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的牡蛎为什么会冠以外国的身份
avatar
中国的牡蛎为什么会冠以外国的身份# Biology - 生物学
g*7
1
在中国学术界,有一个颇为特别的物种名称,其英文“Portuguese oyster”在以往
都被直译为“葡萄牙牡蛎”。但近几年来,众多学者却一致认为,这一翻译是不准确的
,“Portuguese oyster”正确的中文名称应该是“福建牡蛎”。
也许你会疑惑,这两个英文单词,根本没有任何福建的意思,怎么会翻译成“
福建牡蛎” 从“葡萄牙”到“福建”,发生了什么?这中间的谜团大概需要一段跨越
500年的解释。
在中世纪时期,欧洲人视牡蛎为“神赐魔食”、“海洋中的牛奶”,牡蛎中的
上等品深受贵族阶层的青睐,食用牡蛎逐渐成为一种流行风尚。
后来,在葡萄牙发现了一种新的牡蛎,因其个头较大,在欧洲广受欢迎,人们
为了方便,就将这种牡蛎直接称为“Portuguese oyster”(葡萄牙牡蛎)。
有趣的是,这种深受欧洲人喜欢的牡蛎,虽然被冠以葡萄牙“国籍”,但身上流淌的却
是中国的“血液”。近些年借助于DNA条形码等技术,学者发现中国南方的牡蛎与葡萄
牙牡蛎为同一个种,进一步的亲缘演化结果显示,葡萄牙牡蛎的原种来自于中国南方,
而并非源自欧洲。
既然是中国的牡蛎,为何会生长在葡萄牙,甚至被冠以“外国身份”?
故事或许要从大航海时代说起。
1514年,中国南海之滨第一次出现了葡萄牙人的身影之后,越来越多的葡萄牙
船商来到中国,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上岸贸易。他们带来香料,运走中国的手工艺
品。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和这些中国手工艺品一同乘船前往葡萄牙的,还有南中国海
水中的生物们。压舱水中的生物幼体,船身的附着生物,犹如“偷渡客”一般,随船抵
达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并在那里悄无声息地落脚繁衍,所谓“葡萄牙牡蛎”便可能是
其中的一员。
当这种牡蛎在葡萄牙的海边被发现时,没人知道它的来历,葡萄牙人也自然而然地把
它当做是神赐的“魔食”。有美食可落入腹中时,就权当是上天的馈赠。
而这一切,何尝不是大航海时代物种交流与传播的缩影,充满了未知与意外。
时间回到今天,我们若以“葡萄牙牡蛎”称呼本就生长于中国的牡蛎,便有一
丝荒诞的意味。而500年前,中国南方的牡蛎乘船远航之后,第一次听到自己被人叫“
葡萄牙牡蛎”时,估计也是莫名其妙、哭笑不得。
目前,大陆学术界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认为虽然英文和拉丁文的名称很难改
变,但至少国内要用“福建牡蛎”来指称“Portuguese oyster”,也算是为中国南方
的牡蛎正名。
所以,这根本上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弄清牡蛎种原的问题。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