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Xiaole Shirley Liu at Harvard
avatar
Xiaole Shirley Liu at Harvard# Biology - 生物学
N*5
1
从律师那里得到.律师说这个也适用于TSC.
NSC Practice Pointer: Premium Processing for Subsequent I-140s
Cite as "AILA InfoNet Doc. No. 14040242 (posted Apr. 2, 2014)"
During the March 13, 2014 Business Product Line stakeholder teleconference,
the Nebraska Service Center (NSC) clarified that attorneys may request
Premium Processing for a subsequent I-140 filing where the necessary
original Form ETA-9089 labor certification or a certified duplicate labor
certification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DOL) is currently located
at NSC. NSC reminds practitioners to answer “Yes” to Question 7 in Part 4
of Form I-140, which asks whether the petition is being filed without an
original labor certification because the original was submitted with a
previous I-140. NSC further recommends attaching an addendum that explains
the original labor certification was submitted with a previous I-140 and
includes the receipt number for the previously submitted I-140. Do not
answer “Yes” to Question 8 in Part 4 of Form I-140 because this will
indicate to NSC that a duplicate labor certification is needed and will
preclude Premium Processing.
NSC also confirmed that a Premium Processing request will be denied if the A
file containing the original certified labor certification is not located
at NSC, unless the file is already in transit to NSC. When NSC receives an I
-140 petition, it generally requests the A file. Thus, while the original
labor certification may not initially be located at the NSC, it may be
received at NSC later, at which time a Premium Processing application could
be accepted. Attorneys can try contacting USCIS National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NCSC) to determine where the A file is located, or, in the
alternative, try filing the I-907 Request for Premium Processing to see if
USCIS will accept it. If the I-907 is rejected, attorneys are not precluded
from filing another I-907 in the future.
avatar
s*y
2
我买的是金属壳的,结果发现wifi不到满格,蓝牙键盘老掉链子
拆了后发现天线被金属壳盖住了,因为天线本身是用2inch左右长的线焊在电路板上的
,所以可以把天线拿到金属壳外面。这样之后wifi显示满格,蓝牙运行流畅。
唯一的缺点就是天线在外面显得有点影响美观
avatar
d*m
3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天。
avatar
F*u
4
说A file不在NSC会拒绝pp,除非A file已经在运往NSC的路上了
这个是说被拒绝的就会一直被拒,除非已经开始审理你的case调了A-file
这时候虽然pp会成功但也属于浪费钱是么?

,
4

【在 N*****5 的大作中提到】
: 从律师那里得到.律师说这个也适用于TSC.
: NSC Practice Pointer: Premium Processing for Subsequent I-140s
: Cite as "AILA InfoNet Doc. No. 14040242 (posted Apr. 2, 2014)"
: During the March 13, 2014 Business Product Line stakeholder teleconference,
: the Nebraska Service Center (NSC) clarified that attorneys may request
: Premium Processing for a subsequent I-140 filing where the necessary
: original Form ETA-9089 labor certification or a certified duplicate labor
: certification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DOL) is currently located
: at NSC. NSC reminds practitioners to answer “Yes” to Question 7 in Part 4
: of Form I-140, which asks whether the petition is being filed without an

avatar
p*c
5
无所谓,这个天线在后面外面,很美观
avatar
s*x
6
I'm sure your friend will be fine. Not that many people has a co-first
author cell ... given your friend did all the analysis for the cell paper.
avatar
l*n
7
不算。人家又不保证A file到了NSC就看。
只有PP才能保证。

【在 F*********u 的大作中提到】
: 说A file不在NSC会拒绝pp,除非A file已经在运往NSC的路上了
: 这个是说被拒绝的就会一直被拒,除非已经开始审理你的case调了A-file
: 这时候虽然pp会成功但也属于浪费钱是么?
:
: ,
: 4

avatar
d*m
8
我替她谢谢你啊。她不愁地方去,老板都替她介绍了两个地方了。只不过她想自己试试。
我俩也就是看到这样的招人标准,联想到她自己的情况,发出来给大家乐一乐而已。

【在 s*********x 的大作中提到】
: I'm sure your friend will be fine. Not that many people has a co-first
: author cell ... given your friend did all the analysis for the cell paper.

avatar
G*n
9
看糊涂了 既然官方都允许了 为什么最后PP成功的还是很少数呢

【在 F*********u 的大作中提到】
: 说A file不在NSC会拒绝pp,除非A file已经在运往NSC的路上了
: 这个是说被拒绝的就会一直被拒,除非已经开始审理你的case调了A-file
: 这时候虽然pp会成功但也属于浪费钱是么?
:
: ,
: 4

avatar
n*7
10
你在这里发帖肯定能传到她那里去 哈哈
avatar
a*a
11
每个律师都会收到这么个东东吗?如果是那就可以要求律师pp了吧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6

【在 N*****5 的大作中提到】
: 从律师那里得到.律师说这个也适用于TSC.
: NSC Practice Pointer: Premium Processing for Subsequent I-140s
: Cite as "AILA InfoNet Doc. No. 14040242 (posted Apr. 2, 2014)"
: During the March 13, 2014 Business Product Line stakeholder teleconference,
: the Nebraska Service Center (NSC) clarified that attorneys may request
: Premium Processing for a subsequent I-140 filing where the necessary
: original Form ETA-9089 labor certification or a certified duplicate labor
: certification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DOL) is currently located
: at NSC. NSC reminds practitioners to answer “Yes” to Question 7 in Part 4
: of Form I-140, which asks whether the petition is being filed without an

avatar
e*o
12
有要求可以
这样的要求明文写出来 是自找麻烦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n*a
13
好人啊,律师不让 PP 的童鞋可以拿这个去催了
avatar
n*7
14
她应该无所谓了
这就是个供求关系的问题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有要求可以
: 这样的要求明文写出来 是自找麻烦
:
: IF

avatar
m*o
15
对的, 这个板上评价中国老板,有专人缠着删贴的,我之前有条回复,自己早就不记
得了,时隔一年被人站内好几封让删呢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在这里发帖肯定能传到她那里去 哈哈
avatar
r*r
16
好扯的要求啊....一般不会写出来吧...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s*y
17
生物这个行当从开始那一天起就从来不缺变态老板和贱人。即使这样变态的要求,照样
一堆人趋之若鹜。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d*m
18
Dr. Liu的科学做的很好,我们实验室的人对她的工作都很敬佩。
这个事情完全不是针对她对申请人的要求,其实以她的水平,这样的要求已经很低了。
只是我结合我朋友的背景,觉得特别好笑而已。
请刘教授如果看到的话不要介意啊。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在这里发帖肯定能传到她那里去 哈哈
avatar
d*m
19
大哥别啊,买方卖方么。dr Liu实验室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这个行当从开始那一天起就从来不缺变态老板和贱人。即使这样变态的要求,照样
: 一堆人趋之若鹜。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
: IF

avatar
b*e
20
哈哈哈,一点也不professional,只能说是个没教养的人,无论申请人水平如何,不能
直接说这种打击对方自信的话
avatar
e*9
21
国内的风格,严格量化指标,当年我们学校博士毕业要求是二区文章一篇,三区文章两
篇,如果是一区就可以让两个博士毕业。
avatar
d*m
22
可是她完全是美国教育系统的产物啊,连本科都是美国读的。

【在 e******9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的风格,严格量化指标,当年我们学校博士毕业要求是二区文章一篇,三区文章两
: 篇,如果是一区就可以让两个博士毕业。

avatar
s*y
23
看了一下,实验室多数都是野心家啊,很多cs科班出身的,而且一路好学校撸上来的,
都一头扎进去。这种实验室出来都是想干一大票的,肯定不是找个工作这么简单。海归
起码就是冲着施一公这种角色去的。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哥别啊,买方卖方么。dr Liu实验室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avatar
F*Q
24
学术界太肮脏,希望那些人是一些真正爱科学的以追求科学真理为宗旨的有学术道德能
够出污泥而不染的人。


: 看了一下,实验室多数都是野心家啊,很多cs科班出身的,而且一路好学校撸上
来的,

: 都一头扎进去。这种实验室出来都是想干一大票的,肯定不是找个工作这么简单
。海归

: 起码就是冲着施一公这种角色去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下,实验室多数都是野心家啊,很多cs科班出身的,而且一路好学校撸上来的,
: 都一头扎进去。这种实验室出来都是想干一大票的,肯定不是找个工作这么简单。海归
: 起码就是冲着施一公这种角色去的。

avatar
s*y
25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看到那些清华北大,UC的cs本科cs PhD然后跳到她那里去心甘
情愿做博士后,就可想而知这个砖窑火很旺。烧出好砖的前提是烧出一大炉灰。还有一
个现象,这个实验室超多的同济大学的放学交换学生。同济不管生物还是计算机都不咋
的啊,咋这么多人往那里跑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学术界太肮脏,希望那些人是一些真正爱科学的以追求科学真理为宗旨的有学术道德能
: 够出污泥而不染的人。
:
:
: 看了一下,实验室多数都是野心家啊,很多cs科班出身的,而且一路好学校撸上
: 来的,
:
: 都一头扎进去。这种实验室出来都是想干一大票的,肯定不是找个工作这么简单
: 。海归
:
: 起码就是冲着施一公这种角色去的。
:

avatar
l*z
26
那是因为她在同济有挂名lab。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看到那些清华北大,UC的cs本科cs PhD然后跳到她那里去心甘
: 情愿做博士后,就可想而知这个砖窑火很旺。烧出好砖的前提是烧出一大炉灰。还有一
: 个现象,这个实验室超多的同济大学的放学交换学生。同济不管生物还是计算机都不咋
: 的啊,咋这么多人往那里跑

avatar
w*7
27
人家因为申请人太多了,加一条过滤一下
你朋友反正自认牛逼,无所谓去哪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H*8
28
很牛啊,Harvard的full professor不容易拿。
avatar
d*m
29
Lily Jan
HHMI INVESTIGAT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One potential postdoc appea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studies—
both his and ours—were published in high-profile journals than to the
content of the studies themselves. This left us unsure that this very
accomplished young scientist was right for our lab—though it's always
difficult to gauge based on brief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our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good with postdocs who came without flashy
publications and interviewed well.
-------------------------------------------
More than number of people applying to Lily Jan?

【在 w*****7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因为申请人太多了,加一条过滤一下
: 你朋友反正自认牛逼,无所谓去哪
:
: IF

avatar
a*u
30
笑cry,野心家。。。
avatar
f*n
31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为什么?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信息如果没有实验验证那就是垃圾,那些光靠computational prediction生存的人想拿
到grant简直做梦。说白了今天生物信息就是为生物医学服务的马工,omics数据量大过
去的excel没用了。所以今天生物信息的瓶颈完全在生物,你作为一个PI,不懂生物,
有个屁用?
在医学院里,疾病样本和相关课题被MD把控;然后一些前沿高端技术被技术牛把控;再
或者是某些biology pathway集大成者有多年的积累。以上三类PI,都是具有主动性的
,牌握在他们手里,因为不管疾病还是技术还是生物才是推动医学发展的源动力。而生
物信息造就沦落成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工具了。至少医学院里的生物信息PI都是绑着
bench的Phd或者MD大牛,大牛吃肉,他们分点汤喝。
最后Shirley Liu这种,随着ENCODE的结束,再搞什么cistrome也无非是吵吵概念;每
天守着一堆ChiP-seq的binding来binding的data有啥用?PhD眼里这种binding不代表任
何功能;MD眼里就算有功能请问对疾病治疗有啥作用?
所以立志学术的,还是要有自己的scientific niche,有自己的杀手锏,命运掌握在自
己手里,比如你很精通某种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比如你很精通某项前沿技术,生物信息
是一定要会的,至少要了解的,但千万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只会搞计算。当然了,大部分
搞计算的都是去industry,赚赚钱,跟青楼卖笑的妓女一样卖下自己的bioinformatics
/coding技能,反正别人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o*4
32
我觉得完全就是装逼显得自己多高大上似的,你看庄小威张峰实验室啥时候搞国这种标
准?
avatar
s*y
33
这个感觉完全没喷对点子
这个liu是CS和生物的双料PhD,显然不是你喷的那种,她是水陆两栖的,生物科班必然
能忽悠,所以就更生物猥琐老板硬磕,不扯啥逻辑算法data分析都不见得输。倒是她手
下那些板砖的,估计多数要成为炉灰。不是CS一路上来的,就是生物一路上来的,所以
她画出的饼,通杀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a*1
34
This is so called " qiong le"
avatar
j*u
35
完全没喷对点子。
举例也乱七八糟。是没见过chip-seq data的用处吧?
干湿通吃的高级千老还是很牛的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e*o
36
这个好牛
我竟然不知道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Lily Jan
: HHMI INVESTIGATO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One potential postdoc appea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studies—
: both his and ours—were published in high-profile journals than to the
: content of the studies themselves. This left us unsure that this very
: accomplished young scientist was right for our lab—though it's always
: difficult to gauge based on brief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our
: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good with postdocs who came without flashy
: publications and interviewed well.

avatar
w*7
37
说得牛逼轰轰,你把自己简历晒出来让大家看看有几斤几两
命苦不能怪政府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n*7
38
当年同济请她坐镇
她挂了个名,手下的postdoc去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看到那些清华北大,UC的cs本科cs PhD然后跳到她那里去心甘
: 情愿做博士后,就可想而知这个砖窑火很旺。烧出好砖的前提是烧出一大炉灰。还有一
: 个现象,这个实验室超多的同济大学的放学交换学生。同济不管生物还是计算机都不咋
: 的啊,咋这么多人往那里跑

avatar
n*7
39
呵呵 兄弟说的很对
甚至太对(太直白)了点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n*7
40
感觉这是传统学徒式做科学的做法
讲究看人
但是现在很多PI是做生意开工厂的
IF就是招工标准之一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Lily Jan
: HHMI INVESTIGATO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One potential postdoc appea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studies—
: both his and ours—were published in high-profile journals than to the
: content of the studies themselves. This left us unsure that this very
: accomplished young scientist was right for our lab—though it's always
: difficult to gauge based on brief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our
: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good with postdocs who came without flashy
: publications and interviewed well.

avatar
m*o
41
这并不矛盾,她说的是combined IF吧,发个三篇5分的一作也行吧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Lily Jan
: HHMI INVESTIGATO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One potential postdoc appea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studies—
: both his and ours—were published in high-profile journals than to the
: content of the studies themselves. This left us unsure that this very
: accomplished young scientist was right for our lab—though it's always
: difficult to gauge based on brief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our
: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good with postdocs who came without flashy
: publications and interviewed well.

avatar
s*y
42
你的回帖让我想起了什么,前一阵子有个牛逼哄哄的同济千青在这个版面牛逼哄哄的招
千老来着。大概就是这个砖窑出来的,难怪,哈哈哈,有意思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年同济请她坐镇
: 她挂了个名,手下的postdoc去了

avatar
j*s
43
Lily Jan and Shirley Liu play at totally different leagues.
avatar
d*m
44
哥们说的有理啊。我自己发的帖子竟然把combined都忘了。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并不矛盾,她说的是combined IF吧,发个三篇5分的一作也行吧
avatar
f*n
45
我并没有针对liu这个人
注意我说的是类似liu等一批人,尤其是搞纯计算的。而且我想借此说的是计算生物的
现状。
就算是类似shirley liu这种通吃的,有啥令人震惊或者高人一等呢?现在ambitious的
PhD和postdoc一大把一大把的都是bench和计算通吃,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然。
另外,就算是你通吃,什么H3k27ac做出个花来,跟疾病没有直接重大关联一样也拿不
到funding
所以生物信息纯学术的是越来越难了,大家都去industry或者转行CS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感觉完全没喷对点子
: 这个liu是CS和生物的双料PhD,显然不是你喷的那种,她是水陆两栖的,生物科班必然
: 能忽悠,所以就更生物猥琐老板硬磕,不扯啥逻辑算法data分析都不见得输。倒是她手
: 下那些板砖的,估计多数要成为炉灰。不是CS一路上来的,就是生物一路上来的,所以
: 她画出的饼,通杀

avatar
f*n
46
chip-seq当然有用处,但用处有限。如果你仅仅说protein binding在DNA上,现在大家
可是不买账的。binding不代表任何功能或者gene regulation。你需要研究清楚
binding后的downstream effect。
干湿通吃现在基本是搞基因核酸这行的人的必备技能吧。当然你搞的多好另当别论。
我只是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并不针对任何人

【在 j*******u 的大作中提到】
: 完全没喷对点子。
: 举例也乱七八糟。是没见过chip-seq data的用处吧?
: 干湿通吃的高级千老还是很牛的

avatar
f*n
47
并无牛B轰轰,只是说点自己观察到的看法。
而且忠言逆耳。
那些妄想搞搞计算omics就可以混的跟shirley liu一样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还有
那些研究搞个什么epigenetics map就可以硬跟disease扯上关系然后就觉得可以分到
funding的要注意了。搞omics的哪个不是无数合作,绑牛人大腿,为别人做嫁衣裳,无
数政治斗争的?
不管如何,真是厌倦了在HEK cell里搞点map,调控下基因然后就声称跟disease有关的
研究了。research也是经济,也是市场,也要需求,现在的风向明显变了,要真正的
translational research,治疗疾病,造福社会,过去骗骗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 w*****7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牛逼轰轰,你把自己简历晒出来让大家看看有几斤几两
: 命苦不能怪政府

avatar
f*n
48
对,你就是最烂的那头猪。
已举报
avatar
s*y
49
我也是不针对人的,我想说类似于liu这样的lab罩上大牛光环,还能忽悠的到一堆炮灰
的。你看他实验室一路名校上来的cs 都心甘情愿的去做博士后,说明了很多人还是想赌
一把。至于她lab那些生物一路名校上来的,基本可以忽略,因为不赌也没有其他出路。
赌一把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了解情况愿赌服输的野心家,总觉得自己不可能是炮灰,
还有就是源于对生物信息这个行当的不了解,太乐观的入局。这种cs入生物信息的,在
不是大牛lab我也见过,而且背景还不错的,国内985的。这和陈章良时代一堆人跳坑生
物一样脑残。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并没有针对liu这个人
: 注意我说的是类似liu等一批人,尤其是搞纯计算的。而且我想借此说的是计算生物的
: 现状。
: 就算是类似shirley liu这种通吃的,有啥令人震惊或者高人一等呢?现在ambitious的
: PhD和postdoc一大把一大把的都是bench和计算通吃,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然。
: 另外,就算是你通吃,什么H3k27ac做出个花来,跟疾病没有直接重大关联一样也拿不
: 到funding
: 所以生物信息纯学术的是越来越难了,大家都去industry或者转行CS了

avatar
w*a
50
CS出身的无所谓,年轻的时候玩一下,发现是坑以后随时可以全身而退。

想赌
路。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是不针对人的,我想说类似于liu这样的lab罩上大牛光环,还能忽悠的到一堆炮灰
: 的。你看他实验室一路名校上来的cs 都心甘情愿的去做博士后,说明了很多人还是想赌
: 一把。至于她lab那些生物一路名校上来的,基本可以忽略,因为不赌也没有其他出路。
: 赌一把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了解情况愿赌服输的野心家,总觉得自己不可能是炮灰,
: 还有就是源于对生物信息这个行当的不了解,太乐观的入局。这种cs入生物信息的,在
: 不是大牛lab我也见过,而且背景还不错的,国内985的。这和陈章良时代一堆人跳坑生
: 物一样脑残。

avatar
U*s
51
呵呵 你有啥好举报的
烂 -- 是对你的客观评价 是有事实根据的
你们这行貌似最不缺的就是你这种眼高手低的类型。在网上牛B哄哄,指点江山,读了
几篇综述,就觉得自己是根葱;再看看你在这个版的提问贴,跟你牛B哄哄的评论贴对
比起来,简直让人掉下巴: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6263_3.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3363_3.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5053_3.html
这些提问贴基本看出你概念上是只菜鸟水平,数理方面基本不及格。就这样的,还对一
位偏数理的Harvard正教授评头论足,不脸红么?
再说一遍,Loser总觉得别人的成功不过是入行早,抓住了机遇。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你就是最烂的那头猪。
: 已举报

avatar
c*t
52
常年潜水的被这个帖炸出来了。。
做为一个在同一个坑里好多年,也认识shirley和她组里的人的人厚着脸皮来说两句,
避免帖子的误导。
第一,先不谈学术水平,为人上shirley绝对没得说,组里毕业的好多人做faculty,毕
业了好多年有升职之类的她都会帮着向别的业界大牛写信要推荐信,扪心自问有多少pi
能做到这份上的。说实话大行业struggle的人不少,但因为这个说shirley是砖窑老板
的基本上就是凭想象说话了。。。而且shirley对中国的junior people很关照,提携后
辈不遗余力,组建各种微信群,各种青年pi会,分享各种信息,我从来没有听过作何认
识shirley的人说过一句她不好的地方的。
第二,楼上某些回帖说的是很多现在搞applied work的bioinformatician.的确是这样
的,我们招人面试看到这样的work也都很无奈。但是shirley很多工作是很关键的tool
,从macs开始,就是很实用也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的很多工作是identify bias,
还有怎么样address bias的,至少我们同行很appreciate。包括她最近做的一些
applied工作,由于她的双重background,和对science很认真的态度,做得都是相当出
色的。
今天比较忙,匆匆回个帖,语句不通之处见谅,在genomics跌爬滚打这么多年,也知道
好多内幕外幕,认识
n多pi,如果我自己重头来过申postdoc lab,愿意去的不超过三个,liu lab是一个。
这个impact factor的cutoff的确比较有争议,但是说实话study section里那些
reviewer们看的不也是这些么。
avatar
d*m
53
赞中肯。我们老板偏实验,但是和她博士老板比较熟,所以对她做的东西的重要性还是
有充分认识的。解决生物data bias做的特别好的组并不多,她的也算一个吧。

pi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常年潜水的被这个帖炸出来了。。
: 做为一个在同一个坑里好多年,也认识shirley和她组里的人的人厚着脸皮来说两句,
: 避免帖子的误导。
: 第一,先不谈学术水平,为人上shirley绝对没得说,组里毕业的好多人做faculty,毕
: 业了好多年有升职之类的她都会帮着向别的业界大牛写信要推荐信,扪心自问有多少pi
: 能做到这份上的。说实话大行业struggle的人不少,但因为这个说shirley是砖窑老板
: 的基本上就是凭想象说话了。。。而且shirley对中国的junior people很关照,提携后
: 辈不遗余力,组建各种微信群,各种青年pi会,分享各种信息,我从来没有听过作何认
: 识shirley的人说过一句她不好的地方的。
: 第二,楼上某些回帖说的是很多现在搞applied work的bioinformatician.的确是这样

avatar
l*6
54
如果是CS,数学出生的生物信息人,就是分析分析数据,显然是大材小用,留在生物专
业当然只能沦为配角。做生物信息的不可替代性,是研究各种算法,这就不是把做
bench的人随便培训培训就可以做的了。不少研究算法的生物信息人,虽然发的文章IF
都比较低,但最后都去了应用数学系,计算机系当教授,而没有留在生物专业。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j*u
55
同感哈哈

【在 U**s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你有啥好举报的
: 烂 -- 是对你的客观评价 是有事实根据的
: 你们这行貌似最不缺的就是你这种眼高手低的类型。在网上牛B哄哄,指点江山,读了
: 几篇综述,就觉得自己是根葱;再看看你在这个版的提问贴,跟你牛B哄哄的评论贴对
: 比起来,简直让人掉下巴: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6263_3.html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3363_3.html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5053_3.html
: 这些提问贴基本看出你概念上是只菜鸟水平,数理方面基本不及格。就这样的,还对一
: 位偏数理的Harvard正教授评头论足,不脸红么?

avatar
d*m
56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天。
avatar
s*x
57
I'm sure your friend will be fine. Not that many people has a co-first
author cell ... given your friend did all the analysis for the cell paper.
avatar
d*m
58
我替她谢谢你啊。她不愁地方去,老板都替她介绍了两个地方了。只不过她想自己试试。
我俩也就是看到这样的招人标准,联想到她自己的情况,发出来给大家乐一乐而已。

【在 s*********x 的大作中提到】
: I'm sure your friend will be fine. Not that many people has a co-first
: author cell ... given your friend did all the analysis for the cell paper.

avatar
n*7
59
你在这里发帖肯定能传到她那里去 哈哈
avatar
e*o
60
有要求可以
这样的要求明文写出来 是自找麻烦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n*7
61
她应该无所谓了
这就是个供求关系的问题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有要求可以
: 这样的要求明文写出来 是自找麻烦
:
: IF

avatar
m*o
62
对的, 这个板上评价中国老板,有专人缠着删贴的,我之前有条回复,自己早就不记
得了,时隔一年被人站内好几封让删呢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在这里发帖肯定能传到她那里去 哈哈
avatar
r*r
63
好扯的要求啊....一般不会写出来吧...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s*y
64
生物这个行当从开始那一天起就从来不缺变态老板和贱人。即使这样变态的要求,照样
一堆人趋之若鹜。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d*m
65
Dr. Liu的科学做的很好,我们实验室的人对她的工作都很敬佩。
这个事情完全不是针对她对申请人的要求,其实以她的水平,这样的要求已经很低了。
只是我结合我朋友的背景,觉得特别好笑而已。
请刘教授如果看到的话不要介意啊。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在这里发帖肯定能传到她那里去 哈哈
avatar
d*m
66
大哥别啊,买方卖方么。dr Liu实验室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这个行当从开始那一天起就从来不缺变态老板和贱人。即使这样变态的要求,照样
: 一堆人趋之若鹜。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
: IF

avatar
b*e
67
哈哈哈,一点也不professional,只能说是个没教养的人,无论申请人水平如何,不能
直接说这种打击对方自信的话
avatar
e*9
68
国内的风格,严格量化指标,当年我们学校博士毕业要求是二区文章一篇,三区文章两
篇,如果是一区就可以让两个博士毕业。
avatar
d*m
69
可是她完全是美国教育系统的产物啊,连本科都是美国读的。

【在 e******9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的风格,严格量化指标,当年我们学校博士毕业要求是二区文章一篇,三区文章两
: 篇,如果是一区就可以让两个博士毕业。

avatar
s*y
70
看了一下,实验室多数都是野心家啊,很多cs科班出身的,而且一路好学校撸上来的,
都一头扎进去。这种实验室出来都是想干一大票的,肯定不是找个工作这么简单。海归
起码就是冲着施一公这种角色去的。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哥别啊,买方卖方么。dr Liu实验室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avatar
F*Q
71
学术界太肮脏,希望那些人是一些真正爱科学的以追求科学真理为宗旨的有学术道德能
够出污泥而不染的人。


: 看了一下,实验室多数都是野心家啊,很多cs科班出身的,而且一路好学校撸上
来的,

: 都一头扎进去。这种实验室出来都是想干一大票的,肯定不是找个工作这么简单
。海归

: 起码就是冲着施一公这种角色去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下,实验室多数都是野心家啊,很多cs科班出身的,而且一路好学校撸上来的,
: 都一头扎进去。这种实验室出来都是想干一大票的,肯定不是找个工作这么简单。海归
: 起码就是冲着施一公这种角色去的。

avatar
s*y
72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看到那些清华北大,UC的cs本科cs PhD然后跳到她那里去心甘
情愿做博士后,就可想而知这个砖窑火很旺。烧出好砖的前提是烧出一大炉灰。还有一
个现象,这个实验室超多的同济大学的放学交换学生。同济不管生物还是计算机都不咋
的啊,咋这么多人往那里跑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学术界太肮脏,希望那些人是一些真正爱科学的以追求科学真理为宗旨的有学术道德能
: 够出污泥而不染的人。
:
:
: 看了一下,实验室多数都是野心家啊,很多cs科班出身的,而且一路好学校撸上
: 来的,
:
: 都一头扎进去。这种实验室出来都是想干一大票的,肯定不是找个工作这么简单
: 。海归
:
: 起码就是冲着施一公这种角色去的。
:

avatar
l*z
73
那是因为她在同济有挂名lab。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看到那些清华北大,UC的cs本科cs PhD然后跳到她那里去心甘
: 情愿做博士后,就可想而知这个砖窑火很旺。烧出好砖的前提是烧出一大炉灰。还有一
: 个现象,这个实验室超多的同济大学的放学交换学生。同济不管生物还是计算机都不咋
: 的啊,咋这么多人往那里跑

avatar
w*7
74
人家因为申请人太多了,加一条过滤一下
你朋友反正自认牛逼,无所谓去哪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H*8
75
很牛啊,Harvard的full professor不容易拿。
avatar
d*m
76
Lily Jan
HHMI INVESTIGAT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One potential postdoc appea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studies—
both his and ours—were published in high-profile journals than to the
content of the studies themselves. This left us unsure that this very
accomplished young scientist was right for our lab—though it's always
difficult to gauge based on brief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our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good with postdocs who came without flashy
publications and interviewed well.
-------------------------------------------
More than number of people applying to Lily Jan?

【在 w*****7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因为申请人太多了,加一条过滤一下
: 你朋友反正自认牛逼,无所谓去哪
:
: IF

avatar
a*u
77
笑cry,野心家。。。
avatar
f*n
78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为什么?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信息如果没有实验验证那就是垃圾,那些光靠computational prediction生存的人想拿
到grant简直做梦。说白了今天生物信息就是为生物医学服务的马工,omics数据量大过
去的excel没用了。所以今天生物信息的瓶颈完全在生物,你作为一个PI,不懂生物,
有个屁用?
在医学院里,疾病样本和相关课题被MD把控;然后一些前沿高端技术被技术牛把控;再
或者是某些biology pathway集大成者有多年的积累。以上三类PI,都是具有主动性的
,牌握在他们手里,因为不管疾病还是技术还是生物才是推动医学发展的源动力。而生
物信息造就沦落成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工具了。至少医学院里的生物信息PI都是绑着
bench的Phd或者MD大牛,大牛吃肉,他们分点汤喝。
最后Shirley Liu这种,随着ENCODE的结束,再搞什么cistrome也无非是吵吵概念;每
天守着一堆ChiP-seq的binding来binding的data有啥用?PhD眼里这种binding不代表任
何功能;MD眼里就算有功能请问对疾病治疗有啥作用?
所以立志学术的,还是要有自己的scientific niche,有自己的杀手锏,命运掌握在自
己手里,比如你很精通某种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比如你很精通某项前沿技术,生物信息
是一定要会的,至少要了解的,但千万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只会搞计算。当然了,大部分
搞计算的都是去industry,赚赚钱,跟青楼卖笑的妓女一样卖下自己的bioinformatics
/coding技能,反正别人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IF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o*4
79
我觉得完全就是装逼显得自己多高大上似的,你看庄小威张峰实验室啥时候搞国这种标
准?
avatar
s*y
80
这个感觉完全没喷对点子
这个liu是CS和生物的双料PhD,显然不是你喷的那种,她是水陆两栖的,生物科班必然
能忽悠,所以就更生物猥琐老板硬磕,不扯啥逻辑算法data分析都不见得输。倒是她手
下那些板砖的,估计多数要成为炉灰。不是CS一路上来的,就是生物一路上来的,所以
她画出的饼,通杀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a*1
81
This is so called " qiong le"
avatar
j*u
82
完全没喷对点子。
举例也乱七八糟。是没见过chip-seq data的用处吧?
干湿通吃的高级千老还是很牛的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e*o
83
这个好牛
我竟然不知道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Lily Jan
: HHMI INVESTIGATO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One potential postdoc appea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studies—
: both his and ours—were published in high-profile journals than to the
: content of the studies themselves. This left us unsure that this very
: accomplished young scientist was right for our lab—though it's always
: difficult to gauge based on brief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our
: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good with postdocs who came without flashy
: publications and interviewed well.

avatar
w*7
84
说得牛逼轰轰,你把自己简历晒出来让大家看看有几斤几两
命苦不能怪政府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n*7
85
当年同济请她坐镇
她挂了个名,手下的postdoc去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看到那些清华北大,UC的cs本科cs PhD然后跳到她那里去心甘
: 情愿做博士后,就可想而知这个砖窑火很旺。烧出好砖的前提是烧出一大炉灰。还有一
: 个现象,这个实验室超多的同济大学的放学交换学生。同济不管生物还是计算机都不咋
: 的啊,咋这么多人往那里跑

avatar
n*7
86
呵呵 兄弟说的很对
甚至太对(太直白)了点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n*7
87
感觉这是传统学徒式做科学的做法
讲究看人
但是现在很多PI是做生意开工厂的
IF就是招工标准之一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Lily Jan
: HHMI INVESTIGATO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One potential postdoc appea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studies—
: both his and ours—were published in high-profile journals than to the
: content of the studies themselves. This left us unsure that this very
: accomplished young scientist was right for our lab—though it's always
: difficult to gauge based on brief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our
: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good with postdocs who came without flashy
: publications and interviewed well.

avatar
m*o
88
这并不矛盾,她说的是combined IF吧,发个三篇5分的一作也行吧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Lily Jan
: HHMI INVESTIGATO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One potential postdoc appea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studies—
: both his and ours—were published in high-profile journals than to the
: content of the studies themselves. This left us unsure that this very
: accomplished young scientist was right for our lab—though it's always
: difficult to gauge based on brief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our
: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good with postdocs who came without flashy
: publications and interviewed well.

avatar
s*y
89
你的回帖让我想起了什么,前一阵子有个牛逼哄哄的同济千青在这个版面牛逼哄哄的招
千老来着。大概就是这个砖窑出来的,难怪,哈哈哈,有意思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年同济请她坐镇
: 她挂了个名,手下的postdoc去了

avatar
j*s
90
Lily Jan and Shirley Liu play at totally different leagues.
avatar
d*m
91
哥们说的有理啊。我自己发的帖子竟然把combined都忘了。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并不矛盾,她说的是combined IF吧,发个三篇5分的一作也行吧
avatar
f*n
92
我并没有针对liu这个人
注意我说的是类似liu等一批人,尤其是搞纯计算的。而且我想借此说的是计算生物的
现状。
就算是类似shirley liu这种通吃的,有啥令人震惊或者高人一等呢?现在ambitious的
PhD和postdoc一大把一大把的都是bench和计算通吃,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然。
另外,就算是你通吃,什么H3k27ac做出个花来,跟疾病没有直接重大关联一样也拿不
到funding
所以生物信息纯学术的是越来越难了,大家都去industry或者转行CS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感觉完全没喷对点子
: 这个liu是CS和生物的双料PhD,显然不是你喷的那种,她是水陆两栖的,生物科班必然
: 能忽悠,所以就更生物猥琐老板硬磕,不扯啥逻辑算法data分析都不见得输。倒是她手
: 下那些板砖的,估计多数要成为炉灰。不是CS一路上来的,就是生物一路上来的,所以
: 她画出的饼,通杀

avatar
f*n
93
chip-seq当然有用处,但用处有限。如果你仅仅说protein binding在DNA上,现在大家
可是不买账的。binding不代表任何功能或者gene regulation。你需要研究清楚
binding后的downstream effect。
干湿通吃现在基本是搞基因核酸这行的人的必备技能吧。当然你搞的多好另当别论。
我只是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并不针对任何人

【在 j*******u 的大作中提到】
: 完全没喷对点子。
: 举例也乱七八糟。是没见过chip-seq data的用处吧?
: 干湿通吃的高级千老还是很牛的

avatar
f*n
94
并无牛B轰轰,只是说点自己观察到的看法。
而且忠言逆耳。
那些妄想搞搞计算omics就可以混的跟shirley liu一样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还有
那些研究搞个什么epigenetics map就可以硬跟disease扯上关系然后就觉得可以分到
funding的要注意了。搞omics的哪个不是无数合作,绑牛人大腿,为别人做嫁衣裳,无
数政治斗争的?
不管如何,真是厌倦了在HEK cell里搞点map,调控下基因然后就声称跟disease有关的
研究了。research也是经济,也是市场,也要需求,现在的风向明显变了,要真正的
translational research,治疗疾病,造福社会,过去骗骗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 w*****7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牛逼轰轰,你把自己简历晒出来让大家看看有几斤几两
: 命苦不能怪政府

avatar
f*n
95
对,你就是最烂的那头猪。
已举报

【在 U**s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你有啥好举报的
: 烂 -- 是对你的客观评价 是有事实根据的
: 你们这行貌似最不缺的就是你这种眼高手低的类型。在网上牛B哄哄,指点江山,读了
: 几篇综述,就觉得自己是根葱;再看看你在这个版的提问贴,跟你牛B哄哄的评论贴对
: 比起来,简直让人掉下巴: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6263_3.html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3363_3.html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5053_3.html
: 这些提问贴基本看出你概念上是只菜鸟水平,数理方面基本不及格。就这样的,还对一
: 位偏数理的Harvard正教授评头论足,不脸红么?

avatar
s*y
96
我也是不针对人的,我想说类似于liu这样的lab罩上大牛光环,还能忽悠的到一堆炮灰
的。你看他实验室一路名校上来的cs 都心甘情愿的去做博士后,说明了很多人还是想赌
一把。至于她lab那些生物一路名校上来的,基本可以忽略,因为不赌也没有其他出路。
赌一把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了解情况愿赌服输的野心家,总觉得自己不可能是炮灰,
还有就是源于对生物信息这个行当的不了解,太乐观的入局。这种cs入生物信息的,在
不是大牛lab我也见过,而且背景还不错的,国内985的。这和陈章良时代一堆人跳坑生
物一样脑残。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并没有针对liu这个人
: 注意我说的是类似liu等一批人,尤其是搞纯计算的。而且我想借此说的是计算生物的
: 现状。
: 就算是类似shirley liu这种通吃的,有啥令人震惊或者高人一等呢?现在ambitious的
: PhD和postdoc一大把一大把的都是bench和计算通吃,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然。
: 另外,就算是你通吃,什么H3k27ac做出个花来,跟疾病没有直接重大关联一样也拿不
: 到funding
: 所以生物信息纯学术的是越来越难了,大家都去industry或者转行CS了

avatar
w*a
97
CS出身的无所谓,年轻的时候玩一下,发现是坑以后随时可以全身而退。

想赌
路。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是不针对人的,我想说类似于liu这样的lab罩上大牛光环,还能忽悠的到一堆炮灰
: 的。你看他实验室一路名校上来的cs 都心甘情愿的去做博士后,说明了很多人还是想赌
: 一把。至于她lab那些生物一路名校上来的,基本可以忽略,因为不赌也没有其他出路。
: 赌一把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了解情况愿赌服输的野心家,总觉得自己不可能是炮灰,
: 还有就是源于对生物信息这个行当的不了解,太乐观的入局。这种cs入生物信息的,在
: 不是大牛lab我也见过,而且背景还不错的,国内985的。这和陈章良时代一堆人跳坑生
: 物一样脑残。

avatar
U*s
98
呵呵 你有啥好举报的
烂 -- 是对你的客观评价 是有事实根据的
你们这行貌似最不缺的就是你这种眼高手低的类型。在网上牛B哄哄,指点江山,读了
几篇综述,就觉得自己是根葱;再看看你在这个版的提问贴,跟你牛B哄哄的评论贴对
比起来,简直让人掉下巴: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6263_3.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3363_3.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5053_3.html
这些提问贴基本看出你概念上是只菜鸟水平,数理方面基本不及格。就这样的,还对一
位偏数理的Harvard正教授评头论足,不脸红么?
再说一遍,Loser总觉得别人的成功不过是入行早,抓住了机遇。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你就是最烂的那头猪。
: 已举报

avatar
c*t
99
常年潜水的被这个帖炸出来了。。
做为一个在同一个坑里好多年,也认识shirley和她组里的人的人厚着脸皮来说两句,
避免帖子的误导。
第一,先不谈学术水平,为人上shirley绝对没得说,组里毕业的好多人做faculty,毕
业了好多年有升职之类的她都会帮着向别的业界大牛写信要推荐信,扪心自问有多少pi
能做到这份上的。说实话大行业struggle的人不少,但因为这个说shirley是砖窑老板
的基本上就是凭想象说话了。。。而且shirley对中国的junior people很关照,提携后
辈不遗余力,组建各种微信群,各种青年pi会,分享各种信息,我从来没有听过作何认
识shirley的人说过一句她不好的地方的。
第二,楼上某些回帖说的是很多现在搞applied work的bioinformatician.的确是这样
的,我们招人面试看到这样的work也都很无奈。但是shirley很多工作是很关键的tool
,从macs开始,就是很实用也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的很多工作是identify bias,
还有怎么样address bias的,至少我们同行很appreciate。包括她最近做的一些
applied工作,由于她的双重background,和对science很认真的态度,做得都是相当出
色的。
今天比较忙,匆匆回个帖,语句不通之处见谅,在genomics跌爬滚打这么多年,也知道
好多内幕外幕,认识
n多pi,如果我自己重头来过申postdoc lab,愿意去的不超过三个,liu lab是一个。
这个impact factor的cutoff的确比较有争议,但是说实话study section里那些
reviewer们看的不也是这些么。
avatar
d*m
100
赞中肯。我们老板偏实验,但是和她博士老板比较熟,所以对她做的东西的重要性还是
有充分认识的。解决生物data bias做的特别好的组并不多,她的也算一个吧。

pi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常年潜水的被这个帖炸出来了。。
: 做为一个在同一个坑里好多年,也认识shirley和她组里的人的人厚着脸皮来说两句,
: 避免帖子的误导。
: 第一,先不谈学术水平,为人上shirley绝对没得说,组里毕业的好多人做faculty,毕
: 业了好多年有升职之类的她都会帮着向别的业界大牛写信要推荐信,扪心自问有多少pi
: 能做到这份上的。说实话大行业struggle的人不少,但因为这个说shirley是砖窑老板
: 的基本上就是凭想象说话了。。。而且shirley对中国的junior people很关照,提携后
: 辈不遗余力,组建各种微信群,各种青年pi会,分享各种信息,我从来没有听过作何认
: 识shirley的人说过一句她不好的地方的。
: 第二,楼上某些回帖说的是很多现在搞applied work的bioinformatician.的确是这样

avatar
l*6
101
如果是CS,数学出生的生物信息人,就是分析分析数据,显然是大材小用,留在生物专
业当然只能沦为配角。做生物信息的不可替代性,是研究各种算法,这就不是把做
bench的人随便培训培训就可以做的了。不少研究算法的生物信息人,虽然发的文章IF
都比较低,但最后都去了应用数学系,计算机系当教授,而没有留在生物专业。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哈佛full professor很牛又如何?
: 包括Shirley Liu等一批人,不过是赶上了9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来NGS崛起的潮
: 流,他们入行早,抓住了机遇。同时欺负bench biologist数学计算太差。那个时候稍
: 微懂点计算的PHD毕业都可以找faculty了。
: 放到今天,还可能吗?做生物信息的大部分都去industry了,学术圈越来越难混。
: 为什么?
: 因为第一今天咨询发达,生物信息发展成熟,很多稍微聪明的bench biologist,尤其
: 中国人数学好,稍微培训一下都会基本的NGS分析。
: 第二,生物医学永恒的难题是生物或者疾病机制。这个可不是靠computational就可以
: 预测或者计算出来的,依然要试验试验再实验,老鼠老鼠再老鼠。大量生物信息出来的

avatar
j*u
102
同感哈哈

【在 U**s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你有啥好举报的
: 烂 -- 是对你的客观评价 是有事实根据的
: 你们这行貌似最不缺的就是你这种眼高手低的类型。在网上牛B哄哄,指点江山,读了
: 几篇综述,就觉得自己是根葱;再看看你在这个版的提问贴,跟你牛B哄哄的评论贴对
: 比起来,简直让人掉下巴: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6263_3.html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3363_3.html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32045053_3.html
: 这些提问贴基本看出你概念上是只菜鸟水平,数理方面基本不及格。就这样的,还对一
: 位偏数理的Harvard正教授评头论足,不脸红么?

avatar
c*e
103

IF
你朋友骗你的。
At least two first author (one additional for each co-first but not first
author) papers published, each with IF > 3.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在找博后的朋友给我看的,Shirley Liu的薄厚申请人要求里有这么一条
: First author papers with combined IF > 15. If co-first author, divide the IF
: of the publication by the number of co-first authors
: 朋友只有一篇并列一作排第一的cell,除以二14点几,刚好不够资格申请。我俩乐了半
: 天。

avatar
U*n
104
看来只有你一个人的视野还算正常。Liu 就是一个在大佬扎堆里的地方抱着电脑为大佬
做做simulation的码工而已,CNS 过几天就来找大佬约文章,大佬的码工也上位了。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大佬呢?Fred Alt 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想当教授的,都当教授
了。他被你忽悠通了,你就是 Liu

想赌
路。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是不针对人的,我想说类似于liu这样的lab罩上大牛光环,还能忽悠的到一堆炮灰
: 的。你看他实验室一路名校上来的cs 都心甘情愿的去做博士后,说明了很多人还是想赌
: 一把。至于她lab那些生物一路名校上来的,基本可以忽略,因为不赌也没有其他出路。
: 赌一把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了解情况愿赌服输的野心家,总觉得自己不可能是炮灰,
: 还有就是源于对生物信息这个行当的不了解,太乐观的入局。这种cs入生物信息的,在
: 不是大牛lab我也见过,而且背景还不错的,国内985的。这和陈章良时代一堆人跳坑生
: 物一样脑残。

avatar
s*c
105
不太了解omics的各种背景,主要想说最后一句话,如果study section的reviewers真
的数数IF来看grant给不给,那真是太好了,可惜并不是这样,很多的例子发了ncs的
projects,grant写的不如意照样不给。

pi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常年潜水的被这个帖炸出来了。。
: 做为一个在同一个坑里好多年,也认识shirley和她组里的人的人厚着脸皮来说两句,
: 避免帖子的误导。
: 第一,先不谈学术水平,为人上shirley绝对没得说,组里毕业的好多人做faculty,毕
: 业了好多年有升职之类的她都会帮着向别的业界大牛写信要推荐信,扪心自问有多少pi
: 能做到这份上的。说实话大行业struggle的人不少,但因为这个说shirley是砖窑老板
: 的基本上就是凭想象说话了。。。而且shirley对中国的junior people很关照,提携后
: 辈不遗余力,组建各种微信群,各种青年pi会,分享各种信息,我从来没有听过作何认
: 识shirley的人说过一句她不好的地方的。
: 第二,楼上某些回帖说的是很多现在搞applied work的bioinformatician.的确是这样

avatar
g*a
106
看来你对Liu的工作并不了解就来乱喷。Liu的主要合作者只有一个Myles Brown,在博
士屯这个大牛扎堆的地方只算是中牛。看看他们一起发的文章,一个共同点就是高通量
加heavy computation,其中Liu的贡献一点都不少。再看她单独做的工具,从MACS到这
两年的CRISPR方法,基本上都是发在二流杂志但非常pioneering的work。业界对她的认
同也在于她的算法切实解决了常用生物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博士屯这个地方的确有一些
做生信的水货靠着傍大牛上位,但Liu的工作我是很服气的。

【在 U*******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只有你一个人的视野还算正常。Liu 就是一个在大佬扎堆里的地方抱着电脑为大佬
: 做做simulation的码工而已,CNS 过几天就来找大佬约文章,大佬的码工也上位了。
: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大佬呢?Fred Alt 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想当教授的,都当教授
: 了。他被你忽悠通了,你就是 Liu
:
: 想赌
: 路。

avatar
a*u
107
shirley是相当赞,Fred也是相当赞,他们相互之间也觉得对方是相当赞的。本人说这
话,应该是没毛病的~

【在 U*******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只有你一个人的视野还算正常。Liu 就是一个在大佬扎堆里的地方抱着电脑为大佬
: 做做simulation的码工而已,CNS 过几天就来找大佬约文章,大佬的码工也上位了。
: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大佬呢?Fred Alt 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想当教授的,都当教授
: 了。他被你忽悠通了,你就是 Liu
:
: 想赌
: 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