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雕塑史(11)--南北朝之北朝
avatar
中国雕塑史(11)--南北朝之北朝# Arts - 艺术殿堂
c*g
1
至宣武永平延昌间(公元508-515年), 衣褶较为流畅至孝明初年作
风渐变。熙平二年(公元517年)齐郡王之像尚为交脚式,至神龟三
年(公元520年)及正光二年(公元521年)之造像,皆结跏趺坐,座前
垂衣曲折翻覆重叠掩座,遂产出一种新样式。此实孝明时代最显著
之作风。
古阳洞中像旁雕饰多珠链,飘带等,龛后及背光则作火焰纹。龛之
周围梯形(trapezoid)格中则为飞天,长衣飘舞。其雕多极薄浮雕,
线索凌峻。背光火焰,亦有只刻线纹者。然皆一致同有一特征,则
其刚强之蕴力是也。 此特征本已见于云冈作品,及至龙门则因刻匠
技术之进步,石料之较佳,故其特征乃益易见。龙门刻匠实较云冈
进步甚远,不唯技术, 即对于雕饰之布置, 亦超而过之矣。
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宾阳洞成,共有三洞,为龙门诸洞中之最壮大
者。宾阳洞为皇家敕造,挑选名匠,工作特精,然三洞作风各异,
其中虽有隋唐添刻像,然主要像皆正光间物,北洞本尊补塑,失去
原形,中洞, 南洞本尊,面貌特异,衣褶不似古阳,而写实之技巧
进步。褶线曲直参差流畅,曲折配合得宜。
南洞本尊衣褶流丽,中洞南北壁有本尊立像,衣缘自手下垂,作一
种波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