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致研究生: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智商
avatar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致研究生: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智商# Biology - 生物学
m*6
1
刚买了套投资房,也找到租客了。
知道投资房最好申请个LLC,不知道具体的步骤。
有没有人有相关的网站介绍经验的?
avatar
d*b
2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我的成长之路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趣、没想好未来发展该怎么办?其实我想讲的是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二
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这种迷茫一直到1995年,博士后完成之后才隐
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下定了决心。
当时的迷茫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大学选择专业。我不像在座的一些人,大学
入学时就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想学经管、建筑、生命、化学、工程,等等。我当时
保送大学,报名的清华的第一专业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机械系(掌声)。
在报机械系之前还报名了北大的物理系。直到1985年5月份清华老师来招生时对我
说,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掌声)。我当时是第一次把生物和化学连接在一起,当
时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于是阴差阳错地上了生命科学
这条船。
我是数学竞赛河南省第一名,保送到清华,数理能力很强。在座数理能力比较好的
同学可能有同样的纠结,数理好往往学生物、化学不灵。我曾和生物学竞赛的同学讲,
千万不要自卑,数学物理竞赛好的是有小聪明,生物竞赛好的有大智慧。
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我今天说的很多内容可能都有争议。学习数学物理着重思维
的严谨,注重推理,而生物不同,这些发生在不同的脑区。我在清华的时候生物学的不
好,于是修了数学双学位,通过加强数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来弥补生物成绩的不足,来让
我的成绩排名第一。所以说,我选专业第一不是凭兴趣、第二不是凭专长,而是凭清华
老师的一句话(笑声)。当然这是一句玩笑了。
那选专业应该凭啥?我告诉学生,凭未来世界的需求。这个世界的发展不以在座的
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媒体宣传为转移,更不以毕业之后能否找到工作为转移
。这个世界的发展中,一半以上的学术问题来自对人类的关注,叫做生命科学。
不管国内就业情况怎么样,其他学科情况怎么样,但大生命学科在21世纪是最大的
学科。你们可以去查查,麻省、斯坦福、哈佛最大的学科是什么。我觉得在你选择专业
的时候,凭兴趣挺好,没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培养兴趣。有时我在想,人是善变的,你的
其他方面可以变,为什么专业是不能变的?
一项业余爱好可能你很喜欢,但天天做可能会使你厌烦。我认为做一件事,完全凭
兴趣的话,对我而言不靠谱。大学期间我对生物真的是深恶痛绝,因为学不好。我的遗
传学实验、遗传课、细胞学实验、细胞课在班上都是中下。
本科讲完,我来讲一讲海外读博。我在清华提前一年毕业,那是在1989年。当时我
对学术没有兴趣,而对从政感兴趣。可能有些同学了解,当时我父亲的去世对我的影响
很大。我认为从政可以改变一个社会,可以为老百姓说话、做事。
我当时想去从政。而从政又没有门儿,觉得要先去经商。所以当时和清华大学科技
批发总公司签订了一个代表公司去香港经商的机会,做公关(笑声)。你们难以想象吧
?看这施老师还挺能说会道的,做公关应该还不错。我年轻的时候比现在强太多了,结
果就业合同因故被撕毁。
1989年7月24纠结一晚后,我决定考托福GRE出国。在年轻的趾高气扬的施一公心里
,出国不是一条路。最终我决定出国读生物学博士。在霍普金斯的5年读博期间很辛苦
,尤其前两年心情很不稳定。由于我数理思维太严谨,常常绕不过这个圈,总觉得学生
物怎么这么难。
有一门生物学考试三次考试52、32、22分,只有第一次及格,我去求老师放我一马
:“我是一个好学生,对学生物还在适应。如果我不及格的话,我会失去奖学金,没有
奖学金的话我会读不下去,只能退学。”他戴着眼镜眯着眼睛看了我半天,好像在看我
是不是一个好学生(笑声)。他最后给了我一个B-,我对他真的非常感激。
在普林斯顿做助理教授时,我第一次回霍普金斯讲课的时候,我去拜访这位教授。
我问他,您还记得我当时求您放我一马给我及格吗?他说,我怎么能忘记呢!(笑声)
其实因为我对专业没有想好,在读博的前两年一直非常纠结。平时精力很好,一看文章
就睡着;听讲座也是,听了十分钟就睡过去了,大家一鼓掌我就醒了,正好大家一块走
。(笑声)在座的很多人可能也会这样。
我直到博士三年级才出了一点感觉,发现我也能做一点东西;到了博士四年级信心
大增,因为结果出来了;到了毕业那年,博士五年级,我感到,原来我也可以在学术界
“混”个工作。
博士读完之后,我不清楚我能干啥、也不清楚我会干啥,在最挣扎的时候曾想过转
系:转数学系、转计算机系、转经管系,转任何一个系我都觉得易如反掌,因为这些都
是能发挥数理长处的地方,但我没有转。因为我在说服自己,也许以不变应万变最好。
如果急急忙忙转系,也许去了之后会发现数学、物理、经管可能更没意思,所以我在说
服自己,也许生命科学真的是21世纪的科学呢。
就是一种在矛盾中在往前走。在1995年4月12日博士学位答辩以后,我还是不清楚
自己会做什么。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清华的时候,曾是清华活跃的一分子,小发明协
会的副会长,还参与了很多课外活动,做公关,所以我想也许我可以从商。所以我还面
试了大都会中国区首席代表的职位,卖保险,而且拿到了offer。我差点成为中国第一
个卖保险的人,当时有六位数的工资。
在博士毕业之后我还设立了自己的公司,和两个哥们一起做中美间贸易交流,这个
经历也很有意思。1995年11月我下定决心还是走学术这条路,到现在还不到20年。95年
12月我写了一篇日记,我说,该去explore的机会,你也都explore了,现在轮到你静下
心来,从此之后不再起二心,好好做学术。我也就是这样做的。
所以我从1995年11月到现在,所有主要精力都放在做学术上,我也告诉自己这(种
兴趣)一定可以培养起来。在座如果有同学感觉对所学领域没有兴趣的话,我想你比不
过我。我是在博士毕业半年之后才开始培养兴趣,现在我的兴趣极其浓厚,到现在可以
废寝忘食、可以没日没夜地干,觉得乐在其中。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是说你天
生就有,不是说你听一个讲座突然灵机一动就对一件事感兴趣,我觉得都不是这样。
博士后这几年在外人看来极其苦,其实自己身在其中并不觉得苦,我经常觉得自己
不这么做的话就亏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1995年11月到1997年4月,我博士后做了一
年半,拿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普林斯顿做助理教授的机会。当时挺幸运的。
普林斯顿不像哈佛大学那样有很多学院,像医学院、法学院等等,而是只有一个大
学本部加一个国际关系学院,很小。我认为普林斯顿是一个学术圣地。这也是为什么爱
因斯坦在面临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美国多所大学邀请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普林斯
顿,可能去过的人会有感受。我觉得我挺幸运的,1997年4月在普林斯顿开始独立的科
研生涯。
其实我对专业、对研究曾经非常迷茫,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我觉得我还是走过来了
。我也劝在座的同学,当你有迷茫的时候,我建议你们,不要觉得只有把你的迷茫、把
你所有问题解决了才能走下一步,我很不认可。
我认可一点:不要给自己理由——当你觉得兴趣不足、没有坚定信心、家里出了事
情、需要克服心理阴影、面对痛苦往前走的时候,不论家庭、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等方
面出现什么状况,你应该全力以赴,应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往前走。不要给自己理由
。因为你一旦掉队了以后,你的心态会改变,很难把心态纠正过来。
认识你自己
同学可能认为老师很自信,我想告诉大家,我求学时的自卑现在已经没有了,只是
偶尔有insecurity的感觉。但我求学的过程当中,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博士阶段,我
一直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
可能大家很难想象。举个例子,高中的时候化学老师解释“勒夏特列原理”,我那
时候开小差,没听懂。后来看书我竟然也看不懂,觉得崩溃了。我总觉得班上其他同学
都比我聪明,真的感到自卑。放眼望向你周围,当别人和你差不多聪明的时候,你会觉
得别人比你聪明。所以当你觉得别人比你聪明的时候,他并不一定比你聪明,不要太自
卑。
同时,我还有一个性格特点是好胜。在座的同学可能很多和我一样,如果不好胜、
不自强也很难走到今天,但特别好胜、特别自强的人也更容易受打击,也更容易自卑。
高中以来我总是觉得自己不聪明,所以总是很刻苦,总觉得我是笨鸟先飞。
举个例子。我什么地方都好胜,在清华体检时,我身高不高,又不能踮脚尖;所以
测坐高时我拼命往上拱了拱,结果我身高不到全班前五,坐高全班第一。(笑声)当时
我还没有想明白,我还沾沾自喜,终于有一项第一了。直到有一位同学提醒我的时候,
我突然自卑油然而生。我就问我的教练:“孙老师,我的腿短吗?”(笑声)孙老师的
回答非常艺术,说:“一公,你训练很刻苦(笑声),你的身体条件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很不容易了。(笑声)”
我们家从来没出过运动员,就我一个。我的哥哥姐姐、我的父母都不是运动员,我
是二级运动员。其实也蛮有意思的,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就是自卑和自信、好胜伴随
在一起。我上初三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鼓励我报1500米。当时我写了入团申请书,老师
说,表现的时候到了。(笑声)组织在考验你。我就报了1500。运动会前四天报名,报
名的当天晚上一激动大腿抽筋了,腿都动不了,比赛的那天才恢复正常。发令枪一响我
领先了整整100米,最后被倒数第二名落了整整300米。(笑声)
我在全校、在我们班的鼓励声中跑过了终点。初三的施一公什么都不爱就爱面子,
当时在青春期发育、最爱面子的时候在同学面前丢脸了,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但我那时
候很争强好胜。运动会第二天我就开始练跑步。一年之后我的800米跑了2分17,3000米
跑了10分35。孙教练让我入选校队,成为一线队员,代表清华参加比赛。其实我觉得,
很多情况下,你的个性决定了你的将来。我很自卑,但我又很好胜。
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我先说什么不重要: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
物、文科,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IQ。I believe so.
第一,时间的付出。不要以为你可以耍小聪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宴,这是亘古
不变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我很反感有些人说我的成功完全是机遇,这一定是瞎掰。当然
现在一般这样说是为了谦虚,但这种谦虚会误了很多学生。我不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科
学家没有极大的付出。清华84-86年生物系系主任老蒲,在美国已是赫赫有名的终身讲
席教授。
他在美国开组会时教导学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最大的诀窍是工作刻苦,每周
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我知道你们不能像我一样刻苦,但我要求你们每周工作50小时以
上,这意味着如果是8小时一天的话,你要工作6天以上。你不要以为你早上8点去,晃
晃悠悠做点实验,晚上8点离开就可以了。他只计算你具体做实验的时间,和你真正去
查阅简单的和实验相关的文献的时间。哪怕你的吃饭时间、查阅文献之后放松的一小时
,都要去除。
一周工作50小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如果你能做到,你满足了我的要求,你可以在
实验室待下去;如果你不能,就离开实验室。其实老蒲说的是大实话,是一个真正有良
知的科学家说出的话。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任何人不付出时间,一定不会有成
功。
第二个是方法论的改变。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一个独树一帜的科学家,他只比我大一
岁半,很年轻。从九十年代初起的十年中,他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实验室做出了30篇《
自然》《科学》的文章,是世界上一顶一的高手。
我进入他的实验室之后,满怀希望要向他学习,希望跟他学方法论、学习思维方式
、学习批判性思维。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纠结,让我这才意识到,真正的批判性
思维、真正的方法论应如何养成。我讲的例子都非常极端,希望大家不是简单地接受,
而是去思考,因为对你的专业不一定适用。
我举个例子:理科老师会讲,要广泛阅读文献,知识要宽广,要知道现代科学进展
到哪儿了,要泛读,等等。其实我在霍普金斯做博士生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要读
《Nature》,读《Science》,读一些刊物,我也是这样做的。到他的实验室后,我觉
得我的表现欲很强,想让导师知道我以后想做教授。
我如何让导师知道我很能干、很有见解呢?下一篇《Nature》出来的时候我仔细读
,等我有很深的见解之后,去找导师讨论讨论,就能显得我很有见解了。所以有一次《
Nature》发了一篇领域内的前沿文章,我就去找导师,可是导师说:“这篇文章我还没
有读呢,读了以后再说吧。”我想导师可能最近比较忙,没有来得及读。当时我有点功
利,想着我是不是白读这么仔细了?(笑)
过了一个月我又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了将近一个月了,也是一篇极为
重要的我们领域内的文章。我又想跟他讨论,导师脸一红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
(笑声)我当时开始怀疑,他是不是不读啊?(笑声)我没敢问。
等到1996年下半年,一位鼎鼎大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访,邀请我的导师进行1小
时的一对一学术交流。我的导师让秘书回复,他那天恰好出差不在。可是讲座那天,导
师很早就来了,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解结构、看结构、分析结构,在写文章。
我当时非常疑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样的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去“套磁”?你
还不去表现一把?于是我问导师,像这样的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和他交流?导师的回答
非常简单,他说我没有时间。任何东西都可以再生,时间不可以再生。我当时大胆地问
他:你读文章有时间吗?(笑声)他说我不读文章。我想和大家说,大家在读博士时要
读文章,但现在我已经不读那么多文章了,更依赖于会议、电话、面对面等现场交流。
当时我又问:不读文章如何养成科学素养?他说科学素养的养成和读最新的文章没
有任何关系。科学方法论的养成和科学史有关,和重大发现的数据源有关,与科学进展
到最前沿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科学知识的最前沿只是在你做研究的时候让你知道,在
领域内你所处在的境地是什么样的,你是否在科学前沿,你是否在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东
西,仅此而已。所以说好的研究生课程不一定是告诉你科学最前沿的内容。
我在普林斯顿期间,普林斯顿最有意思的课是“人和遗传学”,里面最后一篇文章
是90年代初期的文章,讲整个人和遗传学的发展历史、过程和一些关键的发现是怎么来
的。最新的发现只是你在做研究的时候和你的领域内直接相关,而和你方法论的养成确
实没有关系。我问导师,那你写文章的时候怎么写?
他说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会读一些文章。他讲得很实在。我希望大家能够问为什么,
不要简单地接受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你需要挑战过去,要有批判性思维。我在博士后
的两年里收获巨大,我学到了如何在实验室里真正地攻坚克难。
第三,建立批判性思维。除了方法论的改变,还包括挑战学术权威。我的博士生导
师在33岁已是正教授、系主任。他在开车时想象出Zinc Finger的结构,这是我们人类
历史上第一个重大凭大脑想象出来的结构。他在晚上做梦的时候也在思考,他的每一天
都充满思考,那时,我在上博士三年级的,我很怕他。他有一米九三,一百公斤,力大
无穷。又一次我们超速离心机的盖子拧不开,他去直接把转轴给拧断了。他经常说,“
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
有一天我们开组会,他看起来特别激动,说今天我给大家演示我的一个想法,希望
大家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他开始画了一个长方形。中间加一个隔断,左面是
氧气,右面是氮气,看到他画出来的图和列出的公式,我想他是想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增的过程。他开始写公式,满满一黑板的推演之后,一步步证明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是错的。当时我们都震惊了。
可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认为我最好的一门课是物理化学,朱文涛老师。朱老
师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当时教我们的时候也很认真。所以我在他写出的公式里面发现了
三处错误。当时我不敢提啊,但是后来一想,那的确是有错的时候,我哆哆嗦嗦的举起
手说,我想说有第一处错误。这是,我对面的师兄说“哪儿有错?啊!哪儿有错!”我
哆哆嗦嗦说完,所有同学都说我错了,但是我们实验室的小老板说,我觉得一公讲得不
错。
其实,我发现Jeremy M. Berg,在我说出我的第一句话时,他的脸就红了。这时我
们实验室在争吵,老板说今天的组会到此为止。大家觉得我顶撞了老师,没人理我,中
午我都一个人吃饭。下午一点,老板找到我说,你学士是在哪个大学念的,我说
Tsinghua University,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学。他说我不关心你来自哪个大学,我关
心的是你学的非常好,老师一定是一位大家。
我的本科老师的理论功底很深厚,所以讲的很透彻。在此之后,我们研究所的同事
见到我便会主动给我打招呼,这让我慢慢的有了自信。在我找到职位的时候,他们都对
我说“Congratulations!”这段公然鼓起勇气,用自己所学纠正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
的学术错误的经历,在我科研路上给予我无限自信,至今对我仍有很大影响。
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在科学网的微博上面写了一些对研
究生如何提高自己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博文。你要时刻记住,你认为自己行,那你就一定
可以。同时还要记住,不可知足常乐!
我认为的科研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能够无忧无虑地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科学问题
。但是,我们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研究是希望能够回报社会,为人类做出
贡献。
最后,我祝愿大家能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施一公:世界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2015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本文转自“清华研读间”公众号。
avatar
f*i
3
买个umbrella insurance就好了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刚买了套投资房,也找到租客了。
: 知道投资房最好申请个LLC,不知道具体的步骤。
: 有没有人有相关的网站介绍经验的?

avatar
d*a
4
高智商的人不懂普通人的烦恼。
avatar
m*6
5
我也听说了这个umbrella insurance的。
但又有人说太贵,你知道多少钱吗?
如果不是贵的太多的话,以后再买房子的话,就不折腾LLC和 EIN 的事了。
刚注册了LLC和EIN.觉得为了一套房子,注册一个公司和税号有点滑稽。
能简单就简单点最好了。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买个umbrella insurance就好了
avatar
v*e
6
他开的是富士康,不需要高智商的人。
avatar
t*k
7
如果房子多,注册公司比较好。公司个人两不相干。就一套房子,没有必要。
avatar
w*r
8
做结构生物学不需要高智商,不需要读文献。最重要的是比别人做得快,是不是这个意
思?
浪费清华资源,二本就足够了。

5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 我的成长之路
: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avatar
d*a
9
实际上恰恰在高智商才是第一要素。没有高智商,即使你把天天十六小时刷那些瓶瓶罐
罐,也刷不出多少高品质的论文来。高智商加勤奋工作,更能喷发出奇异灵光。施一公
的成就,不会是那么偶然。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想做结构的人里,他能那么优秀
avatar
j*n
10
也看说话的对象是谁
他的话对清华学生是对的 不能放大到全国

【在 v*******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开的是富士康,不需要高智商的人。
avatar
n*7
11
正确,说给minions听的

【在 v*******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开的是富士康,不需要高智商的人。
avatar
a*n
12
生物成美式橄榄球了,只要四分卫和教练有智商就行,其他可以都是傻比。。。。。。
。。。。。。。。。。

5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 我的成长之路
: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avatar
s*y
13
比橄榄球差点吧,橄榄球还要有块头的傻逼才行,生物只要你敢拼时间拼命坐得住板凳
就行,智商属于多余的要求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成美式橄榄球了,只要四分卫和教练有智商就行,其他可以都是傻比。。。。。。
: 。。。。。。。。。。
:
: 5

avatar
L*y
14
通篇下来,一公无非是重弹他的老调:科研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勤奋,奋斗,再奋斗。
一公是个搞结构的包工头,自然懂得苦逼奋斗的重要性,毕竟解结构对人力,体力和重
大仪器的依赖性很强。但生命科学是绚丽多彩的,其行当门类众多,结构生物学只不过
是生命科学大树的一个小分枝。遗憾的是,一公却一再向年轻学子灌输他个人成长的经
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败青年学子对大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一公属于勤奋多
产型的科研人才,但人文素养不行,演讲缺乏感染力,和学术大师相差甚远。

5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 我的成长之路
: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avatar
L*m
15
他实验室的学生出来再美国做薄厚被开了你不会不知道吧,流水线。
对搞理论物理纯数学的来说,搞生物的就是傻逼,你自己说说生物需要什么智商?你觉
得高中数学对智商的要求高,还是生物科研对智商的要求高,高中数学起码要求一定的
逻辑,生物拼的就是时间和金钱。我这话绝对是很多人的心声说句实在话,生物没有一
个方向对于搞数学物理的来说是有需要所谓智商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实际上恰恰在高智商才是第一要素。没有高智商,即使你把天天十六小时刷那些瓶瓶罐
: 罐,也刷不出多少高品质的论文来。高智商加勤奋工作,更能喷发出奇异灵光。施一公
: 的成就,不会是那么偶然。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想做结构的人里,他能那么优秀

avatar
d*b
16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我的成长之路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趣、没想好未来发展该怎么办?其实我想讲的是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二
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这种迷茫一直到1995年,博士后完成之后才隐
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下定了决心。
当时的迷茫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大学选择专业。我不像在座的一些人,大学
入学时就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想学经管、建筑、生命、化学、工程,等等。我当时
保送大学,报名的清华的第一专业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机械系(掌声)。
在报机械系之前还报名了北大的物理系。直到1985年5月份清华老师来招生时对我
说,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掌声)。我当时是第一次把生物和化学连接在一起,当
时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于是阴差阳错地上了生命科学
这条船。
我是数学竞赛河南省第一名,保送到清华,数理能力很强。在座数理能力比较好的
同学可能有同样的纠结,数理好往往学生物、化学不灵。我曾和生物学竞赛的同学讲,
千万不要自卑,数学物理竞赛好的是有小聪明,生物竞赛好的有大智慧。
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我今天说的很多内容可能都有争议。学习数学物理着重思维
的严谨,注重推理,而生物不同,这些发生在不同的脑区。我在清华的时候生物学的不
好,于是修了数学双学位,通过加强数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来弥补生物成绩的不足,来让
我的成绩排名第一。所以说,我选专业第一不是凭兴趣、第二不是凭专长,而是凭清华
老师的一句话(笑声)。当然这是一句玩笑了。
那选专业应该凭啥?我告诉学生,凭未来世界的需求。这个世界的发展不以在座的
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媒体宣传为转移,更不以毕业之后能否找到工作为转移
。这个世界的发展中,一半以上的学术问题来自对人类的关注,叫做生命科学。
不管国内就业情况怎么样,其他学科情况怎么样,但大生命学科在21世纪是最大的
学科。你们可以去查查,麻省、斯坦福、哈佛最大的学科是什么。我觉得在你选择专业
的时候,凭兴趣挺好,没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培养兴趣。有时我在想,人是善变的,你的
其他方面可以变,为什么专业是不能变的?
一项业余爱好可能你很喜欢,但天天做可能会使你厌烦。我认为做一件事,完全凭
兴趣的话,对我而言不靠谱。大学期间我对生物真的是深恶痛绝,因为学不好。我的遗
传学实验、遗传课、细胞学实验、细胞课在班上都是中下。
本科讲完,我来讲一讲海外读博。我在清华提前一年毕业,那是在1989年。当时我
对学术没有兴趣,而对从政感兴趣。可能有些同学了解,当时我父亲的去世对我的影响
很大。我认为从政可以改变一个社会,可以为老百姓说话、做事。
我当时想去从政。而从政又没有门儿,觉得要先去经商。所以当时和清华大学科技
批发总公司签订了一个代表公司去香港经商的机会,做公关(笑声)。你们难以想象吧
?看这施老师还挺能说会道的,做公关应该还不错。我年轻的时候比现在强太多了,结
果就业合同因故被撕毁。
1989年7月24纠结一晚后,我决定考托福GRE出国。在年轻的趾高气扬的施一公心里
,出国不是一条路。最终我决定出国读生物学博士。在霍普金斯的5年读博期间很辛苦
,尤其前两年心情很不稳定。由于我数理思维太严谨,常常绕不过这个圈,总觉得学生
物怎么这么难。
有一门生物学考试三次考试52、32、22分,只有第一次及格,我去求老师放我一马
:“我是一个好学生,对学生物还在适应。如果我不及格的话,我会失去奖学金,没有
奖学金的话我会读不下去,只能退学。”他戴着眼镜眯着眼睛看了我半天,好像在看我
是不是一个好学生(笑声)。他最后给了我一个B-,我对他真的非常感激。
在普林斯顿做助理教授时,我第一次回霍普金斯讲课的时候,我去拜访这位教授。
我问他,您还记得我当时求您放我一马给我及格吗?他说,我怎么能忘记呢!(笑声)
其实因为我对专业没有想好,在读博的前两年一直非常纠结。平时精力很好,一看文章
就睡着;听讲座也是,听了十分钟就睡过去了,大家一鼓掌我就醒了,正好大家一块走
。(笑声)在座的很多人可能也会这样。
我直到博士三年级才出了一点感觉,发现我也能做一点东西;到了博士四年级信心
大增,因为结果出来了;到了毕业那年,博士五年级,我感到,原来我也可以在学术界
“混”个工作。
博士读完之后,我不清楚我能干啥、也不清楚我会干啥,在最挣扎的时候曾想过转
系:转数学系、转计算机系、转经管系,转任何一个系我都觉得易如反掌,因为这些都
是能发挥数理长处的地方,但我没有转。因为我在说服自己,也许以不变应万变最好。
如果急急忙忙转系,也许去了之后会发现数学、物理、经管可能更没意思,所以我在说
服自己,也许生命科学真的是21世纪的科学呢。
就是一种在矛盾中在往前走。在1995年4月12日博士学位答辩以后,我还是不清楚
自己会做什么。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清华的时候,曾是清华活跃的一分子,小发明协
会的副会长,还参与了很多课外活动,做公关,所以我想也许我可以从商。所以我还面
试了大都会中国区首席代表的职位,卖保险,而且拿到了offer。我差点成为中国第一
个卖保险的人,当时有六位数的工资。
在博士毕业之后我还设立了自己的公司,和两个哥们一起做中美间贸易交流,这个
经历也很有意思。1995年11月我下定决心还是走学术这条路,到现在还不到20年。95年
12月我写了一篇日记,我说,该去explore的机会,你也都explore了,现在轮到你静下
心来,从此之后不再起二心,好好做学术。我也就是这样做的。
所以我从1995年11月到现在,所有主要精力都放在做学术上,我也告诉自己这(种
兴趣)一定可以培养起来。在座如果有同学感觉对所学领域没有兴趣的话,我想你比不
过我。我是在博士毕业半年之后才开始培养兴趣,现在我的兴趣极其浓厚,到现在可以
废寝忘食、可以没日没夜地干,觉得乐在其中。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是说你天
生就有,不是说你听一个讲座突然灵机一动就对一件事感兴趣,我觉得都不是这样。
博士后这几年在外人看来极其苦,其实自己身在其中并不觉得苦,我经常觉得自己
不这么做的话就亏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1995年11月到1997年4月,我博士后做了一
年半,拿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普林斯顿做助理教授的机会。当时挺幸运的。
普林斯顿不像哈佛大学那样有很多学院,像医学院、法学院等等,而是只有一个大
学本部加一个国际关系学院,很小。我认为普林斯顿是一个学术圣地。这也是为什么爱
因斯坦在面临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美国多所大学邀请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普林斯
顿,可能去过的人会有感受。我觉得我挺幸运的,1997年4月在普林斯顿开始独立的科
研生涯。
其实我对专业、对研究曾经非常迷茫,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我觉得我还是走过来了
。我也劝在座的同学,当你有迷茫的时候,我建议你们,不要觉得只有把你的迷茫、把
你所有问题解决了才能走下一步,我很不认可。
我认可一点:不要给自己理由——当你觉得兴趣不足、没有坚定信心、家里出了事
情、需要克服心理阴影、面对痛苦往前走的时候,不论家庭、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等方
面出现什么状况,你应该全力以赴,应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往前走。不要给自己理由
。因为你一旦掉队了以后,你的心态会改变,很难把心态纠正过来。
认识你自己
同学可能认为老师很自信,我想告诉大家,我求学时的自卑现在已经没有了,只是
偶尔有insecurity的感觉。但我求学的过程当中,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博士阶段,我
一直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
可能大家很难想象。举个例子,高中的时候化学老师解释“勒夏特列原理”,我那
时候开小差,没听懂。后来看书我竟然也看不懂,觉得崩溃了。我总觉得班上其他同学
都比我聪明,真的感到自卑。放眼望向你周围,当别人和你差不多聪明的时候,你会觉
得别人比你聪明。所以当你觉得别人比你聪明的时候,他并不一定比你聪明,不要太自
卑。
同时,我还有一个性格特点是好胜。在座的同学可能很多和我一样,如果不好胜、
不自强也很难走到今天,但特别好胜、特别自强的人也更容易受打击,也更容易自卑。
高中以来我总是觉得自己不聪明,所以总是很刻苦,总觉得我是笨鸟先飞。
举个例子。我什么地方都好胜,在清华体检时,我身高不高,又不能踮脚尖;所以
测坐高时我拼命往上拱了拱,结果我身高不到全班前五,坐高全班第一。(笑声)当时
我还没有想明白,我还沾沾自喜,终于有一项第一了。直到有一位同学提醒我的时候,
我突然自卑油然而生。我就问我的教练:“孙老师,我的腿短吗?”(笑声)孙老师的
回答非常艺术,说:“一公,你训练很刻苦(笑声),你的身体条件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很不容易了。(笑声)”
我们家从来没出过运动员,就我一个。我的哥哥姐姐、我的父母都不是运动员,我
是二级运动员。其实也蛮有意思的,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就是自卑和自信、好胜伴随
在一起。我上初三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鼓励我报1500米。当时我写了入团申请书,老师
说,表现的时候到了。(笑声)组织在考验你。我就报了1500。运动会前四天报名,报
名的当天晚上一激动大腿抽筋了,腿都动不了,比赛的那天才恢复正常。发令枪一响我
领先了整整100米,最后被倒数第二名落了整整300米。(笑声)
我在全校、在我们班的鼓励声中跑过了终点。初三的施一公什么都不爱就爱面子,
当时在青春期发育、最爱面子的时候在同学面前丢脸了,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但我那时
候很争强好胜。运动会第二天我就开始练跑步。一年之后我的800米跑了2分17,3000米
跑了10分35。孙教练让我入选校队,成为一线队员,代表清华参加比赛。其实我觉得,
很多情况下,你的个性决定了你的将来。我很自卑,但我又很好胜。
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我先说什么不重要: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
物、文科,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IQ。I believe so.
第一,时间的付出。不要以为你可以耍小聪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宴,这是亘古
不变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我很反感有些人说我的成功完全是机遇,这一定是瞎掰。当然
现在一般这样说是为了谦虚,但这种谦虚会误了很多学生。我不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科
学家没有极大的付出。清华84-86年生物系系主任老蒲,在美国已是赫赫有名的终身讲
席教授。
他在美国开组会时教导学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最大的诀窍是工作刻苦,每周
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我知道你们不能像我一样刻苦,但我要求你们每周工作50小时以
上,这意味着如果是8小时一天的话,你要工作6天以上。你不要以为你早上8点去,晃
晃悠悠做点实验,晚上8点离开就可以了。他只计算你具体做实验的时间,和你真正去
查阅简单的和实验相关的文献的时间。哪怕你的吃饭时间、查阅文献之后放松的一小时
,都要去除。
一周工作50小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如果你能做到,你满足了我的要求,你可以在
实验室待下去;如果你不能,就离开实验室。其实老蒲说的是大实话,是一个真正有良
知的科学家说出的话。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任何人不付出时间,一定不会有成
功。
第二个是方法论的改变。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一个独树一帜的科学家,他只比我大一
岁半,很年轻。从九十年代初起的十年中,他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实验室做出了30篇《
自然》《科学》的文章,是世界上一顶一的高手。
我进入他的实验室之后,满怀希望要向他学习,希望跟他学方法论、学习思维方式
、学习批判性思维。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纠结,让我这才意识到,真正的批判性
思维、真正的方法论应如何养成。我讲的例子都非常极端,希望大家不是简单地接受,
而是去思考,因为对你的专业不一定适用。
我举个例子:理科老师会讲,要广泛阅读文献,知识要宽广,要知道现代科学进展
到哪儿了,要泛读,等等。其实我在霍普金斯做博士生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要读
《Nature》,读《Science》,读一些刊物,我也是这样做的。到他的实验室后,我觉
得我的表现欲很强,想让导师知道我以后想做教授。
我如何让导师知道我很能干、很有见解呢?下一篇《Nature》出来的时候我仔细读
,等我有很深的见解之后,去找导师讨论讨论,就能显得我很有见解了。所以有一次《
Nature》发了一篇领域内的前沿文章,我就去找导师,可是导师说:“这篇文章我还没
有读呢,读了以后再说吧。”我想导师可能最近比较忙,没有来得及读。当时我有点功
利,想着我是不是白读这么仔细了?(笑)
过了一个月我又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了将近一个月了,也是一篇极为
重要的我们领域内的文章。我又想跟他讨论,导师脸一红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
(笑声)我当时开始怀疑,他是不是不读啊?(笑声)我没敢问。
等到1996年下半年,一位鼎鼎大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访,邀请我的导师进行1小
时的一对一学术交流。我的导师让秘书回复,他那天恰好出差不在。可是讲座那天,导
师很早就来了,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解结构、看结构、分析结构,在写文章。
我当时非常疑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样的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去“套磁”?你
还不去表现一把?于是我问导师,像这样的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和他交流?导师的回答
非常简单,他说我没有时间。任何东西都可以再生,时间不可以再生。我当时大胆地问
他:你读文章有时间吗?(笑声)他说我不读文章。我想和大家说,大家在读博士时要
读文章,但现在我已经不读那么多文章了,更依赖于会议、电话、面对面等现场交流。
当时我又问:不读文章如何养成科学素养?他说科学素养的养成和读最新的文章没
有任何关系。科学方法论的养成和科学史有关,和重大发现的数据源有关,与科学进展
到最前沿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科学知识的最前沿只是在你做研究的时候让你知道,在
领域内你所处在的境地是什么样的,你是否在科学前沿,你是否在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东
西,仅此而已。所以说好的研究生课程不一定是告诉你科学最前沿的内容。
我在普林斯顿期间,普林斯顿最有意思的课是“人和遗传学”,里面最后一篇文章
是90年代初期的文章,讲整个人和遗传学的发展历史、过程和一些关键的发现是怎么来
的。最新的发现只是你在做研究的时候和你的领域内直接相关,而和你方法论的养成确
实没有关系。我问导师,那你写文章的时候怎么写?
他说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会读一些文章。他讲得很实在。我希望大家能够问为什么,
不要简单地接受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你需要挑战过去,要有批判性思维。我在博士后
的两年里收获巨大,我学到了如何在实验室里真正地攻坚克难。
第三,建立批判性思维。除了方法论的改变,还包括挑战学术权威。我的博士生导
师在33岁已是正教授、系主任。他在开车时想象出Zinc Finger的结构,这是我们人类
历史上第一个重大凭大脑想象出来的结构。他在晚上做梦的时候也在思考,他的每一天
都充满思考,那时,我在上博士三年级的,我很怕他。他有一米九三,一百公斤,力大
无穷。又一次我们超速离心机的盖子拧不开,他去直接把转轴给拧断了。他经常说,“
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
有一天我们开组会,他看起来特别激动,说今天我给大家演示我的一个想法,希望
大家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他开始画了一个长方形。中间加一个隔断,左面是
氧气,右面是氮气,看到他画出来的图和列出的公式,我想他是想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增的过程。他开始写公式,满满一黑板的推演之后,一步步证明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是错的。当时我们都震惊了。
可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认为我最好的一门课是物理化学,朱文涛老师。朱老
师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当时教我们的时候也很认真。所以我在他写出的公式里面发现了
三处错误。当时我不敢提啊,但是后来一想,那的确是有错的时候,我哆哆嗦嗦的举起
手说,我想说有第一处错误。这是,我对面的师兄说“哪儿有错?啊!哪儿有错!”我
哆哆嗦嗦说完,所有同学都说我错了,但是我们实验室的小老板说,我觉得一公讲得不
错。
其实,我发现Jeremy M. Berg,在我说出我的第一句话时,他的脸就红了。这时我
们实验室在争吵,老板说今天的组会到此为止。大家觉得我顶撞了老师,没人理我,中
午我都一个人吃饭。下午一点,老板找到我说,你学士是在哪个大学念的,我说
Tsinghua University,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学。他说我不关心你来自哪个大学,我关
心的是你学的非常好,老师一定是一位大家。
我的本科老师的理论功底很深厚,所以讲的很透彻。在此之后,我们研究所的同事
见到我便会主动给我打招呼,这让我慢慢的有了自信。在我找到职位的时候,他们都对
我说“Congratulations!”这段公然鼓起勇气,用自己所学纠正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
的学术错误的经历,在我科研路上给予我无限自信,至今对我仍有很大影响。
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在科学网的微博上面写了一些对研
究生如何提高自己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博文。你要时刻记住,你认为自己行,那你就一定
可以。同时还要记住,不可知足常乐!
我认为的科研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能够无忧无虑地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科学问题
。但是,我们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研究是希望能够回报社会,为人类做出
贡献。
最后,我祝愿大家能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施一公:世界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2015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本文转自“清华研读间”公众号。
avatar
d*a
17
高智商的人不懂普通人的烦恼。
avatar
v*e
18
他开的是富士康,不需要高智商的人。
avatar
w*r
19
做结构生物学不需要高智商,不需要读文献。最重要的是比别人做得快,是不是这个意
思?
浪费清华资源,二本就足够了。

5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 我的成长之路
: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avatar
d*a
20
实际上恰恰在高智商才是第一要素。没有高智商,即使你把天天十六小时刷那些瓶瓶罐
罐,也刷不出多少高品质的论文来。高智商加勤奋工作,更能喷发出奇异灵光。施一公
的成就,不会是那么偶然。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想做结构的人里,他能那么优秀
avatar
j*n
21
也看说话的对象是谁
他的话对清华学生是对的 不能放大到全国

【在 v*******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开的是富士康,不需要高智商的人。
avatar
n*7
22
正确,说给minions听的

【在 v*******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开的是富士康,不需要高智商的人。
avatar
a*n
23
生物成美式橄榄球了,只要四分卫和教练有智商就行,其他可以都是傻比。。。。。。
。。。。。。。。。。

5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 我的成长之路
: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avatar
s*y
24
比橄榄球差点吧,橄榄球还要有块头的傻逼才行,生物只要你敢拼时间拼命坐得住板凳
就行,智商属于多余的要求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成美式橄榄球了,只要四分卫和教练有智商就行,其他可以都是傻比。。。。。。
: 。。。。。。。。。。
:
: 5

avatar
L*y
25
通篇下来,一公无非是重弹他的老调:科研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勤奋,奋斗,再奋斗。
一公是个搞结构的包工头,自然懂得苦逼奋斗的重要性,毕竟解结构对人力,体力和重
大仪器的依赖性很强。但生命科学是绚丽多彩的,其行当门类众多,结构生物学只不过
是生命科学大树的一个小分枝。遗憾的是,一公却一再向年轻学子灌输他个人成长的经
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败青年学子对大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一公属于勤奋多
产型的科研人才,但人文素养不行,演讲缺乏感染力,和学术大师相差甚远。

5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 我的成长之路
: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avatar
n*u
26
这发言,很让人吃惊
怎么成这种货色了
avatar
s*e
27
全是掏心窝子的话
一公就是太实诚
我做了这么多年生物
也觉得智商不重要
说智商不重要,其实意思是说
真正的发现依赖于不断思考和努力尝试
就是要坚持
同时智商不重要也是有条件的
比如对清华学生来说这话就很对
但在美国见到一些本地和欧洲来的博士后
可能没有一个选拔过程
脑子确实不够用
说半天也不明白
对他们来说
智商是硬伤

5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 我的成长之路
: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avatar
E*y
28
11g和方舟子神似
avatar
d*5
29
大家要注意一点,一公所谓的IQ不重要,是在对清华学生说的。。。
avatar
e*o
30
Haha
Several of my classmates goes to T, but none of them have very high IQ I
think.
All of them study more years.
It is very hard to get into T for fresh from the province where I from.

【在 d****5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要注意一点,一公所谓的IQ不重要,是在对清华学生说的。。。
avatar
y*u
31
makes no difference

【在 d****5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要注意一点,一公所谓的IQ不重要,是在对清华学生说的。。。
avatar
j*i
32
清华的学生智商未必高吧 欧洲的学生智商也未必低
avatar
M*P
33
智商120左右就足够了。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高智商的人不懂普通人的烦恼。
avatar
o*4
34
一般普通人还没到拼智商的时候吧,
大部分人都是努力程度不够而已,等大家都100%努力了,才是拼智商的时候吧
avatar
l*z
35
IQ 170 与 140 对于生物来说也许差别不大。清华应该至少平均130吧?
另外一方面,MENSA里面有很多人数学物理也不咋地,凭什么看不起做生物的!
avatar
s*r
36
光是给生物学生说的那也没说错,做生物确实智商最不重要,如果给所有研究生说的就
太丢人了,做数学物理这种智商还是很重要的。一公是不是生物做久了眼光太局限了,
看他的水平做个生科院院长绝对称职能搞的有声有色,上到校长这一层面了就不见得对
清华是一件好事。
用包工头的思维去做项目经理真是不行的
avatar
w*a
37
11g没弄任何原创,当然不需要智商。
哪个原创性工作不需要智商br />

5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23717.sht
: 本文为,2015年8月27日,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少年壮志不
: 言愁”的报告内容,略有删节。
: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
: 年之前在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一
: 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 我的成长之路
: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

avatar
v*m
38
这点是他在科研业务上被诟病的主要问题享受国家标杆人物的资助,但他靠大量人力做
跟风抢活的CNS项目,而不做开创性的课题。
另一点,他在国家主力高校里做院长和副校长,对本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不说实话,甚
至说假话大话,不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忘记了学校拿国家的钱替全社会培育人
才的本意。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11g没弄任何原创,当然不需要智商。
: 哪个原创性工作不需要智商br />
:
: 5

avatar
S*C
39
传销组织头目
avatar
L*s
40
吓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