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国白人不愿意作Postdoc吗?
avatar
美国白人不愿意作Postdoc吗?# Biology - 生物学
g*n
1
年前申的ON SITE一般啥时候给通知?
还是已经没戏了?
avatar
s*m
2
昨晚看了skyfall的prescreen,这是电影在公映之前给一些做instant video或者写影评
的人看的。由于还没有正式上映,我就不剧透,只做点评。
一直喜欢看007,是因为电影里的帅哥美女。喜欢詹姆士·邦德,是因为即便是在死到
临头的时候也很冷静的那种从容的魅力。他既是一个出色的间谍,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
绅士。他举止文雅,衣着得体,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他常驾驶一辆与众不同的跑车,
这样一个集高富帅于一身的男人会有哪种女人不被他所俘获呢,所以就应运而生了一个
个美艳的"邦德女郎",而skyfall里的两名邦女郎在片中表现苍白无力,Serverin身材
高挑性感,可是看起来年龄偏大。Eve是个姿色平平的黑人,实在是没有“邦女郎”的
迷人风采。
skyfall摈弃了曾经的高科技,回归传统,武器精简到只有一只手枪和一个求救小无线
电,就这样的武器在片子只派上一次用场。在最后靠自制的武器弹药胜出,体现了“最
原始的武器最管用”的理念。好几个大的打斗场面惊心动魄,但是没有亮点,毕竟少了
高科技因子就改变往日007的印象。一直存在于007中的灵魂人物Ms.M在剧终的时候有所
变动。
对这部007印象深刻的地方是片中的对白之精妙绝对能让你会心一笑。还有Adele演唱的
的主题曲《Skyfall》也让人回味无穷,穿透灵魂的声音,略带些许神秘的旋律渗透入
剧情,这正如歌中的一句歌词---这就是终点。
avatar
h*T
3
《全场星战》第一场的结尾给了龚琳娜一个诉说衷肠的机会,她眼含热泪的说着自己仍然要探索要创新,乍一看你就以为这是一个女科学家的伟大理想,这几年的怪咖龚琳娜和她的老公老锣如同开了一家夫妻店,吆喝着别家都有的早点,只是他们改成了分子料理的方式,液体状的肉包、油条状的稀饭、烧饼状的豆浆……这次他们联手拿出的《但愿人长久》是他们开发出的新产品。
《全能星战》每期都有一个音乐类型让歌手们来挑战,第一场就来摇滚,这是让人有些费解的,是不是未免有些用力过猛了,好像足球场没慢跑就倒挂金钩,篮球场没拉伸就拉杆扣篮,但这种不用热身就进入状态的确会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但从节目播出的实际来看,显然有其他意图,因为节目现场放着八位歌手的制作人,他们每场比赛没有评分权,他们就是在一旁说说说,歌手唱完后想尽招数讨好观众给歌手拉票,这其中的制作人也是龚琳娜的老锣最抢眼,他的蹩脚中文这么一说,越想说的认真就越像是一个冷笑话,每次都不给其他制作人接话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全能星战》是一个“说唱”音乐节目,制作人说,歌手唱。
那我们就先说说制作人的“说”,整场比赛制作人们就在絮叨三件事:第一件事批驳选秀,这样的立场未免有些太昭然若揭,作为一个优秀的制作人,一边哀叹着华语乐坛的不济,一边却又堵住华语乐坛未来新人的出口,更说有一些人不配称导师,在一个老师作为以前的“师傅”代名词的今天,又怎么不能把导师作为有经验的“师傅”的称谓,不少词的语境都在变,没必要去追根究底词汇的纯洁;第二件事就是自吹自擂自己的歌手唱得多好,制作人果然是制作人,夸人都不用赞美的词,但总能找到适当的视角夸得歌手唱得好的不能再好了,我建议给八位做作人一定的打分权,如果观众能给歌手打出的是3分、2分、1分,那么理应给制作人十倍的打分权限,否则就这么坐在台下说,怎么看怎么像是王婆卖瓜似的说辞;第三件事就是争论着什么是摇滚,其实我们普通人唇枪舌战的话题“什么是摇滚”到了专业制作人面前依然是无解的题,每个制作人心里也没有一杆秤,能够称出哪位歌手4斤9两的歌声不是摇滚、5斤的就是摇滚。不过节目在歌手开场之前先来了一段“什么是摇滚”的科普,这种抛砖引玉的方式四两拨千斤,我们在音乐类节目里总是太注重实践,也就是唱,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及各种音乐类型历史的介绍少的可怜,作为食客而言,你能分辨出菜肴是什么烹调方式做出来的,但你也得认识厨房里高压锅和平底锅的区别。
什么是摇滚?这样的发问会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让你围绕着一加一的算术抓耳挠腮,如果你真钻到这个牛角尖里,那结果只能是摇了摇头,滚了,至于在滚之前还得先考虑一下怎么滚才摇滚,是四仰八叉的豪放滚还是团成一团的优雅滚,与其这样纠结,不如就让一加一等于二吧,而摇滚就是一种唱出最率性的自己的声音,从这个角度而言,张韶涵唱的《爱我别走》挺摇滚的,你不可能让张韶涵用嘶哑的烟嗓去唱这首歌,这样就摇滚吗,反而显得做作了,如果非得是某种声线才能唱摇滚,那么摇滚自然就成为一部分人的专利,这样显然有违摇滚的初衷。但龚琳娜唱得《但愿人长久》是不是摇滚,我就持比较保留的态度,先从歌曲的改编来看,固然苏轼是豪放派诗人的代表,或许在龚锣二人看来苏轼就是宋朝的摇滚诗人,因此将他的诗当摇滚歌曲唱算是发扬光大,但请注意这首词的意境适合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来演唱吗,龚琳娜刻意加重每一句词的尾音的做法破坏了诗词原有的韵律,听着这首歌让古典诗词爱好者一直忐忑,听完这首歌让苏轼的粉丝们当头一金箍棒,龚琳娜要感谢评分机制,尽管现在的她就是倒数第一,但毕竟评分都是加分制的,如若有负分的选择,那又不少打一分的观众会给负分的,而打三分是惊艳,二分是好听,一分是一般,这样的论调是不是要变一变,明显打一分的观众都是认为难听的。从第一场打分来看,顺子是倒数第二,1080分,龚琳娜是1019分,但我仍然认为结合下一场的得分淘汰的不会是龚琳娜,节目组太需要龚锣夫妻店的奇异早点来吸引猎奇者。
而从得分排名较高的歌手来看,都符合两大要素,选的歌曲要和自己的情感经历结合起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就是你没唱之前观众就被你的故事感动的不行了,比如胡彦斌的《别误会》唱的是之前自己的感情,唱得相当真挚诚恳,胡彦斌在歌曲里尽显对这段感情里自己的亏欠,这样的歌曲太能抓住现场正在恋爱中的女观众的心,浪子回头金不换,才子回头分不低,哦,不是不低,是最高分,陶喆的《勿忘我+Hey Jude》和吴克群的《将军令+We will rock you》都采取了小串烧的歌曲编排,比较巧妙的调动全场气氛,他们的得分也都不低,而张韶涵的《爱我别走》能排在第二显然也有她最后一位出场的顺序的功劳,另外一个得高分的要素也就是说歌手要有突破,你不能固守着以前的自己去和改变的别人比拼,但又要在改变的歌曲里看到自己的辨识度,这点黄小琥做得堪称典范,《我的歌声里》能唱出摇滚版,又不失黄小琥的范儿,只是前半段的歌词太密集,速度加快的旋律念都有难度,唱出来更是为难了,所以歌曲的前半段显得有些赶。
不过节目中观众投票的动作比较霸气的,把投票器直指前方,投票器也比其他节目里看到的那些要高端的多,太多的节目里的主持人拿着闪亮的话筒,而观众们拿着破旧的投票器;评委们坐着高贵的椅子,而观众们坐着简陋的座位;当音乐类节目想尽办法讨好电视机前的观众之时,先想想怎么取悦现场的观众吧。
avatar
b*n
4
想要一个app能够显示和自己构建三维的分子结构,主要是常用的有机化学小分子结构
。大家用过的apps里面哪个比较好些呢?
avatar
C*n
5
昨天去参加了一个学校的New Postdoc Orientation. 看到的Postdoc除了有一个黑人外
其他全是国际学生, 没有一个美国白人。难道美国白人不愿意作Postdoc吗?
avatar
p*1
6
别急,工程专业的我,20个学校一个interview都没有。
avatar
c*g
8
之后制作人就有打分权了
金会很痛快的打出0分

仍然要探索要创新,乍一看你就以为这是一个女科学家的伟大理想,这几年的怪咖龚琳
娜和她的老公老锣如同开了一家夫妻店,吆喝着别家都有的早点,只是他们改成了分子
料理的方式,液体状的肉包
些费解的,是不是未免有些用力过猛了,好像足球场没慢跑就倒挂金钩,篮球场没拉伸
就拉杆扣篮,但这种不用热身就进入状态的确会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但从节目播出的实
际来看,显然有其他意图,
选秀,这样的立场未免有些太昭然若揭,作为一个优秀的制作人,一边哀叹着华语乐坛
的不济,一边却又堵住华语乐坛未来新人的出口,更说有一些人不配称导师,在一个老
师作为以前的“师傅”代名
如果你真钻到这个牛角尖里,那结果只能是摇了摇头,滚了,至于在滚之前还得先考虑
一下怎么滚才摇滚,是四仰八叉的豪放滚还是团成一团的优雅滚,与其这样纠结,不如
就让一加一等于二吧,而摇
起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就是你没唱之前观众就被你的故事感动的不行了,比如胡彦斌
的《别误会》唱的是之前自己的感情,唱得相当真挚诚恳,胡彦斌在歌曲里尽显对这段
感情里自己的亏欠,这样的
看到的那些要高端的多,太多的节目里的主持人拿着闪亮的话筒,而观众们拿着破旧的
投票器;评委们坐着高贵的椅子,而观众们坐着简陋的座位;当音乐类节目想尽办法讨
好电视机前的观众之时,先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全场星战》第一场的结尾给了龚琳娜一个诉说衷肠的机会,她眼含热泪的说着自己仍然要探索要创新,乍一看你就以为这是一个女科学家的伟大理想,这几年的怪咖龚琳娜和她的老公老锣如同开了一家夫妻店,吆喝着别家都有的早点,只是他们改成了分子料理的方式,液体状的肉包、油条状的稀饭、烧饼状的豆浆……这次他们联手拿出的《但愿人长久》是他们开发出的新产品。
: 《全能星战》每期都有一个音乐类型让歌手们来挑战,第一场就来摇滚,这是让人有些费解的,是不是未免有些用力过猛了,好像足球场没慢跑就倒挂金钩,篮球场没拉伸就拉杆扣篮,但这种不用热身就进入状态的确会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但从节目播出的实际来看,显然有其他意图,因为节目现场放着八位歌手的制作人,他们每场比赛没有评分权,他们就是在一旁说说说,歌手唱完后想尽招数讨好观众给歌手拉票,这其中的制作人也是龚琳娜的老锣最抢眼,他的蹩脚中文这么一说,越想说的认真就越像是一个冷笑话,每次都不给其他制作人接话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全能星战》是一个“说唱”音乐节目,制作人说,歌手唱。
: 那我们就先说说制作人的“说”,整场比赛制作人们就在絮叨三件事:第一件事批驳选秀,这样的立场未免有些太昭然若揭,作为一个优秀的制作人,一边哀叹着华语乐坛的不济,一边却又堵住华语乐坛未来新人的出口,更说有一些人不配称导师,在一个老师作为以前的“师傅”代名词的今天,又怎么不能把导师作为有经验的“师傅”的称谓,不少词的语境都在变,没必要去追根究底词汇的纯洁;第二件事就是自吹自擂自己的歌手唱得多好,制作人果然是制作人,夸人都不用赞美的词,但总能找到适当的视角夸得歌手唱得好的不能再好了,我建议给八位做作人一定的打分权,如果观众能给歌手打出的是3分、2分、1分,那么理应给制作人十倍的打分权限,否则就这么坐在台下说,怎么看怎么像是王婆卖瓜似的说辞;第三件事就是争论着什么是摇滚,其实我们普通人唇枪舌战的话题“什么是摇滚”到了专业制作人面前依然是无解的题,每个制作人心里也没有一杆秤,能够称出哪位歌手4斤9两的歌声不是摇滚、5斤的就是摇滚。不过节目在歌手开场之前先来了一段“什么是摇滚”的科普,这种抛砖引玉的方式四两拨千斤,我们在音乐类节目里总是太注重实践,也就是唱,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及各种音乐类型历史的介绍少的可怜,作为食客而言,你能分辨出菜肴是什么烹调方式做出来的,但你也得认识厨房里高压锅和平底锅的区别。
: 什么是摇滚?这样的发问会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让你围绕着一加一的算术抓耳挠腮,如果你真钻到这个牛角尖里,那结果只能是摇了摇头,滚了,至于在滚之前还得先考虑一下怎么滚才摇滚,是四仰八叉的豪放滚还是团成一团的优雅滚,与其这样纠结,不如就让一加一等于二吧,而摇滚就是一种唱出最率性的自己的声音,从这个角度而言,张韶涵唱的《爱我别走》挺摇滚的,你不可能让张韶涵用嘶哑的烟嗓去唱这首歌,这样就摇滚吗,反而显得做作了,如果非得是某种声线才能唱摇滚,那么摇滚自然就成为一部分人的专利,这样显然有违摇滚的初衷。但龚琳娜唱得《但愿人长久》是不是摇滚,我就持比较保留的态度,先从歌曲的改编来看,固然苏轼是豪放派诗人的代表,或许在龚锣二人看来苏轼就是宋朝的摇滚诗人,因此将他的诗当摇滚歌曲唱算是发扬光大,但请注意这首词的意境适合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来演唱吗,龚琳娜刻意加重每一句词的尾音的做法破坏了诗词原有的韵律,听着这首歌让古典诗词爱好者一直忐忑,听完这首歌让苏轼的粉丝们当头一金箍棒,龚琳娜要感谢评分机制,尽管现在的她就是倒数第一,但毕竟评分都是加分制的,如若有负分的选择,那又不少打一分的观众会给负分的,而打三分是惊艳,二分是好听,一分是一般,这样的论调是不是要变一变,明显打一分的观众都是认为难听的。从第一场打分来看,顺子是倒数第二,1080分,龚琳娜是1019分,但我仍然认为结合下一场的得分淘汰的不会是龚琳娜,节目组太需要龚锣夫妻店的奇异早点来吸引猎奇者。
: 而从得分排名较高的歌手来看,都符合两大要素,选的歌曲要和自己的情感经历结合起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就是你没唱之前观众就被你的故事感动的不行了,比如胡彦斌的《别误会》唱的是之前自己的感情,唱得相当真挚诚恳,胡彦斌在歌曲里尽显对这段感情里自己的亏欠,这样的歌曲太能抓住现场正在恋爱中的女观众的心,浪子回头金不换,才子回头分不低,哦,不是不低,是最高分,陶喆的《勿忘我+Hey Jude》和吴克群的《将军令+We will rock you》都采取了小串烧的歌曲编排,比较巧妙的调动全场气氛,他们的得分也都不低,而张韶涵的《爱我别走》能排在第二显然也有她最后一位出场的顺序的功劳,另外一个得高分的要素也就是说歌手要有突破,你不能固守着以前的自己去和改变的别人比拼,但又要在改变的歌曲里看到自己的辨识度,这点黄小琥做得堪称典范,《我的歌声里》能唱出摇滚版,又不失黄小琥的范儿,只是前半段的歌词太密集,速度加快的旋律念都有难度,唱出来更是为难了,所以歌曲的前半段显得有些赶。
: 不过节目中观众投票的动作比较霸气的,把投票器直指前方,投票器也比其他节目里看到的那些要高端的多,太多的节目里的主持人拿着闪亮的话筒,而观众们拿着破旧的投票器;评委们坐着高贵的椅子,而观众们坐着简陋的座位;当音乐类节目想尽办法讨好电视机前的观众之时,先想想怎么取悦现场的观众吧。

avatar
f*n
9
性价比最低的活有谁做啊?
avatar
D*Y
10
..........

【在 p*****1 的大作中提到】
: 别急,工程专业的我,20个学校一个interview都没有。
avatar
S*s
12
什么是性价比? Sex vs price?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性价比最低的活有谁做啊?
avatar
j*o
13
。。。。。。。

【在 p*****1 的大作中提到】
: 别急,工程专业的我,20个学校一个interview都没有。
avatar
u*a
14
对邦女郎比较失望, 没有美艳感...

【在 s*******m 的大作中提到】
: 昨晚看了skyfall的prescreen,这是电影在公映之前给一些做instant video或者写影评
: 的人看的。由于还没有正式上映,我就不剧透,只做点评。
: 一直喜欢看007,是因为电影里的帅哥美女。喜欢詹姆士·邦德,是因为即便是在死到
: 临头的时候也很冷静的那种从容的魅力。他既是一个出色的间谍,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
: 绅士。他举止文雅,衣着得体,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他常驾驶一辆与众不同的跑车,
: 这样一个集高富帅于一身的男人会有哪种女人不被他所俘获呢,所以就应运而生了一个
: 个美艳的"邦德女郎",而skyfall里的两名邦女郎在片中表现苍白无力,Serverin身材
: 高挑性感,可是看起来年龄偏大。Eve是个姿色平平的黑人,实在是没有“邦女郎”的
: 迷人风采。
: skyfall摈弃了曾经的高科技,回归传统,武器精简到只有一只手枪和一个求救小无线

avatar
s*d
15
看什么学校什么LAB了。牛校牛LAB不少美国人。
我们LAB这几年毕业的美国人都去了牛LAB做POSTDOC
avatar
f*h
16
我们这边CV screening还没结束。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年前申的ON SITE一般啥时候给通知?
: 还是已经没戏了?

avatar
l*x
17
哈。看来是迎合女性观众的骗子。一定要去捧场
avatar
c*r
18
看学校和老板。老公实验80%的美国白人.
avatar
b*e
19
咦 你是做instant video的阿还是专业写影评的?还是蹭票的:)
最近的007由丹尼尔接任后,明显超动作片方向转,以前007都是风度翩翩,身上不沾血
的,所以要靠大量高科技设备啥的。这位全靠肌肉身手,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脸肿。
邦女郎选黑人其实已经逊色一筹,想想最红时候的哈利贝瑞或者alba,也不能和最红的
白人女星比吧。
不过我挺喜欢摘了光环的007的,把他去超人化,能让观众更入戏。
我喜欢之前他和eve green的那部,情感戏很不错。

【在 s*******m 的大作中提到】
: 昨晚看了skyfall的prescreen,这是电影在公映之前给一些做instant video或者写影评
: 的人看的。由于还没有正式上映,我就不剧透,只做点评。
: 一直喜欢看007,是因为电影里的帅哥美女。喜欢詹姆士·邦德,是因为即便是在死到
: 临头的时候也很冷静的那种从容的魅力。他既是一个出色的间谍,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
: 绅士。他举止文雅,衣着得体,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他常驾驶一辆与众不同的跑车,
: 这样一个集高富帅于一身的男人会有哪种女人不被他所俘获呢,所以就应运而生了一个
: 个美艳的"邦德女郎",而skyfall里的两名邦女郎在片中表现苍白无力,Serverin身材
: 高挑性感,可是看起来年龄偏大。Eve是个姿色平平的黑人,实在是没有“邦女郎”的
: 迷人风采。
: skyfall摈弃了曾经的高科技,回归传统,武器精简到只有一只手枪和一个求救小无线

avatar
f*n
20
发信人: fruitarian (果儿),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无法当教授永远博士后zz不喜勿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8 16:39:43 2010, 美东)
转载文章
我是美国生物博士,开门见山,我先来说说美国生物博士的过剩问题。
我在读博期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博士班的同学,绝大多数是中国留学生,其
次是印度人和日韩人。我很纳闷儿,美国人学生物的,怎么那么少呢?记得当年我们系
有一位美国博士生,快毕业那年,他居然退学,改行学经济去了。
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和资料记载,生物博士过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美国
老板为了节省科研经费,喜欢雇用最廉价的博士生为他们玩儿命。二,生物博士就读期
间,通常学费全免,并有维持生活的薪水。这种待遇对我们中国留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国内医学院毕业生为了曲线出国,不得不改行学生物。医学生与生物专业出身的
人殊途同归,双方造成了既竞争又共存的拥挤状态。
三年多前,国外的“科学家”杂志专门报道了美国生物博士的就业前景。这篇文章的精
髓是,生物博士过剩,就业前景不妙。文中的数字统计表明,美国博士生获得学位五年
后,通常只有22%的毕业生可以找到终生教授职位。具体以生物博士为例,在1993年至
2003年的十年间,能够找到终生教授的生物博士,已经从 25%降至15%。即便是这些幸
运者,在找到正式教职前,通常都需要 4-6年的博士后训练。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去参加了一个学校的New Postdoc Orientation. 看到的Postdoc除了有一个黑人外
: 其他全是国际学生, 没有一个美国白人。难道美国白人不愿意作Postdoc吗?

avatar
G*h
21
我看了,觉得满好,当然我是女的,邦女郎从来都不是我看的重点,呵呵。
avatar
a*g
22

你真逗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是性价比? Sex vs price?
avatar
s*m
23
我是对喜欢的会一直喜欢下去,每部007都必看,拍得再烂也会看

【在 l******x 的大作中提到】
: 哈。看来是迎合女性观众的骗子。一定要去捧场
avatar
s*m
24
我对蹭的比较在行,蹭吃,蹭喝,蹭票,别的都是半桶水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咦 你是做instant video的阿还是专业写影评的?还是蹭票的:)
: 最近的007由丹尼尔接任后,明显超动作片方向转,以前007都是风度翩翩,身上不沾血
: 的,所以要靠大量高科技设备啥的。这位全靠肌肉身手,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脸肿。
: 邦女郎选黑人其实已经逊色一筹,想想最红时候的哈利贝瑞或者alba,也不能和最红的
: 白人女星比吧。
: 不过我挺喜欢摘了光环的007的,把他去超人化,能让观众更入戏。
: 我喜欢之前他和eve green的那部,情感戏很不错。

avatar
s*m
25
啊,昨晚我们是不是在一个地儿的?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了,觉得满好,当然我是女的,邦女郎从来都不是我看的重点,呵呵。
avatar
y*7
26
赞,今晚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正好看到广告片,男性气质很让人着迷啊,
我一定要去看。
avatar
z*3
27
剧情咋样 其他都是浮云
智慧合理 跌宕起伏么?

【在 s*******m 的大作中提到】
: 昨晚看了skyfall的prescreen,这是电影在公映之前给一些做instant video或者写影评
: 的人看的。由于还没有正式上映,我就不剧透,只做点评。
: 一直喜欢看007,是因为电影里的帅哥美女。喜欢詹姆士·邦德,是因为即便是在死到
: 临头的时候也很冷静的那种从容的魅力。他既是一个出色的间谍,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
: 绅士。他举止文雅,衣着得体,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他常驾驶一辆与众不同的跑车,
: 这样一个集高富帅于一身的男人会有哪种女人不被他所俘获呢,所以就应运而生了一个
: 个美艳的"邦德女郎",而skyfall里的两名邦女郎在片中表现苍白无力,Serverin身材
: 高挑性感,可是看起来年龄偏大。Eve是个姿色平平的黑人,实在是没有“邦女郎”的
: 迷人风采。
: skyfall摈弃了曾经的高科技,回归传统,武器精简到只有一只手枪和一个求救小无线

avatar
P*i
28
我觉的还是以前的好看
007跟别的动作片不一样的就是一个花花公子特工,凭借装备运气和魅力取得胜利
打斗什么的看多了不爱看了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咦 你是做instant video的阿还是专业写影评的?还是蹭票的:)
: 最近的007由丹尼尔接任后,明显超动作片方向转,以前007都是风度翩翩,身上不沾血
: 的,所以要靠大量高科技设备啥的。这位全靠肌肉身手,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脸肿。
: 邦女郎选黑人其实已经逊色一筹,想想最红时候的哈利贝瑞或者alba,也不能和最红的
: 白人女星比吧。
: 不过我挺喜欢摘了光环的007的,把他去超人化,能让观众更入戏。
: 我喜欢之前他和eve green的那部,情感戏很不错。

avatar
A*D
29
羡慕有这样的机会
avatar
A*D
30
007对我来说没有太差的,期待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了,觉得满好,当然我是女的,邦女郎从来都不是我看的重点,呵呵。
avatar
H*n
31
期待。
avatar
n*c
32
日,我刚买了票
avatar
m*d
33
没事儿,反正都要看,多看点负面评价有利于产生惊喜

【在 n**********c 的大作中提到】
: 日,我刚买了票
avatar
p*a
34
大是所望,007就要靠高科技才好看,这个片子里什么都没有
avatar
a*c
35
我觉得剧情傻不垃圾的。但是冲着crane哥的身材,我都忍了。对于男观众来说,007女
郎会比较失望。我是女的我都挺失望的。

【在 z**********3 的大作中提到】
: 剧情咋样 其他都是浮云
: 智慧合理 跌宕起伏么?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