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落选院士再养8只人耳鼠证清白 被认定技术真实(图)
avatar
落选院士再养8只人耳鼠证清白 被认定技术真实(图)# Biology - 生物学
N*9
1
ID:
niu2009
歌名: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甄嬛传主题曲
创作说明:
我很喜欢这首歌,可惜没找到伴奏。先电脑内置录音,过个把瘾再说。One take,请拍
砖。。。
歌曲链接:
http://www.box.com/embed/94r87ymt505ikys.swf
歌词: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avatar
y*i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落选院士再养8只人耳鼠证清白 被认定技术真实(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8 02:26:26 2011, 美东)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谊林科研团队现场展示已存活6-8周的“人耳鼠”回应学术造假质疑
在市第九人民医院10号楼八楼,4只裸鼠活蹦乱跳。和其他老鼠不同,它们的背上都有一只“人耳软骨”。这是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为了回应“人耳鼠”学术造假质疑而最新培养的“人耳鼠”。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医学院等公布了学术鉴定委员会调查后的最新结果:“人耳鼠”背上再生的那个耳朵是软骨组织,“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的。该委员会由包括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在内的共8名专家组成。
有媒体称人耳鼠造假骗钱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今年刚成为有效候选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国内组织工程领域“头号人物”曹谊林,却被“学术造假”的质疑推上风头浪尖。
今年6月20日,有媒体撰文质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成果存在科研造假,“植入老鼠体内的肯定不是软骨,有可能只是高分子材料支架。”质疑者还称,曹谊林赖以成名的“人耳鼠”是维持了十余年的谎言,他因此获得众多荣誉和资金支持,之后却停滞不前,让巨额投入打了水漂——“一只假耳朵,骗取三个亿”。
培养8个“人耳鼠”澄清
受到质疑的第二天,6月21日,曹谊林决定让“人耳鼠”来揭开真相。由曹谊林领衔的科研团队培养了8个“人耳鼠”,重复验证实验,所有的实验过程都用录像录下。
8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组织了由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共8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鉴定委员会,对曹谊林教授领衔的国家组织工程学术研究成果予以事实鉴定。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曹谊林教授的相关汇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学术评议。现场活体“人耳鼠”再次出现。专家们当场取材验证,再生组织经现场冰冻切片,病理鉴定确认为人软骨组织,并同时移送第三方机构做组织病理学鉴定。 8月16日病理报告“出炉”:进一步证实为软骨组织。
鉴定会结果:与会全体成员一致认为“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和成熟的。
回应质疑
质疑:不能制作“人耳软骨”
回应:调查结果会现场展示活体“人耳鼠”
昨天的调查结果公布会上,曹谊林一开口就直接面对学术造假质疑,“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科学应该经得起社会和同行的监督。”
曹谊林昨天再次带上了4只“人耳鼠”。这4只老鼠都是没有毛的裸鼠,有两只老鼠7周前被科研人员接种了细胞的耳廓支架,它们背上的耳朵轮廓和人耳没什么两样,只是稍微小一点。而另两只老鼠是两天前才加入实验队伍,被接种上耳廓支架的,耳朵的样子已经出现,不过支架还没有降解。 4只“人耳鼠”上蹿下跳非常活跃。
昨天,曹谊林再次还原“人耳鼠”长出全过程,用细胞,包括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随后用一种材料做成模型支架,将软骨细胞“种”在支架上,繁殖生长出建造人耳所需的细胞后,再植入老鼠体内。 6-8周后支架降解,软骨组织与老鼠皮肤长在一起,就成了外观酷似真耳的“人耳”。
质疑:2001年展出“人耳鼠”是模型
回应:非赝品,只是裸鼠缺免疫力死亡
“人耳鼠”在国内第一次公开亮相,是2001年的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曹谊林指出,那次露面的‘人耳鼠’绝对不是赝品,更不是塑料的。2001年接到上级要求参展国家“863”计划成果展的任务,离开布展仅2周。由于最初在美国获得成功并被报道的活体鼠不能被永久保存。接到任务后,实验室就将软骨细胞接种到可降解材料的支架上并植入裸鼠体内送去参展。“‘人耳鼠’的正常实验过程是将带有软骨细胞的生物材料支架植入裸鼠体内后在无菌饲养条件下经6-8周形成软骨。由于实验周期未能完成,裸鼠体内当时还未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另外,由于裸鼠缺乏免疫力,在展会参观人员众多的环境下,裸鼠被展出后2周死亡。”曹谊林说。
质疑:一个“耳朵”要3个亿
回应:总额6000多万,十多个单位参与
一个“耳朵”3个亿? 2011年7月5日至14日,国家审计署卫生药品审计局接实名举报,专程派人来上海九院调查审计曹谊林科研课题申请和经费使用情况。经过10天的审计取证,曹谊林教授自1999年至今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科研课题第一负责人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涉及项目经费总额6409.23万元,所有项目均已结题,通过验收。审计取证调查反馈,7个课题均有其明确的研究任务和目标,账目原汁原味,经费的使用均严格按项目计划后执行,科研项目达到任务书预期效果。
面对经费的质疑,曹谊林昨天也带着科研团队予以澄清:在从事组织工程的10多年中,共拿了2个973项目,几千万元经费中有全国十几个单位参与。“我只是其中的牵头人,经费要分给十几个子课题单位。而在十年中并不仅仅只研究‘人耳鼠’,还要用组织工程技术在很多大动物身上进行实验。”曹谊林还称,2005年后其本人就没有再接过一个科研项目,把机会留给了团队年轻的科研工作者。
质疑:为何投入后无产出?
回应:已有多项成果,能在体外再造人耳
除了“人耳鼠”,科研团队还在其他很多大动物身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曹谊林昨天列出了这10年来组织工程应用到其他器官的科研成果,为大型哺乳动物“拷贝”了骨骼、软骨、肌腱、关节、皮肤、神经等。比如,从兔子的眼内分离出角膜缘干细胞和角膜基质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构建出“有活性”的角膜组织,然后移植到兔角膜缺损部位,移植手术后8周,这块“复制品”变成透明状,与正常角膜毫无二致。此外,还为狗再生了半月板、修复了头颅;为羊的骨骼缺损修复。
对于治疗拇指缺损的病人,医生通常是将患者脚趾的骨头嫁接到拇指上。现在,专家则用牵引器先将拇指拉长,再抽取骨髓干细胞培养出缺损的拇指骨头。除了骨头,专家还为病人修复了缺损的皮肤。
这个技术攻破后,意味着人类有望用自己的骨髓细胞来修复缺损,不需要“拆东墙补西墙”,并能拷贝不走样。“组织工程就好比是‘人体打印机’”——从正常人体中取一小块组织细胞,让它在体外大量扩增,再回植到组织需要修复的部位,让它修复出一个完整的组织,例如耳朵、骨头等。通俗地说,就像打印一样,可复制任意一块你需要修补的骨头、皮肤。
一旦条件成熟,“器官配件工厂”对心脏、肝脏、肾脏等复杂器官的复制梦想将不再遥远。“我希望明天就能大规模用于人体。”曹谊林昨天指出,目前技术成熟程度已经达到八九成,“不过,人是人,狗是狗,老鼠是老鼠,还有10%的技术究竟何时能攻克还说不清,这些技术要临床推广务必经过生物安全性检测及国家药监等部门批准,需要经过长时间反复临床验证。”
目前,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人体细胞的体外耳廓软骨构建的关键技术已经成熟,曹谊林教授领街的团队现在不但可以在裸鼠体内用动物的软骨细胞成功再生人耳,而且在体外培养箱内也能形成再生人耳廓形态的软骨,这一成果已于去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成为“十一五”“863”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最近该团队应用小耳症病人的残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箱中再造人耳廓形态软骨也获得成功。应用人体细胞在体外再生逼真人耳廓形态软骨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相关报道,这是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期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也是推进临床应用转化进程的关键一步,目前人残耳软骨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已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相关的产品标准也已制订,近期准备开始更全面的检测。
■对话
“院士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
问:今年5月,你当选为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入公示期后,你的熟人开始在媒体上揭发你。 8月17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你落选了。是不是和 “人耳鼠造假”、“骗取三个亿”有关系?
曹谊林:这个院士(候选),对于我来说根本不重要。我是搞科学的,科学对我来说才是更重要。什么院士的,一点都不重要。
问:候选中科院增选院士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你得罪了谁?
曹谊林:这里面的矛盾恩怨很深。至于学术问题,上星期,我们请了院士和有关专家,把我们做的老鼠都打开,做过鉴定。
问:饶毅和你一样落选了,是不是从国外回来的人容易受到排挤?
曹谊林:科研环境现在很恶劣。只要热爱科学,事实总是事实。
问:声誉受损了,你想过要出来解释吗?
曹谊林:无所谓的,是黑是白,不是我一个人在做,全国、全世界都在做组织工程。不去调查,就听信个别人来讲述,真的把中国的科学环境搞得很糟糕。
问:2001年展出的“人耳鼠”是模型吗?有人说你学术不端?
曹谊林:不是模型。
问:你的同学商庆新说,他一直心存怀疑。那次老鼠体内的肯定不是软骨,是模型。
曹谊林:从支架材料、细胞集中到老鼠身上,需要6周才能长成一个耳朵。那次因为时间紧,只有2周时间,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过程,是尚未培育成熟的软骨。怎么能说是假的呢?
问:你回国后,一直没做“人耳鼠”实验。
曹谊林:没必要,浪费国家人力、财力。
问:那还是不能说服那些有疑问的人?
曹谊林:前两个星期,我们刚刚做了八个,就是为了证明这点。做过的东西干吗再做呢?比“人耳鼠”好的东西多了。科学是前进的,回来后再做国外的东西有意义吗?
问:因为“人耳鼠”,你获得了各种荣誉和资金。有报道说你“一只假耳朵,骗取了国家3个亿”?
曹谊林:简直是胡说八道。我骗国家的钱?国家不来找我啊?法律不来找我啊? (科研项目)是审计署全部审计过的,3个亿是胡说八道。如果是骗的话,我老早就被抓进去了。
团队重塑“人耳鼠”证清白 交大认定技术真实
曹谊林介绍“人耳廓形态软骨构建”。舒伟伦 图
因“人耳鼠”而享誉医学界的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谊林教授昨日现身上海,他面前就摆着他的团队近期培育出的4只长着“人耳朵”的老鼠。这次“人耳鼠”的亮相与10年前那次震惊全球的亮相不同,它们是为了攻破此前媒体报道的不实之处──曹谊林昔日的科研搭档实名举报曹谊林的“人耳鼠”技术系学术造假,并认为曹谊林以此骗取国家3亿元的科研经费。
这种背上背着一只人类耳朵的小老鼠最早在1997年问世,是由当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曹谊林于Vacanti实验室内主要完成的。有媒体曾撰文质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成果存在科研造假,并认为科研经费使用存在弊端。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对组织工程的成果进行了确认。
团队重塑“人耳鼠”
昨天,调查结果也一并在发布会上发布: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的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是真实的,也是国际公认的成果。
为了自证清白,2011年6月21日曹谊林教授研究团队开始构建耳廓支架材料,再次开始重复验证实验。6月24日至25日,细胞接种于支架材料。经体外一周培养,于7月1日至5日,将接种了细胞的耳廓支架植入裸鼠体内。6周后的8月中旬,在8个裸鼠背上成功构建了“人耳软骨”,形态良好,并作全程实验录像。
病理鉴定为软骨组织
8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组织了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和8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鉴定委员会对曹谊林教授领衔的国家组织工程学术研究成果予以事实鉴定。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曹谊林教授的相关汇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学术评议。现场展示了活体“人耳鼠”,并当场取材验证,再生组织经现场冰冻切片,病理鉴定确认为人软骨组织,并同时移送第三方机构作组织病理学鉴定,8月16日病理报告进一步证实为软骨组织。
鉴定会结果显示:与会全体成员一致认为“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和成熟的,在国家对该项科研的投入下,曹谊林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和缺损修复的大动物模型研究,体外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技术等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特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10年中发表SCI论文85篇,总影响因子>300分,他引>2000次。该团队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组织工程的发展及提升我国组织工程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曹谊林教授还透露,最近该团队应用小耳症病人的残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箱中再造人耳廓形态软骨也获得成功。应用人体细胞在体外再生逼真人耳廓形态软骨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相关报道,这是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期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也是推进临床应用转化进程的关键一步,目前人残耳软骨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已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相关的产品标准也已制订,近期准备开始更全面的检测。
“人耳鼠”
“人耳鼠”是先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的模型支架,然后让细胞在支架上繁殖生长。“耳朵”长好后,在无毛鼠背上割开一个口子,植入“人耳”。随后,“人耳”的支架会自己降解消失,“长”在老鼠的背上。
回应
质疑一:10年前展览后“人耳鼠”死亡
关于2001年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上展出的“人耳鼠”造假的情况,曹谊林教授表示,由于裸鼠的生命周期及缺乏免疫力,最初在美国获得成功并被报道的活体鼠不能被永久保存。
“人耳鼠”的正常实验过程是将带有软骨细胞的生物材料支架植入裸鼠体内后在无菌饲养条件下需6-8周才能形成软骨。
2001年曹谊林教授接到上级要求参展国家“863”计划成果展的任务,离开布展仅两周,实验室将软骨细胞接种到可降解材料的支架上并植入裸鼠体内送去参展。由于裸鼠缺乏免疫力,在展会参观人员众多的环境下,裸鼠被展出后2周死亡,实验周期未能完成,裸鼠体内还未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展示的裸鼠终止于实验中间过程。
质疑二:3亿元科研经费的去向
2011年7月5日至14日,国家审计署卫生药品审计局接实名举报,专程派人来上海九院调查审计曹谊林科研课题申请和经费使用情况。经过10天的审计取证,曹谊林教授自1999年至今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科研课题第一负责人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涉及项目经费总额6409.23万元,所有项目均已结题,通过验收。审计取证调查反馈,7个课题均有其明确的研究任务和目标,账目“原汁原味”,经费的使用均严格按项目计划执行,科研项目达到任务书预期效果。
avatar
S*e
3
SF~
清唱都这么厉害~ 鼓掌~
avatar
e*r
4
黑色幽默

造假质疑
有一只“人耳软骨”。这是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为了回应“人耳鼠
”学术造假质疑而最新培养的“人耳鼠”。
耳鼠”背上再生的那个耳朵是软骨组织,“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的。该委员会由包括
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在内的共8名专家组成。
医学院教授、国内组织工程领域“头号人物”曹谊林,却被“学术造假”的质疑推上风
头浪尖。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 标 题: 落选院士再养8只人耳鼠证清白 被认定技术真实(图)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8 02:26:26 2011, 美东)
: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谊林科研团队现场展示已存活6-8周的“人耳鼠”回应学术造假质疑
: 在市第九人民医院10号楼八楼,4只裸鼠活蹦乱跳。和其他老鼠不同,它们的背上都有一只“人耳软骨”。这是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为了回应“人耳鼠”学术造假质疑而最新培养的“人耳鼠”。
: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医学院等公布了学术鉴定委员会调查后的最新结果:“人耳鼠”背上再生的那个耳朵是软骨组织,“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的。该委员会由包括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在内的共8名专家组成。
: 有媒体称人耳鼠造假骗钱
: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今年刚成为有效候选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国内组织工程领域“头号人物”曹谊林,却被“学术造假”的质疑推上风头浪尖。
: 今年6月20日,有媒体撰文质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成果存在科研造假,“植入老鼠体内的肯定不是软骨,有可能只是高分子材料支架。”质疑者还称,曹谊林赖以成名的“人耳鼠”是维持了十余年的谎言,他因此获得众多荣誉和资金支持,之后却停滞不前,让巨额投入打了水漂——“一只假耳朵,骗取三个亿”。

avatar
N*9
5
感谢,感谢。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SF~
: 清唱都这么厉害~ 鼓掌~

avatar
d*i
6
落选了还能叫院士?br />

造假质疑
有一只“人耳软骨”。这是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为了回应“人耳鼠
”学术造假质疑而最新培养的“人耳鼠”。
耳鼠”背上再生的那个耳朵是软骨组织,“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的。该委员会由包括
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在内的共8名专家组成。
医学院教授、国内组织工程领域“头号人物”曹谊林,却被“学术造假”的质疑推上风
头浪尖。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 标 题: 落选院士再养8只人耳鼠证清白 被认定技术真实(图)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8 02:26:26 2011, 美东)
: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谊林科研团队现场展示已存活6-8周的“人耳鼠”回应学术造假质疑
: 在市第九人民医院10号楼八楼,4只裸鼠活蹦乱跳。和其他老鼠不同,它们的背上都有一只“人耳软骨”。这是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为了回应“人耳鼠”学术造假质疑而最新培养的“人耳鼠”。
: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医学院等公布了学术鉴定委员会调查后的最新结果:“人耳鼠”背上再生的那个耳朵是软骨组织,“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的。该委员会由包括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在内的共8名专家组成。
: 有媒体称人耳鼠造假骗钱
: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今年刚成为有效候选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国内组织工程领域“头号人物”曹谊林,却被“学术造假”的质疑推上风头浪尖。
: 今年6月20日,有媒体撰文质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成果存在科研造假,“植入老鼠体内的肯定不是软骨,有可能只是高分子材料支架。”质疑者还称,曹谊林赖以成名的“人耳鼠”是维持了十余年的谎言,他因此获得众多荣誉和资金支持,之后却停滞不前,让巨额投入打了水漂——“一只假耳朵,骗取三个亿”。

avatar
O*e
7
8错。。厉害~~
avatar
h*t
8
不容易,为了这个头衔,人家奋斗了很多年,也辗转京沪两地,真是不容易哦。
avatar
z*n
9
试试做个消音伴奏?
avatar
p*n
10
比陈进还辛苦?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容易,为了这个头衔,人家奋斗了很多年,也辗转京沪两地,真是不容易哦。
avatar
N*9
11
我是技术盲。冒昧地问一句:请问你能帮我做一个嘛?我给你10个包子。伴奏网上找过
了的,消音都没消好。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试试做个消音伴奏?
avatar
D*9
12
两个问题:
1. 这个只是用一个干细胞长在骨架上分化一下。但是老鼠的细胞尤其是stromal cells
会不会渗入到组织中, 这样的组织能移植到人身上?
2. 这个技术看上去比较成熟, 他申请了这么多钱, 打算有和改进和发展?
请懂行的人科普一下
avatar
z*n
13
找了一下,下边这个你可能也听过,是消音版,听上去已不错了,消音版也只能做到这
种程度了,还是免费。你可以试试后期,应能把原唱人声盖住,我用过消音伴奏比这还
差的,做出来还可以。。。
http://bz.5sing.com/1282587.html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技术盲。冒昧地问一句:请问你能帮我做一个嘛?我给你10个包子。伴奏网上找过
: 了的,消音都没消好。

avatar
i*g
14
就这点资料很难判断,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个不是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就是做个支架,然后把软骨细胞往上面堆,
比如说,他需要大量的细胞,这个无法用个体一点点细胞培养出来
或者,他是用软骨前体细胞系,大量培养后,转覆盖到支架上,然后诱导分化出软骨
还有,接着要覆盖一层皮肤细胞呢,或许这里没有多少人接触这些,我知道也不多。皮
肤本身就是个麻烦,你去找本组织切片图来看,这个皮肤组织可是复杂了,多少个层面
,毛孔,汗腺,神经。忒麻烦。说句实话吧,版上真有人能生成完整的新嫩全套皮肤组
织,而不是那种一种皮肤细胞堆出来的细胞块,你这辈子,当亿万富翁,小菜一碟:你
知道多少妇女,每年花多少钱在化妆和美容上面么?多少有钱人,想变得至少表面年轻
些些?
这些组织工程,我个人比较消极,认为是靠近医学,好赚钱,也需要有人做,全世界全
中国一个人也不做,也不妥。但里面花头不多,难以做深入。
大家其实都知道,做实验要找个切入点,有些领域没有多少切入点,比如说,让这版上
的人去做整个心脏,整个肝脏的器官冻存,估计大家都瞠目结舌,扰头不解。
avatar
t*5
15
唱得很好听。
要贴歌词才有奖励的啊。。。
avatar
b*a
16
好听~
avatar
l*e
17
恩,mm的清唱很显示功力,声音也很适合这类型的曲目。
avatar
s*o
18
蛮有点古风~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