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病案分析 20# ChineseMed - 中医
a*e
1
20、鼻塞案
李某,男,19岁
初诊日期:2010.4.11.
主诉:鼻塞两个月。
刻诊:鼻塞流清涕两月余,伴头晕,颈项酸痛,微热汗出,畏寒,心悸胸闷,手足凉,
腹冷痛,便溏,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苔白腻,脉寸微浮,关尺沉弦。

这个病人,常年容易感冒。感冒后,就遗留下鼻塞流涕,久久不能痊愈。这次也是这样。
------------------------
大家一起参与啊。
明天晚上给起效的参考答案。
avatar
s*g
2
误导一下:桂枝人参汤。 能够参与讨论的没几个人。

样。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20、鼻塞案
: 李某,男,19岁
: 初诊日期:2010.4.11.
: 主诉:鼻塞两个月。
: 刻诊:鼻塞流清涕两月余,伴头晕,颈项酸痛,微热汗出,畏寒,心悸胸闷,手足凉,
: 腹冷痛,便溏,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苔白腻,脉寸微浮,关尺沉弦。
:
: 这个病人,常年容易感冒。感冒后,就遗留下鼻塞流涕,久久不能痊愈。这次也是这样。
: ------------------------
: 大家一起参与啊。

avatar
a*e
3
呵呵。
那我也参与下,说一下看参考答案前,我自己的思路。
鼻塞、颈项酸痛、微热汗出、畏寒、脉寸微浮,关尺沉弦。
这组整合症状很符合桂枝汤证。
心悸胸闷、头晕、手足凉、腹冷痛、便溏,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苔白腻。
这组症状是内饮证。寒像比较重:手足凉、腹冷痛、便溏,比较贴近真武汤证。
所以我最初的想法是桂枝汤合真武汤。
桂枝30,白芍30,炙甘草20,生姜30,茯苓30,白术20,炮附子10克,大枣12枚。
swxg,你说下自己的辩证思路吧。这样相互学习,更容易提高。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误导一下:桂枝人参汤。 能够参与讨论的没几个人。
:
: 样。

avatar
xt
4
外有寒内有饮,小青龙汤。可以考虑加点葛根,因为有汗出,用炙麻黄,
或者把麻黄打成绒,降低发汗解表作用。

样。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20、鼻塞案
: 李某,男,19岁
: 初诊日期:2010.4.11.
: 主诉:鼻塞两个月。
: 刻诊:鼻塞流清涕两月余,伴头晕,颈项酸痛,微热汗出,畏寒,心悸胸闷,手足凉,
: 腹冷痛,便溏,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苔白腻,脉寸微浮,关尺沉弦。
:
: 这个病人,常年容易感冒。感冒后,就遗留下鼻塞流涕,久久不能痊愈。这次也是这样。
: ------------------------
: 大家一起参与啊。

avatar
f*e
5
清涕、微热、汗出、怕冷,应该是桂枝汤证。文中没有提到是否口渴,假设没有口渴,
加上手足凉、腹冷痛、便溏、久病,考虑四逆汤。因心悸(应该不是心下悸)胸满,桂
枝汤去芍药。最后是桂枝去芍药加四逆汤。这个也符合脉象的寸微浮,关尺沉弦。

样。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20、鼻塞案
: 李某,男,19岁
: 初诊日期:2010.4.11.
: 主诉:鼻塞两个月。
: 刻诊:鼻塞流清涕两月余,伴头晕,颈项酸痛,微热汗出,畏寒,心悸胸闷,手足凉,
: 腹冷痛,便溏,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苔白腻,脉寸微浮,关尺沉弦。
:
: 这个病人,常年容易感冒。感冒后,就遗留下鼻塞流涕,久久不能痊愈。这次也是这样。
: ------------------------
: 大家一起参与啊。

avatar
s*g
6
有口渴,也有四逆汤的可能。因为津不上承。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清涕、微热、汗出、怕冷,应该是桂枝汤证。文中没有提到是否口渴,假设没有口渴,
: 加上手足凉、腹冷痛、便溏、久病,考虑四逆汤。因心悸(应该不是心下悸)胸满,桂
: 枝汤去芍药。最后是桂枝去芍药加四逆汤。这个也符合脉象的寸微浮,关尺沉弦。
:
: 样。

avatar
a*e
7
得,看来能参与讨论的也就我们几个了。
那我贴答案了。
不见得是唯一答案。至少是有效答案。参考吧。
《刘志杰经方医案》-鼻塞案15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919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鼻塞案
李某,男,19岁
初诊日期:2010.4.11.
主诉:鼻塞两个月。
刻诊:鼻塞流清涕两月余,伴头晕,颈项酸痛,微热汗出,畏寒,心悸胸闷,手足凉,
腹冷痛,便溏,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苔白腻,脉寸微浮,关尺沉弦。
这个病人,常年愿意感冒,感冒后,就遗留下鼻塞流涕,久久不能痊愈。这次也是
这样。当时看了一下脉,促脉,是有上焦表证,以及中下焦虚寒,看看舌象,是一派寒
饮,就想到了一个条文。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金匮)”
病人,该是有太阴虚寒的,问问大便呢,他说长期便溏,这就证实了判断。再一问,肚
子怕凉吗?说是很凉的,还时常冷痛。长期鼻塞的病人,无论是流清涕还是黄浊涕,都
要考虑是否腹中寒。也就是“其人内有久寒者”。无热的,要考虑少阴和太阴的问题,
尤其是外感引发者,常见到少阴太阴合病。有热的,要考虑厥阴问题,是寒热错杂。这
是治疗西医说的那个慢性鼻炎的关键。都是水饮上逆造成的。
大家知道,一块冷冻的铁,拿出来放到温度较高的地方,会有水气凝结在上面。人体也
是这样,鼻子,总是呼吸外界的空气,内有寒邪,遇到偏温的气体,也会如此,流清涕
不止。很多久寒的病人,一到春天,气候转暖,就开始发作,鼻塞流涕,和气候有关。
这个,绝不是歪理邪说,不过是个比喻而已,临床上,确实是这样。也有的病人,遇到
天气变寒,也会如此,这也都是内外寒热不调造成的。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是内有久寒
的问题。厥阴的鼻塞,就容易出现天冷流涕的问题,因为厥阴夹有阳明热,寒气遇到这
点阳明热,阳气不能外发,并且勾动寒饮,就会如此。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症状。
颈项酸痛,微热汗出,畏寒,手足凉,寸微浮。这是典型的少阴中风证。少阴中风证,
有芍药附子甘草汤和桂枝加附子汤对治。头晕,心悸胸闷,腹冷痛,便溏,舌质淡胖,
边缘有齿痕,苔白腻,关尺沉弦。这是典型的太阴虚寒水饮导致的。这个,有苓桂术甘
汤和真武汤对治。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也同时可以解表。那么,人家病人主诉的,是
鼻塞,十分痛苦,我们就要研究一下药症对治。我用了细辛和白芷。
细辛,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
,轻身长年。-----这个药,是入少阴、太阴病位的药,辛温驱寒,利孔窍因虚寒水饮
而不通。
白芷,辛苦温。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
泽,可作面脂。-----这个药,也是入太阴少阴病位的,去头面部风寒之邪。时方派喜
欢用它治疗鼻塞头痛。
我们再看看与此病有关的相关条文方证:
1、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
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真
武汤主之。
3、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
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不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4、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因此,我们处方如下:
桂枝40 白术40 白芍40 生姜30 生附子10 云苓40 炙甘草20 细辛10 白芷30
四付水煎服。
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在药量上做了调整,加大去虚寒水饮和降逆的力度。四付药,来
信说,诸症痊愈,告诉他,再来二诊,进行根治,因为工作繁忙,当时拒绝了。至今没
有来诊。
avatar
a*e
8
我觉得你对心悸的理解应该是对的。
如果考虑到胸满,头晕的症状,感觉还是要去水的药。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清涕、微热、汗出、怕冷,应该是桂枝汤证。文中没有提到是否口渴,假设没有口渴,
: 加上手足凉、腹冷痛、便溏、久病,考虑四逆汤。因心悸(应该不是心下悸)胸满,桂
: 枝汤去芍药。最后是桂枝去芍药加四逆汤。这个也符合脉象的寸微浮,关尺沉弦。
:
: 样。

avatar
a*e
9
感觉还是擦边。哈哈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误导一下:桂枝人参汤。 能够参与讨论的没几个人。
:
: 样。

avatar
a*e
10
感觉表寒类似于少阴中风,而不像少阴伤寒。

【在 xt 的大作中提到】
: 外有寒内有饮,小青龙汤。可以考虑加点葛根,因为有汗出,用炙麻黄,
: 或者把麻黄打成绒,降低发汗解表作用。
:
: 样。

avatar
f*e
11
我考虑他的头晕应该是鼻塞引起的,而不是水饮。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你对心悸的理解应该是对的。
: 如果考虑到胸满,头晕的症状,感觉还是要去水的药。

avatar
a*e
12
嗯。也有可能。
另外,便溏,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也可以支持水饮证。
不过这是对症状的理解的不同。
存疑吧。可能要积累经验才能有最终一致的看法。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考虑他的头晕应该是鼻塞引起的,而不是水饮。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