
avatar
s*u
4
portrait方向(就是直着拿,不是横着)打开网页或者flipboard之类的内容,然后用
手指快速的小范围上下滚,显示的内容变成了波浪状,看水平线比较明显一点,直线成
了波浪线
看来是硬上高分屏的恶果啊,基本是硬件处理跟不上,没法做到完整的离屏页面刷新,
只能沿着短轴方向一部分一部分的刷新,造成这样子的现象
又莫非是果子故意造出这效果来的?
avatar
t*f
5
先给出孩子年龄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些比较高兴的时候,像个拨浪鼓的那种。1分钟左右吧。
: 大家的宝宝也有过类似经历吗?

avatar
s*e
6
没有懂中文的工作人员,而且感觉底特律安检的黑人大叔大妈态度不是很好...
avatar
k*4
7
最喜欢的恐怖片之一,哈哈不够恐怖但是很给力,对别的恐怖片致敬片段让人禁不住会
心一笑。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l*n
8
延时多大?
很有意思。
avatar
a*e
9
15 months

【在 t**f 的大作中提到】
: 先给出孩子年龄
avatar
h*s
10
同意,不会英语在Detroit挺难的。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懂中文的工作人员,而且感觉底特律安检的黑人大叔大妈态度不是很好...
avatar
P*X
11
这个要赞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 发信人: desmond (葱油饼), 信区: LeisureTime
: 标 题: 【海选】《林中小屋》:反叛的激情(有剧透)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0 03:41:05 2013, 美东)
: 《林中小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是2011年由狮门出品的小成本恐怖片(相对
: 大片而言)。导演Drew Goddard 75年生,当时还名不见经传。前天补看了这部旧片的
: Bluray之后,却发现是一部难能可贵的颇具创新意义的恐怖片。观众可以把它看成一部
: B级恐怖片,因为影片中少不了血浆横飞,青春酮体,僵尸怪兽。但电影却超出了普通
: 恐怖片保守的意义,而思考了每个人无时无刻不被社会机构操纵,而成为别人操线玩偶
: 的恐怖和悲哀。正如电影海报中的标语"You think you know the story",事实上,电

avatar
s*u
12
严格的说延迟倒不大,大概就在10ms量级的,也就能把直线划拉成弧线,还化不到波浪线
但是跟整屏一起刷新的看起来差别太大了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延时多大?
: 很有意思。

avatar
v*a
13
我们的14个月,最近也是高兴的时候喜欢摇头,我还以为是在daycare学的呢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15 months
avatar
z*8
14
我自己在detroit转过机,确实感觉那边的人不怎么和善。不过没办法。请问现在,出
来给父母准备中英对照的常用对话词汇,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吗?多谢多谢!!!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不会英语在Detroit挺难的。
avatar
P*s
15
nice
有两个问题
1,当一个人从草根儿通过个人奋斗努力,爬到金字塔的顶端,成为电影里要批判的阶级
,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人也会自觉的维护精英们的利益,遏制普通人的自由,运用国家
机器,成为帮凶。这样看来,这个社会赖以维护的种种制度尤其可怕。让普通人获得出
路的,是将这个制度打碎并重建。问题是,大部分普通人,他们对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反抗意志,究竟觉醒到什么层次?他们也许无所谓。高科技,现代企业制度,政治制度
,为他们提供了他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物质利益和自由度。如果让他们自己重新构建这
个社会,可能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So,反讽的意义是什么?是让人们在浑浑噩噩中加
一点镇痛的麻药?仿佛咒骂就可以摆脱现实的困境和迷惘。
2,个人牺牲与人道主义。人性的光辉是人道主义。对社会大多数人人道,另一部分人就
不人道。一个人牺牲自我,可能是对他人人道,对自己却不人道。那么人道主义,或者
所谓的牺牲,必须要有一个价值或者道德的赋予,才能成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人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人,人摆脱了社会关系,就不是完整的人。放在这个框架里,
牺牲在所难免。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 发信人: desmond (葱油饼), 信区: LeisureTime
: 标 题: 【海选】《林中小屋》:反叛的激情(有剧透)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0 03:41:05 2013, 美东)
: 《林中小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是2011年由狮门出品的小成本恐怖片(相对
: 大片而言)。导演Drew Goddard 75年生,当时还名不见经传。前天补看了这部旧片的
: Bluray之后,却发现是一部难能可贵的颇具创新意义的恐怖片。观众可以把它看成一部
: B级恐怖片,因为影片中少不了血浆横飞,青春酮体,僵尸怪兽。但电影却超出了普通
: 恐怖片保守的意义,而思考了每个人无时无刻不被社会机构操纵,而成为别人操线玩偶
: 的恐怖和悲哀。正如电影海报中的标语"You think you know the story",事实上,电

avatar
p*o
16
技术上已经到目前的极限了
处理器再强劲一些,电池估计又要厚一倍
只能妥协成现在这样
avatar
t*f
17
正常,这么大刚学会摇头就使劲摇,再过一段时间才会点头呢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15 months
avatar
d*d
18
非常好的洞见。两个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1。鲁迅说的铁屋子现在看来已经没法打破了,这个屋子曾经打破过,但后继统治者往
往建造一个更大的铁屋子。铁屋子虽然没法打破,但好的电影会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看到
这个铁屋子的架构,而不是让人们麻醉,沉沉死去。
2。让人牺牲者,往往是理性主义者,正所谓找个替罪羊维护国家社会群体的和平,防
止暴力蔓延。而自我牺牲者往往是超验反理性的,可能是宗教信仰,道德约束等等。就
像你所说的必须有一个价值和道德的高高在上让其牺牲自我。很难说牺牲自我是不人道
的表现,革命烈士的牺牲可能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当然也可以说他们是意识形态的牺牲
品),母亲对孩子做出的牺牲反而是最有人道光辉的。

阶级
中加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nice
: 有两个问题
: 1,当一个人从草根儿通过个人奋斗努力,爬到金字塔的顶端,成为电影里要批判的阶级
: ,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人也会自觉的维护精英们的利益,遏制普通人的自由,运用国家
: 机器,成为帮凶。这样看来,这个社会赖以维护的种种制度尤其可怕。让普通人获得出
: 路的,是将这个制度打碎并重建。问题是,大部分普通人,他们对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 反抗意志,究竟觉醒到什么层次?他们也许无所谓。高科技,现代企业制度,政治制度
: ,为他们提供了他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物质利益和自由度。如果让他们自己重新构建这
: 个社会,可能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So,反讽的意义是什么?是让人们在浑浑噩噩中加
: 一点镇痛的麻药?仿佛咒骂就可以摆脱现实的困境和迷惘。

avatar
c*n
19
这不可能, 任何时候技术都不可能达到极限, 对APPLE更不可能。

【在 p**o 的大作中提到】
: 技术上已经到目前的极限了
: 处理器再强劲一些,电池估计又要厚一倍
: 只能妥协成现在这样

avatar
h*e
20
我们也有段时间能够快速摇头,我老说你是不是吃摇头丸了,越说人家摇得越欢,就是
故意和爸妈对着干。我试了试,难度很大,怪不得成人要靠吃摇头丸才能做到。随着年
龄增长,他现在不摇了速度也不如以前了,不过我还是摇不过他。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15 months
avatar
P*s
21
恩,
1,是打破过。也许我原来说的话应该给个时间系数。现在我们处的21世纪,虽然不是十
全十美,但比起以往,由于有历史可鉴,精神文明不好说,但是物质文明,个人自由度
(相对国家,相对过去)跟以往比,应该是最好的了。打破现有的制度(以美欧为代表
),未来的图景是什么样的?乌托邦?“打破”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人们今后会越
来越趋于平和,还是更加暴力?我不知道。
只能都等后世的精英们来作答了。
2,人具有理性吗?或者说时时刻刻都具有理性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里面包括“
本能”一说(如果我没记错)。母亲对孩子的牺牲源于本能。焉不知自我牺牲也是人的
一种本能?人们活着,不单要普普通通的活着,人们向往英雄主义(好莱坞大片),人
们向往崇高感。自我牺牲,正是实现这种自我升华的途径。如你所说,她是非理性的,
因为出自本能。价值和道德是人们对这种本能的解读,是被赋予。
说的可能离开电影比较远了。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好的洞见。两个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 1。鲁迅说的铁屋子现在看来已经没法打破了,这个屋子曾经打破过,但后继统治者往
: 往建造一个更大的铁屋子。铁屋子虽然没法打破,但好的电影会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看到
: 这个铁屋子的架构,而不是让人们麻醉,沉沉死去。
: 2。让人牺牲者,往往是理性主义者,正所谓找个替罪羊维护国家社会群体的和平,防
: 止暴力蔓延。而自我牺牲者往往是超验反理性的,可能是宗教信仰,道德约束等等。就
: 像你所说的必须有一个价值和道德的高高在上让其牺牲自我。很难说牺牲自我是不人道
: 的表现,革命烈士的牺牲可能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当然也可以说他们是意识形态的牺牲
: 品),母亲对孩子做出的牺牲反而是最有人道光辉的。
:

avatar
r*y
22
apple 有所保留,毕竟竞争者还没跟上来
avatar
d*d
23
谢谢评论,离电影远没关系,电影本身就是提供给大家一扇认识世界的窗。
1。你说得很对,物质生活随着科技进步会越来越好。但这很多时候也是进步论意识形
态的陷阱之一。谁能保证发展没有断裂,比如战争,社会动乱,或是科技本身的
backfire?我也不是说阴谋论就一定对,个人意志就一定被社会编码的程序所压制,但
电影至少提供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也是挺有意思的。
2。你说的自我牺牲精神源于本能很有意思,我一直觉得人的本能是保存自身,特别是
革命烈士和殉道者,他们的牺牲是因为对于一种超验事物的信仰,而不是本能上的献身
。但母亲对孩子的牺牲究竟出于本能还是道德或情感的献身精神我也不知道,这也很难
论证。容格的书很久前看过,不记得提到牺牲和本能的关系,我会再去看一下。谢谢。

是十
括“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恩,
: 1,是打破过。也许我原来说的话应该给个时间系数。现在我们处的21世纪,虽然不是十
: 全十美,但比起以往,由于有历史可鉴,精神文明不好说,但是物质文明,个人自由度
: (相对国家,相对过去)跟以往比,应该是最好的了。打破现有的制度(以美欧为代表
: ),未来的图景是什么样的?乌托邦?“打破”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人们今后会越
: 来越趋于平和,还是更加暴力?我不知道。
: 只能都等后世的精英们来作答了。
: 2,人具有理性吗?或者说时时刻刻都具有理性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里面包括“
: 本能”一说(如果我没记错)。母亲对孩子的牺牲源于本能。焉不知自我牺牲也是人的
: 一种本能?人们活着,不单要普普通通的活着,人们向往英雄主义(好莱坞大片),人

avatar
k*g
24
测试了safari 和 flipboard
没有发现你的问题。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portrait方向(就是直着拿,不是横着)打开网页或者flipboard之类的内容,然后用
: 手指快速的小范围上下滚,显示的内容变成了波浪状,看水平线比较明显一点,直线成
: 了波浪线
: 看来是硬上高分屏的恶果啊,基本是硬件处理跟不上,没法做到完整的离屏页面刷新,
: 只能沿着短轴方向一部分一部分的刷新,造成这样子的现象
: 又莫非是果子故意造出这效果来的?

avatar
P*s
25
:)荣格没有论证牺牲和本能的关系,完全是我生搬套用的。
崇高本身可以并非信仰信念,要大于信仰这个内涵。她可以代表着一切的真善与美;尽
管并非所有信仰都能够涵盖所有的真善与美。我认为人们向往崇高感,属于一种人性的
本能,就好比说爱是一种本能。也许人性本身就是矛盾的吧。保存自身和追求崇高而奉
献自我,看来矛盾,但也可以同时存在,成为人性的两个侧面。也正因为矛盾,人有时
候看起来那么邪恶与低俗,有时候看起来又那样真实可爱。
电影还没看,要是不是特别恐怖可以找来看看。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评论,离电影远没关系,电影本身就是提供给大家一扇认识世界的窗。
: 1。你说得很对,物质生活随着科技进步会越来越好。但这很多时候也是进步论意识形
: 态的陷阱之一。谁能保证发展没有断裂,比如战争,社会动乱,或是科技本身的
: backfire?我也不是说阴谋论就一定对,个人意志就一定被社会编码的程序所压制,但
: 电影至少提供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也是挺有意思的。
: 2。你说的自我牺牲精神源于本能很有意思,我一直觉得人的本能是保存自身,特别是
: 革命烈士和殉道者,他们的牺牲是因为对于一种超验事物的信仰,而不是本能上的献身
: 。但母亲对孩子的牺牲究竟出于本能还是道德或情感的献身精神我也不知道,这也很难
: 论证。容格的书很久前看过,不记得提到牺牲和本能的关系,我会再去看一下。谢谢。
:

avatar
i*r
26
看你说的估计远不止10ms了

浪线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严格的说延迟倒不大,大概就在10ms量级的,也就能把直线划拉成弧线,还化不到波浪线
: 但是跟整屏一起刷新的看起来差别太大了

avatar
s*a
27
非常喜欢,里面骑摩托的那个帅哥好帅啊啊啊啊!!!
avatar
p*f
28
这是雷神还没出名时拍的片。这个角色在里头算是个配角。金发无脑男和金发无脑女在
恐怖片里都是炮灰对象。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雷神拍了个大片Thor就不得了了。瞬间成为好莱坞偶像级小生。可
见金发碧眼之重要,很对好莱坞胃口。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喜欢,里面骑摩托的那个帅哥好帅啊啊啊啊!!!
avatar
s*a
29
不管他有没有名气,红不红,他都是我的最爱!!!

【在 p**f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雷神还没出名时拍的片。这个角色在里头算是个配角。金发无脑男和金发无脑女在
: 恐怖片里都是炮灰对象。
: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雷神拍了个大片Thor就不得了了。瞬间成为好莱坞偶像级小生。可
: 见金发碧眼之重要,很对好莱坞胃口。

avatar
d*d
30
谢谢指教,受益很多:)
崇高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崇高不是由理性而能达到的,你
说的保存自身和追求崇高两者的矛盾不知道康德有没有提到过。不过他说的好像仅仅是
崇高感的生成,像面对大海雷电时的感受,并没有涉及到自我牺牲。
电影本身不恐怖,而且剧透了大半更不恐怖了。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荣格没有论证牺牲和本能的关系,完全是我生搬套用的。
: 崇高本身可以并非信仰信念,要大于信仰这个内涵。她可以代表着一切的真善与美;尽
: 管并非所有信仰都能够涵盖所有的真善与美。我认为人们向往崇高感,属于一种人性的
: 本能,就好比说爱是一种本能。也许人性本身就是矛盾的吧。保存自身和追求崇高而奉
: 献自我,看来矛盾,但也可以同时存在,成为人性的两个侧面。也正因为矛盾,人有时
: 候看起来那么邪恶与低俗,有时候看起来又那样真实可爱。
: 电影还没看,要是不是特别恐怖可以找来看看。

avatar
d*d
31
怪不得看着那么像,我都没想到。

【在 p**f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雷神还没出名时拍的片。这个角色在里头算是个配角。金发无脑男和金发无脑女在
: 恐怖片里都是炮灰对象。
: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雷神拍了个大片Thor就不得了了。瞬间成为好莱坞偶像级小生。可
: 见金发碧眼之重要,很对好莱坞胃口。

avatar
P*s
32
指教太谦虚了,互相交流。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指教,受益很多:)
: 崇高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崇高不是由理性而能达到的,你
: 说的保存自身和追求崇高两者的矛盾不知道康德有没有提到过。不过他说的好像仅仅是
: 崇高感的生成,像面对大海雷电时的感受,并没有涉及到自我牺牲。
: 电影本身不恐怖,而且剧透了大半更不恐怖了。

avatar
c*7
33
你的评论挺好的, 但我觉得你最后剧情搞错了
"纯情女想起书呆子对她的种种好处,犹豫踯躅之中,一只怪兽偷跑进来砍死
了女统治者,书呆子将怪兽打死。最后只剩两人,书呆子眼神说:牺牲我吧。"
明明是纯情女已经动了杀心了, 被狼人从背后啃了
到最后也失去行动能力, 让世界毁灭的决定其实是书呆子做的.
讽刺传统恐怖片老套的桥段我觉得是本片的主要意义之一.
而且给了一个很搞笑的理由, 比如地下室分头行动那里是被下药后的结果.
解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但这帮人是被设计了,所以才做了那么些作死的行动.
avatar
C*y
34
Lol
当时完全没认出来是托儿。。。
其实我先看的托儿系列

【在 p**f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雷神还没出名时拍的片。这个角色在里头算是个配角。金发无脑男和金发无脑女在
: 恐怖片里都是炮灰对象。
: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雷神拍了个大片Thor就不得了了。瞬间成为好莱坞偶像级小生。可
: 见金发碧眼之重要,很对好莱坞胃口。

avatar
d*d
35
谢谢你的更正,我再看了一遍结尾,确实你说得对。

【在 c******7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评论挺好的, 但我觉得你最后剧情搞错了
: "纯情女想起书呆子对她的种种好处,犹豫踯躅之中,一只怪兽偷跑进来砍死
: 了女统治者,书呆子将怪兽打死。最后只剩两人,书呆子眼神说:牺牲我吧。"
: 明明是纯情女已经动了杀心了, 被狼人从背后啃了
: 到最后也失去行动能力, 让世界毁灭的决定其实是书呆子做的.
: 讽刺传统恐怖片老套的桥段我觉得是本片的主要意义之一.
: 而且给了一个很搞笑的理由, 比如地下室分头行动那里是被下药后的结果.
: 解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但这帮人是被设计了,所以才做了那么些作死的行动.

avatar
y*n
36
我觉得你对剧情理解偏差挺多的
地下世界进行献祭的目的是取悦泰坦
就是最后一只巨手破出地面的终极boss
如此费尽心机的进行此种仪式,是希望泰坦看后开心,能继续在地下沉寂
仪式或者真人秀的目的不是赚钱
而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至于员工赌博哪只怪兽会被召唤出来
不过是地下世界调剂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
当然影评人可以有种种隐喻的解读
比如泰坦暗讽当代恐怖片观众,对鲜血的热爱与终极怪兽如出一辙
而地下世界的工作人员好似恐怖片的编导,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炮制粗制滥造的恐怖电影
满足如巨型怪兽一般的当代影迷
林中小屋好看就好看在颠覆
好莱坞各种类型电影今日几乎完全定型
甚至独立制片都开始墨守成规的时候
能出现这么一部如此出跳的妙片
是很过瘾的一件事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 发信人: desmond (葱油饼), 信区: LeisureTime
: 标 题: 【海选】《林中小屋》:反叛的激情(有剧透)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0 03:41:05 2013, 美东)
: 《林中小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是2011年由狮门出品的小成本恐怖片(相对
: 大片而言)。导演Drew Goddard 75年生,当时还名不见经传。前天补看了这部旧片的
: Bluray之后,却发现是一部难能可贵的颇具创新意义的恐怖片。观众可以把它看成一部
: B级恐怖片,因为影片中少不了血浆横飞,青春酮体,僵尸怪兽。但电影却超出了普通
: 恐怖片保守的意义,而思考了每个人无时无刻不被社会机构操纵,而成为别人操线玩偶
: 的恐怖和悲哀。正如电影海报中的标语"You think you know the story",事实上,电

avatar
d*d
37
谢谢,确实有些地方看错了,以后要更仔细才行。真人秀目的我不是很明白,如果不是
卖钱的话为什么要和瑞典日本竞争呢?还有两个中年男一开头讨论的child-proof,
fertility还有老婆装cabinet那是什么意思?

【在 y****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你对剧情理解偏差挺多的
: 地下世界进行献祭的目的是取悦泰坦
: 就是最后一只巨手破出地面的终极boss
: 如此费尽心机的进行此种仪式,是希望泰坦看后开心,能继续在地下沉寂
: 仪式或者真人秀的目的不是赚钱
: 而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 至于员工赌博哪只怪兽会被召唤出来
: 不过是地下世界调剂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
: 当然影评人可以有种种隐喻的解读
: 比如泰坦暗讽当代恐怖片观众,对鲜血的热爱与终极怪兽如出一辙

avatar
e*g
38
"什么要和瑞典日本竞争",片中的解释是谁先完成取悦泰坦,可以理解成谁先完成一个
恐怖片取悦观众。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确实有些地方看错了,以后要更仔细才行。真人秀目的我不是很明白,如果不是
: 卖钱的话为什么要和瑞典日本竞争呢?还有两个中年男一开头讨论的child-proof,
: fertility还有老婆装cabinet那是什么意思?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