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中国模式 by 郑永年# China - 中国研究
c*2
1
今天又读了另外一个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读,感觉还蛮有道理的,摘录重点如下:
中国模式: 经验与困局 by 郑永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
国际学术界流行所谓中国只有经济改革而无政治改革的看法并不正确,不能说中国没有
政治改革,只是中国的政治改革不是以民主化为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改革是为了辅助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
,所以维稳是中国政治改革的首要任务,其次,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产权保障,西方国家依
法治来保障产权,中国缺乏法治的传统,所以通过政治和行政的手段来保护资本家的产权
.在经验层面,中国各级政府对资本和产权的保护已经大大超越了法治的程度.地方政府
为了竞争和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往往以政治和行政手段为资本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激励机
制,如压低工人的工资,廉价出让土地等等.因为必须依赖政治和行政权力来保障经济发
展,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利往往得不到制约,过度的权利往往会造成对资本家的权力过
度保护,对劳工和农民的权力却往往得不到保护.
邓小平所发动的改革不仅导致了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而且也导致了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转型.这个转型包括组织,意识形态,领导人更替方式的制度化等等.这次转型的主要特征就是技术官僚制度的出现,特点主要是表现在国家的管理者并非通过人民的选举自下而上的产生,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干部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等标准,通过任命制度自上而下的产生.和老一代的革命家相比,技术官僚的统治有利经济发展,老革命家在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以意识形态为起点和标准,经常把一些原本并非属于政治问题的事情政治化,从而加深解决问题的难度.而且他们对于自己亲手建立的政治体制具有一种强烈情感上的依赖感,使得他们不可能对旧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技术官僚崛起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完成了从一个革命党转型成为行政党或管理党的过程.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民主并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但发展
中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往往并不能保障这样一个秩序.在现实的经验中,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往往
不能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个过程,反而是国家毁灭的过程.对中国来说,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要不
要民主,而是如何追求好的民主而避免坏的民主,有太多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农民的反叛
和革命产生不了民主,尤其是好的民主,而中产阶级革命则往往带来好的民主.
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早期,中产阶级规模还不是很大,穷人还很多,所以现在要集权维
稳,防止农民革命,抗拒并拖延民主化,要等中产阶级成长壮大之后再来民主化,才会有好
的民主.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