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自然》:韩春雨已找到别人无法重复其实验原因 (转载)
avatar
自然》:韩春雨已找到别人无法重复其实验原因 (转载)# Biology - 生物学
h*e
1
先说,这个法子有缺点,就是时间过长。我也不知道哪一步应该缩短。摸索了几次最后
放弃,有实验精神的不妨自己试试哪一步能缩短。
发面:
1,Costco买的发酵粉,倒一点进小碗,热水刚刚不烫手,倒进去小小半碗,筷子搅和
搅和。静止三五分钟。
2,这时候,用发面大锅,加一点点糖,跟使味精似的,目的是增白提鲜,放心吃不出
来甜味。倒进去些牛奶。稍微晃荡晃荡锅就等于搅和了。
3,加入面粉,各家的锅不一样笼屉不一样,自己摸索自家的量吧。
4,把1的水倒进去,然后再加水,一边加一边用筷子搅和。最后达到刚刚柳絮状。
5,揉吧,会和泥就会这个。时不时抓把干面粉擦擦锅内壁,揉成一团就行。这一次不
用揉太狠,没用。
6,放到烤箱里(没开!!!就是图个封闭的环境)等着发酵吧。时间不定,因为和温
度有关,冬天屋里冷会稍微慢点,另外和发酵粉也有关,有的快速发酵的就快点。我自
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中午发面晚上蒸。
揉馒头
这个没啥说的,发好的面切成块揉就行。唯一要说的,这时候多揉会好吃一些。

这个有点讲究。
1,屉布弄湿,湿淋淋随便捏捏就行,别太干,需要一些水的,否则粘底儿。
2,馒头摆上,预留好膨胀的空间。
3,(有毛病的独家配方来了,但是保证100%成功。)放进去馒头后是否等一会再发酵
一些真的无所谓,我的意见是不用!冷水上笼屉,盖子错开一个缝,筷子能塞进去即可
。开全大火。
4,错开缝的目的,在于不想过快升温,馒头还没发起来,就把酵母迅速高温蒸死。水
开后,从锅盖出明显水汽开始,在手机上定个20分钟的计时器提醒。
5,20分钟以后,玻璃锅盖里馒头已经发起来了。扣紧盖子,火不变,再20分钟。
6,第二个20分钟后,仅仅是关火,不开盖,啥也不干,就把锅留在炉子上。7分钟(七
上八下的7)
7,依然不开盖,把锅留在炉子上,只把笼屉拿走,夹在水池子中间的棱上。不是双水
池的,自个找地方架起来。八分钟。目的是笼屉下面接触室内空气,使的馒头内部缓慢
降温减压。
8,开盖。保证不塌。
这法子有毛病,时间过长,我猜盖盖子那二十分钟兴许有缩短的余地?或者大陆的面粉
和这边不一样所以时间短点?自个琢磨吧。
不过可以保证100%成功。
avatar
e*e
2
好吧,我承认我是标题党。
不过我说的都是事实,我和师妹结婚已经两年了。
avatar
g*0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croyu (y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自然》:韩春雨已找到别人无法重复其实验原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4 11:58:20 2016, 美东)
新华社伦敦11月23日电(记者张家伟)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发表的有关一种新
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几个月来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3日刊载
的一篇新闻报道援引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或许能解
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
韩春雨团队今年5月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
,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根据论文,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
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相比,NgAgo-gDNA技术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但随后中国以
及国外都有学者公开表示,无法重复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这项研究成果遭到多方质疑。
《自然》的这篇新闻报道引述韩春雨的话说,他现在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
,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他目前正在进行实验来进一
步确认,有了结果后他会把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公布出来。他告诉《自然》,自己还需要
一点时间。
这篇报道还提到,此前有一些科学家接受该杂志采访时曾表示能够利用韩春雨团队在论
文中描述的实验方法获得初步结果,但其中一位科学家的最新说法是,相关数据让人困
惑,现在无法得出结论。《自然》说,这些科学家都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以免被卷入
争议中。
韩春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他自己曾多次重复实验,但
质疑声仍不断出现。不过,相关讨论近来已从舆论关注走入正规的学术轨道。
11月11日,中国南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
报告说,在斑马鱼模型上发现NgAgo技术可以做到“敲低”基因,但没有发现这项技术
有“编辑”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说,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这项研究“并不能支持或者
反驳此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11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NgAgo的疑问》
的文章,由国内外多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联合署名,文章对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
验结果提出质疑,表示无法重复其实验。同时,作者们也呼吁韩春雨团队尽快澄清其中
的疑点,提供更详细的实验资料。
《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提到,《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现在仍在调查这一事件。《
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8月初曾发布声明称,鉴于韩春雨论文引发的巨大争议,将按
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这篇新闻报道中也说,《自然》的新闻团队与《自然·生物技
术》编辑部是相互独立运作的两个团队。
avatar
h*2
4
发酵粉我只用室温水,用温水其实不好,超过40摄氏度酵母菌就有可能死亡。
avatar
r*y
5
师妹把门轻轻扣上了吗?
avatar
w*p
6
韩春雨:我找到你们做不出来的原因了,但是就不告诉你们,等smart版出来的时候你
们就知道了。smart版本啥时候出来?请你们耐心等待,搞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我需
要非常严谨的做实验验证才能告诉你们,这是我的科学素养的体现。
avatar
h*2
7
美国室内都有空调,冬天一样用室温就可以了。要发酵效果好,最好用面包机。
avatar
o*1
8
显然没扣紧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师妹把门轻轻扣上了吗?
avatar
P*R
9


【在 w*p 的大作中提到】
: 韩春雨:我找到你们做不出来的原因了,但是就不告诉你们,等smart版出来的时候你
: 们就知道了。smart版本啥时候出来?请你们耐心等待,搞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我需
: 要非常严谨的做实验验证才能告诉你们,这是我的科学素养的体现。

avatar
v*t
10
哪门?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师妹把门轻轻扣上了吗?
avatar
g*c
11
《自然》在这件事上最大的收获无疑是积累了和无赖打交道的经验。以后处理学术不端
的程序里需要考虑作者和单位都是无赖怎么办的问题。现在的程序无疑是假定单位至少
是要脸的。谁能想到中国的二本院校有不少脸都不要的。看目前的趋势10年也扯不清。

【在 g********0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microyu (yu),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自然》:韩春雨已找到别人无法重复其实验原因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4 11:58:20 2016, 美东)
: 新华社伦敦11月23日电(记者张家伟)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发表的有关一种新
: 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几个月来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3日刊载
: 的一篇新闻报道援引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或许能解
: 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
: 韩春雨团队今年5月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
: ,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根据论文,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

avatar
r*y
12
that is the punch line.
haha

【在 v***t 的大作中提到】
: 哪门?
avatar
T*e
13
再搞下去nature自己名声都要搞臭了。
avatar
M*7
14
韩春雨这次终于说了实话
韩春雨:我当然知道别人为什么无法重复了,因为他们没有superb PS 技巧,但是我不
能告诉他们是因为这个。
avatar
r*6
15
春雨一声惊雷 创造三无人员成功典范 可惜头脑有点发晕过了头
avatar
C*t
16
“他目前正在进行实验来进一步确认,有了结果后他会把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公布出来。
他告诉《自然》,自己还需要一点时间。”
既然还没有确认,为何不等结果出来之后再讲话?老是这么个样“已经。。。不过。。
。再。。。”?之前说的原因是别人细胞都污染了,又打算自己打脸是吧?好像也都打
麻了无所谓了。
科学发表是需要确定了才来讲的,这个基本道理当年做学生的时候老师没教过啊?最早
那篇paper刚出来,别人一片叫好声都没停的时候,就鬼头鬼脑的宣布文中的技术还不
成熟,为大家重复不出来做铺垫,马上会钻研smart 2.0. 自己都还不确定的东西你出
来讲什么?Hypothesis driven,还真以为可以不负责的先把hypothesis扔出来,宣称
成立,然后再慢慢去证?
最后做出来我也看不起他!这种风气带坏一批青年!
avatar
a*o
17
所谓的斑马鱼中的敲低只是群体细胞的表现,表明了NgAgo确实在哺乳动物体内有活性,
测序结果也能证实有编辑活性呀
avatar
m*a
18
测序结果要有编辑活性,韩主席早就吊炸天了,哈哈。
【 aladino (god bless) 的大作中提到: 】
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