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求助——ipad 顶端浸了一下水
avatar
求助——ipad 顶端浸了一下水# Apple - 家有苹果
s*n
1
律师告诉我receipt number, 但是我在USCIS的网站上查总是说“Your case can not
be
found at this time in My Case Status.” 这是因为律师告诉我的number是错的吗?
avatar
a*h
2
if I redeem two shop runner code from Amex, can I get two years of free
membership? anyone tried this?
thanks
avatar
Y*u
3
不知道这个有没有讨论过? 名里的识蕴和识缘名色里的识支是个什么关系? 有哪位对
此有研究的师兄能释一下疑?
阿弥陀佛, 十分感谢
avatar
w*y
4
pad 顶端浸了一下水,就是有开关和摄像头的那部分,很快救出来,擦好,又吹风了一
会儿。
开始只是调节音量不好用了,后来开不了机。接电源后可以用了,然后我一拔电源又黑
了,以后连电源也不行了。
好多天后,还是打不开,接电源出现电池充电画面,几秒,然后出现苹果,几秒,然后
又电池充电画面,又苹果, 周而复始。
就是不可以开机。
求求大家给我点法子,救救我的ipad,如果救不了,也帮我救救里面app存的书,文件
等等,谢谢谢谢谢谢。
avatar
y*i
5
no

【在 a*****h 的大作中提到】
: if I redeem two shop runner code from Amex, can I get two years of free
: membership? anyone tried this?
: thanks

avatar
G*W
6
没有什麼研究,大家侃侃
===
大正藏《杂阿含》298经
「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
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為名色。」
五蕴(色,受,想,行,识)中之"受想行识"四蕴為名,色蕴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
作用,只有名而无实体,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
,所以叫做色。
因缘法里面的两种因缘法,十因缘法与十二因缘法. 两门所说的识其实是不一样的识。
两种因缘法里面所说的识支,十因缘法中的识是指第八识,十二因缘法中的识是指六识。
===
所以, 识蕴和识缘名色里的识支是个什么关系 ? 这要看是对+因缘法或者是对十二因
缘法来说.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这个有没有讨论过? 名里的识蕴和识缘名色里的识支是个什么关系? 有哪位对
: 此有研究的师兄能释一下疑?
: 阿弥陀佛, 十分感谢

avatar
i*e
7
Don't you have the iPad backup in iTune? It is all automatic as long as you
did it before.
avatar
l*u
8
五蕴,缘起, 他们的分别是分类的角度不同。
五蕴是忽视时间发展因素,而缘起是从原因导致结果的角度分化。
五蕴说的是, 不过何时何地, 一切都是五蕴,或者五蕴中的组合。没有超越五蕴的经
验。
缘起是说五蕴之间的基本发展关系。比如说没有意识升起就没有色的升起。
缘起里的一切描述都是五蕴的元素,再加入五蕴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识有五官的识,和思维的识,
五蕴的识蕴涵盖所有的识。
但是缘起法里说到的识是精确到各个感官的识。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这个有没有讨论过? 名里的识蕴和识缘名色里的识支是个什么关系? 有哪位对
: 此有研究的师兄能释一下疑?
: 阿弥陀佛, 十分感谢

avatar
w*y
9
谢谢回复啊。。。我很久很久没有自己back up。。。插电脑充电算吗。

you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Don't you have the iPad backup in iTune? It is all automatic as long as you
: did it before.

avatar
Y*u
10
十因缘法没有读过, 就说十二因缘法吧。 也就是说师兄认为十二因缘法里的识支是第
六识 而识蕴只是作用,并不是识本身, 是这么理解吗?

识。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什麼研究,大家侃侃
: ===
: 大正藏《杂阿含》298经
: 「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
: 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為名色。」
: 五蕴(色,受,想,行,识)中之"受想行识"四蕴為名,色蕴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
: 作用,只有名而无实体,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
: ,所以叫做色。
: 因缘法里面的两种因缘法,十因缘法与十二因缘法. 两门所说的识其实是不一样的识。
: 两种因缘法里面所说的识支,十因缘法中的识是指第八识,十二因缘法中的识是指六识。

avatar
s*s
11
找apple store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pad 顶端浸了一下水,就是有开关和摄像头的那部分,很快救出来,擦好,又吹风了一
: 会儿。
: 开始只是调节音量不好用了,后来开不了机。接电源后可以用了,然后我一拔电源又黑
: 了,以后连电源也不行了。
: 好多天后,还是打不开,接电源出现电池充电画面,几秒,然后出现苹果,几秒,然后
: 又电池充电画面,又苹果, 周而复始。
: 就是不可以开机。
: 求求大家给我点法子,救救我的ipad,如果救不了,也帮我救救里面app存的书,文件
: 等等,谢谢谢谢谢谢。

avatar
Y*u
12
"缘起法里说到的识是精确到各个感官的识", 这个是指识缘名色里的这个识吗? 比
如说眼识, 是不是您说的精确到各个感官的识?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五蕴,缘起, 他们的分别是分类的角度不同。
: 五蕴是忽视时间发展因素,而缘起是从原因导致结果的角度分化。
: 五蕴说的是, 不过何时何地, 一切都是五蕴,或者五蕴中的组合。没有超越五蕴的经
: 验。
: 缘起是说五蕴之间的基本发展关系。比如说没有意识升起就没有色的升起。
: 缘起里的一切描述都是五蕴的元素,再加入五蕴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 识有五官的识,和思维的识,
: 五蕴的识蕴涵盖所有的识。
: 但是缘起法里说到的识是精确到各个感官的识。

avatar
w*y
13
谢谢啊,大概多少钱呢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找apple store
avatar
Y*u
14
2: 如果说识缘名色, 名色缘识,这三者就可以相依相存的话, 为什么还要说行缘
识。 行缘识和名色缘识里的两个识到底是不是一个识?
avatar
i*r
15
用大米大法试试?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回复啊。。。我很久很久没有自己back up。。。插电脑充电算吗。
:
: you

avatar
l*u
16
不是。
识缘名色里的色是眼识。
名是不同的识 - 这个是指思维,抽象概念的的识。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缘起法里说到的识是精确到各个感官的识", 这个是指识缘名色里的这个识吗? 比
: 如说眼识, 是不是您说的精确到各个感官的识?

avatar
y*3
17

要看你的型号呀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啊,大概多少钱呢
avatar
Y*u
18
明白 ,名色分别是"抽象的识"和"具体的识别如眼识", 那识缘名色里的这个识呢?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
: 识缘名色里的色是眼识。
: 名是不同的识 - 这个是指思维,抽象概念的的识。

avatar
J*6
19
re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用大米大法试试?
avatar
G*W
20
這個剛好相反, 大大的相反.
意识升起就是因為有色蘊才能生起.
這很容易現觀, 受精卵在母胎初期,
五色根沒有成形,那裹來的意識了別的作用 ?
另最基楚的"根,塵相觸生識",
很明白的意识的升起是因為根與塵
怎會是"没有意识升起就没有色的升起" ?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
: 识缘名色里的色是眼识。
: 名是不同的识 - 这个是指思维,抽象概念的的识。

avatar
Y*u
21
有一种理解是说'缘'这个字是同时生起的意思, 并非是产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十二
缘起各支是同时升起的,同时消失的。 但是我还是不明白识支和识蕴的区别, 如果是
一样的, 为什么要分开讲, 如果是不一样的, 那究竟各是什么呢?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這個剛好相反, 大大的相反.
: 意识升起就是因為有色蘊才能生起.
: 這很容易現觀, 受精卵在母胎初期,
: 五色根沒有成形,那裹來的意識了別的作用 ?
: 另最基楚的"根,塵相觸生識",
: 很明白的意识的升起是因為根與塵
: 怎會是"没有意识升起就没有色的升起" ?

avatar
G*W
22
沒有這種所謂 "抽象的识"和"具体的识别如眼识"的分別,
唉, 大家真應該好好的將五陰十八界的基礎內容搞清楚,
這不困難.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明白 ,名色分别是"抽象的识"和"具体的识别如眼识", 那识缘名色里的这个识呢?
avatar
l*u
23
少打了一个关键字 - 没有意识就没有色。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這個剛好相反, 大大的相反.
: 意识升起就是因為有色蘊才能生起.
: 這很容易現觀, 受精卵在母胎初期,
: 五色根沒有成形,那裹來的意識了別的作用 ?
: 另最基楚的"根,塵相觸生識",
: 很明白的意识的升起是因為根與塵
: 怎會是"没有意识升起就没有色的升起" ?

avatar
G*W
24
怎麼會是同時生起 ? 比如老病死, 一定是緣於生嘛.沒有生,那來的死 ? 必是前法後法
有時間上的差異,這個大德您現觀一下就行了.
识支和识蕴,都是那個意思,我認為那就只是用字的不同而己.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种理解是说'缘'这个字是同时生起的意思, 并非是产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十二
: 缘起各支是同时升起的,同时消失的。 但是我还是不明白识支和识蕴的区别, 如果是
: 一样的, 为什么要分开讲, 如果是不一样的, 那究竟各是什么呢?

avatar
Y*u
25
那识支和名色支也是有先后的吗? 名色缘识又怎么讲呢?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怎麼會是同時生起 ? 比如老病死, 一定是緣於生嘛.沒有生,那來的死 ? 必是前法後法
: 有時間上的差異,這個大德您現觀一下就行了.
: 识支和识蕴,都是那個意思,我認為那就只是用字的不同而己.

avatar
G*W
26
是啊, 當然是有先後, 您說的這個"名色缘识",
這個識是因為無明業種,造作的過去的身口意行,而染汙的過去世六識的六識種;當六
識種落謝了後再引動再度的(執)取名色,引動了取名色了以後,讓眾生不斷地流轉生
死。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识支和名色支也是有先后的吗? 名色缘识又怎么讲呢?
avatar
Y*u
27
多谢,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 當然是有先後, 您說的這個"名色缘识",
: 這個識是因為無明業種,造作的過去的身口意行,而染汙的過去世六識的六識種;當六
: 識種落謝了後再引動再度的(執)取名色,引動了取名色了以後,讓眾生不斷地流轉生
: 死。

avatar
G*W
28
南传上座部[编辑]
南传上座部佛教源出於斯里兰卡传分别说部传统,下面简述引自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
信仰的是什麽》:
1.缘於「无明」[2](贪丶嗔丶痴等烦恼)而产生「行」[3][4](造作诸业)。
2.缘於「行」(造作诸业)而产生「识」[5](业识)。
3.缘於「识」(业识)而产生「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
4.缘於「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而产生「六入」(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
5.缘於「六入」(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而产生「触」[6](外境接触)。
6.缘於「触」(外境接触)而产生「受」[7](苦丶乐的感受)。
7.缘於「受」(苦丶乐的感受)而产生「爱」[8](对境生爱欲)。
8.缘於「爱」(对境生爱欲)而产生「取」[9](追求造作)。
9.缘於「取」(追求造作)而产生「有」(业因完成)。
10.缘於「有」(业因完成)而产生「生」[10](在受於身)。
11.缘於「生」(在受於身)而产生「老死」[11](未来身之老死)。
===
说一切有部[编辑]
《俱舍论》及其注释[12]继承了《大毗婆沙论》所确立的按三世二重因果释义的十二因
缘:
1.无明,过去世烦恼带来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无明。
2.行,过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业或者不善业,其中包括身行丶口行丶心行。
3.识,其中包括六种:眼识丶耳识丶鼻识丶舌识丶身识丶意识[13]。
4.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无形质;色指身体,指托胎後至第五个七日,身体
各部分如手脚等都已形成。
5.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功能都已产生,叫做六入,即六根。(六
根者,眼根丶耳根丶鼻根丶舌根丶身根丶意根也。)
6.触,出胎以後,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能接触六尘,但是未有苦或乐的想法,叫作触。
(六尘者,色尘丶声尘丶香尘丶味尘丶触尘丶法尘也。)
7.受,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六根能分别六尘中的好恶境界,但是未能起贪淫之心,
叫作受。
8.爱,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图享乐等境界,但是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舍
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爱的目标。
9.取,从二十岁後,贪欲转盛,到处追求五尘境,叫作取。(五尘者,色尘丶声尘丶香
尘丶味尘丶触尘也。)
10.有,因为追求诸境而引起善恶业,积集牵引,产生三有的结果,叫作有。(因果不
亡为有,三有者,欲有丶色有丶无色有,即三界也。)
11.生,指因为现世的善恶之业,未来世还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六道者,天
道丶人道丶修罗道丶畜生道丶饿鬼道丶地狱道也。四生者,胎生丶卵生丶湿生丶化生也
。)
12.老死,指在未来世受生之後,五蕴之身,成熟後又开始败坏,叫作老死。(五蕴者
,色蕴丶受蕴丶想蕴丶行蕴丶识蕴也。)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识支和名色支也是有先后的吗? 名色缘识又怎么讲呢?
avatar
Y*u
29
既然识支是六识, 而六识又要根缘尘才会有, 那行缘识是怎么实现的?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南传上座部[编辑]
: 南传上座部佛教源出於斯里兰卡传分别说部传统,下面简述引自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
: 信仰的是什麽》:
: 1.缘於「无明」[2](贪丶嗔丶痴等烦恼)而产生「行」[3][4](造作诸业)。
: 2.缘於「行」(造作诸业)而产生「识」[5](业识)。
: 3.缘於「识」(业识)而产生「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
: 4.缘於「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而产生「六入」(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
: 5.缘於「六入」(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而产生「触」[6](外境接触)。
: 6.缘於「触」(外境接触)而产生「受」[7](苦丶乐的感受)。
: 7.缘於「受」(苦丶乐的感受)而产生「爱」[8](对境生爱欲)。

avatar
n*n
30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1133.htm
识缘名色
佛学术语,瑜伽九卷十三页云: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
曰色。所余、曰名。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
不断。
二解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故但说识为缘耶?答:识
能为彼新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
:六界为缘,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说识界?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
腹穴无阙故。又识界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故。
三解 瑜伽九十三卷二页云: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
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依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
无间灭等,说名为名。随其所应,能与六识作所依止。识依彼故;乃至命终,数数随转。
四解 俱舍论九卷二十页云:识为先故,于此趣中,有名色生;具足五蕴。展转相续,
遍一期生。于大因缘辩缘起等诸经,皆有如是说故。
五解 法蕴足论十卷十页云:云何识缘名色:谓有一类、贪嗔痴俱生识为缘故;起贪嗔
痴俱生身业语业,名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识,名为名。是名识缘名色。复有一类、无
贪无嗔无痴俱生识为缘故起;无贪无嗔无痴俱生身业语业,名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识
,名为名。是名识缘名色。复次教诲那地迦经中,佛作是说:若那地迦所爱亲友,变坏
离散;便生愁叹苦忧扰恼。此愁俱生识为缘故;起愁俱生身业语业;名为色。即彼所生
受想行识,名为名。是名识缘名色。复次教诲颇勒窭那经中,佛作是说:颇勒窭那,识
为食故;后有生起。此识云何?谓健达缚最后心意识增长坚住,未断未遍知,未灭未变
吐。此识无间,于母胎中,与羯剌蓝自体和合。此羯剌蓝自体和合,名为色。即彼所生
受想行识,名为名。是名识缘名色。复次教诲莎底经中,佛作是说:三事和合,入母胎
藏。云何为三?谓父母和合,俱起染心。其母是时、调适,及健达缚,正现在前。如是
三事和合,入母胎藏。此中健达缚最后心意识增长坚住,未断未遍知,未灭未变吐;此
识无间,入母胎藏。此所托胎,名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识,名为名。是名识缘名色。
复次大因缘经中,尊者庆喜,问佛:名色为有缘不?佛言:有缘。此缘谓识。佛告庆喜
:识若不入母胎藏者;名色得成羯剌蓝不?阿难陀曰:不也;世尊。识若不入母胎藏者
;名色得生此界中不?不也;世尊。识若初时已断坏者;后时名色、得增长不?不也;
世尊。识若全无;为可施设有名色不?不也;世尊。是故庆喜,一切名色,皆识为缘。
是名识缘名色。如是名色,识为缘,识为依,识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
出现;故名识缘名色。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1]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这个有没有讨论过? 名里的识蕴和识缘名色里的识支是个什么关系? 有哪位对
: 此有研究的师兄能释一下疑?
: 阿弥陀佛, 十分感谢

avatar
n*n
31
行缘识
http://baike.baidu.com/view/7823681.htm
佛教术语,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七页云:复言世尊!诸所有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
同生同灭;何缘故说行是识缘?世尊告曰:以六识身,与福非福及不动行,相应俱有,
同生同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熏习种子;引发余生新异熟识。由此道理,是故宣说行
是识缘。
二解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识亦以名色为缘;何故此中但说行为缘耶?答:行为识杂
染缘。能引能生后有果故。非如名色,但为所依所缘生起缘故。
三解 俱舍论九卷二十页云:由引业力,识相续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凭附中有,
驰赴所生,结生有身;名行缘识。若作此释;善顺契经分别识支通于六识。
四解 法蕴足论十卷八页云:云何行缘识?谓有一类、贪嗔痴俱生思为缘故起贪嗔痴俱
生诸识。是名行缘识。复有一类、无贪无嗔无痴俱生思为缘故;起无贪无嗔无痴俱生诸
识。是名行缘识。复次眼及色为缘,生眼识。此中眼是内有为行,色为外缘,生眼识。
是名行缘识。乃至意及法为缘,生意识。此中意是内有为行,法为外缘,生意识。是名
行缘识。复次瓮喻经中,佛作是说:造福非福不动行已;有随福非福不动识。云何造非
福行已,有随非福识?谓有一类、由贪嗔痴缠缚心故;造身语意三种恶行。此三恶行,
名非福行。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于地狱。于彼起识。是名造非福行已有随非福识。
如说地狱,旁生、鬼界、应知亦尔。云何造福行已有随福识?谓有一类、于人趣乐,系
心希求。彼作是念:愿我当生人趣同分,与诸人众、同受快乐。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
身语意妙行。此三妙行,名为福行。由此因缘,身坏命终。生于人趣。于彼起识。是名
造福行已有随福识。有不系心希求人乐,但由无明蔽动心故;造身语意三种妙行。此三
妙行,名为福行。由此因缘,身坏命终,生于人趣。于彼起识。是名造福行已有随福识
。如说人趣,四大王众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应知亦尔。复有一类、于梵众天,系心希
求。彼作是念:愿我当生梵众天众同分中。因此希求,勤修加行,离欲恶不善法,有寻
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于此定中,诸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名为福行。由此
因缘,身坏命终,生梵众天众同分中。于彼起识。是名造福行已有随福识。有不系心希
求生彼,但由无明蔽动心故;勤修加行,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命清净;名为福行。由此
因缘,身坏命终,生梵众天众同分中;于彼起识。是名造福行已有随福识。如说梵众天
,梵辅天、乃至无想天、应知亦尔。云何造不动行已有随不动识?谓有一类、于空无边
处天,系心希求。彼作是念:愿我当生空无边处天众同分中。因此欣求,勤修加行,超
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于此定中,诸思,等思
,现前等思,已思当思,思性思类,造心意业,名不动行。由此因缘,身坏命终,生空
无边处天众同分中;于彼起识。是名造不动行已有随不动识。有不系心希求生彼,但由
无明蔽动心故;勤修加行,超诸色想,乃至造心意业;名不动行。由此因缘,身坏命终
,生空无边处天众同分中;于彼起识。是名造不动行已有随不动识。如说空无边处天,
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应知亦尔。如是诸识、行为缘,行为依,行为建立故;起等起,生
等生,聚集出现,故名缘行识。
avatar
n*n
32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
,此谓“无明”;
(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
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
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
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
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
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
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
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avatar
n*n
33
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
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
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
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
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
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
释常愍语译:
你要专心听看,我依过去诸佛所说的十二因缘法,对你解说一次。
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
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
之后,就会执着,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了未来之业因,
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
生门。若是没有无明妄动,那里会有行为造业?没有行为造业,那裹会有入胎之识?没
有入胎之识,那裹会有胚胎这个色身?
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触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
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着夺取。没有执着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之业因
。没有未来生之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
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颠倒,你要知道,一切众生不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是故轮转
于生死苦海中。昔有人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即是能见实相法。能见实相法者,耶是见
佛。见佛者,即是见佛性。何故这样说呢?一切诸佛,都以此十二因缘法为法性。你现
在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法,即得到佛性清净,堪为佛门法器。”
avatar
n*n
34
识缘名色,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
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名色缘识,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avatar
l*u
35
五蕴,缘起都是为了显现无我, 进而消苦。
五蕴参透,不学习缘起, 也可证无我。比如Bahiya sutta.
学习缘起,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境界。两者选一个重点修行就行, 也可以一起参照。
同时升起消灭,是指dependent designation, dependent arising, 这个不一样。
它指的是复合体要依靠其他实体升起,比如车需要很多零件才存在。所以没有车的存在。
if this then that, if not this then not that.
这个是不同于pali 的twelve links dependent origination.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种理解是说'缘'这个字是同时生起的意思, 并非是产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十二
: 缘起各支是同时升起的,同时消失的。 但是我还是不明白识支和识蕴的区别, 如果是
: 一样的, 为什么要分开讲, 如果是不一样的, 那究竟各是什么呢?

avatar
G*W
36
"行缘识","识缘名色"的意义 :
假使没有往世识阴六识的『行』(身行,口行,意行),没有往世的身口意这些造作.
就不会由於前世熏习这些诸行的动力而有此世的『识』阴出生,
沒有此世的『识』阴出生,
也就不会有来世的『名与色』再出现.
所以说"行缘识,识缘名色".
那為什麼要说这些因缘观,意义在那裏 ?
因為只要未來世的名色不再出生,
我們便不再出现於三界中---便涅槃了.
所以逆推上去的第一支是无明
行者了知必须把无明灭了,把无明灭了便不会再有接下来的支了.
===
另根,尘,相触生识,那是说前六识的生起,还需要有六尘及健全的五色根.
為什麼说健全的五色根呢 ? 此如说聋子因為耳根有问题,那即使在他耳朵大
叫,有很大的声麈,他的耳识也无法生起,没法了别声麈,没有耳识,也就听不
到了.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识支是六识, 而六识又要根缘尘才会有, 那行缘识是怎么实现的?
avatar
Y*u
37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行缘识, 这个识只是存在了, 但是还没有升起显前, 再缘名色后
才是真正的六识升起?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行缘识","识缘名色"的意义 :
: 假使没有往世识阴六识的『行』(身行,口行,意行),没有往世的身口意这些造作.
: 就不会由於前世熏习这些诸行的动力而有此世的『识』阴出生,
: 沒有此世的『识』阴出生,
: 也就不会有来世的『名与色』再出现.
: 所以说"行缘识,识缘名色".
: 那為什麼要说这些因缘观,意义在那裏 ?
: 因為只要未來世的名色不再出生,
: 我們便不再出现於三界中---便涅槃了.
: 所以逆推上去的第一支是无明

avatar
G*W
38
不是的,那个意思不是您说的那样. 这应该是行,识,名色"这些名相 confuse 您.
我们现在先不管这些名相的深细讨论,就先把"行,识,名色"这三个全都当成"有情身心及
执取"来理解. 所以12因缘的 行缘识,识缘名色就是说 :
因為有过去世的 "有情身心及执取",
所以有现在世的 "有情身心及执取"
导致於未来世的 "有情身心及执取".
所以輪迴不斷.
在12因缘的"行缘识,识缘名色"所用的"行,识,名色"三个各相,都是同样的群组,只是代表
过去世,现在世及未来世.
===
识存在了, 就是已经升起显前. 此如说早上起床了,耳朵可以听到,那就表示耳识已经
升起,所以耳识就存在了. 您有这个问题,是不是因為您观察认為睡著时"识"还存在,但
是没有
升起显前,只是睡著了. 您这个"存在但是还没有升起显前作用"其实是个大问题,但不
是12因缘法中"行缘识"的相关面.
希望以上末学的报告不要令您觉得愈描愈黑,这些名相的细述及使用,有时真的很令人困
惑.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行缘识, 这个识只是存在了, 但是还没有升起显前, 再缘名色后
: 才是真正的六识升起?

avatar
Y*u
39
多谢这么详细的解释啊。。:) 总的来说, 我同意您说的关于有情身心过去现在将
来执取这一部分, 这么说解脱本质上和后来的教法也没什么区别。 可是有的时候就是
好奇
这些具体的名相究竟在说什么? 比如说行支和行蕴, 识支和识蕴, 受支和受蕴, 或
者爱支和想蕴的区别? 语言文字的确是可以把人搞的very confused。。

代表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的,那个意思不是您说的那样. 这应该是行,识,名色"这些名相 confuse 您.
: 我们现在先不管这些名相的深细讨论,就先把"行,识,名色"这三个全都当成"有情身心及
: 执取"来理解. 所以12因缘的 行缘识,识缘名色就是说 :
: 因為有过去世的 "有情身心及执取",
: 所以有现在世的 "有情身心及执取"
: 导致於未来世的 "有情身心及执取".
: 所以輪迴不斷.
: 在12因缘的"行缘识,识缘名色"所用的"行,识,名色"三个各相,都是同样的群组,只是代表
: 过去世,现在世及未来世.
: ===

avatar
l*u
40
名色是form and name, 他们不是识。
每一个色法, 每一个名法升起, 有独特的识升起相对称。
在证悟法无我之前, 可以理解为一个是‘知道’(识),一个是被知道的对象(色法
或者名法)。
色法, 名法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代表物质 - 色法,一个代表概念 -名。
比如动物无法知道名法, 因为没有概念。但是动物可以知晓物体。
所以名,色, 他们各有自己独特陪衬的识, 不是同一个识。
点菜为例 - 点菜时菜名为名法。菜上来以后看到的颜色形状,为色法。
识是不断升起消失,没有识无法知道有法。识缘名色里的识就是这个‘知道’的功能。
这个知道的功能,不是恒久存在不生不死,而是如法而生,看,听,想各有相对称的,
但是不同的识。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明白 ,名色分别是"抽象的识"和"具体的识别如眼识", 那识缘名色里的这个识呢?
avatar
Y*u
41
多谢, 这么说好像有点见分和相分的意思. 不过您是说名法只是个概念吗, 属于概
念法吗? 一般来说, 名法被认为是受想行识四蕴。 是不是您是在说这些都是概念
法?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名色是form and name, 他们不是识。
: 每一个色法, 每一个名法升起, 有独特的识升起相对称。
: 在证悟法无我之前, 可以理解为一个是‘知道’(识),一个是被知道的对象(色法
: 或者名法)。
: 色法, 名法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代表物质 - 色法,一个代表概念 -名。
: 比如动物无法知道名法, 因为没有概念。但是动物可以知晓物体。
: 所以名,色, 他们各有自己独特陪衬的识, 不是同一个识。
: 点菜为例 - 点菜时菜名为名法。菜上来以后看到的颜色形状,为色法。
: 识是不断升起消失,没有识无法知道有法。识缘名色里的识就是这个‘知道’的功能。
: 这个知道的功能,不是恒久存在不生不死,而是如法而生,看,听,想各有相对称的,

avatar
l*u
42
佛陀的12环缘起法里,识是名色的必要条件。
按照时常逻辑对于必要条件的理解,我们推论佛陀说 知道在前,被知道的物体在后。
但是我们在世俗的经验中, 感觉是必须物体先存在,然后才有可能被知道。
这个我们对比缘起法, 就会知道是个不符合佛法的理解。
闭上眼,睁开眼,一个新世界, 一双新眼睛。
交叉参照bahiya sutta, 我的理解是识,名色是没有分别的,不可分割的。
名色缘识是9环缘起里的,12环缘起中没有说名色缘识。这个识指的是投胎的过程中,
胚胎作为名色必然要有意识才能成活。
具体我不理解。很多关于投胎过程的推测,佛陀似乎都以火苗从一只蜡烛传播到下一只
蜡烛,作为解释。我就当下按照佛陀的解释为答案了。不想多说多想这个问题了。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识支和名色支也是有先后的吗? 名色缘识又怎么讲呢?
avatar
l*u
43
主观感受都是名法。物质为色法。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 这么说好像有点见分和相分的意思. 不过您是说名法只是个概念吗, 属于概
: 念法吗? 一般来说, 名法被认为是受想行识四蕴。 是不是您是在说这些都是概念
: 法?

avatar
t*g
44
我推荐版主看 automatic brain
youtube 上有, 不过高清的好像被禁了, 剩下的好像不是很清楚,
虽然是讲潜意识的, 不过如果耐心看完, 可能会对人对世界认知的underpinning,
有点些许的感念
这样是有点 unorthodox , 不过个人觉得更直观
avatar
l*u
45
这些分类都是世间谛,不会给我们带来领悟。
在最终, 没有本我,就是说没有主观。
物质为空, 没有本体,只有显现。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观感受都是名法。物质为色法。
avatar
Y*u
46
名法又是概念, 所以主观感受都是概念法?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观感受都是名法。物质为色法。
avatar
l*u
47
那我也不知道了。不过我知道如何分都无所谓。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名法又是概念, 所以主观感受都是概念法?
avatar
Y*u
48
没关系。。:) 已经很有启发。。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我也不知道了。不过我知道如何分都无所谓。
avatar
Y*u
49
Thanks for sharing. It is hard for me to watch a Russian subtitled movie,
but I think I got the points. The so-called "auto piloting" stuff,
according to the movie, is the beautiful part of the brain. But to me, that
's the fundamental part that Buddhist is trying to break, in an constructive
way. That is the "self" which rooted so deep in every move of us and we are
getting so used to it so most of time, we are not even aware of it and we
took as nature, but Buddhism practice is trying to building another natural
process, very similar to it, but with full awareness.. just my personal
opinion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推荐版主看 automatic brain
: youtube 上有, 不过高清的好像被禁了, 剩下的好像不是很清楚,
: 虽然是讲潜意识的, 不过如果耐心看完, 可能会对人对世界认知的underpinning,
: 有点些许的感念
: 这样是有点 unorthodox , 不过个人觉得更直观

avatar
S*n
50
是啊,动物应该也是受想行识俱全的吧,只是没有抽象的概念。。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 这么说好像有点见分和相分的意思. 不过您是说名法只是个概念吗, 属于概
: 念法吗? 一般来说, 名法被认为是受想行识四蕴。 是不是您是在说这些都是概念
: 法?

avatar
c*h
51

Ya “知道”
“识”的出现 是先有”行”
眼行 耳行 身行 意行 都是行
当这个”行”是因为贪爱 例如 贪看漂亮女生英俊男生
被污染的“识”就产生 (身心有事件发生 “识”一定是第一个产生或说知道、觉察
)
被污染”行” 一定第一个产生被污染的”识” 识攀附而生
众里寻他(她) 眼里看不见别人 只看见帅哥美女
识缘名色 被污染的名色(包含之后的身心、之后整个五取蕴(包含色受想行识) )
是基于前面被污染的行、识
名、色、识 如三只芦苇互依 贪爱互相滋长
被污染的”识”一直滋长长大
被污染的名、色 也一样一直长大 也就是贪爱一直长大
名色缘识 “识”攀附有贪爱被污染的身心(色受想行) 滋长而生 四识住
反过来 识缘名色 识又影响之后整个身心(色受想行识)
上述 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名色是form and name, 他们不是识。
: 每一个色法, 每一个名法升起, 有独特的识升起相对称。
: 在证悟法无我之前, 可以理解为一个是‘知道’(识),一个是被知道的对象(色法
: 或者名法)。
: 色法, 名法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代表物质 - 色法,一个代表概念 -名。
: 比如动物无法知道名法, 因为没有概念。但是动物可以知晓物体。
: 所以名,色, 他们各有自己独特陪衬的识, 不是同一个识。
: 点菜为例 - 点菜时菜名为名法。菜上来以后看到的颜色形状,为色法。
: 识是不断升起消失,没有识无法知道有法。识缘名色里的识就是这个‘知道’的功能。
: 这个知道的功能,不是恒久存在不生不死,而是如法而生,看,听,想各有相对称的,

avatar
t*g
52
You are very welcome

that
constructive
are
natural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s for sharing. It is hard for me to watch a Russian subtitled movie,
: but I think I got the points. The so-called "auto piloting" stuff,
: according to the movie, is the beautiful part of the brain. But to me, that
: 's the fundamental part that Buddhist is trying to break, in an constructive
: way. That is the "self" which rooted so deep in every move of us and we are
: getting so used to it so most of time, we are not even aware of it and we
: took as nature, but Buddhism practice is trying to building another natural
: process, very similar to it, but with full awareness.. just my personal
: opinion

avatar
t*g
53
大致明白你说的意思,同意, 不过色法名法过程比你说地要复杂的多(当然没有必要
深入到复杂的地步), 但是复杂并不代表慢。
而且强烈不同意你说的“污染”。
打个比方, 我上面说的那个automatic brain 的视频
其中有一段讲到, 人的眼睛的physical的能看到的东西只有arm length
的距离上拇指甲大小的一块地方。。。而且解析度是非常差的。
那么为啥么我们看到的挺清晰, 还有“其他地方”是如何补齐的, 这就是色法的一种
显现了
就像是我们看一些图画, 远看是人, 近看其实是一陀点点。。。
mind ,我们说的心, 其实已经在“补齐”很多东西, 味道, 声音, 看到
的, 吃的, 都是这样的, 我们“收到”的信息其实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自然的补齐是OK的,也是非常需要的, 多过自然的补齐就是杂染了
这就是为啥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的时候是不去补齐(), 最后的看山是山是没有杂染的补齐
也就是对补齐本身的觉知。
补齐本身不是污染, 这就是我说的不同意你的污染的意思
我尽力了。。。LOL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Ya “知道”
: “识”的出现 是先有”行”
: 眼行 耳行 身行 意行 都是行
: 当这个”行”是因为贪爱 例如 贪看漂亮女生英俊男生
: 被污染的“识”就产生 (身心有事件发生 “识”一定是第一个产生或说知道、觉察
: )
: 被污染”行” 一定第一个产生被污染的”识” 识攀附而生
: 众里寻他(她) 眼里看不见别人 只看见帅哥美女
: 识缘名色 被污染的名色(包含之后的身心、之后整个五取蕴(包含色受想行识) )

avatar
t*g
54
其实都是在后台跑的程序, 只不过大家看到的就是display上显示的而已
avatar
t*g
55
对了, 想起sekon 兄说的不要PS的帖子了
我说的大概就是那个意思, 不过sekon兄可能是实证的经验
我的就只是声闻而来
avatar
t*g
56
行蕴缘于识, 识本身不是“坏”的
而行蕴就是基于“识" 来的“好的”“不好的”的“思想造作”
但是初期的是要用如理作意的“思想造作”, 去“替代”
非如理作意的“思想造作”
这种思想造作就是污染, 就是“无明”的base
avatar
t*g
57
行蕴造业, 这是肯定的, 而且速度是非常非常非常快的, 正如我说的automatic
brain, 因为是自动的所以非常才非常快。。。
因为不清净的潜意识就像是带着轮子的疯人院滚下山坡。。。滚到哪里就是哪里
而禅定就是”慢“下来,让意识能觉知到从”识“到”行蕴“的”过程“
让造作越来越少
avatar
p*n
58
动物,怎么没有抽象概念?狗能认字,猴子有社会阶层。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何处?这个问题我最感兴趣。
狗的智商是两岁,还是几岁。
人只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高贵的造化,为什么高贵,不仅在于智商和社会的复杂性。
必有其它原因。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动物应该也是受想行识俱全的吧,只是没有抽象的概念。。
avatar
p*n
59
外星人智商可能高于人类。
外星人很可能是动物,很可能懂佛法。
所以,人是宇宙间最难得的。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动物,怎么没有抽象概念?狗能认字,猴子有社会阶层。
: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何处?这个问题我最感兴趣。
: 狗的智商是两岁,还是几岁。
: 人只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高贵的造化,为什么高贵,不仅在于智商和社会的复杂性。
: 必有其它原因。

avatar
p*n
60
动物比人灵多了,你说的,好像有六根就能修,动物可能比人还容易修。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大致明白你说的意思,同意, 不过色法名法过程比你说地要复杂的多(当然没有必要
: 深入到复杂的地步), 但是复杂并不代表慢。
: 而且强烈不同意你说的“污染”。
: 打个比方, 我上面说的那个automatic brain 的视频
: 其中有一段讲到, 人的眼睛的physical的能看到的东西只有arm length
: 的距离上拇指甲大小的一块地方。。。而且解析度是非常差的。
: 那么为啥么我们看到的挺清晰, 还有“其他地方”是如何补齐的, 这就是色法的一种
: 显现了
: 就像是我们看一些图画, 远看是人, 近看其实是一陀点点。。。
: mind ,我们说的心, 其实已经在“补齐”很多东西, 味道, 声音, 看到

avatar
p*n
61
仅限于六根这个操作系统,人和动物一样。
人和动物的区别只在于智商吗? 动物也能获得智慧的。开悟了,就是智慧么。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动物比人灵多了,你说的,好像有六根就能修,动物可能比人还容易修。
avatar
p*n
62
你是说,名就是等同于抽象概念。
动物无法学习抽象概念,但是不等于动物不会修行。
修行不是学习抽象概念。只要能禅定,就会修行了。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名色是form and name, 他们不是识。
: 每一个色法, 每一个名法升起, 有独特的识升起相对称。
: 在证悟法无我之前, 可以理解为一个是‘知道’(识),一个是被知道的对象(色法
: 或者名法)。
: 色法, 名法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代表物质 - 色法,一个代表概念 -名。
: 比如动物无法知道名法, 因为没有概念。但是动物可以知晓物体。
: 所以名,色, 他们各有自己独特陪衬的识, 不是同一个识。
: 点菜为例 - 点菜时菜名为名法。菜上来以后看到的颜色形状,为色法。
: 识是不断升起消失,没有识无法知道有法。识缘名色里的识就是这个‘知道’的功能。
: 这个知道的功能,不是恒久存在不生不死,而是如法而生,看,听,想各有相对称的,

avatar
p*n
63
这个六根操作系统就是心。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仅限于六根这个操作系统,人和动物一样。
: 人和动物的区别只在于智商吗? 动物也能获得智慧的。开悟了,就是智慧么。

avatar
t*g
64
从世间的角度去看(如果要架构佛教世界观, 就要用概念)
眼、耳、鼻、舌、身、意
是 “色”

“识” 可以当作6根的解码器, 而人的解码器在演化的过程当中, glitch(命中注定
)了, glitch就是这个解码器有了解自己是解码器的“能力”。
简单说就是手电筒知道了“它本身”有手电筒的功能, 而永远都不能照到自己
其实手电筒+镜子可能更贴切, 当然它们都不是physically “存在的”
而动物的解码器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它们的目的就是生存和繁衍, 没有其他目的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动物比人灵多了,你说的,好像有六根就能修,动物可能比人还容易修。
avatar
t*g
65
不光是“了解”自己是解码器, 也了解 解码器是有误导性
avatar
t*g
66
问问你这样和别人一样胡思乱想, 别人收地住, 你收地住吗?
纯问句, 没别的意思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六根操作系统就是心。
avatar
S*n
67
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
我的理解,第一层面的概念,属于直观概念,每个概念都有具体事物或事务相对应。这
个概念动物有的。。但是,人的第六识,能以直观概念为观的对象起受想行识,进一步
形成抽象概念,这是动物没有的。。
所以动物没有想象能力。。没有幽默感。。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动物,怎么没有抽象概念?狗能认字,猴子有社会阶层。
: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何处?这个问题我最感兴趣。
: 狗的智商是两岁,还是几岁。
: 人只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高贵的造化,为什么高贵,不仅在于智商和社会的复杂性。
: 必有其它原因。

avatar
S*n
68
为什么不要去深入了解这个“复杂”呢?
反正要“抛弃”,所以不求甚解?那你明白你在抛什么吗?
刚认识你的时候跟你讲波的抵消。。讲全聚焦,讲更精细。。讲纠正潜意识。。
更精细了,细节就能成为观的对象。。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大致明白你说的意思,同意, 不过色法名法过程比你说地要复杂的多(当然没有必要
: 深入到复杂的地步), 但是复杂并不代表慢。
: 而且强烈不同意你说的“污染”。
: 打个比方, 我上面说的那个automatic brain 的视频
: 其中有一段讲到, 人的眼睛的physical的能看到的东西只有arm length
: 的距离上拇指甲大小的一块地方。。。而且解析度是非常差的。
: 那么为啥么我们看到的挺清晰, 还有“其他地方”是如何补齐的, 这就是色法的一种
: 显现了
: 就像是我们看一些图画, 远看是人, 近看其实是一陀点点。。。
: mind ,我们说的心, 其实已经在“补齐”很多东西, 味道, 声音, 看到

avatar
p*n
69
我今天碰巧遇到一个和印度很有名的瑜伽大师学习修行的人。
我问了动物的问题,这位瑜伽师就提到多次动物修行的事情。
在他住所,他自己印度的寺庙外就有只猴子修行。
他还提到,有头牛开悟了。他可以和动物沟通。
动物可能以前生也修过,转生为动物,因为思维简单,更容易修了。
在中国古代的书中,动物修行的故事就更多了。
人类也有生存和繁衍的目的,如果人类灭绝了,你很高兴吗?
换言之,你希望人类灭绝吗?我不希望人类灭绝的。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世间的角度去看(如果要架构佛教世界观, 就要用概念)
: 眼、耳、鼻、舌、身、意
: 是 “色”
: 和
: “识” 可以当作6根的解码器, 而人的解码器在演化的过程当中, glitch(命中注定
: )了, glitch就是这个解码器有了解自己是解码器的“能力”。
: 简单说就是手电筒知道了“它本身”有手电筒的功能, 而永远都不能照到自己
: 其实手电筒+镜子可能更贴切, 当然它们都不是physically “存在的”
: 而动物的解码器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它们的目的就是生存和繁衍, 没有其他目的

avatar
p*n
70
动物如果没有第六识,动物怎么能够修行呢?动物也是六根俱全的。
人的7情6欲,和想像力,幽默感有关联的。动物是否也有7情6欲呢?
或者少点,3情4欲而已?呵呵。。。
我觉得,动物和人类最大的区别,我想了一晚上,是什么呢?
是人类有宗教信仰,而后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创立了信仰的文化和艺术。
所以人类的文化和艺术是一定和宗教有关系的。
所以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和神有关系的,人信仰神,动物不会。
人类和神就是通过信仰来连带的,如果不信仰,就不再有任何连带关系了。
这个神也可以换成菩萨,佛。这似乎听起来迷信,
这个不是迷信,而是这种人的虔诚的对神佛的原始而本能的恭敬使人具有了人性。
因为人性中带有神的属性,这种属性通过信仰来保留。
所以,马克斯理论下,人是高级动物,因为无神论就是这样的。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
: 我的理解,第一层面的概念,属于直观概念,每个概念都有具体事物或事务相对应。这
: 个概念动物有的。。但是,人的第六识,能以直观概念为观的对象起受想行识,进一步
: 形成抽象概念,这是动物没有的。。
: 所以动物没有想象能力。。没有幽默感。。

avatar
p*n
71
所以人的内心向往真,善,美。这就是神性。
因为神具有这种特性,佛像和菩萨像的庄严也可以唤醒人的回忆。
那种认为人因为智商的原因,只有探索未知的动力,是科学带来的。
科学在人类社会只存在了300年,太短了,外星科技更发达。
原始人就知道敬拜了,宗教的历史长还是科学的历史长呢?
未来会怎么样,等着看吧。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动物如果没有第六识,动物怎么能够修行呢?动物也是六根俱全的。
: 人的7情6欲,和想像力,幽默感有关联的。动物是否也有7情6欲呢?
: 或者少点,3情4欲而已?呵呵。。。
: 我觉得,动物和人类最大的区别,我想了一晚上,是什么呢?
: 是人类有宗教信仰,而后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创立了信仰的文化和艺术。
: 所以人类的文化和艺术是一定和宗教有关系的。
: 所以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和神有关系的,人信仰神,动物不会。
: 人类和神就是通过信仰来连带的,如果不信仰,就不再有任何连带关系了。
: 这个神也可以换成菩萨,佛。这似乎听起来迷信,
: 这个不是迷信,而是这种人的虔诚的对神佛的原始而本能的恭敬使人具有了人性。

avatar
t*g
72
你也和我说过你的层次比我高, 有些东西不到那个层次是很难了解的
我说的不去, 是暂时不去了解, 仅仅对我个人来说的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要去深入了解这个“复杂”呢?
: 反正要“抛弃”,所以不求甚解?那你明白你在抛什么吗?
: 刚认识你的时候跟你讲波的抵消。。讲全聚焦,讲更精细。。讲纠正潜意识。。
: 更精细了,细节就能成为观的对象。。

avatar
t*g
73
那也是修行人有“给予” “glitch” 的能力的验证
个人认为
三世不是线性, 我们的“时间”是 illusion, 所以“相续”的感觉
也可能是假象,既然世间对时间和相续的概念是假象, 那么我们对出世间的轮回
的思考也是基于我们的“时间"和"相续"的概念哪?
或许
当我们说到前世今生后世的时候, 立即就有了次第性,
而”次第“本来就是我们假想出来的, 既然不是次第, 那就是同时
说了同时, 也落入了时间的圈套,
我觉得既无次第相续, 也不是所谓同时。。。
什么前生修过的就有灵性, 没修过的就是愚钝
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你去问的高人说了这种话吗?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今天碰巧遇到一个和印度很有名的瑜伽大师学习修行的人。
: 我问了动物的问题,这位瑜伽师就提到多次动物修行的事情。
: 在他住所,他自己印度的寺庙外就有只猴子修行。
: 他还提到,有头牛开悟了。他可以和动物沟通。
: 动物可能以前生也修过,转生为动物,因为思维简单,更容易修了。
: 在中国古代的书中,动物修行的故事就更多了。
: 人类也有生存和繁衍的目的,如果人类灭绝了,你很高兴吗?
: 换言之,你希望人类灭绝吗?我不希望人类灭绝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