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颜宁: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
avatar
颜宁: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 Biology - 生物学
N*g
1
☆─────────────────────────────────────☆
ET (Go on. Be a Tiger.) 于 (Wed Jul 1 15:57:17 2009, 美东) 提到:
敢情病人没事测试best offer呢。
☆─────────────────────────────────────☆
holyokee (你才是神医,你们全家都是神医) 于 (Wed Jul 1 16:13:02 2009, 美东) 提到:
不是有次数限制吗?
☆─────────────────────────────────────☆
holyokee (你才是神医,你们全家都是神医) 于 (Wed Jul 1 16:36:28 2009, 美东) 提到:
好像是三次吧。。然后病人就只能选buy it now了。。
要不然病人很快就摸了你的老底
avatar
h*e
2
NIW
140 PD 2007 1月
485 2007 7月交的
140 2008 3月批的,当时是博后。
08年秋天开始做tenure track faculty, 换了学校,在同一领域做科研。
刚刚收到485的ref要求,要求递交材料证明仍继续在获得NIW的领域工作。
让系里写了封信说明现在的职位以及科研职责,自己写了封信说明这几年的工作与之前
工作的一致性,再准备了一份新的CV,列举了新的publication,grants, awards。。。
还需要什么材料吗?
还需要像140申请那样力证NIW的贡献么, 还是说这种情况只要证明还在本领域工作就够
了?
大概多久能批,请有经验的人赐教。多谢
avatar
s*n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颜宁: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br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4:35:04 2016, 美东)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2016-06-22 18:40
日前,全球著名科学学术杂志《自然》的记者和编辑们,共同评选出了10名来自中国的
“科学之星”。并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他们的成绩不仅仅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关注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令中国进一步成为科学领域的“超级大国”。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
《自然》杂志发表文章
《Science stars of China》
与此同时
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
推送文章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文
为准。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科 学 之 星

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
升着他们的祖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地位。

顶级空间科学官员胸怀远大研究计划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吴季:冲上云霄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
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1月11日,吴季得知他的中心,也是中科院下属机构之一,获得了一笔资金,支
持研发一系列用于科学探索的航天器。这一通知是十多年来的研究、说服和国际合作的
结晶。2016年的下一个任务是全世界首个研究量子纠缠现象的空间实验,并将发射硬X
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吴季相信空间科学会得到更稳定的支持来源——尤其是如果最近的那些卫星产出了理想
的结果的话——因为中国的政治家和公众都愈发意识到了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吴季说:
“我们是个大国,应该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叶玉如:牵线搭桥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玉如出生于香港,她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了博士学位,研究神经递质,并在那时找
到了自己的科研志向。然后,她跨界进入生物技术行业,探索支持神经元存活和发育的
神经营养因子。1993年,她携知识和经验回到故土,并加入了刚刚成立两年的香港科技
大学。
自那时起,她通过自己的领导和研究工作,促进了香港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香港在
1997年回归中国,她也见证了中国内地科学的蓬勃发展。现在,叶玉如正在搭起一座沟
通内地的桥梁:她希望能接触到大量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人口,以推进临床研究
;培训同时具有临床医学和研究技能的人才,并在中国正在开展的一项大型脑计划中的
承担重要角色。
他是载人深潜计划的领导者之一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崔维成:深海蛟龙
“蛟龙号”副总指挥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崔维成永远不会忘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下潜是乘坐蛟龙号深潜器,达到了太平洋马
里亚纳海沟7000米的深度。崔维成说:“那里十分荒芜,但有种奇异的美感。”他是载
人深潜计划的领导者之一。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崔维成的目标是到达地球上最深的所在:深达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挑战者深
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正领导着建造一艘更抗水压的三人深潜器——彩虹鱼号,预
计将花费6100万美元(约合4亿元人民币)。
崔维成说,在2020年建成后,彩虹鱼号将供全世界科学家使用。“海洋属于全人类,而
不是单个的国家。”
结构生物学家解码问题蛋白质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颜宁:晶体行家
201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中国第9届“青年女科学家奖”
作为一名顶尖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每天都生活在那个世界里,研究蛋白质在原子层面
如何工作。她说:“我成为结构生物学家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做了博士和博士后研究,并于2007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自己的实验
室。当时她30岁,是全中国最年轻的女性正教授之一。她致力于解析镶嵌在细胞质膜上
的蛋白质的结构,一个以难解而著称的问题。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与此同时,颜宁也成为了一位呼吁为女性和青年科学家提供更好条件的知名倡议者。颜
宁说,在中国工作的优势之一是从来不用担心资金,并认为结构生物学在中国有光明的
前景。“进步的空间是无穷的。”
计划将中国推向粒子物理研究的第一线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王贻芳:粒子能量
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物理实验室任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任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王贻芳有个计划,要将中国推向粒子物理研究的第一线。王贻芳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的所长,他想建造一座周长50-100千米的环形粒子对撞机,超越欧核中心周长27
千米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王贻芳说,他敢于申请这个计划,是因为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成功。在2012年
,他击败了各国的竞争对手,领导这项国际合作,测量出了一项决定中微子变化的参数。
他最优秀的品质之一是坚持,哈佛大学数学家丘成桐表示,“而且他往往都会成功。”
一位基因编辑专家试图通过改进重要农作物来实现自我价值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高彩霞:作物设计师
植物生物学家
在高彩霞曾在丹麦罗斯基勒市的丹农种子公司(DLF)从事植物基因工程工作。在任职
的12年里,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完成了对几种性状的基因改造,包括控制重
要草种的开花时间。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如今在北京,高彩霞解决了小麦基因编辑的难题。很快,她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小麦
基因工程专家之一。与此同时,她的实验室培育的一种抗病小麦正在被一家美国公司进
一步开发。
一位遗传学家用古人类的遗骸改写亚洲的史前史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付巧妹:基因组史学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博士
付巧妹领衔的关于“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的研究入选《自然》杂志“2014年度十大
科学事件”之一,被评为“有理由庆贺”的科研成果之一 。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的博士付巧妹参
与了对这根现代人祖先腿骨的研究,并在近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了题为《西伯利亚西部4.5万年现代人基因组》的文章。
从冰穹A上取回地球上最古老的冰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秦为稼:极地探索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6年,秦为稼带领中国的第一支南极内陆考察队冲击冰穹A——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也是被研究最少的区域之一。那是他对冰穹A的一系列远征中的第一次,这些考察累积
为2009年中国南极昆仑站在冰穹A上落成。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展望未来,秦为稼希望中国能够从冰穹A上取回地球上最古老的冰,它有助于揭开南极
冰盖的历史,并告诉我们冰盖曾发生过哪些变化。“只有到那时,”秦为稼说,“我们
才能预测冰盖会对变化的气候作何反应。”
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陆朝阳:量子鬼才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陆朝阳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量子纠缠研究
闻名。维也纳量子科学与技术中心的量子物理学家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
将陆朝阳称作“光子纠缠鬼才”。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陆朝阳的目标是将量子纠缠扩展到可以用于计算的程度。“首次见证量子计算机的表现
超过传统计算机会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体验。”陆朝阳说。
顶级环保官员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陈吉宁:污染斗士
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
1993年,在伦敦帝国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陈吉宁在中国学术界步步升职,并在2012年
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校长。目前,就任中国环境保护部的部长。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陈吉宁长期致力于环境系统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将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应用
于环境工程、规划、管理和政策研究,特别是如何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综合性评估及其
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组织、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攻关、重大专项、基础研究以及国际
联合科研项目等。
avatar
g*x
4
i think what you prepared is enough.
avatar
s*n
5
中国有救了,同志们!!!

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4:35:04 2016, 美东)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颜宁: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br />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4:35:04 2016, 美东)
: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 2016-06-22 18:40
: 日前,全球著名科学学术杂志《自然》的记者和编辑们,共同评选出了10名来自中国的
: “科学之星”。并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他们的成绩不仅仅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关注
: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令中国进一步成为科学领域的“超级大国”。

avatar
C*l
6
认识其中一位。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有救了,同志们!!!
:
: 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4:35:04 2016, 美东)

avatar
c*6
7
怎么没有韩春雨呢?中国的网名不是说他能够得诺贝尔奖吗
avatar
S*e
8
打击韩春雨你最辛苦了,基本上可以恭喜你获得胜利!
不过你为何跟他过不去?以前跟他抢马子输了?

【在 c********6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没有韩春雨呢?中国的网名不是说他能够得诺贝尔奖吗
avatar
c*6
9
我只是疑问句啊,不要说我在打击他嘛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打击韩春雨你最辛苦了,基本上可以恭喜你获得胜利!
: 不过你为何跟他过不去?以前跟他抢马子输了?

avatar
S*e
10
真谦虚,你立下了汗马功劳啊。打击不道德的行为是应该的,千千万万辛勤劳动的朴实
底层千老们最恨这种行为了。别骗我,你肯定跟他有仇,否则发射这么多洲际捣蛋干嘛
,乘胜追击把他拉下正教授,还有,别忘了把马子抢回来。

【在 c********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是疑问句啊,不要说我在打击他嘛
avatar
d*r
11
叶玉如也在里面,好吧。。所以全球著名杂志也就这样了。

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4:35:04 2016, 美东)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颜宁: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br />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4:35:04 2016, 美东)
: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 全球著名科学杂志认为: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 2016-06-22 18:40
: 日前,全球著名科学学术杂志《自然》的记者和编辑们,共同评选出了10名来自中国的
: “科学之星”。并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他们的成绩不仅仅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关注
: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令中国进一步成为科学领域的“超级大国”。

avatar
m*y
12
媒体就会瞎捣蛋,这里面的“年轻”人的年龄界限在哪里?
看不少年龄也不小了
avatar
b*a
13
呵呵,居然叶玉如和环保部长都属于年轻人了,真的不知道是怎样定义年轻这个东西的
。要么是翻译的愚蠢,要么是编辑的无知。
叶玉如至少55-60岁之间,而那个环保部长也在55左右。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