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想象的未来生物实验室
avatar
我想象的未来生物实验室# Biology - 生物学
O*a
1
绝大部分生物实验都是低水平的单调的技术重复。
需要分析数据、设计实验和思考的工作其实是很少的。
如果一个实验室,主要依靠技术员,而PI和一两个资深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
出来,通过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思考和撰写,不是更有效率吗?
技术员反复做同一种实验,技术日益熟练,效率会很高。
我想象的实验室:
PI:工作主要是找钱、社交、开会、阅读、思考战略、写作。
[可选:1-2名资深人员:写作、读文献,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指出技术员的问题,协
助解决技术难题,和PI开会头脑风暴。 Lab manager:财务、订购、维持实验室秩序。
]注::中小实验室可以省略此2项。
6名技术员:一个专门养细胞,一个专门做western和qPCR,一个专门切片和染色,一个
专门配试剂,一个专门做克隆,一个专门杀老鼠。流水线作业。
2名打工者(学生工):专门做genotyping。
1-2名PhD学生:接受培训者。入学前半年,跟8名技术员每人学习3周左右,了解生物
学基本实验操作、何种问题需要何种实验。之后进入资深人员→PI的track,参与资深
人员和PI的活动,逐渐成为资深人员乃至PI。
外包:NGS测序,等等,所有能外包的实验都外包。比如合成引物、质粒测序、制备抗
体、制备转基因或者KO鼠,都外包。
一个实验的流程:PI发出指令,比如研究A基因;资深人员设计流程,传递给技术员:
技术员甲开始克隆构建A基因;传递给乙建细胞系,乙把细胞lysate传递给丙做western
和qPCR,丁实验员杀KO老鼠,把组织取出来,戊拿到组织开始切片染色。辅助技术员提
供buffer和试剂支持、Lab manager采购。
所有的实验员都将实验结果、用规范的语言实时地上传到云信息化系统。PI和资深人员
查阅报告,讨论结果;对于实验细节、优化改进则通过资深人员反馈给技术员。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自动western仪,自动提质粒仪、自动IP仪器、自动数细胞仪、自
动96孔板上样仪、电动枪和连续上样枪、瓶口分液器,etc,能自动化的全部自动化。
(中小实验室可以省略,靠技术员的人力)
avatar
v*m
2
先把那些tenure几十年,早过了退休年龄,七老八十不出活,还领着数十万美元年薪的
老家伙赶出学校,学校才能有钱支持这样的实验室。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绝大部分生物实验都是低水平的单调的技术重复。
: 需要分析数据、设计实验和思考的工作其实是很少的。
: 如果一个实验室,主要依靠技术员,而PI和一两个资深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
: 出来,通过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思考和撰写,不是更有效率吗?
: 技术员反复做同一种实验,技术日益熟练,效率会很高。
: 我想象的实验室:
: PI:工作主要是找钱、社交、开会、阅读、思考战略、写作。
: [可选:1-2名资深人员:写作、读文献,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指出技术员的问题,协
: 助解决技术难题,和PI开会头脑风暴。 Lab manager:财务、订购、维持实验室秩序。
: ]注::中小实验室可以省略此2项。

avatar
O*a
3
实验室规范化系统:
工业化、规范化。每个样品怎么上样、怎么标记、怎么写电子实验日记,都有严格的规
范,不许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习惯随便写。保证某个人今天走了,第二天上岗的人,能无
缝隙自动继续做他/她昨天没做完的实验。
如果能建立一个这样的实验室,保证一年3篇Nature,像施一公一样。
avatar
O*a
4
QC系统,评估系统,全部按照工业化规范化的标准。
则生物行业的生态会明显改进!
avatar
T*e
5
你的idea是好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为啥是这么多技术员呢?因为你觉得每个实验
都应该由专门的人来做,很多公司就是这么干的。但是你想想,你养的这些人都是全职
的。但是你如果不是多开几条线的话,很多时候就是这个方向停滞在那,别的方向又做
不过来。你调整人员可没有调整一个人的时间来的容易吧。所以按你的这种模式一个实
验室的规模必须铺的很大,这不知道是不是好事。而很多时候即使是一个人自己的课题
其实也是在等实验结果。
另一个例子是为啥做来做去都是常规实验呢?我知道有很多实验室都是套路化的,来来
去去就那么几招,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都是一样的。这样你的想象是可行的。但是
也有很多实验室,方法是开创性的,需要摸索条件,或者干脆就是在做新方法。那么你
的这种又不好安排了。
我赞成多用技术员,甚至直接外包给公司。但是并不是每个课题都适合这种模式的。
avatar
M*P
6
你这种思维就是总想自上而下设计一个系统,大家都来遵守。
这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行不通。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绝大部分生物实验都是低水平的单调的技术重复。
: 需要分析数据、设计实验和思考的工作其实是很少的。
: 如果一个实验室,主要依靠技术员,而PI和一两个资深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
: 出来,通过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思考和撰写,不是更有效率吗?
: 技术员反复做同一种实验,技术日益熟练,效率会很高。
: 我想象的实验室:
: PI:工作主要是找钱、社交、开会、阅读、思考战略、写作。
: [可选:1-2名资深人员:写作、读文献,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指出技术员的问题,协
: 助解决技术难题,和PI开会头脑风暴。 Lab manager:财务、订购、维持实验室秩序。
: ]注::中小实验室可以省略此2项。

avatar
i*a
7
我觉得博后的训练完全走入了歧途,大部分的老板只是想找个干活儿的,根本就没有把
博后训练成独立PI的打算和行动。这样的话博后和技术员没有区别。
avatar
O*a
8
对的。主要是因为生物仍然停留在大量积累数据的体力劳动时代。
绝大部分实验,一旦做过两次,就是单调的重复。
所以要用大量的本科学历的技术员,替代千老。
千老要解放出来,主要穿着西装去社交,坐在电脑前阅读报告,思考战略。而不是天天
跑胶杀老鼠。
当然千老要缩减一多半。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博后的训练完全走入了歧途,大部分的老板只是想找个干活儿的,根本就没有把
: 博后训练成独立PI的打算和行动。这样的话博后和技术员没有区别。

avatar
a*a
9
11g就这种模式,另外国内很多实验室都是这种模式,大老板要钱提出大方向,小老板/
博后负责把大老板的构想分解细化,高年级学生带着低年级学生/技术员动手。
其实这是个很好的模式,可惜被板上众位喷死了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绝大部分生物实验都是低水平的单调的技术重复。
: 需要分析数据、设计实验和思考的工作其实是很少的。
: 如果一个实验室,主要依靠技术员,而PI和一两个资深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
: 出来,通过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思考和撰写,不是更有效率吗?
: 技术员反复做同一种实验,技术日益熟练,效率会很高。
: 我想象的实验室:
: PI:工作主要是找钱、社交、开会、阅读、思考战略、写作。
: [可选:1-2名资深人员:写作、读文献,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指出技术员的问题,协
: 助解决技术难题,和PI开会头脑风暴。 Lab manager:财务、订购、维持实验室秩序。
: ]注::中小实验室可以省略此2项。

avatar
c*N
10
你说的就是公司的运作模式呀,我们小公司,用各种tecan,EP motion 机器人干活,
技术员管机器人,ngs送出去做,拿回来自己分析,然后转染cell line, 筛选,做抗体
,做大量抗体仍然送出去,同学,还是去公司吧,学院比公司落后一个世纪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绝大部分生物实验都是低水平的单调的技术重复。
: 需要分析数据、设计实验和思考的工作其实是很少的。
: 如果一个实验室,主要依靠技术员,而PI和一两个资深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
: 出来,通过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思考和撰写,不是更有效率吗?
: 技术员反复做同一种实验,技术日益熟练,效率会很高。
: 我想象的实验室:
: PI:工作主要是找钱、社交、开会、阅读、思考战略、写作。
: [可选:1-2名资深人员:写作、读文献,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指出技术员的问题,协
: 助解决技术难题,和PI开会头脑风暴。 Lab manager:财务、订购、维持实验室秩序。
: ]注::中小实验室可以省略此2项。

avatar
c*N
11
你说的就是公司的运作模式呀,我们小公司,用各种tecan,EP motion 机器人干活,
技术员管机器人,ngs送出去做,拿回来自己分析,然后转染cell line, 筛选,做抗体
,做大量抗体仍然送出去,同学,还是去公司吧,学院比公司落后一个世纪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绝大部分生物实验都是低水平的单调的技术重复。
: 需要分析数据、设计实验和思考的工作其实是很少的。
: 如果一个实验室,主要依靠技术员,而PI和一两个资深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
: 出来,通过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思考和撰写,不是更有效率吗?
: 技术员反复做同一种实验,技术日益熟练,效率会很高。
: 我想象的实验室:
: PI:工作主要是找钱、社交、开会、阅读、思考战略、写作。
: [可选:1-2名资深人员:写作、读文献,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指出技术员的问题,协
: 助解决技术难题,和PI开会头脑风暴。 Lab manager:财务、订购、维持实验室秩序。
: ]注::中小实验室可以省略此2项。

avatar
O*a
12
学术界还是小作坊 师傅带徒弟
[在 coolerBOSTON (Ilovemakingfriends) 的大作中提到:]
:你说的就是公司的运作模式呀,我们小公司,用各种tecan,EP motion 机器人干活,
:技术员管机器人,ngs送出去做,拿回来自己分析,然后转染cell line, 筛选,做抗
体,做大量抗体仍然送出去,同学,还是去公司吧,学院比公司落后一个世纪
:...........
avatar
n*9
13
我觉得,象western,pcr,这类常规操作,应该完全由独立第三方来做,第三方可以是
大学的专门实验中心,或者是公司之类。应该是双盲试验,尽可能避免现在生物论文中
的造假和水分。
PI更应该大量减少,对PI工作的评价,论文的质量和可重复性应该远超过数量,甚至应
该设立credit之类的数据库,如果某位PI的文章一直无法重复,credit扣完,就该扫地
出门。而留下来的PI申请funding,应该大大提高通过率,特别要倾向年轻的PI,而不是
流水线造论文的学霸。
作博后的也应该成为正式职业,无论薪水还是其他。而不是象现在是廉价民工的代号。
现在一个大学,整个医学院的科研,还有生物,生化...养了多少所谓作生物科研的人
而第三方实验中心的设立,又可以吸收现在的生物类千老,成为一个正式职业
avatar
v*m
14
如果把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位置变成高级技工和低级技工的岗位,不爽他的人少
一半,另一半估计还会在资金和课题方向上数落他。
明明把人当技工用,还说是培养PhD。这种模式的后果是大量的单一技能新PhD从生产线
上释放出来,就业市场持续崩坏,高素质的新人不断转行。由于此模式需要为数不少的
PhD学生技工,所以鼓励国内高中生学生物的谈话不绝于耳。
LZ和数字公模式在资金运营上类似,可是用人和PhD培养方面根本不同。
中美两国的国家制度层面上对本行新人的职业途径规划都存在始乱终弃的问题。美国失
败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恐怕已经成功的移植到中国。

板/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11g就这种模式,另外国内很多实验室都是这种模式,大老板要钱提出大方向,小老板/
: 博后负责把大老板的构想分解细化,高年级学生带着低年级学生/技术员动手。
: 其实这是个很好的模式,可惜被板上众位喷死了

avatar
v*m
15
业界的小公司效率确实高。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就是公司的运作模式呀,我们小公司,用各种tecan,EP motion 机器人干活,
: 技术员管机器人,ngs送出去做,拿回来自己分析,然后转染cell line, 筛选,做抗体
: ,做大量抗体仍然送出去,同学,还是去公司吧,学院比公司落后一个世纪

avatar
a*a
16
你这是不接地气
首先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不高强度的干几年湿活就去给技工分析结果,谁会信?
其次国内技工根本没法用,愿意来的硕士生枪都不会拿,做两年经验就跳药企去了,整
个系统完全无法运转。
国内就业市场持续崩坏? 我同学去药企的还真不少。这两年如果不是真心有追求已经
懒得出来做剥屎猴了,工资低压力大,傻么。
最后这种模式才能保证老板有钱,学生有多层次的充分指导并且有技术员解放时间。
美国式的老板整天不知道在哪,手下一堆学生放羊自生自灭才是真的毁了这个行业。美
国生物狗的根本问题不是中国输出太多--现在已经不是2005年了,中国对生物狗的需求
才刚刚开始--而是
美国sb的md体制导致的

【在 v**********m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把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位置变成高级技工和低级技工的岗位,不爽他的人少
: 一半,另一半估计还会在资金和课题方向上数落他。
: 明明把人当技工用,还说是培养PhD。这种模式的后果是大量的单一技能新PhD从生产线
: 上释放出来,就业市场持续崩坏,高素质的新人不断转行。由于此模式需要为数不少的
: PhD学生技工,所以鼓励国内高中生学生物的谈话不绝于耳。
: LZ和数字公模式在资金运营上类似,可是用人和PhD培养方面根本不同。
: 中美两国的国家制度层面上对本行新人的职业途径规划都存在始乱终弃的问题。美国失
: 败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恐怕已经成功的移植到中国。
:
: 板/

avatar
v*m
17
PhD做一遍两遍过过瘾可以,可是数年如一日在生产线上做重复劳动,太毁时间和精力
,和培养人才的初衷相悖。
要说工钱和职业发展,像他这么有钱的组,比国内药企扯平的工钱应该出得起。
如果生物就业好,那985的生物本科的招生为什么那么多的调剂生,而且大量的二本毕
业生在读985的博士项目?不排除你周围情况好,但生物毕业生就业大环境恶化是个事
实。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是不接地气
: 首先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不高强度的干几年湿活就去给技工分析结果,谁会信?
: 其次国内技工根本没法用,愿意来的硕士生枪都不会拿,做两年经验就跳药企去了,整
: 个系统完全无法运转。
: 国内就业市场持续崩坏? 我同学去药企的还真不少。这两年如果不是真心有追求已经
: 懒得出来做剥屎猴了,工资低压力大,傻么。
: 最后这种模式才能保证老板有钱,学生有多层次的充分指导并且有技术员解放时间。
: 美国式的老板整天不知道在哪,手下一堆学生放羊自生自灭才是真的毁了这个行业。美
: 国生物狗的根本问题不是中国输出太多--现在已经不是2005年了,中国对生物狗的需求
: 才刚刚开始--而是

avatar
b*s
18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一个千老配一个技术员就行。千老读文献,设计实验,摸索实验条
件,部分需重复劳动的工作让技术员做,实验条件摸好了,技术员也培训好了,其他类
似的活就给技术员做了。千老再分析结果,再设计实验等。难度高而且很琐碎的实验能
外包都外包,比如切片,IHC,基因敲除老鼠等。老板负责把握大方向和提供经费就行
avatar
s*y
19
没用的,我们实验室3千老,长期配5+的技术员,其中俩是固定的,三到四个是part ti
me,照样还不是没任何兴趣干活,钱太少才是关键。工钱涨上去了,你让我撸袖子亲自
捞我都愿意。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一个千老配一个技术员就行。千老读文献,设计实验,摸索实验条
: 件,部分需重复劳动的工作让技术员做,实验条件摸好了,技术员也培训好了,其他类
: 似的活就给技术员做了。千老再分析结果,再设计实验等。难度高而且很琐碎的实验能
: 外包都外包,比如切片,IHC,基因敲除老鼠等。老板负责把握大方向和提供经费就行
: 。

avatar
b*s
20
这个设想蛮不错的,必须赞一下。
不过美帝没有动力去改动,现在这个制度就是为了压榨剥削他国人才而设的。如果美国
不能用国外人才,只能用本土的,这个制度早完蛋了。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象western,pcr,这类常规操作,应该完全由独立第三方来做,第三方可以是
: 大学的专门实验中心,或者是公司之类。应该是双盲试验,尽可能避免现在生物论文中
: 的造假和水分。
: PI更应该大量减少,对PI工作的评价,论文的质量和可重复性应该远超过数量,甚至应
: 该设立credit之类的数据库,如果某位PI的文章一直无法重复,credit扣完,就该扫地
: 出门。而留下来的PI申请funding,应该大大提高通过率,特别要倾向年轻的PI,而不是
: 流水线造论文的学霸。
: 作博后的也应该成为正式职业,无论薪水还是其他。而不是象现在是廉价民工的代号。
: 现在一个大学,整个医学院的科研,还有生物,生化...养了多少所谓作生物科研的人
: 而第三方实验中心的设立,又可以吸收现在的生物类千老,成为一个正式职业

avatar
T*i
21
对头。减少数量,保证工资,而不是用什么Passion来洗脑,用成为PI的5%以下机会来
当胡萝卜吊人胃口,才是正途。不过现行体制既得利益者盘根错节,不好改。

ti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用的,我们实验室3千老,长期配5+的技术员,其中俩是固定的,三到四个是part ti
: me,照样还不是没任何兴趣干活,钱太少才是关键。工钱涨上去了,你让我撸袖子亲自
: 捞我都愿意。

avatar
S*e
22
很好,实验室十个人左右包括pi技术员,供着两个博士生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绝大部分生物实验都是低水平的单调的技术重复。
: 需要分析数据、设计实验和思考的工作其实是很少的。
: 如果一个实验室,主要依靠技术员,而PI和一两个资深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
: 出来,通过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思考和撰写,不是更有效率吗?
: 技术员反复做同一种实验,技术日益熟练,效率会很高。
: 我想象的实验室:
: PI:工作主要是找钱、社交、开会、阅读、思考战略、写作。
: [可选:1-2名资深人员:写作、读文献,阅读技术员的报告,指出技术员的问题,协
: 助解决技术难题,和PI开会头脑风暴。 Lab manager:财务、订购、维持实验室秩序。
: ]注::中小实验室可以省略此2项。

avatar
a*a
23
因为就业到招生有个时间差在里面
00-05年生育高峰,而且学生物的人很多,但是没什么工作,导致生物专业迅速臭了
10年以后对中级水平人肉电池的需求一下多了几倍(药企rd搬迁,startup,cro,医院)
直接的表现是公司招不到人/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出国。但是在招生市场上还需要几年
时间才能调整过来。,当然三本以下就没必要开这个专业了,开了也没人读。
phd第一年读书,高级学生带两年,3-4年纪以后带低年级学生/技术员开始搞自己的课
题,其实是种效率很高的培养体系。

【在 v**********m 的大作中提到】
: PhD做一遍两遍过过瘾可以,可是数年如一日在生产线上做重复劳动,太毁时间和精力
: ,和培养人才的初衷相悖。
: 要说工钱和职业发展,像他这么有钱的组,比国内药企扯平的工钱应该出得起。
: 如果生物就业好,那985的生物本科的招生为什么那么多的调剂生,而且大量的二本毕
: 业生在读985的博士项目?不排除你周围情况好,但生物毕业生就业大环境恶化是个事
: 实。

avatar
j*n
24
真要是这样 估计生物和IT差不多 都是阿三的天下
可以预见的结局就是 这个phd大部分是阿三 估计那些干活的技术员就是老中了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一个千老配一个技术员就行。千老读文献,设计实验,摸索实验条
: 件,部分需重复劳动的工作让技术员做,实验条件摸好了,技术员也培训好了,其他类
: 似的活就给技术员做了。千老再分析结果,再设计实验等。难度高而且很琐碎的实验能
: 外包都外包,比如切片,IHC,基因敲除老鼠等。老板负责把握大方向和提供经费就行
: 。

avatar
v*m
25
老中自己也有问题,不喜欢说自己的成绩和优点。
成绩在说出来之前,别人没理由要主动来打听啊。
搞笑的情节通常是有人表扬老中干的不错,老中急忙谦虚说自己不行,项目还没做到最
好,对方一听就没兴趣继续下去,而且觉得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行。
如果同样的情况,阿三和小白立马就说:谢谢你,你喜欢那个方面?我们可以继续讨论
细节或深入,看哪里能够合作,我能为你做什么?结果高下立判。
现在出国的老中在这方面应该改善很多了。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真要是这样 估计生物和IT差不多 都是阿三的天下
: 可以预见的结局就是 这个phd大部分是阿三 估计那些干活的技术员就是老中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