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名中医董延龄的养生之道
avatar
名中医董延龄的养生之道# ChineseMed - 中医
p*y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purity (purity),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名中医董延龄的养生之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01:09:12 2010, 美东)
知名中医师董延龄出身中医世家,外人自然以为他得天独厚,必然打从娘胎里开始吃补
。实则他先天体弱,儿时还险些在战乱流离中病死。幸而他以中医救人也调养自己,如
今75岁,身子强健精神佳,近年还持续在长高,羡煞众多身高缩水的中老年人。
董延龄曾在立法院、考试院及邮政总局作过多年驻诊医师,许多政治人物、立委都是他
的病人。因盛名远播,还曾应邀到阿拉伯联合国大公国为国王及多名王室成员看病。他
过去看健保门诊常要看一、两百个病人,这几年考虑年岁渐长,才停止看健保门诊。不
过仍常有特殊疾病或疑难杂症患者,从各地慕名来求治。
叁、四年来已长高0.7公分
「我年轻时并不想当中医。」他坦白地说。自幼虽被父亲严格要求背诵汤头歌诀、杂病
心法等中医基础课程,但眼看父祖两代悬壶行医,生活却很清苦,他决定改当生活安定
的公务员。後来在民国五十年初的一场全国性猪瘟型大流行性感冒中,他无意中以多年
修习的中医救治多名重症同事,看到连自己都惊讶的疗效,才折服说「古人没有骗我,
我应当努力读书」,潜心研习并考上中医执照。
董延龄强调,体质是可以经由调养来改善的。像他自己先天体质不佳,母亲怀他时身体
不好,他出生後又因国共内战常在逃难,在饥寒交迫中长大。他幼年坐船逃难,他和父
亲、弟弟叁人只靠四两米过了半个月。他一度病弱到连当中医的父亲都要放弃了,可能
命不该绝,吃了叁块花生糖後意外救活。青少年时一度患躁鬱症,中年时还经历严重的
更年期痛苦,那种「好像世界末日」的痛苦,让他至今难忘。
年少病弱,让他对病人的苦痛感同身受,也益发注意养生;结果别的老人苦於身高缩水
,他反而年年长高,叁、四年来已长高0.7公分。
「我静坐 我运动前喝水」
他说,养生首重平衡,并身体力行「一动一静、一进一出」原则。一进一出指的是饮食
、排泄,一动一静即运动、睡眠。他自知体质孱弱,所以他从30岁起就运动不辍,练过
太极拳、外丹功、太极剑等等。後来慢慢了解自己的体质敏感,就改练静坐及伸展操。
他习於晨起运动後、睡前静坐10分钟到半小时。他说,静坐可平心静气,稳定情绪,身
心自然健康。
但董延龄说,运动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後持之以恒。如果什麽运动都不会,「那就走
路吧」。他有一位90岁高寿老朋友,名言就是「我走路,我九十」。 董延龄还传授一个
简单且时时可做的甩手动作:双脚与肩同宽,略蹲如骑马般。双手往前平举,再用力往
後甩即可。刚开始可每天作一百下,待熟习後再增至二、叁百次,如能作七、八百下更
好。对现代人常见的肩颈痠痛、心情抑鬱等,很有帮助。
此外,他也重视「二便畅通」,不让废弃物淤积於体内。他向来不知便秘为何物,应归
功於他习惯在运动前喝一大杯温热水。此外,睡眠是人体的充电时间,每天要睡足六小
时,且最好在晚上11点前就寝。
在饮食方面,他自幼肠胃不好,体质虚寒,所以从来不吃冰西瓜,也不吃冰过的水果;
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一定待回温後才吃。喝水也只喝温水。每餐会吃一碗量的青菜,
水果偏好芭蕉、柳丁和橘子 (但咳嗽时暂不吃)、芭乐、奇异果及木瓜,也吃少量的凤梨
。少食猪牛羊肉,但吃鸡肉及鱼。 但他不认为人人都该複製他的养生方法,毕竟人人体
质不同。依他观察,现代人体质偏「阳亢」的较多。也就是饮食过量、体内热量太多但
生活紧张;多半有火气大、脾气暴躁、小便黄且不顺畅、易便秘、眼睛乾涩。
这样的人平日除要适当运动外,也要适量喝水,并少肉多素食,可适量吃平性、凉性食
物;不要再吃油煎炸烤食物,免得火上加油。
「保健要诀」分享众人
董延龄还把行医所感、养生心得书成「保健要诀」分享众人:「食应适量,营养求均衡
;睡眠要充分,排泄须畅通;运动恒为贵,居处宜清静;衣著随时序,交遊择良朋;慾
望有节制,处世尚和平;食物新鲜吃,药品勿滥用;工作尽心力,休閒放轻松;心情常
愉快,思想要纯正;养成好习惯,身心保安宁。」他歎道,健保局如能好好推广中医的
养生观念,健保财务就能改善大半。
【2010/01/03 联合晚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5343813.shtml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