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D*U
2
Verizon iPhone SE , Verizon iPhone 6,Verizon iPhone 6s 是否可以用中国联通4G
网络。谢谢
avatar
c*y
3
您如何看“中文成为一种汉字和英字混用的文字”的现象?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英文在中国的日益普及,国人越来越多地直接使用英文,弃用汉
字。
比如:CCTV(中央电视台用语)、NGO、WTO、CEO、CD、DVD、CASE......(报纸、电台
、电视台都用)、GUTS(台前要员马永成对陈水扁用语),且新的英文进入中文有增加
之势,绝无停止迹象。甚至听说CEO也进了汉语词典。
国人不但在非正式场合说,更在正式场合说;不但在日常文章中出现,更在中文文学中
出现;不但成年人用,更有下一代在用;......
如果有人对十年前、二十年前、四十年前、八十年前、一百六十年前......,中文出版
物里国人直接用英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应该发现国人用英字而弃汉字的数量呈不断上升
趋势。英字在中文出版物“字”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特别是互联网出现后,由于计算机处理汉字方面困难,越来越多的网民直接用英文,弃
汉字。英字在中文出版物“字”中所占比例上升速度更是加剧。
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总有一天,国人会发现,离开了英字,我们会觉得很别扭,甚至可
能都不知如何表达。比如上面举的马永成用词的例子。国人用中文一定要汉字、英字混
用才行。
您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忧虑的事吗?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吗?
[ 本帖最后由 ZhuYonggang 于 2009-11-1 08:07 编辑 ]
avatar
l*4
4
3个都可以用

4G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Verizon iPhone SE , Verizon iPhone 6,Verizon iPhone 6s 是否可以用中国联通4G
: 网络。谢谢

avatar
c*y
5
汉英文混用的中文文章“佳作”。在这篇文章,人们清楚看到了现代中文实际是一种汉
字、英字混合的杂(种)文字。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金萍
搜索引擎会让位给社交网络,但Google一定会输给Facebook吗?通过换帅,Google
试图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3月26日,拉里·佩吉(Larry Page)将迎来38岁生日。而在此一周后,这个Google
的创始人之一要接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坐回Google的CEO之位,领导
Google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战略。
佩吉上一次任Google CEO的时间是十年前。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准备期之后,施密
特卸下了“成人监护者”的重担,而佩吉也结束了辅导课,准备应对Google所面临的严
酷挑战。
两个月前,施密特在Google发布2010第四季度财报时,宣布了此消息。他的
Twitter页面个人简介也改为:4月4日前,Google CEO;之后,前任CEO和执行董事长。
周一伦敦、周二慕尼黑、周三苏黎世、周四达沃斯……接下来的新岗位,对施密特
而言也许并不轻松,他在Twitter上数着自己走向新岗位要赶的场。对佩吉而言,压力
可能更大,因为互联网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互联网。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放在互联网,轮回的时间更短。过去30年,已经有IBM、惠普
、网景、微软、英特尔、雅虎、Google、苹果……先后在我们眼前闪耀过。此刻,不少
人正掐着分秒计算,Facebook有效访问量全面赶超Google的时间还有多长。
Google神话
1998年,佩吉与他的同学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一个科技论文的数据库
索引管理项目中,利用数据挖掘,开发出一个叫作BackRub的搜索引擎。一开始,他们
准备将这项技术卖给网络公司。推销不成,他们自建公司,佩吉任CEO,并将搜索引擎
取名为Google。
1999年末,作为引入风险投资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1250万美元的融资的条件之一
,Google得寻找一位外部人士担任CEO。他们最初的目标人选是时任苹果CEO的斯蒂芬·
乔布斯,最后在2001年找来了施密特。
10年过去,Google员工从200人增加到2.44万人,收入从不足1亿美元上涨到300亿
美元。尽管竞争对手不断出现,2011年2月它的市场份额还是占到了65.6%(市场研究公
司comScore的数据),是第二名雅虎的4倍多。搜索关键词、基于内容的展示广告,占到
Google收入的 96%左右。
2005年12月的《连线》(Wired)杂志上,凯文·凯勒赫(Kevin Keleher)撰文《谁在
害怕Google?每一个人》。他列举了Google已经和将要涉足的领域——视频、分类广告
、电信、操作系统、印刷物、电子商务等,几乎要挑衅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每一家公司。
事实如此,除了搜索和广告,Google还推出了邮箱系统Gmail(2004)、电子地图
Google Map(2005)、收购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2006)、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2007)、
浏览器Chrome(2008)、在线免费办公软件Docs(2009)、触摸屏手机Nexus One(2010)。
当然,还有一些如Buzz、Wave等半途而废的项目,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和
无人驾驶汽车等等。
秉持“不作恶”原则,Google无疑是有史以来互联网企业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一家,
它不仅把搜索和广告做得风生水起,顺便也把原有IT企业的业务做得更好且免费,还有
诸如开源的Map帮助人们重新看世界、Android等改变了行业生态,甚至把触角伸到了和
互联网相关的通信、能源领域。
2010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Google以25.4亿美元的净利润创下单季纪录,营业收
入达到84.4亿美元,同比增26%,环比增长16%。
不过,这份财报同时还写到——“我们的业务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可怕竞争,特别
是那些试图用网络信息连接用户并提供相关广告的公司。”这些竞争者中,排在第一位
的是雅虎和微软的搜索,第二位是旅游、求职、健康类垂直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网站,
来自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竞争被排到了第三位,但也许,它们才是Google
最可怕的对手。
可怕的新对手
2004年8月,Google成就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一单互联网企业IPO,募资19.2亿美
元。也是在这年2月,哈佛学生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在宿舍里开启了
Facebook注册邀请。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出生于1984年的年轻人,6年后就有了5亿注册
用户。在2011年的白宫宴会桌上,他和乔布斯一起,分别坐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旁。
就像当年Google从搜索开始进入互联网,然后取代了微软的位置一样,Facebook从
社交网络进入互联网,它甚至都没有去抢Google的核心业务——关键词广告(AdWords)
和面向网站的广告服务(AdSense),却很有可能不费一兵一卒打败它。
回头看互联网的发展,后来居上者,从来不是通过正面竞争从原先的第一名那里抢
到位置,而是另辟蹊径,创造并满足了一种新的用户需求,建立自己的王国。这本不是
一场零和游戏,不过由于这场游戏的裁判是用户,而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他在哪一
家停留更多时间,商业利益也会随着用户的转移而迁徙。
此前搜索引擎领先于门户网站,因为门户向所有用户提供同样的信息,而搜索引擎
则可以将用户指向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对广告主而言,搜索广告可以把产品信息更精
准地推送给客户。
现在,社交网络不仅能提供互联网上的信息,而且是用户熟人圈所关注的信息,将
现实中的人际网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比搜索引擎更具交互性。而广告主的产品信息,通
过圈子的力量、口碑传播得以推广,社交网络盖过搜索引擎也是情理之中。
具体来看,Google搜索是抓取全世界的信息,并通过一套算法帮助人们更便捷地找
到有用的信息。Facebook和Twitter则是让用户生产信息,并通过彼此的熟人关系来获
取。而且,Facebook不对搜索引擎开放,Twitter只是部分开放,这让搜索引擎好不尴
尬。
更让人无奈的是,在增强用户黏性方面,社交网站建立在开放平台之上,背后是难
以计数的独立程序人员或者公司,开发出层出不穷的应用,满足用户需求。而Google则
主要是靠9508名(截至2010年12月30日)工程师的生产力。
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的数据指出,2010年8月,全美互联网用户在Facebook上停
留时间为4110万分钟,占到该月用户互联网停留时间的9.9%,而同期人们在Google上停
留时间为3980万分钟,其中还包括YouTube。
手忙脚乱的追逐战
施密特在Google官方博客中阐述管理层变动原因称,是为了“简化管理结构、加快
实施决策的步伐”。确实,他们在社交网络方面不仅后知后觉,而且手忙脚乱。
Google的三驾马车(施密特、佩吉、布林)都是计算机科学家出身,让Google带有强
烈的技术色彩,哪怕是给员工提供优渥工作环境,也是基于事实、数据和分析,得出这
样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结果。社交网络的草根、非技术主义,和他们过往的经验是
如此背道而驰,以至于Google一直没有找到互联网和社交网的结合。
2009年5月发布的Google Wave,是Gmail和Gtalk的合体,Google本想让它作为一个
开放平台,让开发者提供基于Wave的各种衍生产品,Wave还支持开放通信协议,Google
有计划让它开源成为互联网通讯平台。可惜,很多用户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反应平平,
该产品在2010年底结束服务。
2010年2月推出的Google Buzz,可在Gmail邮件服务中同他人分享各类信息、自动
加载好友的活动信息。但Buzz上大部分信息都是由机器自动发布的,而且常用Gmail联
系人列表会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布在Buzz个人页面,这甚至让Google陷入了一场
集体诉讼。
Buzz和Wave的尝试失败,一再表明Google还停留在按照技术派思路去做社交网络的
事情。不过,从2010年开始,就有传闻说Google 在开发新的社交媒体Google Me,最新
消息是这一产品将在今年5月发布,而且名称改为Google Circles。这个时候再推出类
似Facebook的社交媒体,听起来并不现实,在起点上至少就与之有5亿用户的距离。
移动互联网将是社交网络另一个更重要的阵地。Google在4年前就已经布局,
Android操作系统占据移动互联网终端,顺势可以带动Gmail、Adsense。虽然这并不是
专门针对社交网络而来,但是很有可能为Google融合社交网络开辟一新路。
2009年9月推出的定位服务Google Places,也许是Google目前产品中最容易对接社
交服务的。它可以帮助商户建立自己的网页,并在网页上显示它们的位置、所处街道的
景象、客户对服务或商品的评价,商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Google Places网页打广告。
再加上Google Map和Android的庞大用户数,这是定位服务(LBS)不可多得的组合。要知
道,Foursquare等定位服务公司眼下正是硅谷红人,甚至被认为是又一个Google或者
Facebook的苗子。
而此时,Facebook已经将目光投向了社交网络之外,它要做邮箱,也要做搜索,大
有横向发展为又一个Google之势。这就好像过去十年,Google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取代桌
面软件一样。在此期间,Google也许还有时间为搜索加入更多社交内容。
施密特曾在三年前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表示,“灭掉一个公司的,不是竞争,而
是自大。我们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眼下掌握Google命运的,是二次出任CEO的佩吉。
《连线》杂志网站最近摘录了史蒂芬·列维(Steven Levy)即将于4月出版的《谷歌是如
何思考、运转,并塑造我们的生活?》一书中部分内容,其中写到——对佩吉而言,唯
一真正的失败就是没有去尝试冒险。
列维在书中认为,佩吉“与众不同,他将具有比尔·盖茨、斯蒂芬·乔布斯一样的
影响力。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整合谷歌的野心、道德观和世界观;与此同时,佩吉显得古
怪、自大、神秘。在他的领导下,谷歌将更难预测”。

[ 本帖最后由 ZhuYonggang 于 2011-3-29 10:20 编辑 ]
avatar
D*U
6
谢谢,那这三个能否用移动4G

【在 l***4 的大作中提到】
: 3个都可以用
:
: 4G

avatar
c*y
7
这篇是讲English是如何dumbed down成globish的

最新一期新聞周刊報導,在網路、全球化媒體、跨國商業往來的推動下,英語已出現質
變,許多母語不是英語的人,在國際場合說的是一種不講究文法、使用字彙極少的簡化
版英語,卻能毫無障礙的溝通。
有人認為這種英語已是一種新的國際性語言,可稱為「全球語(Globish)」,就是
Global(全球的)和English(英語)組合成的新字。
全球能說某種程度英語的人口將近40億,占全球總人口三分之二,而其中以英語為母語
只有4億人。在經濟及文化迅速全球化的時代,跨國來往頻繁,加上無遠弗屆的網路聊
天室、手機等,都讓需要與外國人溝通、英語卻沒有那麼流利的人開始逐漸發展出「全
球語」。
全球語崛起的趨勢首次於2005年鮮明呈現。當時,丹麥「日德蘭郵報」連載拿伊斯蘭先
知穆罕默德開玩笑的漫畫,引起穆斯林世界強烈撻伐。大批穆斯林聚集在丹麥駐倫敦大
使館外,舉著英文抗議標語,包括「BUTCHER THOSE WHO MOCK ISLAM (宰了那些嘲弄
伊斯蘭的人)」、「FREEDOM OF EXPRESSION GO TO HELL(言論自由去死)」等等。這
些標語文法可能有些問題,在英美人士眼中也不夠道地,但全世界稍懂英文的人都能了
解,也透過媒體讓示威者的理念成功傳遍全球。
這種全球化趨勢下出現的「全球語」不講究文法或結構,通用字彙約僅1500字,對話雙
方絕對可以溝通,而且不會產生誤會。
以法語為母語的IBM公司退休主管內希耶赫表示,他在許多國際場合發現,不以英語為
母語的遠東各國人民,如南韓人和日本人,彼此用簡化版的全球語可以非常順利的溝通
,反而是英國或美國籍主管,講得一口太道地或含有俚語的英語,和遠東客戶溝通時有
些困難。
在國際場合,這種充斥簡化形式的「低咖啡因英語」已成為普遍現象,例如,不會說「
nephew(姪子)」沒關係,可以用「the son of my brother(我兄弟的兒子)」代替。
報導中說,英國和美國過去藉著強勢文化力量將英語推展到全球後,如今英語似乎已經
脫離他們的掌控,隨著愈來愈多國家將英語列為學校必教的第二外國語,難怪有人說全
球語會是人類「新千禧年的全球性方言」。

[ 本帖最后由 ZhuYonggang 于 2010-6-22 23:21 编辑 ]
更多关于全球语(即山寨版英语)的介绍。

无论在欧洲、亚洲还是非洲,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口号“Yes We Can”到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在短信中使用的英语字词,英语几乎无处不在。美国媒体日前报道,倘若还按照过去习惯将英语分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恐怕要与时代脱节了——因为,英语已经全面走向“Globish(全球语)”化,这种不讲究文法、使用词汇极少的简化版英语或将成为本世纪全球性方言。信息时报综合报道
全球语(Globish)=Global(全球的)+English(英语)
全球语优点
只用1500单词,做到英语交流与沟通
简单实用,放弃使用幽默性和描述性的字眼
语法结构不讲究但尚算标准
可靠的、世界通用的商业或旅游用语
英语nephew
全球语the son of my brother/sister
中译侄子/外甥
英语words of honor
全球语oath
中译发誓
英语Kitchen
全球语room in which you cook your food
中译厨房
英语
Less than twelve percent of mankind was born in an Anglo phonic country and the others are hung up in a major way when speaking to Anglophones.
全球语
However, 88% of mankind (humans) was not born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Those persons usually do not feel comfortable when they need to discuss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中译
88%的人不是出生在讲英语的国家。当需要与讲英语的人讨论问题时,他们通常感到不舒服。
英语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can’t quite hack it when they need to dumb down to the 1500 key words. The language they have to speak or write is expected to be kosher, if not perfect.
全球语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have great difficulties when they want to reduce their words down to the 1500 key ones. On top of that, the language they have to speak or write is expected to be correct, if not perfect.
中译
要把词汇量减少到1500个重要的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感到困难。此外,他们不得不讲和写的这门语言就算不完美,至少也是正确的。
奥巴马全球语代言人
全球能说某种程度英语的人口将近40亿,占全球总人口三分之二,而其中以英语为母语只有4亿人。在经济及文化迅速全球化的时代,跨国来往频繁,加上网络聊天室、手机等,都让需要与外国人沟通、英语却没有那么流利的人开始逐渐发展出“全球语”。
“全球语”(Globish)崛起的趋势首次于2005年鲜明呈现,而这一词最早由曾任职于IBM公司的行政官员让·保罗·内里埃于1995年提出,他在看到非英语国家的客户之间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交谈时意识到“低咖啡因英语”的概念,并最终决定将这种“简化式”英语命名为Globish。
英国作家、《观察家报》记者罗伯特麦克拉姆将美国总统奥巴马视作“全球语”的“代言人”:“他(奥巴马)是个典型例子。他有肯尼亚血统,母亲是堪萨斯州人,在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亚长大,他说的话无需太多修改,就能让世界各地的人理解,他的竞选口号‘是的,我们行’(Yes We Can)流行于全球各地。”在日本,语言学校将奥巴马的演讲稿作为培训教材,正是“全球语”风行的具体体现。
报道称,英国和美国过去借着强势文化力量将英语拓展到全球后,如今英语似乎已经脱离他们的掌控,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将英语列为学校必教的第二外国语,难怪有人说全球语会是人类“新千禧年的全球性方言”。
手机、电影全球语扩散推手
“全球语”深具感染力,这意味着它是一种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变化的语言。美国诗人惠特曼曾经表示,英语的基础极其广阔,而且“贴近地面”。
当今的英语已经不再仰赖英国或美国。曾经拿下8项奥斯卡奖的好莱坞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影片加速全球语的扩散,其共同的特点包括网罗多语言、文化背景出身的卡司及制作阵容,最后完成的影片可看出语言及文化碰撞的过程及结果。工作人员使用的语言可能包括英语、印度语及阿拉伯语,但最终总是回到全球语。
“全球语”已经开始在许多方面影响全球各地的事件。以去年的伊朗总统大选为例,反对派利用全球语及可实时传讯的手机、微博等工具向国际社会表达它们的诉求。
展望未来,全球语只会继续成长。全球约70%到80%的网络首页以英语建构,远高于德文的4.5%与日文的3.1%。英国文化协会估计,至2030年时,各国同时学习英语的人口总和将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届时将有更多的人利用英语满足个人的需求,并以 “全球语”为共同语言。

[ 本帖最后由 ZhuYonggang 于 2010-6-23 10:17 编辑 ]
avatar
l*4
8
6s可以,6 se不行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那这三个能否用移动4G
avatar
i*e
9
欧问你
有娃么?多大了?
在家都讲英文么?
学英文不讲中文,是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么?
avatar
D*U
10
好,谢谢回复

【在 l***4 的大作中提到】
: 6s可以,6 se不行
avatar
c*y
11
老实说,有娃,上学了都,在家中英文都讲,只是为了进入普通人
的主流社会,不是什么上流社会。上流社会现在时兴讲什么语我都
不知道,是法语吗?还是西班牙语?或者是中文?
我不怕娃学法语或者西班牙语,因为学得再好都不会觉得自己是法国人
或者西班牙人or Hispanic。但是学中文有可能会左右他的民族和国家
认同,妨碍他融入主流社会。我不反对中文作为一门外语来学。
我是反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我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裹了糖衣炮弹
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会让少数民族永远处于封闭、边缘的地位,
比明显的种族主义还要恶劣。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欧问你
: 有娃么?多大了?
: 在家都讲英文么?
: 学英文不讲中文,是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么?

avatar
D*w
12
请问那外观长相怎么办?我猜你的是混血,所以只有语言的间题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实说,有娃,上学了都,在家中英文都讲,只是为了进入普通人
: 的主流社会,不是什么上流社会。上流社会现在时兴讲什么语我都
: 不知道,是法语吗?还是西班牙语?或者是中文?
: 我不怕娃学法语或者西班牙语,因为学得再好都不会觉得自己是法国人
: 或者西班牙人or Hispanic。但是学中文有可能会左右他的民族和国家
: 认同,妨碍他融入主流社会。我不反对中文作为一门外语来学。
: 我是反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我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裹了糖衣炮弹
: 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会让少数民族永远处于封闭、边缘的地位,
: 比明显的种族主义还要恶劣。

avatar
h*e
13
英语里早就混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你如何看这一现象?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您如何看“中文成为一种汉字和英字混用的文字”的现象?
: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英文在中国的日益普及,国人越来越多地直接使用英文,弃用汉
: 字。
: 比如:CCTV(中央电视台用语)、NGO、WTO、CEO、CD、DVD、CASE......(报纸、电台
: 、电视台都用)、GUTS(台前要员马永成对陈水扁用语),且新的英文进入中文有增加
: 之势,绝无停止迹象。甚至听说CEO也进了汉语词典。
: 国人不但在非正式场合说,更在正式场合说;不但在日常文章中出现,更在中文文学中
: 出现;不但成年人用,更有下一代在用;......
: 如果有人对十年前、二十年前、四十年前、八十年前、一百六十年前......,中文出版
: 物里国人直接用英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应该发现国人用英字而弃汉字的数量呈不断上升

avatar
c*y
14
虽然欣赏纯净优美的语言,如书面古汉语、法语,但事实证明只有
兼容并包的大杂烩才最有生命力。英语就是把典型的“拿来主义”
发挥到极致,乃至汉语词和中式英语都可以吸收进来。
下面转贴一篇有趣的文章,讲中式英文单词的。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英语里早就混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你如何看这一现象?
avatar
c*y
15
(转自文学城)
中式英文单词频现西方媒体 领头龙描述中国地位
在过去一年的外媒涉华报道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为了能更加形象、夺人眼球地描述中
国特有的现象,外媒的记者们在报道中掺杂“中式英语”,甚至在报道一些中国新闻时
,创造了中国专属的英文词汇。
外媒新发现
中国特色英文词
引外媒津津乐道
2010年,中式英语“ungelivable(不给力)”风靡网络,似乎标志着一个从“中国人背
英语单词”到“中国人造英语单词”的跨越性时代拉开帷幕。《纽约时报》称此事“非
常酷”。
过去那些被“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watch sister(表妹)”等
中国式英语翻译弄得云里雾里的老外,开始慢慢觉得“中国制造”的英语“很有意思”。
据悉,由中国网民创造,又经外媒报道的中国特色英文词汇已经有27个。比如将
chinese(中国人)与consumer(顾客)合成的单词“Chinsumer”,意指出国旅游时挥金如
土的“中国购物狂”。“antizen”译为“蚁族”,是把“ant”蚂蚁,加上“izen”作
为后缀,用来形容80后大学生低收入聚集的群体。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何亮亮称,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有趣而且贴切地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
,或者是表达了某种个人感情。中国网民造词的智慧不仅使英文有了特色,也使得汉语
更加与时俱进。这种词汇方面的力量更多是来自民间,是一种所谓的中西结合。
与此同时,原先被人当做笑柄的“中式英语”如今正猛烈地冲击着英语词汇库。美国“
全球语言监督”机构的报告显示,自1994年以来国际英语增加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
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专家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正对世界
文化形成强烈补充。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报道中国男多女少的现象时,将未婚男子“光棍”直接翻译为
“guanggun”;美国《纽约客》描写中国大陆新一代时出现了一个词“愤青”(fenqing
);诸如英国《卫报》等媒体还出现了描述“关系”的“guanxi”一词。
中国专属词
中国熊
China Bear
形容中国A股 吼声如四面楚歌
“中国熊”——这个最新词汇来源于英国《金融时报》对2011年A股的评价,它形象地
描绘了2011年上半年让投资者感觉过于漫长的A股市场。
2011年一季度股市的走高,还让投资者和券商高喊向3500点进军,而二季度一个猛烈的
回抽就让还来不及盘点的账面财富沦为黄粱一梦。沪综指下挫5.68%,近八成个股告负
,中小盘股更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有人评价A股已经成为赌徒和投机者的天堂。
“中国熊”的吼声犹如四面楚歌,割肉,还是不割肉,成为股民内心最大的纠结。
有外媒则用“中国熊”指代那些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走下坡路的人。美国《福布斯》杂志
的文章称,中国经济一反悲观者的预测,达到约10%的增长率。许多公开上市的大公司
一再打破悲观预测,一年又一年地从中国为股东们带来不俗的数字。
这些事实让“中国熊”们沮丧、不舒服。“中国熊”如今面临生存危机,多年来一再失
算可能使他们对自己的信念产生怀疑。
“中国坞”
Chinawood
追赶好莱坞 中国电影仍需努力
在国内和海外市场,中国电影都面临好莱坞电影的激烈竞争。印度媒体别出心裁地用“
中国坞”来指代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业。
2011年12月31日,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网站刊文称, 1997年之后,中国大陆电影业
经历了一股新浪潮。作为宣传工具的电影被赋予人文主义色彩,同时也被商业化。这些
努力使中国电影进军国际电影市场具备了正确的要素。2000年发行的功夫电影《卧虎藏
龙》在国际上受到好评,获得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就所拍摄的电影数量和票房收入而言,中国的电影业居世界第三。许多中国电影公司也
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中国电影人还模仿好莱坞的电影制作风格和主题,并在其中融入
中国文化和历史题材,如《功夫》等电影。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电影业,对其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即使政府和电影业共同努力,
中国电影仍无法取得所期望的那种成功。
2011年在中国票房收入最高的5部电影中,有4部是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2》等以
中国传统为题材的美国电影令中国艺术家和学者恼怒,他们认为这些电影“劫持了中国
文化”。印媒的文章指出,他们不应恼怒,而应研究一下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美国电影
为何比同题材的中国电影拍得更好。
缺乏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字幕障碍、推广不力以及题材单一是中国电影无法在国内外
走红的原因。国际上知名的中国电影明星正出现断层,使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推广更
加困难。“中国坞”要达到与好莱坞同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领头龙
Leading Dragon
中国提供推动力 发动全世界经济
2011年11月2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特意用了一个在英语中极不常见的词汇“领头龙
”(leading dragon)来表述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
这篇题为“中国,世界经济领头龙”的文章说,无论我们是否即将迎来“亚洲世纪”,
有一件事很明显:全球经济的地理中心已经显著地发生了转移。如今,中国处于前沿和
中心位置,而其发挥的领头龙作用也有益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景。
目前,全世界急需增长发动机。幸运的是,通过持续制定强有力且务实的经济政策,中
国能够提供这种推动力。
文章指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出口份额占全球的
9.6%,紧随其后的是德国、美国和日本。以当前美元购买力计算,中国人均收入为4400
美元,已经成为一个中高收入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为全世界之
最。
到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大约可以达到美国的 50%。届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是美国
的两倍。而以市场汇率计算,20年后,中国的经济规模至少能与美国持平。
裸现象
Naked Phenomen
中国“裸”词汇 代表时代新思潮
“裸婚”、“裸考”、“裸辞”……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各种“裸”现象,自然会吸引
大量外媒的关注。美国《基督教箴言报》的报道开头就提醒读者们称,“这些有‘裸’
字的新闻标题吸引了大量读者,我希望当你点击阅读之后不会失望地发现,内容其实跟
不穿衣服毫无关系。”
该报介绍说,“裸婚”指的是尽管新郎不像传统意义上那样有房有车,但新娘仍然与之
成婚。“裸婚”不仅是中国房价高的无奈,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男女平等独立的体现。
“裸辞”指的是人们还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就把当前工作辞掉,这种曾经的非常之举现
在在都市年轻人中兴起。在新的中国俚语中,学生们参加“裸考”,这代表他们没有进
行任何复习,彰显着自信和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文章评论称,这些“裸”词汇代表着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国青年中逐渐兴起一股时代
思潮,一种鼓励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时代精神。如果“裸”现象真的普及,将意味着中国
社会的重大改变。
“北京镑”
Peking Pound
英国百货公司 就像“中国大市场”
2011年年初,由于中国顾客消费能力很强,英国媒体基于“英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
名词———“北京镑”,即为中国人所花的英镑。英国《每日邮报》称,“北京镑”所
消费的Burberry、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预计将会占整个奢侈品行业销售额的三分之
一。
为了迎接中国顾客,伦敦的不少商店已经雇佣了会说普通话的店员,帮助顾客挑选商品
、付款。伦敦最著名的百货公司之一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开通使用中国银联卡,更是促
进了中国游客的消费。由于中国顾客太多,有目击者称,现场就像是个“中国大市场”。
零售业分析师乔纳森·德梅洛说,中国人已经取代了俄罗斯人和阿拉伯人,成为英国奢
侈品消费市场的最大买家。
德梅洛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让奢侈品行业看到了一个新的巨大市场,但是由于进
口商品的税率较高,奢侈品在中国国内的售价比在英国贵了20%至30%。在过去2年中,
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跌了30%左右,这更让中国顾客消费欲望大涨。
avatar
c*y
16
拜托,O8都当了四年总统了,你怎么还死抱着外观长相的问题?
老实说,我的孩子还真是纯黄种人,不是混血。
但是我还要说,既然来了,千万别把自己当外人,更别教孩子
把自己当外人,否则会害了孩子。
当然我的观点是外观变不了,但文化可以变。O8竞选的时候可曾
冒出过一句ebonics? 凭什么说Anglo-Saxon文化只能是白种人的?
好的东西是属于全世界的。

【在 D*w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那外观长相怎么办?我猜你的是混血,所以只有语言的间题
avatar
b*l
17
这个是中式英语吧。其实纯正英语单词有很多来自中文。比如 casino, tea, silk,
ketchup, kowtow, tycoon,等等。现在弄得一些很中国化的词比如guanxi也变成英语了
。未来的英语里的中文只会越来越多。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转自文学城)
: 中式英文单词频现西方媒体 领头龙描述中国地位
: 在过去一年的外媒涉华报道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为了能更加形象、夺人眼球地描述中
: 国特有的现象,外媒的记者们在报道中掺杂“中式英语”,甚至在报道一些中国新闻时
: ,创造了中国专属的英文词汇。
: 外媒新发现
: 中国特色英文词
: 引外媒津津乐道
: 2010年,中式英语“ungelivable(不给力)”风靡网络,似乎标志着一个从“中国人背
: 英语单词”到“中国人造英语单词”的跨越性时代拉开帷幕。《纽约时报》称此事“非

avatar
D*w
18
我这不是为您老操心嘛,是您说要融入主流, 那我就帮你想想那你孩子的长相咋办?
我不是主流, 我如何看待你孩子的外观都无足轻重的,
起作用的是主流啊, 就算你能在这里说服了所有这里的人, 主流不接受你, 你还是不能
融入主流啊, 我这不是为您老着想嘛, 你倒好, 你还来批判我, 我好冤啊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拜托,O8都当了四年总统了,你怎么还死抱着外观长相的问题?
: 老实说,我的孩子还真是纯黄种人,不是混血。
: 但是我还要说,既然来了,千万别把自己当外人,更别教孩子
: 把自己当外人,否则会害了孩子。
: 当然我的观点是外观变不了,但文化可以变。O8竞选的时候可曾
: 冒出过一句ebonics? 凭什么说Anglo-Saxon文化只能是白种人的?
: 好的东西是属于全世界的。

avatar
c*y
19
O8还有人说他是肯尼亚人不是美国人,影响他当总统吗?
当然如果O8的口音是肯尼亚而不是夏威夷,可能是会影响他当选。
同样,如果O8的服饰、生活习惯都是肯尼亚的,也会有影响。
仅仅是肤色,不是问题。

【在 D*w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这不是为您老操心嘛,是您说要融入主流, 那我就帮你想想那你孩子的长相咋办?
: 我不是主流, 我如何看待你孩子的外观都无足轻重的,
: 起作用的是主流啊, 就算你能在这里说服了所有这里的人, 主流不接受你, 你还是不能
: 融入主流啊, 我这不是为您老着想嘛, 你倒好, 你还来批判我, 我好冤啊

avatar
l*g
20
我从来都觉得自己孩子还是个中国人啊,虽然她出生在美国,可那是美国自说自话把她
给当成了美国公民,无论今后她在中国还是美国生活,我都不觉得这个公民身份有什么
稀罕的。惭愧惭愧。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实说,有娃,上学了都,在家中英文都讲,只是为了进入普通人
: 的主流社会,不是什么上流社会。上流社会现在时兴讲什么语我都
: 不知道,是法语吗?还是西班牙语?或者是中文?
: 我不怕娃学法语或者西班牙语,因为学得再好都不会觉得自己是法国人
: 或者西班牙人or Hispanic。但是学中文有可能会左右他的民族和国家
: 认同,妨碍他融入主流社会。我不反对中文作为一门外语来学。
: 我是反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我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裹了糖衣炮弹
: 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会让少数民族永远处于封闭、边缘的地位,
: 比明显的种族主义还要恶劣。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