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急问怎样才能知道降级的485是不是正确link 到EB3的140了?
avatar
急问怎样才能知道降级的485是不是正确link 到EB3的140了?# EB23 - 劳工卡
z*5
1
最近美国国会又在华为中信进入美国市场,不知道真的放进来了,思科这些公司能不能
斗得过。
我听说我们公司有这样的动向了,比如软件部门要把最脑力密集型的代码开发的主体部
分放到中国印度去,美国这边就只负责产品前期设计,后期改进等等不需要大量码工的
活,以此压缩成本。
如果这真是一个趋势的话,那美国码工的冬天岂不是快来了?
avatar
h*0
2
有人说485recepit上有? 请问是在哪里?
我看到485recepit上有一栏是code,是不是指eb2还是eb3?
我这一栏 显示是“3”,是指eb3吗?
如果我对recepit理解是正确的, 那有没有可能是receipt 是对的,
但是USCIS还是弄错了?
到底怎么才能确切知道485 link 到哪个category 了?
打电话给USCIS 可以知道吗? 这个电话我自己就可以打, 不用找律师吧?
多谢大家!!
avatar
g*e
3
制造业semi ic公司会
google fb这种服务业公司不会
avatar
f*a
4
You can send an email to Ball
avatar
S*e
5
为什么google这些公司不会外包呢?有什么东西是只能在美国本土完成的吗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制造业semi ic公司会
: google fb这种服务业公司不会

avatar
h*0
6
谢谢你的回复, 我是NSC,也是找Ball 吗?

【在 f*****a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can send an email to Ball
avatar
P*c
7
Internet公司,归根结底是一些比较琐碎的东西居多。符合当地文化的产品idea很重要
,节奏很快,有个idea需要赶紧出活,有问题需要当天fix, 跟国内协调不方便。另外
国内internet公司钱也大把,有经验的人收入不比这边低。你不可能就在中国招一堆
fresh, 交流培训起来都不方便,你去腾讯去挖别人有经验的,腾讯还有钱从你美国这
边直接挖人呢,能省几块钱可想而知。Internet这么长时间大起大落还保持着生命力
和让普通人赚一笔的可能性,也是因为只要有点子可炒,就有成功的可能性。因
为产品开发周期和火起来需要的时间都很短,大公司往往没有反应过来新的公司就
起来了。
硬件公司因为有规定流程,而且产品开发周期长,communication的时间相对于产品开
发周期来讲可以忽略,所以outsource比较方便。不过国内的收入的提高也是明显比这
边快,以后因为省钱而outsource的也会越来越少。当然那些manufacture的厂子啊,
fab啊之类的,设备生产线都在外面,美国即使想搬回来,也不是一日之功了。
其实想这些都没用。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关键。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google这些公司不会外包呢?有什么东西是只能在美国本土完成的吗
avatar
j*7
8
外包也是印度

【在 z********5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美国国会又在华为中信进入美国市场,不知道真的放进来了,思科这些公司能不能
: 斗得过。
: 我听说我们公司有这样的动向了,比如软件部门要把最脑力密集型的代码开发的主体部
: 分放到中国印度去,美国这边就只负责产品前期设计,后期改进等等不需要大量码工的
: 活,以此压缩成本。
: 如果这真是一个趋势的话,那美国码工的冬天岂不是快来了?

avatar
w*z
9
十年前,就有这样的担心了, 十年后的今天,sillicon valley 还很火啊。

不能

【在 z********5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美国国会又在华为中信进入美国市场,不知道真的放进来了,思科这些公司能不能
: 斗得过。
: 我听说我们公司有这样的动向了,比如软件部门要把最脑力密集型的代码开发的主体部
: 分放到中国印度去,美国这边就只负责产品前期设计,后期改进等等不需要大量码工的
: 活,以此压缩成本。
: 如果这真是一个趋势的话,那美国码工的冬天岂不是快来了?

avatar
l*u
10
现在已经快made in india了。。。
老印年薪才2w刀,这边的挨踢之路,只会越走越窄。个人意见哈。

不能

【在 z********5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美国国会又在华为中信进入美国市场,不知道真的放进来了,思科这些公司能不能
: 斗得过。
: 我听说我们公司有这样的动向了,比如软件部门要把最脑力密集型的代码开发的主体部
: 分放到中国印度去,美国这边就只负责产品前期设计,后期改进等等不需要大量码工的
: 活,以此压缩成本。
: 如果这真是一个趋势的话,那美国码工的冬天岂不是快来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