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专家31篇论文造假被撤,全球心脏病治疗领域严重倒退 (转载)
avatar
美专家31篇论文造假被撤,全球心脏病治疗领域严重倒退 (转载)# Biology - 生物学
g*0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inShiyi (今世遗 11 Gol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专家31篇论文造假被撤,全球心脏病治疗领域严重倒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8 11:50:00 2018, 美东)
因涉嫌造假一下子撤回31篇论文,80岁哈佛医学院前著名专家提出的心脏病疗法是真是
假,似乎终于有了结论。这一结果被认定是“闻所未闻”。
实验室、企业、学者、临床试验志愿者……在这基础上的所有研究均遭遇“地震”,几
乎都受到了质疑,《科学》杂志将此称为本世纪最臭名昭著的科学欺诈案之一。
据《纽约时报》10月15日报道,相关机构得出结论,因为涉嫌伪造和篡改数据,要求撤
回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前著名心脏病专家皮耶罗·安韦萨(
Piero Anversa)发表的31篇研究。
2001年,安韦萨凭借一篇华丽的论文一举成名。但在此之前,1938年出生的安韦萨就已
经是这一领域的权威。
据报道,他的论文声称,与科学共识相反,心肌可以再生,受损心肌可以通过干细胞再
生。如果成真,这项研究对全世界患者来说都将有重大意义。
安韦萨的操作方法是从骨髓中提取干细胞,再将其注入心脏。他称,就像有魔法一般,
干细胞将变成心脏细胞,并修复损伤。虽然最初的研究是在老鼠身上进行的,但这一发
现还是让研究人员兴奋不已。
的确,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然而,研究人员未能复制这一
实验。
斯坦福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韦斯曼(Irving Weissman)和他的同
事在论文中称,注入心脏的骨髓细胞仍然是骨髓细胞。
华盛顿大学的默里(Charles Murry)博士和同事的结论与韦斯曼他们相同,并称没能
成功复制安韦萨实验“引起了警示”。
但安韦萨坚称,“是你们不知道怎么做。”
据报道,他还声称,发现不需要用骨髓细胞来修复心肌,心脏有自己的干细胞,可以将
其提取出来,放到培养皿中繁殖,再注射回心脏,替换或修复受损细胞。
然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美国顶级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教
授莫尔肯廷( Jeffery D. Molkentin)又提出,没人能实际运用这个实验。
撤回31篇论文,这一领域所有研究都受质疑
尽管安韦萨显得很“坚持”,但外界对他的质疑并未停止。
据报道,实际上,2014年,《循环》杂志就撤回了安韦萨的一篇论文,因为其共同作者
告发称,论文数据并非来自他们的实验。
2015年,安韦萨离开了哈佛大学和布莱根妇女医院。
报道称,从2013年1月起,哈佛医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开始重新评估安韦萨发表的论
文。2017年4月,布莱根妇女医院同意向联邦政府支付1000万美元,用以了结针对安韦
萨提交虚假数据获得研究经费的指控。
哈佛大学的工作人员拒绝评论,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处理安韦萨发表的论文。美媒
称无法与安韦萨取得联系,获得其回应。
旧金山格莱斯顿研究所心血管研究副主任布鲁诺(Benoit Bruneau)坦言,“几篇论文
(造假)就足以令人惊讶,31篇都有问题几乎是闻所未闻(unheard-of)。这几乎是一
个实验室的全部研究内容,因此几乎这一领域的所有研究都受到了质疑。”
《科学》杂志将此称为本世纪最臭名昭著的科学欺诈案之一。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如果Anversa的31篇论文被全部撤回,将使得他在“撤稿观察
”网站上的排名一跃进入全球前20名。目前,撤稿最多的前10位学者,每人至少撤销了
39篇论文,排名首位的是日本麻醉研究者藤井善隆,共有183篇论文被撤。
临床试验仍在招募患者
受影响的并非安韦萨一人,蝴蝶效应开始了。
据报道,尽管其他实验室一直无法重复其研究结论,但还是催生了一些新公司,其中一
家的负责人就是安韦萨。
这些企业致力于研究心脏病和中风的新疗法,其启动基础正是安韦萨的研究结论——通
过注射干细胞,可以治愈因心脏病发作而受损的心脏。
更令人担忧的是,据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给一项临床试验拨了款。尽管干细胞
研究受到质疑,但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还是启动临床试验,给心脏衰竭患者注射了
干细胞。
此外,这项研究仍在招募患者,目前也还有公司在销售针对受损心脏的干细胞疗法。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英国脱欧公投出结果后,正在研究“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学生
都得重写毕业论文。对于在过去十多年间,以该专家的结论为基础开展工作的实验室、
企业、学者和临床试验志愿者来说,坐实他的造假传闻无疑是“蒙头一棒”。
报道指出,过去几年,持怀疑态度的研究人员已经转而研究其他心脏病疗法。莫尔肯廷
表示,“这一领域后退了很多。”
一些科学家也质疑,为何这一可疑研究方向能坚持这么久。莫尔肯廷称,也许只是专家
们胆子太小,不敢表态,“人们也愿意相信”那些销售干细胞疗法的企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