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关于学习记忆这个领域
avatar
关于学习记忆这个领域# Biology - 生物学
w*t
1
有感乡村中秋
中秋八月中, 团圆天地同
无奈生计事, 家家剩翁童
唉,爷爷啥时候才愿意来美国帮我教育一下儿子啊?
avatar
H*r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现在看来,22年前的所谓真相太容易编造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9 21:01:40 2011, 美东)
老将还有什么可说的?哈哈
avatar
A*u
3
大脑灰质理论到底是怎么个说法?有什么文献我看一下?离开学术界太久了,娃儿长大
,有人提起这理论,有些兴趣。。
avatar
w*t
4
再来一个吧
露台
露台盆栽八九丛, 方寸四时聚葱茏
秀色逗人娱老眼, 才放浅粉复深红
avatar
y*n
5
5毛又来秀下限了啊。
avatar
v*e
6

没听说过这个理论。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大脑灰质理论到底是怎么个说法?有什么文献我看一下?离开学术界太久了,娃儿长大
: ,有人提起这理论,有些兴趣。。

avatar
y*i
7
哪里有童啊?
除非是国内农村 那真的是只有老弱病残幼了

【在 w********t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感乡村中秋
: 中秋八月中, 团圆天地同
: 无奈生计事, 家家剩翁童
: 唉,爷爷啥时候才愿意来美国帮我教育一下儿子啊?

avatar
w*j
8
你也太没幽默感了

【在 y*******n 的大作中提到】
: 5毛又来秀下限了啊。
avatar
A*u
9
应该是这个中文报告,大家看看有没有根据,是不是民科:
脑发育程度与青少年行为过激有关
北京科技报 2004/08/14
最近,美国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少年人一些不成熟行为与其大脑前部的某些叶瓣
尚未发育完全有关。据相关媒体报道,这是美国心理健康研究院教授朱迪斯在对13名受
试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直接关系着青少年不成熟行为的这一结构到底是怎样的神秘组织?它究竟是如何对
青少年行为发挥作用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尹文刚在接受本报记
者采访时明确表示,“‘青少年的不成熟行为与脑发育不完全有关’一说,早已存在,
这并不是一个很新的结论”。
大脑发育是一个从后向前脑细胞链接逐渐消除的过程,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重复了
人类数百万年以来的大脑的进化程序。大脑进化最早的部分在人们大脑的发育过程中也
是最早成熟的部分。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心理健康研究院的朱迪斯教授表示,少年人一些不成熟的行为
可以归结为他们大脑前部的某些叶瓣还没有发育完全。
报道称,朱迪斯教授对人的大脑进行了长达10之久的扫描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从4
岁的儿童到25岁的成年人。此项研究主要就是为了揭示少年人大脑成熟的过程。结果表
明大脑发育是一个从后向前脑细胞链接逐渐消除的过程。
研究发现,人在成长过程中,大脑也经历了一个从后部向前部逐渐成熟的过程,最
后成熟的部分是位于大脑前端的突出部,据称这个部分主要是负责推理和解决问题的。
朱迪斯教授还指出,儿童大脑10多年的发育过程很大程度上重复了人类数百万年以
来的大脑的进化程序。大脑进化最早的部分在人们大脑的发育过程中也是最早成熟的部
分,主要负责的是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大脑皮层上的那些临时叶瓣,就是最后发
育成熟的部分,负责思想和推理。
据报道,脑细胞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物质通常称为“灰白质”,该研究就是观测人们
成长过程中灰白质密度所出现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少年人的成长,灰白质的密度反
而不断降低,这说明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减少。这个发现和原来的某些理论不谋而
合。有理论称大脑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会减少一些神经细胞之间的链接,以便让剩下的链
接得到加强。
支持这一理论的就有心脑神经学专家杰伊-基德博士。
另据了解,基德博士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临床中心做了一项已持续13年之久的大
型研究,旨在揭示人从儿童、少年至早期成年时期的整个大脑发育过程。
基德博士实验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各个年龄段的每个志愿都建立“单独影集”,
用来记录他们大脑发育和变化的过程。而报名参加的就有1800多名青少年志愿者,他们
的主要任务是每两年到基德博士的实验室,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为他们的大脑“拍照”
存档。
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脑灰质以每年0.7%的速度慢慢减少,一直持续到20岁出头,
这样就像大树在“修枝剪叶”,许多不需要的脑细胞在此阶段快速消失。而另一方面,
脑白质却像树木的年轮一圈一圈地逐年增厚。脑白质就类似于电线上的绝缘体,能使神
经信号的传输更为快速和有效。
处于大脑最前部的额叶是大脑中最晚发育成熟的部分,它直接关系着人的行为。在
正常情况下,额叶对其下层脑组织具有控制作用,当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时,这种控制作
用就会显得比较薄弱。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出现极端情绪、过激行为等不成熟的表现?这就与处于大脑最
前部的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有关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尹文刚在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尹教授告诉记者,人脑按照进化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爬行脑、哺乳脑和人类最发
达的大脑皮层。其中,爬行脑支配与本能有关的行为;哺乳脑主要是指脑中的边缘系统
,它与人类情绪活动关系密切,是从哺乳动物开始发展起来的;大脑皮层能够对爬行脑
和哺乳脑起到控制作用。在人脑的发育中,大脑皮层按照由后向前——枕叶、颞叶、顶
叶和额叶的顺序发育。处于大脑最前部的额叶是大脑中最晚发育成熟的部分,它直接关
系着人的行为。
针对额叶对青少年不成熟行为的影响,尹教授说,在人的大脑中,边缘系统及其中
的核团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他进一步解释,以杏能核为例,杏能核控制着人们的愤怒
、恐惧等情绪,而且很容易被激发。在正常情况下,额叶对杏能核有着控制作用,但是
,在额叶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对一部分青年人而言,杏能核的这种控制作用就显得比
较薄弱。
“在三位一体的脑结构中,上层脑组织对下层脑组织具有抑制作用。”据尹教授介
绍,爬行动物基本上没有大脑皮层,哺乳动物有一些比较老的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人
类则有着最发达的额叶。“很多试验观察表明,左脑对右脑、脑的前部对后部、脑的上
部对下部,有着控制作用。”他说。
朱迪斯教授的这项研究从神经发育的角度来寻求某些心理、行为现象的原因,并找
到了一些联系。同时,有观点认为,脑发育不完全与青少年的不成熟行为之间是否就是
因果关系,尚值得商榷。
报道中提到“控制人们右手运动的大脑左半球要比右半球优先发育成熟。这也可以
解释,在儿童开始上学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用右手写字”。针对这一说法,尹文刚教
授告诉记者,为什么大多数人是用右手写字,这有很多的原因和理论。据他介绍,有观
点认为,人在胚胎的时候,就有使用右手的倾向。也有观点认为,这是由基因所决定的
,右手有利于进化等等。至于因为“控制人们右手运动的大脑左半球要比右半球优先发
育成熟”一说,只是一个新近的发现,它对丰富科学资料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何
大多数人习惯使用右手”,这仍就是一个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黄宇霞对此却提出了质疑。她表示,并不是“因
为脑的这种发育规律,所以少年人会抑郁,所以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它们之间可能
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但究竟是因果还是果因,或者是某个共同因素的结果的两个方面,
还不能马上定论,甚至有可能它们有不同的成因,碰巧这两个结果同步出现了。她认为
,引发心理、行为异常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许多来自后天环境的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这些来自环境和生活事件的因素也许会影响到大脑发育。
不过,针对这个实验,黄宇霞博士同时表示,这项研究是从神经发育的角度来寻求
某些心理、行为现象的原因,也找到了一些联系,从结果来看是比较有意思的。她告诉
记者,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联系不断优化,多余联系消除,剩余的功能加强,和基本生
存需要相联系的功能发展在先,较高级的功能在后,这些都是比较公认的规律。而前额
叶发育的不完善或者某种程度的功能紊乱必然造成心理、行为的异常。
对于这项研究结果所带来的启示,黄宇霞博士最后说:“朱迪斯从神经心理和神经
行为的角度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精神疾病的治疗是比较棘手的,如果能把问题的来龙
去脉搞清楚,治疗起来就能更加有的放矢,也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技术手段。但神
经发育过程中究竟会出什么问题,其关键机制是什么,现在还很模糊,相信也是下一步
研究的重点。”
分享到:
avatar
w*t
10
不就是说国内农村嘛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哪里有童啊?
: 除非是国内农村 那真的是只有老弱病残幼了

avatar
A*u
11
我google了一下,上面那个应该就是隔壁父母版说的:“大脑灰质枝剪理论”。。有没
有实验依据啊
avatar
k*n
12
来了只怕你消受不起
avatar
s*y
13
虽然学生物的数理逻辑不见得强,但是比起你说那个版面的蹲家大妈和民科来说还是秒
杀没问题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google了一下,上面那个应该就是隔壁父母版说的:“大脑灰质枝剪理论”。。有没
: 有实验依据啊

avatar
w*t
14
呵呵,应该还行,爷爷奶奶不干涉下一代的生活的
就这一点,我觉得肯定能相处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来了只怕你消受不起
avatar
A*u
15
应该就是这家神经成象技术的实验结果:
“基德博士实验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各个年龄段的每个志愿都建立“单独影集”,
用来记录他们大脑发育和变化的过程。而报名参加的就有1800多名青少年志愿者,他们
的主要任务是每两年到基德博士的实验室,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为他们的大脑“拍照”
存档。
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脑灰质以每年0.7%的速度慢慢减少,一直持续到20岁出头,
这样就像大树在“修枝剪叶”,许多不需要的脑细胞在此阶段快速消失。而另一方面,
脑白质却像树木的年轮一圈一圈地逐年增厚。脑白质就类似于电线上的绝缘体,能使神
经信号的传输更为快速和有效。 ”
2015年的今天,大家怎么看?有没有最新文献链接?我读一读。。
avatar
e*o
16
牙哈,写得满好的。

【在 w********t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感乡村中秋
: 中秋八月中, 团圆天地同
: 无奈生计事, 家家剩翁童
: 唉,爷爷啥时候才愿意来美国帮我教育一下儿子啊?

avatar
A*u
17
Hehe...我退休太久,都不动脑子了。。。
咱们的生活都是逼的,那几个理论我都不过脑,被刺激后仔细想想,大吃一惊。。刚才
把neuroscience 大脑解剖图过一遍。。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虽然学生物的数理逻辑不见得强,但是比起你说那个版面的蹲家大妈和民科来说还是秒
: 杀没问题

avatar
P*d
18
很赞呀!

【在 w********t 的大作中提到】
: 再来一个吧
: 露台
: 露台盆栽八九丛, 方寸四时聚葱茏
: 秀色逗人娱老眼, 才放浅粉复深红

avatar
t*l
19
等我马工找英文正版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虽然学生物的数理逻辑不见得强,但是比起你说那个版面的蹲家大妈和民科来说还是秒
: 杀没问题

avatar
l*8
20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很赞呀!
avatar
A*u
21
好的。讨论点接地气的。

【在 t******l 的大作中提到】
: 等我马工找英文正版的。
avatar
d*n
22
有朱子的味道。
avatar
A*u
25
潮水兄,你先发挥码工特长,查一下这遍文章的引用率多高,10年了。。。这个标准好
象是我们这里同志的第一个小步骤。。

【在 t******l 的大作中提到】
: 更正宗 NIH 的链接:
: http://www.nimh.nih.gov/news/science-news/2004/imaging-study-sh

avatar
T*e
26
看了一下你说的这个灰质理论,才发现我对名词有多么的生疏。
你说的基本上就是小孩刚出生的时候大脑有大量的神经突触(就是你说的灰质)。然后
随着小孩成长,各种经验帮助这些杂乱的突触(也就是无数的可能性)按照人生经历来
进行修剪和强化,最终逐渐形成成年人的大脑(特定的神经回路)。但是这个过程并没
有停止,终其一生大脑都在塑造自己的结构,这样我们才有了记忆。只不过像小时候那
样快速的减少神经突触的过程没有那么剧烈而且也不是主要以减少突触为主了。
这已经是现在的主流共识了吧。你随便搜一搜expe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比比皆
avatar
A*u
27
plasticity我懂的,。
我们都是用circuit 来说,他说成中文,我也不懂,你这么说,我一下就懂了。。。
在 Thymine (塞明猪)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X*Z
28
Re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下你说的这个灰质理论,才发现我对名词有多么的生疏。
: 你说的基本上就是小孩刚出生的时候大脑有大量的神经突触(就是你说的灰质)。然后
: 随着小孩成长,各种经验帮助这些杂乱的突触(也就是无数的可能性)按照人生经历来
: 进行修剪和强化,最终逐渐形成成年人的大脑(特定的神经回路)。但是这个过程并没
: 有停止,终其一生大脑都在塑造自己的结构,这样我们才有了记忆。只不过像小时候那
: 样快速的减少神经突触的过程没有那么剧烈而且也不是主要以减少突触为主了。
: 这已经是现在的主流共识了吧。你随便搜一搜expe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比比皆
: 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