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发现三氧化二砷的历史极其启示
avatar
发现三氧化二砷的历史极其启示# Biology - 生物学
c*8
1
另外需要是么条件可以代签?
avatar
z*n
2
看这二位的对比
一个歪戴帽子,我还专门给人扶正了,人一会就又在那吊儿郎当了
另一个,帽子啥时候都很正,就怕有人偷拍破坏形象
avatar
a*a
3
没有三丧不停的copy,苹果将会一直卖3GS
avatar
F*5
4
发现三氧化二砷的
历史极其启示

原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主任 张 鹏
近日拜读了饶毅,黎润红,张大庆所著“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 决定补充一些细
节,以资参考.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张亭栋主任所做的早期
贡献, 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仅阐述一下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是如何最终确认了三氧化二
砷的疗效。
1971年3月, 哈医大一院韩太云药师(已故),根据荣秀成药师(原在黑龙江省医院,
当时下放在林甸县)收集的民间验方:中药砒石(成份为三氧化二砷As2O3)和轻粉(
成份为氯化亚汞HgCl)合用能治疗“瘰疬”和“毒瘤”,直接取化学试剂As2O3和HgCl
研究制成合剂“癌灵1号注射液”,又称“713注射液”.
1972年,哈医大一院普通内科(普内)血液组(现在的血液内科前身)应用“癌灵1号
”(As2O3+HgCl)于临床,由于泛泛地用于各型(当时尚无亚型的分类)白血病的治疗
,未得出明确的疗效。但值得提出的是,文革期间,临时到血液组工作的检验科生化室
的金镇敬(不久,回检验科, 1990年左右调入血液内科工作)负责的农村患者董某(
女),经癌灵1号和6-巯嘌呤等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或恶化后,中断治疗出院。一两年后,
董某一切如常人,来院复查,又在中医科巩固维持治疗,结婚生子,长期存活26年以上。
直到1989年, 我开始负责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的工作, 癌灵1号一直应用于白血病各类
亚型的治疗。疗效不够稳定, 但是可作为化疗有益的补充. 我曾想过也许三氧化二砷或
氯化亚汞能够单独起效, 但在当时,血液内科并未发现癌灵1号的特异疗效. 虽有中医
科的相关报道, 但因为病例质量和多种疗法混合应用, 并未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992年,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孙鸿德等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结合中
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报告完全缓解率高达65.6%。虽然有些问题还不
清楚, 例如孙鸿德等报道的疗效是癌灵1号为主导,还是中医辩证或是两者的协同作用,
但作为一个西医大夫, 我意识到很可能是三氧化二砷或氯化亚汞其中之一起了关键作
用. 我随既联系了药剂科, 让他们提供单独的三氧化二砷和氯化亚汞注射液进行临床试
验. 但药剂科通知我, 由于市场脱销, 氯化亚汞暂时断货. 因此,我们决定首先单用三
氧化二砷注射液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进行试验性治疗. 很快, 就得到了令人振奋的
结果. 后经大约三年临床验证, 在1995和1996年, 将结果陆续发表 (请参见“中药的
科学研究丰碑”之参考文献).
1998年, 哈医大一院王院长要求我将发明权转让给他, 我没有同意. 事后, 我不得不
提前退休, 离开了我工作30多年的医院.
从三氧化二砷发现的历史来看,不断探索和机缘巧合都十分的重要. 如果张亭栋等没有
将癌灵1号用于白血病的治疗, 则以后的事情均不会发生; 如果没有白血病亚型分类的
知识, 没有人能发现三氧化二砷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殊疗效; 如果没有
孙鸿德等的启示, 我们血液内科也很难完成三氧化二砷的最终发现.
从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殊疗效, 我们可以看出化疗的两
个重要原则: 特异性和细胞毒性. 在对祖国中医药宝库的研究中, 不仅需要透过厚厚的
尘封, 找到事物的本质, 还需要结合最新的生物医药学知识, 才能使祖国的中医药宝库
重新焕发活力.
谨以此文献给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的同僚. 感谢他们为此所作的贡献.
avatar
b*a
5
小黑耳朵,我的最爱。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这二位的对比
: 一个歪戴帽子,我还专门给人扶正了,人一会就又在那吊儿郎当了
: 另一个,帽子啥时候都很正,就怕有人偷拍破坏形象

avatar
u*a
6
不是还有微软么, 感觉微软在手机界比较爷们, 走自己的路...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三丧不停的copy,苹果将会一直卖3GS
avatar
p*s
7
cute!
avatar
f*n
8
要得就是这个喜剧效果。。。
avatar
a*r
9
小猪不会是个垂耳串串吧,呵呵
你太幸福了
搞不懂,为什么天上给你掉下了n只超可爱的宠物兔
avatar
S*a
10
太可爱了。。。
没词了我都。。。
avatar
l*2
11
越来越喜欢歪歪了。眼线小粉会不会失宠?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