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急问什么样的荧光酶可用于测试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avatar
急问什么样的荧光酶可用于测试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Chemistry - 化学
c*y
1
本人今年和去年在壳牌实习过2次,由于今年年底毕业,所以一直在等壳牌的Offer。实
习结束3周后,HR的人发信给我说过了“final assessment”,并说“have approval to
make an offer to you”,接下去说“let hire manager find a position for you”
。然后这一等就是1个多月,前些日子又发了一封邮件说“still looking for
position”。
各位大侠,有没有人知道壳牌HR针对实习过想拿offer的、但是又明确不能留实习本组
的人,到底要多久才能给消息啊?
avatar
f*r
2
我要睡觉了
avatar
a*a
3
一直在想,我如果按当年中学那个态度下去,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了,但是我真的不后
悔,当年中学那一段野驴一样的岁月,那一段岁月现在想起来才是,我这辈子最值得回
忆的往事
我的学习一直很轻松,可以说是那种一点就透的学生,别的同学还在苦苦思索的时候,
我已经大彻大悟的一边玩去了
这就是这样才直接导致了我的不认真学习,才有了后来的越演越烈,从不认真学习到后
来的干脆不不上课了,直接去外面的世界翻天覆地
当时我的交友范围已经不固定在我的班上,已经蔓延的整个学校的范围,所以不论什么
时候,都有一样性质的同学和我在一起,老师从开始对我的很大希望,到后来的慢慢绝
望,我都没有理会,我的世界早就被校外的东西所沾满
中学三年,我逃学有一年半的时间,要不是后来目睹了一场车祸,我还不知道要疯到什
么程度,撞死的是同校的一个同学,以为逃学的时候在马路上打闹,没注意汽车的到来
,惨死在车轮之下,当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让我大口的呕吐时,我才惊醒,我错了!
回忆有点悲伤,但快乐是永远无法再复制的。
avatar
l*d
4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9371
2002年10月6日,我曾经写过一篇《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工作
及科学家》
也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51
这些工作都是2002年可以判断,有些新发现,还有些工作出现导致对以前工作
评价的改变。

我说明过不是预测诺贝尔奖,而是评价值得得奖的工作。
不过,我的名单比同期国外专门公司预测的命中率要高。
从2002年以来,Thomson Reuter(汤森路透)公司专门派人做“研究”、并运
用数据分析,每年做预测,结果将近预测了120人,其中19位获奖,这个比率之所以低
,就是因为不能隔靴搔痒,用间接数据(汤森路透公司在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后,还派人
读文献,再分析出他们所谓的“预测”,但这样耗资耗时的工作,仍不如内行稍做思考
后说出的体会)。
汤森路透希望通过每年发布预测来彰显其数据分析的可用性,我想,比较我的
名单,正好说明无需用他们的数据。
8年后,这个名单现在可以分成四类:
1)剩下第6、第7、第9、第10项还可能获奖。其中,第10项在2002年以后出现
重要发现,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在2006年发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
方法,带来广泛的影响。
2002年名单,记不清楚为何我没列瘦素(leptin) 发现,这个领域一个里程
碑性的工作是洛克菲勒大学Jeff Friedman实 验室所做,其第一作者是中国留学生张一
影。她们的工作在1994年12月发表后,我于1995年在《健康报》撰文介绍,那可能是
我写的第一篇科普文章,也见
http://www.sciencenet.cn /m/user_content.aspx?id=3075。
不在2002年名单上,但也较重要的还有我另外介绍过David Page、Marshall
Graves 和Lovell-Badge确定人类男性基因的研究, 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331
2002年名单也没有写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最重要的工作那时已经做
出,是目前在洛克菲勒大学的David Allis。在此领域做出重要工作的华裔有施扬和张
毅。曾简介过施扬和 Allis: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1229
2002年名单遗漏了光学成像在生物学的应用。其中部分工作是 2002年以前做
的。而2002年以后,相关的技术继续扩展,成像技术急剧发展。光学应用也不限于成像
,而可以通过操纵光、结合生物学方法,调控细胞和分子。在神经生物学,光遗传学的
技术在2002 年和 2005年有重要进展,并继续不断改进。
主要工作在2002年以后的,待其他感兴趣的年轻人介绍。
而2002年名单所列其他,多数都过时了。
2)很多已经得奖了,第1,第2,第 3,第4,第5,第8,第13,第15,第16
,第17,第21
其中,第3项是同类工作得奖了,获奖者是Roger Kornberg,不是我名单上的
Mark Ptashne,或者很多人认为应该得奖的Bob Roeder。只能说,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
评判生物能力不太行。
第16项我提了两个相关工作,其中第二部分功能核磁共振已经得奖(我没有提
具体人名,因为当时没有去查谁做的,只知道工作重要),剩下的Marc Rachle和正电
子扫描(PET)应该得奖,但2003年奖了相关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Paul Lauterbur 和
Peter Mansfield),就有可能不再发相近的PET。也可能专门看重脑 成像,那可以是
Marc Raichle 的PET,以及日裔美国科学家Seiji Ogawa(小川诚二)对于脑fRMI成像
的工作。
3)其中有些工作,2002年写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并不会得奖,只是我的题
目是值得得奖的工作,说明是工作好的程度,而不考虑得奖几率。
比如,第20项,其中几个重要的科学家在2002年以前已经去世。除非奖给还活
着的人(如John Hughes)。
第19项,重组DNA技术,诺贝尔奖委员会早已做出错误的决定,给其他人了,
所以,在2002年就知道不可能再发奖。
第18项,发现长期性增强的两位科学家,2002年文章已经指出因为不久前(
2000年)已经给了相关工作发奖,而受影响,不仅当时说了会延迟、也可能不给。
第11项,三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在2002年前已经去世,所以写的时候已经提到不
一定真会得。
4)有些工作,2002年科学家还活着,现在过世了,所 以,也不可能。
如,第12项,发现PKC的日本科学家Yasutomi Nishizuka (西 塚泰美),不幸于
2004 年去世。日本在生命科学方面有几个值得得奖的工作,可惜至少两位已经去世,
一位是西塚泰美,另外一位是1992年去世的京都大学教授 Shosaku Numa(绍正作)。
第14项的科学家也于2008年去世。
1. Mario Capecchi(美国尤他大学U. Utah),发明基因剔除技术,肯定值得得
奖,可能和其他1,2个做基因剔除(Oliver Smithies)或转基因动物的人合得,也有可能
和第一个做出鼠胚胎干细胞的Gail Martin(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合得。
2. Bob Horvitz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细胞凋亡的遗传机理,可能合得者是:
AH Wylie或JFR Kerr其中之一(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电子显微镜下形态变化特征),
Susanne Cory或Stanley Korsmeyer之一(Bcl-2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得州大学西南医
学中心的王晓东也有可能(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机理)。另外如果不以细胞凋亡来看,而
以线立体新的功能来看,王 晓东和Korsmeyer(甚至La Jolla癌症研究所John Reed)也
是一个可能组合。
{2005 年,Stanley Korsmeyer去世,影响细胞凋亡获奖}
{细胞器线粒体新功能,是另外一个可能}
3. Mark Ptashne (美国纽约凯特菱癌症研究中心Sloan Kettering),基因调控的机
理,发现第一个转录因子:原核细胞(细菌)的lamda抑制子。可以单独,也可和Bob
Tjian (钱泽南,UC Berkeley)合得。Ptashne做真核细胞转录调控的研究中,有北大留
学生马俊的工作。
{同类工作得奖了,获奖者是Roger Kornberg,不是此名单上的Mark Ptashne,或
者很多人认为应该得奖的Bob Roeder。只能说,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评判生物能力不太
行}
4. Elizabeth Blackburn (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和Carol Greider (美国霍普
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端粒子和端粒酶,Blackburn主要发现在UC Berkeley做,
Greider那时是她的学生。另外有复旦的留学生于国良在他实验室做过早期一些工作。
5. Roderick MacKinnon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钾离子通道的结构,
可以单独,也可以合得 (不确定合得者,如果就钾通道而言,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的
Lily Jan叶公杼和YN Jan詹裕农有可能;如果广义地给离子通道,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
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Bertil Hille有可能)。
6. Y. W. Kan 简悦威 (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第一个提出可以用限制性内切
酶片断多态性跟踪人类基因变异,使人类遗传学进入新时代,可以合得,也可以单独。
{也可能David Botstein}
7. Eric Lander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John Sulston (英国剑桥Cambridge,UK
),Bob Wasterson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基因组研究。
{也可能Craig Venter}
8. Roger Y. Tsien 钱永健(美国圣跌哥加州大学UCSD)和 Douglas C. Prasher(美
国农业部麻州Otis植物保护中心),发明测定活细胞内分子的新方法。Tsien发明钙染料
,Prasher发现绿色荧光旦白GFP。
{也见: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1568}。
9. Afred G. Knudson (美国费城Fox Chase癌症中心),肿瘤抑制基因,可能和
Janet D. Rowley(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和Bob Weinberg (麻省理工
学院MIT)合得,华裔李文华(得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和Weinberg工作很近,有争议谁
第一,Weinberg可能容易得,他以前因为 癌基因错过一次和Bishop和Varmus合得的机
会。
10. John Gurdon(英国剑桥Cambridge,UK)和 Ian Wilmut (英国爱尔兰Roslin研
究所),核转移,Gurdon是60年代第一个用成体细胞核成功克隆动物(蛙),Wilmut是九
十第一个用类似方法克隆哺乳 动物。
{必须增加2006年,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发明诱导多能干细胞
的方法}。
11. Pamela Bjorkman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Jack Strominger (美国哈佛
大学Harvard)和Emil Unanue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前
二者发现MH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结构,后者发现抗原呈现细胞。Bjorkman是
和Don Wiley做研究生时的工作,Wiley如果不去世,应该得。
12. Yasutomi Nishizuka(日本)和Michael Berridge (英国),细胞内信号转导分
子,前者发现旦白激酶C,后者发现磷酸肌醇。
13. Aaron Ciechanover (以色列工学院Technion),Avram Hershko (以色列工学
院Technion),Alexander Varshavsky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发现蛋白质降解
的生物化学机理。
14. Judah Folkman(哈佛大学医学院)发现调节血管形成的分子。
15. Sydney Brenner 和 Seymour Benzer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用遗传学
方法研究发育,神经和行为。Brenner提出用c elegans研究发育和神经,Benzer提出用
果蝇做神经和行为。
16. Marc Raichle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用正电子
扫描(PET scan)做活体人影像检 测, 可能和发明改进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或
称“功能性磁共振影像”)的人合得。 他们的工作是生物医学影像
avatar
h*r
5
急问什么样的荧光酶可用于测试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avatar
q*x
6
move on, keep looking for other jobs, don't treat this job offer as a
definite offer until they identify a position for you.
avatar
J*i
7
好梦

【在 f******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要睡觉了
avatar
p*m
8
挺有意思的文章
我有点好奇为什么leptin得奖呼声这么高。。。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9371
: 2002年10月6日,我曾经写过一篇《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工作
: 及科学家》
: 也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51
: 这些工作都是2002年可以判断,有些新发现,还有些工作出现导致对以前工作
: 评价的改变。
:
: 我说明过不是预测诺贝尔奖,而是评价值得得奖的工作。
: 不过,我的名单比同期国外专门公司预测的命中率要高。
: 从2002年以来,Thomson Reuter(汤森路透)公司专门派人做“研究”、并运

avatar
w*i
9
安稳

【在 f******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要睡觉了
avatar
w*a
10
在metabolism领域,这是个单基因决定显著性状的典型例子。
对于这个field来说,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一团浆糊,大家倒来倒去,出个leptin这种木有
争议的,实在是不容易。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挺有意思的文章
: 我有点好奇为什么leptin得奖呼声这么高。。。

avatar
w*n
11
今晚儿上翻谁的牌子?

【在 f******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要睡觉了
avatar
p*m
12
这个我同意 我就是觉得 如果从外周组织分泌激素调节代谢水平出发 如果leptin得奖
那gestrointestinal signal (CCK ghrelin GLP-1 etc)是不是也该一起得?或者其他的
adiposity signal,比如Harvey Lodish clone的adiponectin
如果是从疾病角度出发 那clone 其他的代谢病相关基因的应不应该一起得奖呢 比如GL
UT4。。而且还不说大多数obesity并不是leptin直接突变 leptin治疗效果也很有限(le
ptin resistence)
我倒是有点觉得如果发metabolism的话 nuclear receptor也可以得 你认为呢?

木有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在metabolism领域,这是个单基因决定显著性状的典型例子。
: 对于这个field来说,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一团浆糊,大家倒来倒去,出个leptin这种木有
: 争议的,实在是不容易。

avatar
h*U
13
nobody, I need to think about world peace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今晚儿上翻谁的牌子?
avatar
w*a
14
嗯,俺也灰常同意你说的这些。按说nuclear receptor,比如PPARgamma那些研究的水平
,还有发现Glut4的研究也不比这个leptin差,而且实际意义可能还大一些。因为真正T
2D的患者没有几个是leptin出了问题的。
所以俺建议对于metabolism这个以打酱油为生的领域,还是不要给什么炸药奖了,给点
Lasker安慰一下就算鸟。


他的
GL
le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同意 我就是觉得 如果从外周组织分泌激素调节代谢水平出发 如果leptin得奖
: 那gestrointestinal signal (CCK ghrelin GLP-1 etc)是不是也该一起得?或者其他的
: adiposity signal,比如Harvey Lodish clone的adiponectin
: 如果是从疾病角度出发 那clone 其他的代谢病相关基因的应不应该一起得奖呢 比如GL
: UT4。。而且还不说大多数obesity并不是leptin直接突变 leptin治疗效果也很有限(le
: ptin resistence)
: 我倒是有点觉得如果发metabolism的话 nuclear receptor也可以得 你认为呢?
:
: 木有

avatar
w*n
15
那谁给你倒洗脚水?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nobody, I need to think about world peace
avatar
p*m
16
lol 俺还想着进这个领域呢 被你说成是打酱油领域了。。。hoho

水平
正T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俺也灰常同意你说的这些。按说nuclear receptor,比如PPARgamma那些研究的水平
: ,还有发现Glut4的研究也不比这个leptin差,而且实际意义可能还大一些。因为真正T
: 2D的患者没有几个是leptin出了问题的。
: 所以俺建议对于metabolism这个以打酱油为生的领域,还是不要给什么炸药奖了,给点
: Lasker安慰一下就算鸟。
:
: 奖
: 他的
: GL
: le

avatar
h*U
17
skip that step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谁给你倒洗脚水?
avatar
s*a
18
同去,打酱油!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lol 俺还想着进这个领域呢 被你说成是打酱油领域了。。。hoho
:
: 水平
: 正T

avatar
w*n
19
那谁给你倒夜香捏?哈哈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skip that step
avatar
O*e
20
你们不觉得代谢太过复杂了么,因素太多了,难做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同去,打酱油!
avatar
y*i
21
真是无知者无畏

水平
正T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俺也灰常同意你说的这些。按说nuclear receptor,比如PPARgamma那些研究的水平
: ,还有发现Glut4的研究也不比这个leptin差,而且实际意义可能还大一些。因为真正T
: 2D的患者没有几个是leptin出了问题的。
: 所以俺建议对于metabolism这个以打酱油为生的领域,还是不要给什么炸药奖了,给点
: Lasker安慰一下就算鸟。
:
: 奖
: 他的
: GL
: le

avatar
d*y
22
mark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