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该向印度学习的地方
avatar
中国该向印度学习的地方# EB23 - 劳工卡
h*0
1
今天和朋友聊起来,为什么湾区的印度人这么牛掰,为什么印度本土的研发中心这么红
红火火? 而中国的研发中心只能外围打杂,美其名曰,“测试中心”。
掰着手指头,算算湾区这边几个大公司的高层们,印度人几乎垄断了engineering部门
,CEO也不少。而看看印度本土的研发中心发展,就更加不可一世,相比而言看看中国
那边,真是凄凉的很。
提到这个,大家会说印度人英语好,更接近美国文化,等等,我认可,但是这个只是其
一。
今天朋友的组在美国招人,有个印度的director大力推荐他手下的一个在印度工作的
engineer。我在想,为什么印度的管理层那么支持公司从印度relocate员工到美国。我
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印度这几年有大量的人来到美国,和中国人来美的比例差
不多8:1,为什么会这样? 我觉得这是印度的一个很大的有计划的发展策略。派更多
的人来湾区发展壮大,他们有了影响力后,自然又给印度本土输送大量的项目,这样印
度研发中心在公司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而湾区的印度人因为管理着在印度的项目,他
们在湾区的地位就越来越高,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印度人在湾区,在印度本土相
得益彰,彼此照应,越滚越大。他们前线利用美国强大的市场,后方及时输送炮弹,武
装前方,又分享着战利品,不停壮大。这样别的国家只有看着的份。今天的湾区就是这
样的,今天中国研发中心的处境也是这样的。
几年前和中国领导谈外派员工到总部的事情,没有看到很好的理由。但是今天看印度的
成功,好像这个真的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湾区今天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对比,无
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们都是占下风的。如果湾区的中国人能象印度人这么强势,
如果中国的研发中心能象印度的研发中心这么完善,遥相呼应,善哉!
怎么办呢? 所谓的掌权者们?
avatar
z*9
2
中国那边哪里凄凉了?中国有自己的it公司啊。牛人都集中那里了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和朋友聊起来,为什么湾区的印度人这么牛掰,为什么印度本土的研发中心这么红
: 红火火? 而中国的研发中心只能外围打杂,美其名曰,“测试中心”。
: 掰着手指头,算算湾区这边几个大公司的高层们,印度人几乎垄断了engineering部门
: ,CEO也不少。而看看印度本土的研发中心发展,就更加不可一世,相比而言看看中国
: 那边,真是凄凉的很。
: 提到这个,大家会说印度人英语好,更接近美国文化,等等,我认可,但是这个只是其
: 一。
: 今天朋友的组在美国招人,有个印度的director大力推荐他手下的一个在印度工作的
: engineer。我在想,为什么印度的管理层那么支持公司从印度relocate员工到美国。我
: 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印度这几年有大量的人来到美国,和中国人来美的比例差

avatar
N*r
3
正解!
以前中国人,印度人是因为家里穷,才背井离乡。以后中国发展的和日本德国的水平,
谁还往外跑?
美国拉美化,甚至南亚化是必然的。Who cares...

【在 z****9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那边哪里凄凉了?中国有自己的it公司啊。牛人都集中那里了
avatar
z*9
4
擅长烙印那一套都留在国内啦。要都过来,未必输烙印啊

【在 N*******r 的大作中提到】
: 正解!
: 以前中国人,印度人是因为家里穷,才背井离乡。以后中国发展的和日本德国的水平,
: 谁还往外跑?
: 美国拉美化,甚至南亚化是必然的。Who cares...

avatar
l*g
5
补充一点楼主没有考虑到的,或者说考虑到了但是改变不了的:那就是两国的政治环境
和意识形态的区别。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美国和西方是对立的,而印度则是一致的。科技
公司在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的时候,以及聘用外籍员工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最
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商务部的技术出口限制。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和朋友聊起来,为什么湾区的印度人这么牛掰,为什么印度本土的研发中心这么红
: 红火火? 而中国的研发中心只能外围打杂,美其名曰,“测试中心”。
: 掰着手指头,算算湾区这边几个大公司的高层们,印度人几乎垄断了engineering部门
: ,CEO也不少。而看看印度本土的研发中心发展,就更加不可一世,相比而言看看中国
: 那边,真是凄凉的很。
: 提到这个,大家会说印度人英语好,更接近美国文化,等等,我认可,但是这个只是其
: 一。
: 今天朋友的组在美国招人,有个印度的director大力推荐他手下的一个在印度工作的
: engineer。我在想,为什么印度的管理层那么支持公司从印度relocate员工到美国。我
: 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印度这几年有大量的人来到美国,和中国人来美的比例差

avatar
h*e
6
engineer的数量想提高得先把HR的数量搞上去,知道多少老中的简历直接被扔进垃圾筐
么?老中H4们能工作之后总是喜欢跑去干个会计,有几个去大公司当HR的?
avatar
t*n
7
老中做HR我从来没看到过
abc做HR倒有,但是人家对中国人也就那么回事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engineer的数量想提高得先把HR的数量搞上去,知道多少老中的简历直接被扔进垃圾筐
: 么?老中H4们能工作之后总是喜欢跑去干个会计,有几个去大公司当HR的?

avatar
h*0
8
以数量求质量。
我只是不解很多中国的外企,老大们不支持transfer更多的人到总部,你瞅瞅
烙印,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avatar
o*e
9
re 这个!
附上我另一个预言(可能不幸说中):
烙印法律界将一手遮天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aw/31211925.html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以数量求质量。
: 我只是不解很多中国的外企,老大们不支持transfer更多的人到总部,你瞅瞅
: 烙印,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avatar
p*6
10
印度人做这件事情是有组织的,是由国家领导发起的国家发展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中国
想要学印度,必须和美国的关系达到印度和美国的关系。但中美关系如何,或者说应该
如何,想必大家都清楚。
你的学习印度的看法就是管中窥豹。就像当年有人鼓噪要学日本学韩国学台湾一样。你
学得来么?他们有美国大力扶植,日本还有战前遗留的工业遗产,这些地区快速发展的
根本原因中国完完全全无法具备,那想复制别人的模式不是做白日梦么。中国能做的就
是坚持自己的模式,并且吸取别人模式中能够被我们整合进来的优点。
印度的这套借鸡下蛋的模式,完全是钻了美国的政治空子。这放在2000年前的美国那是
不可想象的,白宫和国会绝对要拉响红色警报的。近十年来美国过分着眼于干扰中东和
远东,而忽略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体经济空心化不说,仅剩的两大优势产业——IT
和金融也被印度人蚕食。而这种危局居然没有人站出来予以强烈指责,政客们反而继续
玩弄着把国内的转移注意力到国外事务上的把戏。这是一种危如累卵的局面。
美国的IT业暂时还是有巨大优势,但比较几年以前,相对优势小了很多。当年不管是硬
件软件美国都至少有三四家领导级的企业,别国完全望其项背。而现在硬件方面Intel
和IBM老本还够吃好几年,但以暮气沉沉,以后加速衰落的时候恐怕要靠出卖专利技术
缓命。而软件互联网则只剩google一家有竞争力的企业(别和我提facebook和linkedin
这种小儿科东西)。
美国的IT产业,从IBM时代的辉煌到Intel微软时代的如日中天,靠的是持续不断的培养
实干进取,又富有创新精神的的人才梯队,靠的是对产品细节的不断雕琢。虽然今天美
国IT界仍在贡献着高质量的产品,但当年这种对技术和产品本身的高尚追求已经被商业
意味浓重的“市场决定论”所替代。这也是为什么某些满嘴跑火车的印度人可以参与进
来并不断壮大。
中国的局面恰恰相反。但中国想要超越是发展,必须比美国当年更快。技术瓶颈是个大
问题。但中国人已经准备好了应对策略。10年以内,美国将出现大规模的技术并购,中
国届时只需政治和金钱双管齐下,拿下几个关键技术,之后中美的发展轨迹就将是一个
天上一个地下。
avatar
K*e
11
中国可能在许多年内领先印度, 但却不是在美国的中印的情况。 印度人在IT方面领先
中国有几方面的原因。
社会制度的差异和对中国提防是一个先天的硬伤。除此之外新生代大学生的浮燥,急功
近利形成没人愿意学Programming, Big Data, Cloud,大量的人扎堆金融领域。以至
于招工时都是印度人的简历,难得有青年国人应聘。资源不足导致华人猎头公司无人可
用,更方便了印裔IT-猎头产业链的坐大。
但是金融领域只是一时之繁荣。等到金融行业浪潮消退,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华裔后
浪门才会重拾马工旧业,重画IT版图。
avatar
b*0
12
IT行业可能是这样的,法律行业未必。意识形态领域的事,中印律师服务的客户群不一
样。黑白律师亦然。
avatar
o*e
13
L-1 签证也被烙印垄断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SanFrancisco/34236091.html
律师比IT容易防备得就是
律师的人品EQ比较aggressive.
但是数量永远征服质量,
特别是10个能说会道的互相
帮助的烙印可以随便秒杀任何
一个学富5车,堪比Supreme court justice
的老中老美.
这一点律师应该早从码工
败退的经验中学习.
老中老美码工败退不是因为不好,
也不是因为不出货, 败在没有防守
自己的低端和维护自己的人才链.
avatar
b*0
14
不知道,很少碰到他们。当初差点到南加,但访问了一下硅谷,赶紧就缩回东岸了,那
满大街。。。。
不过先不要说烙印,中国人主要的问题是自己不团结,烙印仅是外界因素,不是根本所
在。
举个例子:我的EAD卡被邮局寄丢了,昨天到邮局,问谁是manager, 一看是位中国男士
,就觉得事情比较难办,果然,他不仅不帮忙,反而黑着脸指责我:你来之前,先问你
楼里的super了吗?当然我立马火起,冲他大吼:为什么我要问我楼里的super,我没有
任何义务去问,我有权质问你们邮局,这是你们的责任。。。看我这样,他立马开溜,
叫他的头儿来处理。为什么我说这些,因为在我找经理之前,一个白人告诉我,那个
Chinese guy是manager,非常好。我猜他可能就是对白人特别好吧。我早都不期望碰见
同胞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反而,其他族人会更容易,起码给我笑脸的比例要高得多。不
是特别馋,也都避免去中餐馆,因为无论给多少小费,大部分时候得到都是一个黑脸,
饭吃的会很扫兴(当然有不错的,因此都只去那些)。
另一个感慨的现象是,在扭腰地铁,经常有许多黑人乞丐,给他们钱的80%(甚至更高
比例)是他们的黑人同胞,而且看起来这些人并不富有。
我说这么长就是想表明,实际任何事情,内因是关键。烙印为他们团体的利益做任何事
情都在情理之中。
记得多年前,很理想地一直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出国到了欧洲后,忽然认
识到,中国的问题更多是人的问题,这样的群体才造就了中国那样的制度,为此很沮丧
地颓废了一段时间。柏杨关于中国人的酱缸文化实际一点没错。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L-1 签证也被烙印垄断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SanFrancisco/34236091.html
: 律师比IT容易防备得就是
: 律师的人品EQ比较aggressive.
: 但是数量永远征服质量,
: 特别是10个能说会道的互相
: 帮助的烙印可以随便秒杀任何
: 一个学富5车,堪比Supreme court justice
: 的老中老美.
: 这一点律师应该早从码工

avatar
l*g
15
说得很在理,这也许是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有些观点认为是文革导致传统美德甚至正常人伦道德的沦丧,再加上改革开放的社会转
型更是击溃了很多传统三观,让人越来越没有底线。但看看台湾香港,没有这些因素,
只是因为大陆的情况不是特别好,就引起这些人的嫌弃。现在的占领中环,怀念英国殖
民统治,台湾的大学生抗议,要求去中国化等等,可见即使是这个民族本身,对自己的
血统和文化也并不认同,没有归属感。这些人希望自己撕掉“中国”的标签,贴上“台
湾”或者“香港”,这其实也是一种奴性的表现。

【在 b*******0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很少碰到他们。当初差点到南加,但访问了一下硅谷,赶紧就缩回东岸了,那
: 满大街。。。。
: 不过先不要说烙印,中国人主要的问题是自己不团结,烙印仅是外界因素,不是根本所
: 在。
: 举个例子:我的EAD卡被邮局寄丢了,昨天到邮局,问谁是manager, 一看是位中国男士
: ,就觉得事情比较难办,果然,他不仅不帮忙,反而黑着脸指责我:你来之前,先问你
: 楼里的super了吗?当然我立马火起,冲他大吼:为什么我要问我楼里的super,我没有
: 任何义务去问,我有权质问你们邮局,这是你们的责任。。。看我这样,他立马开溜,
: 叫他的头儿来处理。为什么我说这些,因为在我找经理之前,一个白人告诉我,那个
: Chinese guy是manager,非常好。我猜他可能就是对白人特别好吧。我早都不期望碰见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