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民国名人张璧评传》第一章
avatar
《民国名人张璧评传》第一章# China - 中国研究
k*t
1
一、张璧家世源流考
张璧,名璧,族名张炳衡,字玉衡。曾用名张君玉。生于1885年6月3日,卒于1948年2
月29日。河北霸县(今属霸州市煎茶铺镇)煎茶铺镇大高各庄村人。
这个煎茶铺镇,位于霸县城东十八里。根据嘉靖版《霸州志》的记载,在明代,这里还
是个只有“东、西两条大街”的小村庄而已。到了清代中期,根据民国版《霸县新志》
的记载,这里则已经发展成了下面有十几个大小村庄构成的大集镇了。
案:1940年4月2日星期二,张璧在《实报》发表了的题为《大成拳的命名:四存学会演
述》一文中,首次公开宣称自己“自十七开始从军,参加革命”之说,又根据《玉衡张
璧先生之墓》碑文记载,他生于“光绪乙酉四月廿三”,这个时间“乙酉四月廿三”肯
定是使用传统的农历,阳历应当是1885年6月3日。可知张璧生年当为1885年。
关于他的卒年,目前有三说并存:网络上多有人主张死于1946年1月22日。而在大成拳
界,一直还流传着1949年1月他在国民党监狱中因闻听蒋介石败北而大笑引起心肌梗塞
卒死的传闻。如,杨鸿晨在《并非装聋作哑——再次之试答》一文中曾主
张:“张璧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1949年1月因大笑引起心梗猝死于北平(现健
在的浙江杭州窦以鸾为证)。”
案:根据《玉衡张璧先生之墓》碑文记载,他卒于“民国戊子二月廿九日”,这个时间
应该是阳历,即1948年2月29日。
按照《霸县新志》的记载:张璧的家族先祖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来此地,开
宗立派,从此脱离了和山西原籍的血脉联系和族谱传承。也就是所谓的“问我祖先在何
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说。
案:《洪洞县志》卷七记载:
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载:“明洪武、永乐间,屡徙山西民于滁、和
、北平、山东、河北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而曾广钦《增广山西洪洞大槐树志》序文中又说:“盖必迁徙之时,驱各属之民,聚洪
洞大槐树下,由此点齐,由此分迁,临别纪念,永久弗止。”
但是,真正使张家发迹的却始自迁霸后第十五代祖先张震。张震可谓文武双全。见《霸
县新志·张震传》中如下记载:
张震,字省旃,号雷门。先世由山西洪洞徙霸州。震自幼颖悟,角艺辄冠其侪。十七岁
入州庠。丁酉举于乡。大挑二等。以教职用。历属阜城、隆平等县教谕。选授天津教谕
。从徒之士,多所造就。如,华金寿、王恩溎、卢荫棠,皆门下士也。同治七年,捻匪
犯津境,官绅守城。震独任要扼,城赖以安。
这里出现的“丁酉举于乡”,该志《进士录》中又记载:“张震,道光丁酉,天津县教
谕。”道光丁酉,即1837年道光时代举行的一次科举考试。在这次科考中,张震中举。
案:这里所谓的“大挑二等”,是清代从乾隆十七年(1752)开始施行的一项选拔基层
官吏制度。凡是四科不中的举人,由吏部据其形貌应对挑选,一等可任知县,二等可任
教谕或训导。这一选拔制度每六年举行一次,名曰大挑。
这里出现的张震的弟子王恩溎,字晋仙,号景贤,又号静闲,晚号耐园。生于1842年,
卒于1902年。他就是著名甲骨学家、民国时代天津地区的大学者、解放后就任天津市文
史研究馆首任馆长王襄的伯父。
王恩溎自幼聪慧过人,深得官学老师张震的喜爱,张震就经常对别人讲:“王氏将以读
书显矣!”王襄在《先伯御史公事状》一文中曾对王恩溎如下记载:“吾家本微薄,世
经商业,先伯御史公以读书名列甲科显,后吾父及先叔中式乙科,仰慰先王父母所期,
至襄兄弟犹承余训,知读书焉。”王恩溎的两个弟弟王恩瀚、王恩浵也师从张震,并相
继考中举人。而晚清著名书法家华金寿,则是民国时代天津著名画家、书法大师、晚清
进士华世奎的祖先。可见张震门下真的是无浪得虚名之士!
因此,张璧日后从军习武,是有祖上遗风的。张震既是张家第一个举人,也是张家第一
个武将。而对于他的文治,该传记载为;
同治十三年,署府教授。三月,因劳致疾辞职。邑人送“经师人师”匾额。并撰楹联以
表品德。
该联如下:
不营私不计利不屑干求,一点清心、品卓教孚师长;
能重道能爱贤能奖节义,十年勤职、德纯誉洽绅衿。
张震和其堂兄弟张鼎,名字的由来出自《周易》中的《震卦》和《鼎卦》两者。名“震
”则取义于《周易》中的“帝出乎震,震者,东方之卦也”,是家族振兴开始的象征。
而名“鼎”则取义于《周易》中的“君子以正位凝命”,是家族发展进入正常轨道的象
征。而利用儒家经典《周易》来给自己的子女取名,这说明了当时的张家,已经具有了
良好的书香门第传统和素养。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张璧祖先是书香门第和地方著名乡绅。
根据《张氏家谱》,张震是张璧的曾祖叔、他的曾祖父张鼎的堂弟。从第15代张鼎到第
18代张璧之间的传承表,我们整理如下:
张鼎(15)┳ →┏ 张毓珊(16)┳ →┏ 张岳藩(17)┓→ ┏张炳宸(18)
┃ ┢ 张毓珂(16)┃ ┢ 张岳宗(17)┃ ┢张炳衡(18)
张震(15)┙ ┕ 张毓琨(16)┙ ┢ 张岳霖(17)┃ ┢张炳暹(18)
┢ 张岳彬(17)┃ ┢张炳纶(18)
┕ 张岳森(17)┙ ┢张炳荣(18)
┢张炳赓(18)
┢张炳晟(18)
┢张炳雯(18)
┢张炳珣(18)
┢张炳经(18)
┢张炳曦(18)
┢张炳庠(18)
┢张炳绂(18)
┕张炳昕(18)
上述族谱中的“张炳衡(18)”,即张璧。
他的祖伯父、祖父张毓珂的兄长张毓珊,也是一位著名的乡绅。
《霸县新志·张毓珊传》中如下记载:
张毓珊,字樾樵。清增生。世居霸县东高各庄村。性宽和。治家勤俭,事亲以孝闻。好
读书。早岁入庠。丙辰岁试,补增广生。因家事繁琐,遂不习举子业。专心理家政。暇
则为诸子侄讲经史。
这样一位“性宽和。治家勤俭,事亲以孝闻”的人物,却有着治理水患的才能。见该传
如下记载:
光绪二十年,境内大水,纠合邻村修堤堵口。尝拨夫数千,不分昼夜,亲自督催。竟得
秋有收获。公举管理三十五村堤。……光绪二十九年,在村南中亭河堤修筑永丰闸,环
村开沟,旱则引水灌田,涝则泄水注海。
不仅如此,张毓珊也通晓治军之术。见如下记载:
光绪庚子义和拳事起,联军过境。招集村人力为开导,晓以逃避之害。遂迎接洋人,设
筳款待,村赖以安。联军既退,办理团练保甲,善后事宜。蒙大宪奖给五品衔。
张家还有一位世代行医的后人张凤龄。《霸县新志·张凤龄传》中如下记载:
先世自高、曾皆擅歧黄,尤长于眼科。得异人传,至今已五世相继。凤龄仰承家学,益
求精进。立方每多奇效。求诊者日盈其门。遇贫贱者恒假以药饵。
因此之故,1918年,张凤龄曾被村民赠送“五世良医”的牌匾。我虽然看到了民国时代
三种不同年份和不同抄本的张家族谱和家谱,但是还没有发现明、清时期的早期张氏线
装本刊印的老谱,所以目前还无法断定张凤龄和张璧之间的亲族称谓关系。但是,由于
张凤龄后来也加入了青帮组织,成为“通”字辈,则他至少在青帮里要比张璧小一辈。
1940年4月2日星期二,《实报》发表了张璧的题为《大成拳的命名:四存学会演述》一
文,在该文中,他主张:“及与王芗斋相识,感到他的拳术,……合乎卫生条件,合乎
技击原理,四存学会体育班,曾由医学家何绍文先生发表专论,留意体育消息的,想都
已看过了。我就我的体认及何君的证明,王芗斋的拳术武工可谓得武工的精神,合于卫
生,合于技击,更合于科学及现代,以精神统一,训练神经系统,使身体各部官能作平
衡的发展,神经健全,各器官的官能增加,不但可使身体健康,人格亦可随之而完善,
作事能力,亦必增强,西谚有云:‘有健全的身体方有健全的事业’”,如此强调卫生
和医学的科学训练,可见正是因为张家有中医学传统,我们就理解了当时张璧为何反复
强调卫生和养生、并寄希望开展全民的体育和武术锻炼。
到了张璧的生父张岳宗时代,虽空有祖上老宅和部分田地财产,但是已经开始家道中落
,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据樊文稷在《民国名人张璧》一文中介绍他:
常年在外当师爷,教家馆,爱好书法篆刻,不善管家理财,渐渐的家道中落,一年不如
一年。地亩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大……
上述之说比较属实。
张璧的原配是王汝珍。王氏为张璧母亲给他操办的包办婚姻。张璧的父亲早逝,母亲辛
苦持家,张璧是孝子,为听从母命娶妻,而一生未与王氏同居,但王氏一直是以正室的
身份,长期住在张家。张璧待她彬彬有礼,负责她的一切开销和生活。直到文革时,王
氏被从北京居住地樱桃斜街39号遣送回霸州大高各庄村的原籍。
1918年,张璧到北京后,将母亲和王汝珍等人一同接到北京居住。随即他大哥张律生偕
夫人等也搬到北京。大哥张律生毕业于保定师范学校,在当时的农村是少有的洋秀才,
曾任霸县小学校长,大嫂也是教员。张律生无论是在经济上或是谋求生活道路上都给张
璧以资助和启发,所以张璧特别敬重大哥。张律生来北京安家落户,生儿育女,育有子
女12人。张律生来京后先携带妻小全家同住在樱桃斜街39号一个小四合院。后张律生于
1937年4月1日开始就任旧北平市农事试验场场长,有了薪酬,他曾租住在中南海流水音。
这里所谓的“北平市农事试验场”,即今天的“北京动物园”最早的名称。上述照片中
出现的小老虎,就是当时北京动物园内的动物,并非张律生家私人所养宠物。张璧老家
那里一直流传的“张律生是北京动物园园长”之说,其真实的职位当为如此。当时的张
律生除了管理动物之外,还负责那里的农业试验田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管理,并非只是狭
隘意义上的所谓“动物园园长”而已。
由于自己的两个兄弟都婚后不育,因此张律生夫妇就加倍地承担起生育子女的责任来。
这就是为何张律生夫妇子女特别多的原因吧。
三弟张旭昇在家务农。三十年代末他携家人也来到北京,一直住在樱桃斜街39号,直至
文革时被遣送回霸州大高各庄村原籍。
张璧的妹妹张秀岩是早期中共党员,在兄妹中年龄最小。张秀岩从小就对封建社会重男
轻女非常不满,坚决反对并身体力行拒绝女子缠足这种残害女性的陋习。十几岁时随大
哥到县城里读书。1919年初,二哥张璧将其接到北京并考入了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
即后来的女子师范大学)。李大钊同志和鲁迅先生等进步教授都在女高师任教。张秀岩
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并担任了京、津两地学生联合会的联络员。1926年,她经郭
隆真同志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张秀岩的影响下,张家十几位子侄们都走上了红色革命道路。
张璧自由恋爱娶的夫人是刘鸿英。刘氏自幼学京戏,曾以唱戏为生,遇到已是著名的青
年军官张璧后,二人相互为对方所吸引。于是,张璧出钱给刘鸿英的父母,为其赎身,
停止了她卖唱生涯,然后二人正式结婚。婚后的刘鸿英,再也没有登台唱过戏,他们一
生相伴。
刘鸿英身高约166厘米,属于高挑身材的美女。自从张璧在1948年逝世后,未再嫁。长
期无工作的她,解放后一直得到了张家的后代子侄们无私地照顾和接济,每月定期给她
人民币30元作为生活费,一直持续到文革前夕。
文革开始,张家先后有八位亲属被捕入狱,余者亦被关入牛棚或下放劳动,自然也就无
法继续接济刘氏的生活了。于是,张璧的夫人刘鸿英,在断绝了经济援助,加之也因为
受到张璧的问题牵连被抄家,这位一直被邻居们称为“张姨”、为张璧守节近二十年的
孤单而性情和善的老人,在租住的北京德胜门内大街羊房胡同54号的家中服“滴滴喂”
自杀身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