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neutrophil的吗?# Biology - 生物学a*a2011-05-10 07:051 楼我的爸爸有一个指头没有指纹我妈妈因为糖尿病,手指头的指纹也不清晰这种情况怎么办?他们这次探亲是第一次签证,所以比较紧张,不知道应该如何办?
r*n2011-05-10 07:052 楼「大乘」是Mahayana(摩诃衍)的译语,意为大的交通工具(车);「小乘」是Hinayana的译语,意为「小的交通工具」,而且Hina原意为「被丢弃的」,也有「卑下」、「劣等」的意思,所以Hinayana(小乘)是一种轻视的称呼,大乘教徒轻视部派佛教,所以才会这样称呼他们。换句话说,不可能有某个佛教的教团自称「小乘」。大乘教徒所称的「小乘」,不知道是指整个部派佛教?还是指其中一部分?从《大智度论》等看来,其中所破斥的似乎专指毗婆沙师,亦即说一切有部。事实上,有部似乎真的被视为是小乘的代表,这件事也可以从大乘经典中广为确定,但是不知道大众部和上座部是否也被包括在「小乘」的范畴内?另一方面,法显的《佛国记》将印度佛教分为大乘、小乘、大小兼学三者,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对照后发现,法显似乎把部派佛教都理解为小乘佛教。玄奘《西域记》中的理解也和法显一样,他称有部为「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称正量部为「小乘正量部法」,称大众部系的说出世部为「小乘说出世部」等,都冠上「小乘」的名号。此外也有不冠上部派名称的,大多说「小乘法教」、「习学小乘」。不过有三处提到大众部、两处提到上座部时,只译为大众部法和上座部法,没有冠上小乘一词,但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有五处提到锡兰上座部及其系统的上座部时,使用「大乘上座部」的语词。锡兰在当时盛行无畏山寺派,可能传入了不少大乘教理。而现在的锡兰佛教属大寺派,无畏山寺派被排斥,但是如果详细看大寺派的注译文献就会发现,仍有不少和大乘教理共通的地方。因此,玄奘称锡兰系的上座佛教为「大乘上座部」,似乎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玄奘似乎没有把所有的部派佛教都视为小乘。不过只将大众部系的说出世部冠以「小乘」一事,显示大众部系也被包括在小乘的范畴内。但在说出世部的佛传《大事》中,有许多具有大乘精神的思想。接着,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没有明确区分大、小乘。首先,在日常衣食住的生活形式方面,因为大乘和小乘的出家者都受持《律藏》的戒律,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所以看不出大小之别;此外大小乘同样修持四圣谛。只是其中特别提到,「礼拜菩萨,读大乘经者」,即是大乘,否则为小乘。而且虽说是大乘,也只提到中观和瑜伽行这两派。义净大多住在中印度的那烂陀寺,所以七世纪时,那烂陀寺的佛教可能没有明显区分大小乘。在玄奘和义净的时代,大乘佛教方面已经进入中期,所以如果以他们的记述当作大乘兴起的初期时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过就大体而言,可以认为以有部为中心的部派佛教被称为「小乘」。和大乘、小乘的用语比起来,「菩萨乘和声闻乘」的用语更早。后来此一菩萨乘成为大乘,声闻乘的称呼变成小乘,然而此一声闻乘也可视为是指部派佛教。大小乘的意义:大乘、小乘的「乘」是就教理而言。经由实践教法,能够从迷惑的此岸渡到觉悟的彼岸,所以把教义比喻为交通工具。大乘佛教和部派佛教在教理有不少歧异之处,但对立为大、小来称呼的根本理由,大抵是自利和利他的差别。大乘佛教是「经由救济他人,自己也被救」的自利利他圆满之教,大乘所说的六波罗蜜的修行,显示出如果没有利他而自利的话,就不成立;这是由于相依而成立的缘起世界的道理。相对于此,有部和上座部的教理以个人断烦恼得解脱为修行目的;然而如果得到解脱,认为「应作已尽」,唯有入般涅槃,并没有把救济众生一事,视为完成修行的必要条件,即使自己得到解脱,也不出来救济众生。这是因为声闻乘是「弟子佛教」,全然依他人学习,没有从学习的立场转换为教导的立场。所谓声闻,就是「学习者」的意思,同时也和部派佛教在解释缘起时,把相依的法理解为固定的、有自性的有关。实际上,声闻乘也在作师徒传授教法的事,也宣说教理和法。但在教理中,利他并不是必要条件,这一点可能就是被称为小乘的基本原因。相对于小乘的是弟子佛教,大乘则是以自己成为教师为理想的佛教,是以声闻之师的佛陀为理想的、成佛的教说,于是便成立了一方面自学、一方面教导他人的佛教,这也就是大乘。成佛之教的基础,是以相信自己具备可以成佛的素质为前提,称呼自觉具备「可以成佛的素质」的人为「菩萨」。这是效法佛传文学中称释迦佛的前身为「菩萨」。照这样说来,大乘就是菩萨之教(菩萨乘)。而且不只自己,他们也相信所有的人都有成佛的素质,因而发愿也要使他人有这个自觉。在大乘教理中,引进了「利他」此一必然的契机,由此发展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教理。从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到,相对于小乘佛教是隐遁的僧院佛教,大乘佛教是与世间关系密切的在家佛教。由于以上的差异,大乘与小乘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教理。相对于小乘将涅槃理解为「灰身灭智」,认为是最后的目标,大乘则主张「永不入涅槃的不住涅槃」,文殊、普贤、观音等都已经具有成佛的能力,但是他们不成佛而继续救度众生。大乘并且宣说如阿弥陀佛和久远的释迦佛,都是永不灭度以救济众生,示现入涅槃只不过是救济众生的方便,实际上并没有入般涅槃。为了使这样的教说成为可能,大乘深究‘空’的思想,在中道及缘起思想方面,也展现出和部派佛教不同的解释。在佛陀观方面也有法身、报身、应身之分,逐渐宣说与小乘不同的佛身论。关于修行次第,认为是为了成佛的修行,所以宣说了的十地、四十二位等修行阶位,和声闻弟子修行组织的四道、四果,次第完全不同。同时,为佛陀所救济的教理方面,也出现了救济恶人和意志薄弱者的他力易行教理,此一「救济佛」的观念,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在小乘佛教中看不到。关于大小乘的区别,详细说的话,还可以举出很多,可以说,其根本差异在于自利利他圆满,与全然偏向自利。如今还无法知道大乘佛教自何处兴起。但大体看来,应该可以说有三个源流:第一是从部派佛教发展出来。历来,一般认为大众部发展后,成为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出现后,大众部还是存在,所以很难认为大众部消逝于发展之中,成为大乘。但大众部的教理有与大乘佛教共通之处,可见大乘兴起时,大众部有给予过影响。但同时不可忽略,大乘佛教也采用有部、化地部、法藏部等上座部系教理。尤其大乘经典广为采用有部教理,此外经量部的教理也给予大乘佛教很大的影响。因此,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教理关系并不单纯。第二是佛传文学,所谓的「赞佛乘」流派。一般认为,佛传文学可能起源于部派佛教,然后逐渐发展出超越部派佛教的思想。可以说,佛传文学的思想鼓吹了大乘佛教的兴起。第三是佛塔信仰。佛灭后分佛骨,于中印度建立的八座佛塔,逐渐聚集了信徒的信仰,形成昌盛的佛塔信仰,之后阿育王也在各地建塔,于是佛塔信仰就一直很盛行。所以也可以认为,大乘佛教是从此一佛塔信仰发展起来的。大乘经典本身没有提到大乘佛教发生之前的状况,所以大乘的起源问题,仍然不出推论的成分。部派佛教与大乘:如上述,部派佛教虽然被称为「小乘」,成为大乘所否定的对象,但也在各方面影响着大乘佛教。首先,有部教理影响大乘佛教甚巨一事,可以从唯识教义和有部思想有许多共通点知道。更早的《大智度论》中,也大量引用有部教理,而且《大品般若》也采用有部教理。此外,大乘经典采用了有部、化地部及法藏部的「十二部经」,而且犊子部的「五法藏说」也为《般若经》等所引用。这些都充分表示,大乘经典的作者研究过部派佛教的教义。然而,某些教理的类似之处,并不意味该部派的出身者著作了大乘经典。尤其在思想立场上离大乘最远的有部教理,却受到大乘经典的大量采用一事,便可以证明。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在思想上,大众部和大乘佛教相近。在《异部宗轮论》中所宣说的大众部的教理,整理得最好,这是有部论师世友的著作,偏见较少,也完整地记述其他部派的说法。其中,大众部系的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等四部的本宗同义中,有佛陀论、菩萨论。其中所说的「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和有部的佛陀观不同,十分接近大乘佛教的看法。此外所谓「佛以一音说一切法」,这是《婆沙论》中引述分别论者的说法,经《维摩经》引用而出名。再如「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佛化有情令生净信无厌足心」等观点,和大乘报身佛思想切近,可见与大乘的关系颇深。另外,大众部系的菩萨论中叙述,「一切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并说,「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这是所谓的「愿生说」,和有部的「业生说」相异,近于大乘佛教。其次,大众部有「心性本净,客尘烦恼」之说,「心性本净说」也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但不只大众部提倡「心性本净」,《舍利弗阿毗昙论》中也有,分别论者也主张,而且《巴利经藏》中也曾出现;所以不能说是大众部的创见。但在佛陀观方面,确实可以说,大众部的见解接近于大乘思想。但是在教团史上,却不清楚大众部教团和大乘教徒之间有何关系?因为有部的教理被大乘佛教广为采用,所以在教团史方面,比思想上更难确定大众部教团与大乘教徒之间有什么关系。摘自平川彰《印度佛教史》
R*o2011-05-10 07:059 楼这样啊,那如何鉴别一个细胞是否neutralphil?【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研究有不少了吧。只是这种细胞目前还没lineage specific m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