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饶毅: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转)
avatar
饶毅: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转)# Biology - 生物学
t*n
1
在版上考古了一下,知道不能在邀请信里怀孕,不然容易被拒,不知道如果写买了房子
想邀请父母过来住住行吗?自己买房也会是像怀孕一样的敏感事件吗?多谢!
avatar
c*s
2
Is it the same as SSN for us?
avatar
j*g
4
徐静蕾是娱乐圈公认的才女,人长得也漂亮,是熟女一个。她在娱乐圈里面绯闻
倒是不少,但是只承认过和黄立行的恋情。但是,她说自己不会选择结婚。
感觉这个女人是神一般的存在,她的理论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这样就很好了,
她不需要靠什么而活。
估计传出绯闻也只是她生理上的需求吧,可以说这女人基本上是一个过客,不会
是任何人的囊中物。或许她曾经也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现在还不能够忘怀吧,也或
许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需要去到达内心所向往的高度。男人不是她的归宿,她只属于
自己。
avatar
z*t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x2 讨论区 】
发信人: dltmddyd (teatea), 信区: Sex2
标 题: 你听过的最淫荡的一句话(in english)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0 03:14:20 2010, 美东)
?
avatar
I*J
6
买了个new ipad给老爹,让人带回去,让妹妹帮着安装中文软件,但是回话说,装的系
统不适合国内,app store里无法搜索中文软件,
大家知道怎么办么?
avatar
t*o
7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
,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
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
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在我(作为科学
的评论员第二身份)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
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这是和题目的联系。同
时,我认为如果考虑中国“国家最高科学奖”,其委员会需要做好功课,至少了解到本
文的层面,而不是因为争议搁置考虑。

我希望,有比较多的人,从各方面使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世人所知。如果我们大家努力
使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才是我第一身份导致的小事件通过第二身份而
带来的意义。

【以下为正文】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可能不认
为只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尚未成为主要的药物来源。

对于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思潮。一种认为中药在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以后毫无作
用,另一种认为中药不能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来评判、而有中药特殊的标准。

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非常清晰地肯定中药仍有益于人类,一个古老的传统还含
有很大的潜力改善健康。

回顾对它们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到极端思维的错误,而理性的思维,常常看起来是中间
道路,却是合理的、也是进步的必由之路。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两项工作都是以现代科
学的方法,遵循现代科学的标准。他们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无数儿童和成人的
生命。

两个药物都来源于中药,而且碰巧是两位年龄接近的科学家于1970年代初期发现。在大
型“523任务”研究抗疟疾药物过程中,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
的代表性人物。在以个体科研小组模式自由探索性地研究中药抗癌作用过程中,哈尔滨
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亭栋是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


在屠呦呦和之前,陈克恢曾于1920年代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短期工作,期间用中药做出重
要发现,特别是他对麻黄素功能的研究,闻名中外。在到协和工作以前,陈克恢留学美
国留学获得很好的科学训练。在协和工作以后又回到美国,在学术界和药物工业界,特
别是药理学界,陈克恢蜚声国际。

1950年代后中国闭关锁国二十多年。在北京工作的屠呦呦和哈尔滨工作的张亭栋都没有
可以和陈克恢相比的训练背景。他们分别在1950年代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
)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他们在从事关键发现时期的工作条件也远非理想。1960年代中后
期和1970年代初期,中国正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热潮中,是中国历史上奇
特的阶段。在经历了有些中国人把人斗人的劣根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几年、在将中国科
学院和大学有经验的科学家和教授纷纷被批斗、关牛棚和靠边站后,到1970年代初,大
学、科研机构很多人都无所事事,甚至每天工作时间主要是看只有4版的《人民日报》
等报刊,有些女科学工作者当时也加入上班打毛衣的行列,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更是很
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竟然有人做出重要的发现,而且堪称中国近代可能最重要的
两项药物发现,其记录迄今未被大量投资药物开发的今天中国医药界所超越。

肯定和认可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工作,回顾他们的工作,不仅对于他们有意义,而且本文
希望能够刺激其他人更仔细的研究、以期总结有益的经验和值得汲取的教训,促进今后
中国的医药更快更好的研究和对自然的有效探索。

青蒿素和屠呦呦

现在不少人知道青蒿素(artemisinin)的作用。它是起效最快的抗疟药,可以在一线
使用,也是在对其他常用药物如氯喹出现抗药性情况下,可以改用的药物。当然,青蒿
素并非无缺点,也不是可以替代所有其他抗疟药的唯一药物。但是,它确实治疗了很多
病人,有时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在结构上,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
的一类药物,迄今国内外仍然试图寻找更好的衍生物,以便改进疗效、减少抗药性。在
科学上,青蒿素作用的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仍然是研究的问题。

对于青蒿素的发现,知道的人也不少,但有较大争论。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屠呦呦是否
可以作为其代表人物。

“523”任务,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应越南的要求、也考虑中国南方的疟疾
问题,而开始的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其组织起始为1967年5月23日,那是文革中开会
都怕找不到安稳地方的时代。组织的主要协调办公室一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参与的单
位遍布全国很多地方,北京、上海、云南、山东…,人员至少几百人。毫无疑问,这是
一个大规模合作项目,其中有很多人的集体起了作用。但是,是否有代表人物?谁是代
表人物?

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
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被召集加入“523任务”。

“523”计划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制造已有西药的仿造品、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
药,制造驱蚊剂。在中药里面,不同课题组试了很多中药,包括药效较强、但副作用较
大的常山。不仅古代中药书上,就是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民间都有使用青蒿的记录。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课题组的余亚纲梳理过可能的抗疟中药,共808个,其中
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
取物有60%~80%的抑制率,但不稳定。屠呦呦给课题组提供了筛选了多个中药的清单(
矿物药:黄丹、雄黄、硫黄、皂矾、朱砂等;动物药:鼠妇、地龙、蛇蜕、穿山甲、凤
凰衣等;植物药:地骨皮、甘逐、黄花、菱花、鸦胆子、青蒿、马鞭草等)。屠呦呦课
题组也观察到青蒿的效果,但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效价仅30-40%。1971年,屠
呦呦本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这一
方法的提出立即导致发现青蒿的高效性。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523任务的会议上报
告这一结果,获得大家注意,但并未成为唯一的重点,会议总结时组织者建议“鹰爪要
尽快测定出化学结构,并继续进行合成的研究;仙鹤草再进一步肯定有效单体临床效果
的基础上,搞清化学结构;青蒿、臭椿等重点药物,在肯定临床效果的同时,加快开展
有效化学成分或单体的分离提取工作”。

屠呦呦课题组工作其后集中于青蒿。倪慕云先试图获得青蒿中的活性化合物,以后钟裕
蓉成功地获得青蒿素结晶,她们取得分子式。由屠呦呦课题组成员携带青蒿素,以其他
课题组(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为主分析青蒿素分
子、解析青蒿素结构。在获知屠呦呦小组1972年结果的情况下,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都分别进行青蒿的提取工作,山东省中医
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并分别命名为“黄花蒿素”(
山东)和 “黄蒿素”(云南)。1974年,黄花蒿素和黄蒿素都被认为都是北京的青蒿
素。

虽然青蒿素历史有很多争论,无异议的是: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乙醚提取对于
发现青蒿的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获得青蒿素的钟裕蓉
,也无疑是屠呦呦课题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公开会议上得知屠
呦呦小组发现青蒿作用以后进行的。

有关青蒿素的历史回顾很多,本文仅限于明确一个问题:屠呦呦确实在青蒿素的发现过
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其他课题组和科学家,确实起了很重要作用,屠呦呦的工作有前人
的基础,也有她课题组人员起很重要作用。肯定她的作用并不埋没其他人的作用。应该
有更详细的历史记载,让人们知道“523任务“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的贡献。

砒霜和张亭栋

砒霜的化学成分为亚砷酸(三氧化二砷)。

用砒霜治病,中药有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
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西方在十九世
纪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用亚砷酸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承认和推广。

1971年3月,哈尔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药师韩太云从民间中医得知用砒霜、轻粉(
氯化亚汞)和蟾蜍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韩太云将其改制水针剂,称"713"或"癌灵"
注射液,通过肌肉注射治癌,有些肿瘤病例见效,但毒性太大而导致被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继续此工作。张亭栋1950年代毕业于哈尔
滨医科大学、六十年代曾经参加西医学中医训练班。

1972年后,张亭栋等一方面开始主要集中做白血病,而不是无选择地做太多疾病,另一
方面他们将组分分别检测,发现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轻粉带来肾脏毒性、蟾酥带来升
高血压的副作用。后两者对于治疗无用。

1973年,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黑龙江医药》发表论文,报道他们用“
癌灵注射液”(以后也称“癌灵1号)治疗6例白血病病人。他们明确主要用砒霜的化学
成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和微量“轻粉(氯化地汞)”,结果6例慢性粒细胞性
白血病人都有改善,对其中一例有急性变的患者也有效。他们提到还正在研究对急性白
血病的作用。

1974年,他们以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和哈医大一院检验科署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发表“癌灵1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对17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总结他们1973年1月至
1974年4月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进行治疗,发现“癌灵1号”对多种白血病有效、而对急
性白血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1976年哈医大一院中医科曾撰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
血病完全缓解五例临床纪实》。1979年,荣福祥和张亭栋在《新医药杂志》报道癌灵1
号治疗后存活4年半和3年的两例病人,皆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在《黑龙江医药》发表《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治疗急性粒
细胞型白血病》。总结他们1973年至1978年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总共55例,其中
1973年至1974年23例用癌灵一号,1975年至1976年用癌灵一号加少量化疗治20例,1977
年至1978年用癌灵一号加少量化疗治12例。对于每一个病例,他们都具体分型,有明确
的疗效观察。全部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缓解率70%,12例完全缓解,对病人的毒
副作用小,他们还用十倍于成人的剂量,给12只家兔注射癌灵一号,未见心、肝、脾、
肾毒性作用。

有三个重要问题:1)张亭栋等是否确切知道治疗癌症的作用来源于“癌灵一号”,而
不是同时使用的其他中药、和化疗西药?2)他们是否意识到癌灵一号的作用来源于三
氧化二砷,而无需轻粉(汞)?3)他们是否知道三氧化二砷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
用?这三个问题,在1979年《黑龙江医药》杂志中,可以看到张亭栋和荣福祥有明确答
案:1)有三例病人(一位成人、两位儿童),单纯使用癌灵一号,不用其他中药、不
用化疗西药,也显示疗效,其中当时儿童存活已经4年,成人已存活9个月;2)在第11
页,他们指出“癌灵一号之有效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其他中药为“扶正”,他们明确
这些中药并非治疗白血病、而用来支撑病人身体状况;3)在第10页和第11页指出,他
们明确指出对早幼粒型白血病效果最好。

可以说,到1979年,张亭栋和不同的同事合作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
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也既法国-美国-英国分型的M3型白血病)。

198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指导:张亭栋;执笔:李元善,胡晓晨;参
加人:李明祥,张鹏飞,荣福祥,孙洪德,李会荣,吴云霞,检验科血研究室)在《黑龙江中
医药》发表《癌灵1号结合辨证施治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3例临床小结》,报道癌灵
一号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24%、总缓解率达86%。1982年的全国中西医结合
白血病座谈会上,张亭栋、李元善公布了《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实验研
究―附22例完全缓解分析》和《98例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与临床疗效探讨》。

1984年,张亭栋和李元善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总结他们1972年以来治疗的8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析其中
完全缓解的22例。他们指出,完全缓解的22例中,7例为M2型,15例为M3型白血病(既
APL)。他们也指出“以M3型效果尤为显著”。1985年张亭栋等撰写《癌灵1号(713)
注射液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1991年在《中医药信息》杂志,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荣福祥、王钦华、李
金梅、冯秀芹发表“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长期存活16例报告”
,应该是1984年张亭栋、李元善文章中的的延伸。1991年文章指出,他们从1974年到
1985年以癌灵一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19例完全缓解,五年存活16例。

1992年,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结
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作为“经验交流”,介绍的内容完全相同于
1991年论文。比较奇怪的是,英文文献基本都引用这篇文章。这篇也是中文,内容是
1991年的简介,而实际发现在1973年就有文章,在1979年就明确对APL的作用最好。

张亭栋研究的几个问题

张亭栋等当时的研究,没有对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是觉得不能用不治疗作为对照
?1982年,张亭栋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的评论文章,显示他知道医学研究的规范
,但他指出“对于较严重疾病的患者建立对照组,即使是建立无害的‘空白对照’,也
是不允许的,只能用平素认为较好的疗法与新疗法来对照观察。而对于某些‘绝对’的
治疗也可以不必选用对照组,如对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等,也可以说明”。这种
说法有些人接受、有些人不接受,但其中的道理很清晰。

中医理论是否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今天复习这些文献,可
以看到,中医辨证分型,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没有意义。比如,他们谈到对急性
白血病的中医分为五型,而治疗时使用三氧化二砷并无差别,对于其他辅助的中药,也
许这些分型起作用,但当证明三氧化二砷有作用,而其他中药不用也可以的时候,中医
分型的意义就没有确定。而西医对白血病的分型才对他们找到适应症起了作用。他们完
全放弃中医辨证分型以后,适应症和效果更确切。有趣的是,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
、韩太云在1973年的第一篇论文完全没有谈中医理论,而其后多篇论文讲解中医辨证分
型。

中国对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的贡献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曾被认为是白血病比较凶猛致死的一种。1973年,法国
Bernard等推出的西药化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其后改进的方案成为世界主流治疗方法
。1973年张亭栋等发现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至1979年
完全清楚其最佳适应症为M3型白血病(也就是APL)。

1983年,Koeffler 总结了多种化合物(包括维甲酸)在体外细胞培养对人白血病细胞
的分化作用。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Flynn等报道用13-顺维甲酸治疗一例APL病
人,对白血病有缓解、因其他原因去世。1984年,瑞典的Lund大学医院内科的Nilsson
报道用13-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6年荷兰的Daenen等报道用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
APL。1986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Fontana等报道用13-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

198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用全反维甲酸治愈一例5岁白血病儿童。1987年王振
义课题组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报道用全反维甲酸(合并和单独)治疗六例APL病
人。1988年,王振义课题组在美国《血液》杂志发表论文,总结他们用全反维甲酸治疗
24例APL病人,获得完全缓解。这篇论文,使有关医生瞩目全反维甲酸治疗白血病,引
起广泛重视,在国内外较快得到重复和推广,为APL病人带来福音。

1995年,大连解放军中医血液病专科中心黄世林、郭爱霞、向阳、王晓波和大连医科大
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林慧娴、富丽等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
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以复方青黛片治疗60例APL,完全缓解率98%。所用中
药复方含青黛、太子参、丹参、雄黄,估计是雄黄的硫化砷起作用。

1996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的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在《中华血液学
杂志》当年第二期发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总结他
们自1992年至1995年用简化为三氧化二砷(不含汞)治疗130例APL病人中完成一个及以
上疗程的73例。初治患者完全缓解率为73%,复发患者完全缓解率为52%,与全反式维甲
酸无交叉耐药。

1996年8月1日美国《血液》杂志发表陈国强、朱军、石学耕、倪建华、仲豪杰、Si GY
、金小龙、唐玮、李秀松、熊树民、沈志祥、孙GL、马军、、张鹏、张亭栋、G
Claude、陈赛娟、王振义、陈竺的合作论文。该文报道陈竺、王振义、陈赛娟等带领上
海血液研究所,用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开创对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的分子机理
研究。

1997年,徐敬肃,段秀锦,徐莹,辛晓敏,宋晓红,张庭栋在《中国血液学杂志》报道对于
一例三次反复发作的APL病人,每次用癌灵一号,获得20年存活。

1997年《血液》杂志发表沈志祥、陈国强、倪建华、李秀松、熊树民等论文,他们用纯
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15例APL,其中10例只用三氧化二砷,取得90%的完全缓解率。

1998年,世界最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位于美国纽约的Sloan-
Kettering癌症纪念医院和康奈尔医学院的Soignet等的论文。他们在12例其他治疗后复
发的APL病人,用三氧化二砷,观察到11例完全缓解,其机理可能和细胞部分分化和细
胞凋亡有关。

从此,国际医学界广为接受三氧化二砷对APL的治疗作用。
迟迟未至的认同

屠呦呦和张亭栋的研究成果,国际国内都认可:都得到了应用,直接产生治病救人的效
果。

但是,两人由于不同的原因,个人没有获得中国充分的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

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广为人知。而屠呦呦的贡献,却一直有争议。其原因,还待历史
学家细究。初步可以看到:与齐心协力的“两弹一星”大计划不同,青蒿素的研究几乎
从头到尾经常出现矛盾,不同课题组之间矛盾,课题组内部不同人之间的矛盾。当时的
研究人员,因为文革的原因,一般年资都比较低,有了课题组也相互不服气。论文写作
不及时、发表不规范,英文论文更滞后,留下争议的余地。如果按现在自己先发表论文
再与他人分享,争论会少很多。不过,这样虽然对科研人员好,对于病人就不一定是最
好:如果都要等一家发了论文,其他课题组才能用药,当时有些病人就不可能用药,其
中有些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

张亭栋虽然被《纽约时报》报道过,但未受到中国的充分肯定,在国际学术和医学界也
几乎默默无闻,其原因不在矛盾。他的课题组,有人发生过矛盾,但在很后面。从1973
年开始发表的论文中,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很清晰。他未被很好地认可,可能与所在地区
有关,也和他英文论文较少、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有关。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没有
充分意识到其工作重要性的可能性。

1998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陈国强、陈赛娟、王振义、陈竺在专题笔谈中介绍“
自70年代初期,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在两次实践中发现三氧化二砷(简
称氧化砷)治疗继续早幼粒白血病(APL)有效。进两年来,我们与哈医大合作,应用
氧化砷注射液知道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常规化疗药物耐用的APL复发病人”,肯
定了张亭栋的工作。

但几乎所有英文文献,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引用的文献不太提他的名字。几乎
所有英文文献并不知道张亭栋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有关论文早在1973年到1979
年就发表。很多英文文献,包括国内学者在国外发表的文献,和国外学者的文献,都将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发现定为1992、甚至1996年。例如,重复中国结果,也有助于
将中国发现推到世界的1998年Soignet等的论文,在摘要中说中国有两篇报道三氧化二
砷治疗APL的文章,在引言中说中国最近有报道三氧化二砷可以引起APL完全缓解,然后
引用了孙鸿德等1992年《中西医结合杂志》的短篇“经验交流”、张鹏等1996年《中国
血液学杂志》、沈志祥等1997年《血液》等论文。

1996年《科学》记者对三氧化二砷的介绍,虽然介绍了张亭栋,但说他的文章是1992年
发表的。

张亭栋本人很少英文论文。2001年,张亭栋和陈国强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为王铸
钢、王振义、陈赛娟、陈竺,通讯作者为陈竺)在国际期刊《癌基因》发表论文,介绍
三氧化二砷,在引言中,他们也称最近发现三氧化二砷对APL的作用,引用陈国强等
1996年《血液》论文。在正文内,说明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始于1971年,但没有文献,号
称治疗了一千多不同癌症的病人,观察到对几种癌症的作用,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食管癌、和特别是APL”,但是也无文献引用。然后,文章说对APL作用的初
步报道于1992年,引用孙鸿德的“经验交流”。这样,张亭栋本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英文
文章就没有引用自己1970年代的几篇文献,把自己在1973年和1974年公开发表的三氧化
二砷对白血病的疗效、和1979年明确提出对APL疗效最好的发现,全部淹没了。而1992
的论文,在本质上,与1979年的文章无差别,既没有改变所用的药物成分、也没有改变
适应症。

2002年朱军、陈竺、Lallemand-Breitenbach、de The等在《自然综述癌症》介绍砒霜
治疗作用时,在图中显示了1970年代张亭栋的里程碑作用,但引文是孙鸿德等1992年经
验介绍(在引文中注明是证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作用的第一篇论文)、和1996年张鹏
等的论文。

因为1992和1996这两篇文章是中文文章,而且没有引用1970年代文献,所以,国外学者
一般不能知道原始文献。

王振义和陈竺2008年在《血液》杂志综述APL研究进展,对于三氧化二砷对多种癌症的
治疗,引文为2002朱军等文章。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引文为1992年孙鸿德等的经验
交流、以及张鹏等(1996)、陈国强等(1996)、沈志祥等(1997)、牛等(1999)。

张亭栋的作用和发现年代,在国际上尚未得到重视。

肯定张亭栋和屠呦呦的意义

中国肯定张亭栋和屠呦呦等,不仅是对于他们迟到的感谢,也有利于中国和世界认识中
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直接马上可以研究的是确定三氧化二砷的可能还有其他治疗
作用。癌症中就包括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淋巴肉瘤等。比如,方锦声等1981
年在《江苏省医学科学情报所》总结对4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癌灵一号加外
科手术的三年存活率为42%,其中5例生存超过5年,而单纯手术的三年存活率为8%,无
超过5年者。1988年李元善、张亭栋、王兴榕、刘旭在《肿瘤防治研究》报道他们在体
外细胞培养观察到癌灵一号对肝癌细胞系的作用。间接来说,严格地研究其他中药成分
的作用,可能还有更多发现。中国一些医院模模糊糊用的一些药、和很多企业马马虎虎
地仓促上马制造一些药,如果有严格检验,可能适应症会更明确,世界才能接受,真正
适合的病人才能得到帮助。

研究青蒿素和“523任务”历史,有助于了解中国大科学计划、大协作的优点和缺点。
“两弹一星”是成功的例子,青蒿素的经验并不同于两弹一星。而彼时还有遍布全国的
“气管炎办公室”、“慢性老年性肺心病”等课题,耗费的人力、物力可能不下“523
”,但结局并不乐观。汲取这些先例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目前的多个大项目,也许有裨
益。

人无完人 实事求是

如果哪天屠呦呦和张亭栋获得了中国的普遍认可、甚至世界的肯定,我希望,中国大众
不能简单地英雄崇拜,认为他们是完人。他们不是,也没有人是。

他们的工作都有前人的基础、以及合作者的贡献。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全国合作的任
务,很多人参与了、并作出重要贡献。屠呦呦课题组内部多个成员也有重要贡献。不能
因为肯定屠呦呦就否定课题组其他人员的贡献、其他课题组的贡献。

他们有才能,但并非才华出众,而是以自己的能力,在合适的工作上,认真做好工作,
做出了重要发现。

他们的性格也非人人要学习的榜样。我自己和屠呦呦交流也觉得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不
欣赏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都收藏在自己家,不交出来给研究院,也不给我们看。


他们的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
,有着客观的标准,也可以通过争论将我们带近真理。

【相关文献 】

青蒿素部分

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1965) 疟疾专辑 上海科技出版社.

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档案馆.Wg-5-4.抗常山呕吐药物的寻找,健康人试服常山半夏合
剂片的副作用的观察.196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通知.《67》科十字第
118号、后科字第388号.下达《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纪要及《疟疾防治药
物研究工作协作规划》.附件一.1967-6-16.原全国五二三办公室.五二三与青蒿素
资料汇集.内部资料.2004.

中医研究院革命委员会(1970).常见病验方选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1975) 疟疾研究・化学合成药与临床观察专
集.

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疟疾研究・化学合成药与临床观察专集,
1975-7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1977).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 1977
(3):142.

Qinghaosu Coordinating Research Group(青蒿素协作研究组).A new
sesquiterpene lactone-qinghaosu.Chin Sci Bull(科学通报) 1977(3):142.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1978) 青蒿抗疟研究 1971―1978

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吴照华,吴毓林,周维善(1979).青蒿素(
Arteannuin)的结构和反应.化学学报,37:129-142.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1982). Clinical studies on the treatment of
malaria with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J Tradit Chin Med 2:45
�50.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1982) Studies on the toxicity of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J. Tradit. Chin. Med. 2:31�38.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1982)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artemisinine).
J. Tradit. Chin. Med. 2:3�8.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1982) Antimalarial efficacy and mode of action of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in experimental models. J. Tradit.
Chin. Med. 2:17�24.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1982) The chemistry and synthesis of qinghaosu
derivatives. J. Tradit. Chin. Med. 2:9�16.

Meshnick, S.R., 1998. From quinine to qinghaosu: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In: Sherman, I.W. (Ed.). Malaria: Parasite Biology,
Pathogenesis, Protection, ASM Press, Washington, DC, pp. 341�
53.

Meshnick, S.R., Dobson, M.J., 2001. The history of antimalarial
drugs. Antimalarial chemotherapy. In: Rosenthal, P.J. (Ed.).
Mechanisms of Action, Modes of Resistance, and New Directions in
Drug Development, Humana Press, Totowa, NJ, pp. 15�25.

吴毓林 (2009) 青蒿素――历史和现实的启示.化学进展 21:2365-2371

Eckstein-Ludwig U, Webb RJ, van Goethem IDA, East JM, Lee AG,
Kimura M, O’Neill PM, Bray PG, Ward SA & S. Krishna S (2003)
Artemisinins target the SERCA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Nature 424:
957-961.

张剑芳(2006) 迟到的报告,羊城晚报出版社, 广东

屠呦呦 (2009) 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豫,杨恒林 (2007) 青蒿素类药治疗疟疾的回顾与展望.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8:46
-47.

砒霜和白血病部分

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1973) “癌灵注射液”治疗6例白血病初步临床观察.
黑龙江医药 1973(3): 66-67.

Bernard J, Weil M, Boiron M, Jacquillat C, Flandrin G, and Gemon
M-F (1973).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results of treatment by
daunorubicin. Blood 41:489-496.

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哈医大一院检验科 (1974). 癌灵1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对17例白
血病的疗效观察. 哈医大学报 1974(2):25-30.

荣福祥,张亭栋(1979).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长期存活2例报告. 新医药学杂志 1979
(6):31-34.

张亭栋和荣福祥(1979).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黑龙江
医药 1979(4):7-1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指导:张亭栋执笔: 李元善 胡晓晨 参加人
灵一号结合辨证施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73例临床小结. 黑龙江中医药 1981(4)

张亭栋 (1982) 谈谈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中西医结合杂志2:
180-181.

张亭栋 (1983) 中医对白血病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杂志 1983(3):71-74.

Koeffler HP (1983). 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cell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Blood 62:709-721
.

Flynn P. Miller W, Weisdorf D, Arthur D, Banning R, Branda R (
1983). Retinoic acid treatment of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In
vitro and in vivo observations. Blood 62:1211-1217.

Nilsson B (1984) Probable in vivo 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by
retinoic acid acid of promyelocytes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Br J Haematol 57:365-371.

张亭栋,李元善(1984). 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发现和实验研究。 中西
医结合杂志4:19-20.

张亭栋 (1985)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证治. 中西医结合杂志 5: 713.

Daenen 5, Vellenga E, van Dobbenbugh OA, Halie MR (1986). Retinoic
acid as antileukemic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nd Aspergillus pneumonia. Blood 67:559-561.

Fontana JA, Roger iS, Durham JP (1986). The role of 13-cis
retinoic acid in the remission induction of a patient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ancer 57:209-217.

Huang ME, Ye YC, Chen SR, Zhao JC, Gu LJ, Cai JR, Zhao L, Xie
JX, Shen ZX & Wang ZY (1987). All-trans retinoic acid with or
without low dose cytosine arabinoside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report of 6 cases. Chin Med J 100:949-953.

Huang ME, Ye YC, Chen SR, Chai JR, Lu JX, Zhoa L, Gu LJ &
Wang ZY (1988). Use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Blood 72:567-572.

李元善,张亭栋,王兴榕,刘旭(1988). 癌灵1号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杀伤动力学研究.
肿瘤防治研究 15:1-3

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荣福祥,王钦华,李金梅,冯秀芹 (1991) 癌灵1号结合中
医辨证施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长期存活16例报告. 中医药信息 1991(6):39-41.

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 (1992).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
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2:170-171.

Sun HD Ma L Hu XC Zhang TD (1992). Ai-Lin I treated 32 cases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hin J Integrat Chin & West Med
12:170-172.

段秀绵, 辛晓敏,王凤芹,冯秀芹,徐敬肃 (1992) 癌灵Ⅰ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
病(APL)患者白血病细胞抗癌活性的作用.实用肿瘤学杂志 1992(2):29-30.

黄世林,郭爱霞,向阳,王晓波,林慧娴,富丽(1995).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
病的临床研究. 中华血液学杂志6:26-28.

Huang SL, Guo AX, Xiang Y, Wang XB, HJ Ling, L Fu (1995).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APL mainly with composite
Indigo Naturalis tablets. Chin J Hematol 16:26.

张鹏,王树叶,胡龙虎,施福东,邱凤琴,洪珞珈,韩雪英,杨惠芬,宋颖昭,刘艳平,周晋,金
镇敬(1996)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华血液学杂志 17:
58-60.

Zhang P, Wang SY, Hu LH, Shi FD, Qiu FQ, Hong LJ, Han XY, Yang
HF, Song YZ, Liu YP, Zhou J, Jin ZJ (1996) Treatment of 72
cases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ith intravenous arsenic
trioxide. Chin. J. Hematol. 17:58�62.

Chen GQ, Zhu J, Shi XG, Ni JH, Zhong HJ, Si GY, Jin XL, Tang
W, Li XS, Xong SM, Shen ZX, Sun GL, Ma J, Zhang P, Zhang TD,
Gazin, Naoe T, Chen SJ, Wang Zy & Chen Z (1996). In vitro
studies o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rsenic trioxide (
As2O3)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s2O3
induces NB4 cell apoptosis with downregulation of Bcl-2 expression
and modulation of PML-RAR α/PML proteins. Blood 88:1052�1061.


Mervis J (1996). Cancer research: ancient remedy performs new
tricks. Science 273:578-

徐敬肃,段秀锦,徐莹,辛晓敏,宋晓红,张庭栋(1997). 癌灵1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血病20年存活一例. 中国血液学杂志 18:476.

陈国强,朱军,石学耕,仲豪杰,刘玮,金小龙,唐伟,李秀松,倪建华,熊树民,沈志祥,马军,
张鹏,张亭栋,G Claude,陈赛娟,陈竺,王振义(1997) 氧化砷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中华血液学杂志18:25-27.

Chen GQ, Shi XG, Tang W, Xiong SM, Zhu J, Cai X, Han ZG, Ni
JH, Shi GY, Jia PM, Liu MM, He KL, Niu C, Ma J, Zhang P,
Zhang TD, Paul P, Naeo T, Kitamura K, Miller W, Waxman, Wang ZY,
de The H, Chen SJ & Chen Z (1997). Use of arsenic trioxide (
As2O3)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I:
As2O3 exerts dose-dependent dual effects on APL cells. Blood 89:
3345-3353

Shen ZX, Chen GQ, Ni JH, Li XS, Xiong SM, Qiu QY, Zhu J, Tang
W, Sun GL, Yang KQ, Chen Y, Zhou L, Fang ZW, Wang YT, Ma J,
Zhang P, Zhang TD, Chen SJ, Chen Z, and Wang ZY (1997). Use of
arsenic trioxide (As2O3)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II: clinical efficacy and pharmacokinetics in
relapsed patients. Blood 89:3354-3360.

Soignet SL Maslak P, Wang ZG, Jhanwar S, Calleja E, Dardashti L,
Corso, D, DeBalsio A, Gabrilove J, Scheinberg DA, Pandolfi PP,
Warrell RP (1998) Complete remission after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ith arsenic trioxide. N. Engl. J. Med. 339:
1341�1348.

张亭栋 (1998) 含砷中药治疗白血病研究──谈谈癌灵1号注射液对白血病的治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8:581.

陈国强,陈赛娟,王振义,陈竺 (1998) 氧化砷注射液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记录
研究及展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8:581-582.

张亭栋 (1999) 癌细胞诱导分化、凋亡的新途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261-
262.

Zhang TD (1999). Studies on treatment of leukemi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containing arsenic. On treatment of leukemia with
Ailing No.1.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5:89-94.

Niu C, Yan H, Yu T, Sun HP, Liu JX, Li XS, Wu W, Zhang FQ,
Chen Y, Zhou L, Li JM, Zeng XY, Ou Yang RR, Yuan MM, Ren MY,
Gu FY, Cao Q, Gu BW, Su XY, Chen GQ, Xiong SM, Zhang TD,
Waxman S. Wang ZY, Chen Z, Hu J, Shen ZX, Chen SJ (1999)
Studies on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ith arsenic
trioxide: remission induction, follow-up, and molecular monitoring in
11 newly diagnosed and 47 relap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atients. Blood 94:3315-3324.

Zhang TD, Chen GQ, Wang ZG, Wang ZY, Chen SJ & Chen Z (2001).
Arsenic trioxide, a therapeutic agent for APL. Oncogene 20:7146-7153
.

Zhu J, Chen Z, Lallemand-Breitenbach V, de The H (2001). How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revived arsenic. Nature Reviews Cancer
2:705-714.

张亭栋 (2003) 开发砒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3:65-66.

Wang ZY, & Chen Z (2008).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from
highly fatal to highly curable. Blood 111: 2505-2515.
avatar
m*s
8
写旅游多好。
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舍近求远,非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版上考古了一下,知道不能在邀请信里怀孕,不然容易被拒,不知道如果写买了房子
: 想邀请父母过来住住行吗?自己买房也会是像怀孕一样的敏感事件吗?多谢!

avatar
B*g
9
No, baozi

【在 c*******s 的大作中提到】
: Is it the same as SSN for us?
avatar
T*U
10
price error啊
avatar
k*e
11
going down?

【在 z***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x2 讨论区 】
: 发信人: dltmddyd (teatea), 信区: Sex2
: 标 题: 你听过的最淫荡的一句话(in english)是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0 03:14:20 2010, 美东)
: ?

avatar
i*1
12
seetting ==> general ==>language 换成中文,
另外我估计你妹妹属于超级菜鸟,为啥不装好中文软件带回去,或者换一个懂技术的?

【在 I***J 的大作中提到】
: 买了个new ipad给老爹,让人带回去,让妹妹帮着安装中文软件,但是回话说,装的系
: 统不适合国内,app store里无法搜索中文软件,
: 大家知道怎么办么?

avatar
f*s
13
闻到火药味,从历史中找弹药。

【在 t*******o 的大作中提到】
: 【写在前面的话】
: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
: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avatar
t*n
14
我错了。。。。就是不知道旅游够不够有说服力嘛。。。。。大家都写的旅游吗?那我
也写旅游好了。。。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写旅游多好。
: 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舍近求远,非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avatar
c*s
15
where can I find it? baozi sent.
avatar
s*n
16
ordered one. hoho.

the-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bestbuy.com/site/GE+-+25.6+Cu.+Ft.+Side-by-Side+Refrigerator+with+Thru-the-Door+Ice+and+Water+-+Stainless-Steel/8784425.p?skuId=8784425&productCategoryId=abcat0901005&id=1205246215362&AID=10638425&PID=3610467&URL=http%3A%2F%2Fwww.bestbuy.com%2F
: * Bestbuy has GE - 25.6 Cu. Ft. Side-by-Side Refrigerator with Thru-the-
: Door Ice and Water for $179 with $70 shipping
: o MSRP $2199! Might be a price error!
: * Click here to add to cart and $70 shipping
: * Note:
: o

avatar
l*e
17
You are going down?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going down?
avatar
f*5
18
注册APPLE ID时选择中国地APP STORE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在 I***J 的大作中提到】
: 买了个new ipad给老爹,让人带回去,让妹妹帮着安装中文软件,但是回话说,装的系
: 统不适合国内,app store里无法搜索中文软件,
: 大家知道怎么办么?

avatar
k*0
19
陈竺的诺贝尔奖要泡汤了?
avatar
m*s
20
楼主自己先写个详尽的旅游计划。
酒店住宿、路程规划、舟车安排、景点参观顺序...
细致到你们确实可以按照这个计划直接旅游。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错了。。。。就是不知道旅游够不够有说服力嘛。。。。。大家都写的旅游吗?那我
: 也写旅游好了。。。

avatar
B*g
21
不用填

【在 c*******s 的大作中提到】
: where can I find it? baozi sent.
avatar
b*t
22
管他呢
in了再说哈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price error啊
avatar
r*g
23
room

【在 z***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x2 讨论区 】
: 发信人: dltmddyd (teatea), 信区: Sex2
: 标 题: 你听过的最淫荡的一句话(in english)是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0 03:14:20 2010, 美东)
: ?

avatar
g*p
24
其实,讲阿毛故事的祥林嫂只是失去了一切,万念俱灰的时候才会天天絮叨
我想一个富商大贾的姨太太,即使死了丈夫没了儿子
却也不会因为没有拿到皇上钦赐的一品诰命夫人的名号,而天天摇着纸扇登上戏台,敲
锣打鼓吆喝听众来声泪俱下的述说自己的悲惨遭遇吧

【在 t*******o 的大作中提到】
: 【写在前面的话】
: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
: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avatar
p*e
25
en? never find that information in 485
avatar
c*o
26
定了10个,等咳嗽
avatar
t*y
27
Be my baby's daddy!
avatar
i*g
28
不知道你说的这些和这篇文章有什么任何联系。。

【在 g*****p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讲阿毛故事的祥林嫂只是失去了一切,万念俱灰的时候才会天天絮叨
: 我想一个富商大贾的姨太太,即使死了丈夫没了儿子
: 却也不会因为没有拿到皇上钦赐的一品诰命夫人的名号,而天天摇着纸扇登上戏台,敲
: 锣打鼓吆喝听众来声泪俱下的述说自己的悲惨遭遇吧

avatar
e*r
29
定了170个,等咳嗽
avatar
g*p
30
大家都是有感而发而已,不一定真有什么联系
就好比你认为:“我们投CNS文章时对每一句话及conclusion都是非常谨慎仔细的,
reviewer对文章的论述和结论的程度把握的也是非常严格的”一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有自己的“cns"
可能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是愿意相信的角度不一样
比如你、peoplem和河马心中有你们的cns,我和其他另一些人心中有我们自己的
无他,因人而异罢了,并不需要谁一定去说服谁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你说的这些和这篇文章有什么任何联系。。
avatar
t*s
31
Sorry, the page you requested was not found.
The page may b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r may no longer exist. There are a
few things you can try:
avatar
q*1
32
饶毅同志没在国内投过稿吧?拿中华血液学来说,引文要求最好10年内的,很多作者为
了显示自己文章的内容新,不得已才引新近的文章。引用文献也是有数量要求的,比如
不能超过30篇。(具体数字我记不清了,可能是30 ,也可能多一点。
avatar
c*o
33
妈的,被咳嗽了
avatar
q*1
34
我不是上二的,但张廷栋在亚砷酸上的贡献,我个人认为很难说。当时医疗管理混乱,
才能让他在基础实验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就贸然用在临床上。饶毅同志但凡和现代医学贴
点边,都不该跑出来给张翻案,据我所知,70年代的时候,亚砷酸不止用于白血病,其
他良性血液科疾病也试用过,这在如今都不敢想象。如果当时患者出来告,哈医大医院
就得关门。说不定大学都得跟着关门。
avatar
c*t
35
我不敢信啊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妈的,被咳嗽了
avatar
p*m
36
这么我看两说吧 要是非要按照现在的临床试验管理规定 从天花疫苗狂犬疫苗到阿司匹
林青霉素都得下架

【在 q*******1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是上二的,但张廷栋在亚砷酸上的贡献,我个人认为很难说。当时医疗管理混乱,
: 才能让他在基础实验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就贸然用在临床上。饶毅同志但凡和现代医学贴
: 点边,都不该跑出来给张翻案,据我所知,70年代的时候,亚砷酸不止用于白血病,其
: 他良性血液科疾病也试用过,这在如今都不敢想象。如果当时患者出来告,哈医大医院
: 就得关门。说不定大学都得跟着关门。

avatar
K*l
37
咳嗽到没啥 居然没给GC 被调戏了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妈的,被咳嗽了
avatar
i*g
38
饶毅标题党,标题很无聊,内容却是另外一码事,可以读读,很有意思
avatar
L*L
39
买到了吗? 这双开门到底的, 一点都不实用,冒似好看, 都是花架子, 中看不中用


the-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bestbuy.com/site/GE+-+25.6+Cu.+Ft.+Side-by-Side+Refrigerator+with+Thru-the-Door+Ice+and+Water+-+Stainless-Steel/8784425.p?skuId=8784425&productCategoryId=abcat0901005&id=1205246215362&AID=10638425&PID=3610467&URL=http%3A%2F%2Fwww.bestbuy.com%2F
: * Bestbuy has GE - 25.6 Cu. Ft. Side-by-Side Refrigerator with Thru-the-
: Door Ice and Water for $179 with $70 shipping
: o MSRP $2199! Might be a price error!
: * Click here to add to cart and $70 shipping
: * Note:
: o

avatar
r*8
40

Second this..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我看两说吧 要是非要按照现在的临床试验管理规定 从天花疫苗狂犬疫苗到阿司匹
: 林青霉素都得下架

avatar
c*g
41
老大,$179,您还要求什么?
偶的也被咳嗽了,唉...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买到了吗? 这双开门到底的, 一点都不实用,冒似好看, 都是花架子, 中看不中用
: 。
:
: the-

avatar
q*1
42
你要这么说就没意思了。
天花是哪年的事?青霉素又是哪年的事?
70年代药品管理法是没有,但适用的法规还是有的。
亚砷酸的毒性不用问现代人,问问武松都知道,要应用到临床,去没有任何基础实验,
放到现代医学的环境下,谁敢啊?
饶毅已经是既得利益的人了,只是还没得全而已。
这么没完没了的,用各种方式引人注意,抛开心胸太狭窄不说,把精力放在科研外,合
适吗?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我看两说吧 要是非要按照现在的临床试验管理规定 从天花疫苗狂犬疫苗到阿司匹
: 林青霉素都得下架

avatar
L*L
43
被咳嗽了是什么意思? 没买着?咳嗽=cancel?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大,$179,您还要求什么?
: 偶的也被咳嗽了,唉...

avatar
i*g
44
人家喜欢研究科学史,花精力写博文宣传两位作出巨大贡献一直被埋没的科学家,到你
嘴里就成了“用各种方式引人注意,把精力放在科研外”,不说这话是不是荒唐滑稽,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形容你这样的想法真是太适合不过了。国内研究人员就是守
着自己一亩三分田糟蹋国家钱的小人太多了,所以现在弄得一团乌烟瘴气,有人喊喊就
像被踩着尾巴了一样跳了起来。

【在 q*******1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要这么说就没意思了。
: 天花是哪年的事?青霉素又是哪年的事?
: 70年代药品管理法是没有,但适用的法规还是有的。
: 亚砷酸的毒性不用问现代人,问问武松都知道,要应用到临床,去没有任何基础实验,
: 放到现代医学的环境下,谁敢啊?
: 饶毅已经是既得利益的人了,只是还没得全而已。
: 这么没完没了的,用各种方式引人注意,抛开心胸太狭窄不说,把精力放在科研外,合
: 适吗?

avatar
s*7
45
太便宜了吧。
avatar
q*1
46
写医学史我没意见,我只对他最近什么都把院士这2个字带上不满。
回国又不是一天两天,如果真这么不满现状,看不起院士的头衔,何必最初参评。回头
被黑下来,又赌气的说以后不和你们玩了,然后再说什么咱们比一比看谁10年后更牛逼
。。。。
这是什么行为?你看他觉得他是为民族奔走呼号,当然可以。我看他就觉得他是小孩子
赌气。所以我不喜欢。
这帖子里,我只是表达一下对发现亚砷酸过程的感慨,你当然可以觉得这是医学上大进
步,可我觉得被当试验品的病人好可怜,如此而已。
如果你想讨论,我不介意,如果你在继续人身攻击,我就不会再回复了。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喜欢研究科学史,花精力写博文宣传两位作出巨大贡献一直被埋没的科学家,到你
: 嘴里就成了“用各种方式引人注意,把精力放在科研外”,不说这话是不是荒唐滑稽,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形容你这样的想法真是太适合不过了。国内研究人员就是守
: 着自己一亩三分田糟蹋国家钱的小人太多了,所以现在弄得一团乌烟瘴气,有人喊喊就
: 像被踩着尾巴了一样跳了起来。

avatar
q*1
47
我不常来这个版,所以对你这样的”超常“的推理定罪过程不够了解,我最初不过就事
论事说说砒霜而已,怎么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怎么就“被踩着尾巴了一样
跳了起来“?
拜您老人家PA所赐,我现在用心想了想,才发现,原来饶毅考史是有原因的啊!!!!!!!!!
陈竺现在还是科学院副院长吧?陈竺当上了院士,张廷栋没当上。哈哈哈,了解这个背
景就明白了为什么饶毅突然考古去了,并写谁够资格当院士这个帖子!!!
原来他是暗指陈竺没资格当这个院士啊,哈哈哈,笑死了,真是个小孩子才玩的把戏啊。
我说我怎么DESERVE 你追着骂呢,原来就因为我觉得张廷栋不够做院士啊。在你眼里我就是间接攻
击饶毅呗。没想到你们这拨人这么敏感啊。
我估计张廷栋和他团队的人自己都没想去评院士。
而且一个利欲熏心的人这辈子都不会理解一个一心想治病的医生的心思。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喜欢研究科学史,花精力写博文宣传两位作出巨大贡献一直被埋没的科学家,到你
: 嘴里就成了“用各种方式引人注意,把精力放在科研外”,不说这话是不是荒唐滑稽,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形容你这样的想法真是太适合不过了。国内研究人员就是守
: 着自己一亩三分田糟蹋国家钱的小人太多了,所以现在弄得一团乌烟瘴气,有人喊喊就
: 像被踩着尾巴了一样跳了起来。

avatar
q*1
48
另外再罗嗦一个题外话,国内做血液的,除了王振义,陆道培以外,谁比陈竺更该刚院
士啊?
论对疾病诊治的贡献,张廷栋可惜了,怨谁啊,团队太差!谁能就靠自己一个人就做出
来当院士的成果啊。
avatar
p*m
49
真有够无聊的 饶毅这篇科普文章 你要觉得写的有问题 请讲,看见文章第一反应是在
想“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影射谁”“他的动机何在”,没生在
武则天或是魏忠贤时代真是屈了你的才了 否则怎么也混个一官半职的

!!!
啊。
我就是间接攻

【在 q*******1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常来这个版,所以对你这样的”超常“的推理定罪过程不够了解,我最初不过就事
: 论事说说砒霜而已,怎么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怎么就“被踩着尾巴了一样
: 跳了起来“?
: 拜您老人家PA所赐,我现在用心想了想,才发现,原来饶毅考史是有原因的啊!!!!!!!!!
: 陈竺现在还是科学院副院长吧?陈竺当上了院士,张廷栋没当上。哈哈哈,了解这个背
: 景就明白了为什么饶毅突然考古去了,并写谁够资格当院士这个帖子!!!
: 原来他是暗指陈竺没资格当这个院士啊,哈哈哈,笑死了,真是个小孩子才玩的把戏啊。
: 我说我怎么DESERVE 你追着骂呢,原来就因为我觉得张廷栋不够做院士啊。在你眼里我就是间接攻
: 击饶毅呗。没想到你们这拨人这么敏感啊。
: 我估计张廷栋和他团队的人自己都没想去评院士。

avatar
q*1
50
敢情我前面讨论那么多张廷栋不算看文章的第一反应?
敢情我2天后的发言叫第一反应?
你要有本事反驳就反驳,什么武则天魏忠贤的,扯些没用的只能给你主子丢脸!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有够无聊的 饶毅这篇科普文章 你要觉得写的有问题 请讲,看见文章第一反应是在
: 想“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影射谁”“他的动机何在”,没生在
: 武则天或是魏忠贤时代真是屈了你的才了 否则怎么也混个一官半职的
:
: !!!
: 啊。
: 我就是间接攻

avatar
p*m
51
我反驳个鸟啊。。你见过有人看见狗吃屎觉得脏 然后去教育狗的么。。

【在 q*******1 的大作中提到】
: 敢情我前面讨论那么多张廷栋不算看文章的第一反应?
: 敢情我2天后的发言叫第一反应?
: 你要有本事反驳就反驳,什么武则天魏忠贤的,扯些没用的只能给你主子丢脸!

avatar
q*1
52
你就这水平阿?张嘴骂人谁不会阿? ASSHOLE!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反驳个鸟啊。。你见过有人看见狗吃屎觉得脏 然后去教育狗的么。。
avatar
p*m
53
嗯 你挺会的 失敬失敬啊

【在 q*******1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就这水平阿?张嘴骂人谁不会阿? ASSHOLE!
avatar
m*1
54
呵呵
avatar
t*t
55
真能码字
avatar
j*y
56
这个rao什么的,吃饱了没事干,和国内那些大妈有什么两样。
以前说诺奖评委水平差, 看你怎么比了,拿来和整个美国比当然差, 但就单个学校来
说,美国比Karolinksa牛的医学院数得过来。而且别人每年拿出那么多钱奖励给国际学术界,一做就是100多年,美国哪个学校有这么慷慨?还对别人指手画脚,没拿到诺奖,心里不平衡?
后来没评上院士,又对中科院指手画脚,你是谁? 你这种心态的人如果评上,真是中国的悲哀。 还要和别人来10年竞赛,你有什么东西?不就那些几年后变成垃圾的破文章吗。
现在估计又看到哪个院士不顺眼了,写这种东西,求心理平衡?还是自卑心态?
省省吧,饶某某, 还是集中精力想想怎么做你的文章出来吧,天知道里面有多大水份
。别人的事和你没关系。看不顺眼回美国来,有本事回来弄个院士。
恶心。

【在 t*******o 的大作中提到】
: 【写在前面的话】
: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
: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avatar
k*1
57
又来了,诛心论。
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经常喜欢来这套?不累吗?

!!!
啊。
我就是间接攻

【在 q*******1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常来这个版,所以对你这样的”超常“的推理定罪过程不够了解,我最初不过就事
: 论事说说砒霜而已,怎么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怎么就“被踩着尾巴了一样
: 跳了起来“?
: 拜您老人家PA所赐,我现在用心想了想,才发现,原来饶毅考史是有原因的啊!!!!!!!!!
: 陈竺现在还是科学院副院长吧?陈竺当上了院士,张廷栋没当上。哈哈哈,了解这个背
: 景就明白了为什么饶毅突然考古去了,并写谁够资格当院士这个帖子!!!
: 原来他是暗指陈竺没资格当这个院士啊,哈哈哈,笑死了,真是个小孩子才玩的把戏啊。
: 我说我怎么DESERVE 你追着骂呢,原来就因为我觉得张廷栋不够做院士啊。在你眼里我就是间接攻
: 击饶毅呗。没想到你们这拨人这么敏感啊。
: 我估计张廷栋和他团队的人自己都没想去评院士。

avatar
W*7
58
rao是过不去自己这一关了。开始大家都支持他,现在一多半的支持者已经不再支持他
了,原因就是他抱怨的太多了。现在一张嘴就是院士这个事,这本身就说明了他非常非
常在乎这个头衔!有点过了,太没意思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