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生物土博找教职的体会(ZT)
avatar
生物土博找教职的体会(ZT)# Biology - 生物学
m*i
1
10年11月递交了EB1A I-140,不敢pp,感觉自己case有些弱,预计得等到今年6月才能
有消息。
我现在很希望今年能拿到绿卡,因为想回国一趟。现在可以递I485么?现在递和等I140
批了后再递485能省多少时间?
avatar
s*g
2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Faculty/31590027.html
发信人: newap2014 (newap2014), 信区: Faculty
标 题: 生物土博找教职的体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7 17:30:31 2014, 美东)
上周把offer签了,在Mitbbs注册了个马甲,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顺便BSO(我知道我
不说其他人也会这么讲,索性先承认了)。
先是背景介绍:来美快7年,土博,前三年博后,后来是research faculty,文章有20
篇左右,大部分1作,没有CNS或子刊,有几篇发在行业内靠前的杂志上,没有基金, 专
业和生物相关,实验室很小,小猫2,3只,老板不牛,是干临床的,对科研感兴趣,但
很忙,很少能来,基本不管实验室,她不关心你做什么,只要做的东西和她的研究方向
有些相关并能发文章就行,在这种实验室最大的好处是自己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就是得不到真正意义上 postdoc training(写作除外),前几年过得很爽,但从去年
开始考虑这种好日子是很难过到退休的,于是决定到市场上看一看。
我只申请了学校的位置,没有投公司,虽然知道搞学术有很多的槛要跨,但我还是很享
受在学术界相对的自由,至少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我现在中午经常去gym游
个泳什么的。从8月开始投简历,到10月份大概一共投了不到20份,实在找不到更多
match的位置了,我经常困惑,为什么有人能一下投出50以上。从9月份起开始有面试,
到2月份为止一共有7个面试,拿到5个offer,最后签了个综合Top20,专业Top10的,工
资negotiate了一下,但一分钱都没有给涨,start up倒是给得比我要的还多一点。这
些面试里面,有4个先是电面,但最后都邀请onsite了,另外3个直接让来onsite。
下面分享一些面试的体会:
1、面试的顺序问题,不同的人对这个有不同看法,但就我来说,我没有拿到offer的两
个onsite都是排第一,后面分别还有3个和4个candidate等着,在我拿到offer的地方我
有3个是最后一个,有一个地方面试后和chair吃晚饭时,他明确告诉我,让我先不要签
其他的offer,他会和dean商量后尽快把offer发过来,其它的没有这么明显,但还是能
从SC那里感到他们是非常地感兴趣。有些地方面试的频率大概是1周一个,等面试完所
有的人,至少一个多月过去,SC开会时,第一个candidate长什么样,大家可能都忘了。
2、和interviewer聊天的问题:毫无疑问你应该了解对方做的东西,最好能聊一些大家
共同感兴趣的东西,但有时候如果做的相差实在太大,那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发掘对方感
兴趣的话题,尽量主动把话题引到自己熟悉同时比较通俗易懂的领域,这样30分钟很快
就能过去,也不至于冷场或露马脚。
3、报告:做报告就像讲故事一样,一定要有情节,切忌罗列数据,大部分听众都不是
你领域的专家,让这些人听懂并感兴趣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我的报告可能给我加分了,
我老板告诉我,有个学校的chair在我面试后打电话给他了解我的情况,他专门提到我
的报告做的比其他人好很多。可能由于所有的的课题从开始都是我自己想的和设计的,
在回答问题的环节上我觉得我回答还是很到位,听报告的人应该也是比较满意的。
4、一个窍门:面试的时候,实在要见太多的人了,就算第一天晚上准备了,第二天,
尤其是下午的时候,有可能要把你要见的人张冠李戴 ,这里有个小窍门,我会在
itinerary上把每个要见的人后面写几个关键词,有时把名字的发音也注一下如果我拿
不准的话,在和上一个聊完后,一般这个人会领我去见下一个,这时我一般会说我要用
一下洗手间,然后我会在洗手间呆1分钟,这样有几个好处,首先是我自己一个人可以
清静一下,一整天总是有个人陪着你,有时实在想一个人呆一下,另外这时你可以把你
的“小抄”从包里拿出来瞄一眼(作弊!),这样你就可以信心百倍地和下一个人开聊
了。由于每次送你去见下一个的人都不一样,所以不会有人猜测你的泌尿系统可能有问
题。但如果一直是同一个小秘跟着你的话(遇到过两次),就要稍微收敛一点了。
一个教训:一定要记住关键人的名字,有一次在做报告开场白的时候,礼貌性地谢谢系
主任的邀请,以为很熟了,但在说出 Dr后 一下子神经短路忘了他的last name,非常
难堪。
avatar
b*i
3
It's the right time to file 485, as well as EAD/AP that you can use for
going back to China.
avatar
s*c
4
励志
avatar
m*i
5
Thanks for replying! What risk do I take if I file 485 now? Only application
fee?

【在 b*******i 的大作中提到】
: It's the right time to file 485, as well as EAD/AP that you can use for
: going back to China.

avatar
F*Q
6
老板不牛,也没有牛杂志上的文章,不到20份申请拿到5个offer,生物时代提前到来了?

20
,但
方向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Faculty/31590027.html
: 发信人: newap2014 (newap2014), 信区: Faculty
: 标 题: 生物土博找教职的体会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7 17:30:31 2014, 美东)
: 上周把offer签了,在Mitbbs注册了个马甲,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顺便BSO(我知道我
: 不说其他人也会这么讲,索性先承认了)。
: 先是背景介绍:来美快7年,土博,前三年博后,后来是research faculty,文章有20
: 篇左右,大部分1作,没有CNS或子刊,有几篇发在行业内靠前的杂志上,没有基金, 专
: 业和生物相关,实验室很小,小猫2,3只,老板不牛,是干临床的,对科研感兴趣,但
: 很忙,很少能来,基本不管实验室,她不关心你做什么,只要做的东西和她的研究方向

avatar
p*i
7
re

I140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10年11月递交了EB1A I-140,不敢pp,感觉自己case有些弱,预计得等到今年6月才能
: 有消息。
: 我现在很希望今年能拿到绿卡,因为想回国一趟。现在可以递I485么?现在递和等I140
: 批了后再递485能省多少时间?

avatar
s*c
8
方向很重要,而且他不到7年20篇文章,大部分还是一作,这很难吧?他申了几个不重
要,老板和paper大多都只是为了拿interview,他可能老板强力推荐可能方向非常hot
可能propose的东西很fancy,总之拿了7个interview,但是7个interview拿了5个offer
,这就是个人能力了,说明他跟别人交流很棒,而且善于推销自己的东西,这正是很多
中国人最缺的,多少牛人一堆interview最后都没offer的。。。

了?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老板不牛,也没有牛杂志上的文章,不到20份申请拿到5个offer,生物时代提前到来了?
:
: 20
: ,但
: 方向

avatar
t*t
9
同问。
补上485会不会影响I-140的申请?

application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s for replying! What risk do I take if I file 485 now? Only application
: fee?

avatar
x*g
10
他说的很清楚,“和生物相关” (不是生物)

hot
offer

【在 s******c 的大作中提到】
: 方向很重要,而且他不到7年20篇文章,大部分还是一作,这很难吧?他申了几个不重
: 要,老板和paper大多都只是为了拿interview,他可能老板强力推荐可能方向非常hot
: 可能propose的东西很fancy,总之拿了7个interview,但是7个interview拿了5个offer
: ,这就是个人能力了,说明他跟别人交流很棒,而且善于推销自己的东西,这正是很多
: 中国人最缺的,多少牛人一堆interview最后都没offer的。。。
:
: 了?

avatar
l*t
11
the only concern is if your 140 was rejected, your money for 485 is gone.

I140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10年11月递交了EB1A I-140,不敢pp,感觉自己case有些弱,预计得等到今年6月才能
: 有消息。
: 我现在很希望今年能拿到绿卡,因为想回国一趟。现在可以递I485么?现在递和等I140
: 批了后再递485能省多少时间?

avatar
a*a
12
一个是很高产,一个是交流能力很好
这两点很重要。。

hot
offer

【在 s******c 的大作中提到】
: 方向很重要,而且他不到7年20篇文章,大部分还是一作,这很难吧?他申了几个不重
: 要,老板和paper大多都只是为了拿interview,他可能老板强力推荐可能方向非常hot
: 可能propose的东西很fancy,总之拿了7个interview,但是7个interview拿了5个offer
: ,这就是个人能力了,说明他跟别人交流很棒,而且善于推销自己的东西,这正是很多
: 中国人最缺的,多少牛人一堆interview最后都没offer的。。。
:
: 了?

avatar
t*t
13
1. 如果140被NOID/RFE后批准485也是能批准的吧?
2. 如果被DENY,那下次重新申请还可以FILE485吗(当然重新交钱)?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the only concern is if your 140 was rejected, your money for 485 is gone.
:
: I140

avatar
m*v
14
一直很疑惑一点:貌似在中国读的PHD几乎不可能在美国拿到faculty吧,不知这是我个
人的偏见还是实情。求解答。

20
,但
方向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Faculty/31590027.html
: 发信人: newap2014 (newap2014), 信区: Faculty
: 标 题: 生物土博找教职的体会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7 17:30:31 2014, 美东)
: 上周把offer签了,在Mitbbs注册了个马甲,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顺便BSO(我知道我
: 不说其他人也会这么讲,索性先承认了)。
: 先是背景介绍:来美快7年,土博,前三年博后,后来是research faculty,文章有20
: 篇左右,大部分1作,没有CNS或子刊,有几篇发在行业内靠前的杂志上,没有基金, 专
: 业和生物相关,实验室很小,小猫2,3只,老板不牛,是干临床的,对科研感兴趣,但
: 很忙,很少能来,基本不管实验室,她不关心你做什么,只要做的东西和她的研究方向

avatar
l*t
15

yes
yes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1. 如果140被NOID/RFE后批准485也是能批准的吧?
: 2. 如果被DENY,那下次重新申请还可以FILE485吗(当然重新交钱)?

avatar
z*o
16
早就一大把了,现在已经是2014年了。中国出口几亿双袜子换飞机的事是朱镕基当总理
的年代,与时俱进哈。

【在 m**********v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很疑惑一点:貌似在中国读的PHD几乎不可能在美国拿到faculty吧,不知这是我个
: 人的偏见还是实情。求解答。
:
: 20
: ,但
: 方向

avatar
m*D
17
机会少很多。早期的,大多走research scientist/Res.AP。等拿到funding后转tenure
track的。这样的路最好是找一个大老板作靠山,象系主任一类的。
作完博士后直接找的也有,少。我知道的有拿到stanford的AP位置。

【在 m**********v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很疑惑一点:貌似在中国读的PHD几乎不可能在美国拿到faculty吧,不知这是我个
: 人的偏见还是实情。求解答。
:
: 20
: ,但
: 方向

avatar
F*Q
18
在你的领域或圈子也许是实情。在我们领域,国内学位和国外学位唯一的差异似乎是国
内的需要更长时间的薄厚来积累人脉关系以及适应这里的语言、人文环境。

【在 m**********v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很疑惑一点:貌似在中国读的PHD几乎不可能在美国拿到faculty吧,不知这是我个
: 人的偏见还是实情。求解答。
:
: 20
: ,但
: 方向

avatar
s*c
19
没有本质差距,就像ls讲的,如果够牛可以很快积累人脉经验,语言交流又没问题,对
于做生物的来说,国内或国外基本没太大差距,能想到的最大差距是美国的PhD可能更
有积极申请fellowship和awards,参加各种会议,建立人脉的意识。能拿到interview
关键还是薄厚老板的推荐和你的paper。
土博做完博士后直接找的很多,这样在stanford做AP的都不止一个,最近几年就我知道
的在top10,top20找到的都有,有些人甚至也就4,5年薄厚。

tenure

【在 m*********D 的大作中提到】
: 机会少很多。早期的,大多走research scientist/Res.AP。等拿到funding后转tenure
: track的。这样的路最好是找一个大老板作靠山,象系主任一类的。
: 作完博士后直接找的也有,少。我知道的有拿到stanford的AP位置。

avatar
r*j
20
比较少,但是不是不可能。
我的两位师兄都拿到了,而且还是牛校。

【在 m**********v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很疑惑一点:貌似在中国读的PHD几乎不可能在美国拿到faculty吧,不知这是我个
: 人的偏见还是实情。求解答。
:
: 20
: ,但
: 方向

avatar
F*Q
21
上面说的“早期的”,可能指的是在IT时代之前,比如80或90年代。那时侯,在不同的
地方受教育,差距可能会比较大。有了网络之后,知识和信息基本都在网络上找得到。
只要愿意学,不管你在哪里,能学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所以最后跟培养单位真的不一定
有什么关联(虽然那些靠学校牌子来拉高自己的人可能非常不喜欢或不承认这种观点)
。当然这可能只对那些 motivated人来说成立,需要灌输知识以及需要外力约束才学
的另当别论。

interview
tenure

【在 s******c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本质差距,就像ls讲的,如果够牛可以很快积累人脉经验,语言交流又没问题,对
: 于做生物的来说,国内或国外基本没太大差距,能想到的最大差距是美国的PhD可能更
: 有积极申请fellowship和awards,参加各种会议,建立人脉的意识。能拿到interview
: 关键还是薄厚老板的推荐和你的paper。
: 土博做完博士后直接找的很多,这样在stanford做AP的都不止一个,最近几年就我知道
: 的在top10,top20找到的都有,有些人甚至也就4,5年薄厚。
:
: tenure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