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为尹希教授做的专访
avatar
我为尹希教授做的专访# Faculty - 发考题
H*y
1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Fiona: As a faculty member at Harvard, you must have met many outstanding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When you recruit students into your lab, what
personal traits or qualification do you particularly look for? What type of
students is an absolute NO? Can you talk about your mentoring style?
Dr. Yin: Indeed, I have interacted with numerous spectacular talents at
Harvard: students, postdoctoral fellows, faculties. It’s one of the best
things about being at Harvard.
I should clarify a few things. First of all, I’m a theoretical physicist
and I work with pens, papers, chalks, and computers. Sometimes I work with
the Harvard supercomputing cluster, but I do not have a lab, nor would I
need one.
Fiona: You reminded me of a joke I read. “I’m a mathematician. All I need
is paper and a trash basket.” “Too bad you are not a philosopher; then you
wouldn’t need the basket.”
Dr Yin: Second of all, unlike many other institutes, in the physics
department at Harvard each faculty does not recruit students directly from
colleges. Each year an admission committee consisting of around ten
professors handle the applicants to our PhD program, with a loose quota in
each subfield. The admitted students will choose their thesis advisors and/
or labs later on. Typically, experimental physicists require more students
to run their labs. We theorists do not depend on or need students as much.
Our students are more independent in their research. While I’m perfectly
happy to collaborate with my students, they are also free to work on their
own projects and publish on their own, if they wish to.
Initially, students that are interested in working with me will come to talk
to me, often towards the end of their first year or during their second
year in graduate school, and ask for research problems/projects. I would
hand them a number of papers to study, and ask them to come back and report
o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f they make progress, we will discuss and they
read more, and at some point we arrive at a concrete and interesting problem
to develop and work on. In a way this is also a selection process. About
half of the students who talk to me will not end up working with me. I
rarely turn away a student. The students would turn away on their own if
they do not find it productive to be working with me.
Fiona: Well, your model sounds like a classic Socrates-type mentorship. I
run a biomedical lab, and have to spend a lot of energy in money raising and
management, including motivating or firing employees.
Dr. Yin: I do not require any specific quality of a student, as long as they
have the basic integrity and are capable of getting the job done. One type
of students I definitely do NOT work with are those who pretend to
understand what they don’t know. It’s perfectly okay to be ignorant about
a subject, but it’s not okay to pretend that you know something and you
really don’t.
I think in reality my selection process puts fairly high demands on the
students. All the students I ended up working with have been terrific. I
work quite closely with my students, we discuss our work nearly daily, and I
try to keep all of my students informed on all topics I’m interested in,
even if they are not actively working on it. I believe the students should
not confine their knowledge into a tiny area of their own research, but
rather they should learn broadly and keep their eyes open on all subjects of
interest.
Fiona: The next question is related to your view of the scientific
environment in China.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critical advantage
researchers have in top Chinese institutions, such as funding opportunities,
student availability/quality, or the tenure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what
is the biggest issue that hinders the progress of their research or
prevents them from being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ly?
Dr. Yin: I’m not as familiar with the scientific environment in China as I
should. I believe there is plenty of funding opportunities at top institutes
in China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 A key disadvantage, however,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a top institute in China to attract high quality foreign
researchers, especially postdoctoral fellows who contribute in an essential
way to the research in my field. It’s no secret that many of the top
talents in Chinese colleges apply to graduate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leaving a somewhat weak talent pool for graduate schools in China. I am not
familiar with the tenure system in China.
I have observed that there is a huge disparity between faculty member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China, in terms of privilege as well as salary. I
believe this is deeply unhealthy and hinders the scientific progress
tremendously. I strongly favor the Israeli academic system (which in my
opin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US), where all faculties have a flat base
salary, with bonus each year based on their productiv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ir works. Such a system stimulates a collaborative atmosphere and curbs
unhealthy competitions. Professors should never have to worry about their
salaries and administrative duties. They should be able to focus entirely 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Fiona: A flat base salary model may b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in the US
because of the huge variation of living costs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country, but hopefully there are other ways of promoting equity. Anyway, as
a physicist, what would you sa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ality for your
success, such as curiosity, vision, imagination, or persistence? (You don’t
have to choose from the list.) Do you have a life-long goal you’d like to
achieve, such as solving a long-existing problem, establishing a new area,
or educating the public?
Dr. Yin: I would say the one personality of mine that benefits my scientific
work is that tendency of being obsessive. When I’m onto a problem, I can
skip meals and sleep and work tireless until I’m satisfied. I would have a
hard time going to sleep, say, when I know that there is a mistake in my
work and I haven’t been able to identify it.
Fiona: Obsessive. You reminded me of what Oscar Wilde said, “Moderation is
a fatal thing. Nothing succeeds like excess.”
Dr. Yin: I do have a few long standing problems in my mind, that I
contemplate from time to time. However, my experience in research is that,
more often than not, ground breaking work originates from attempts of
patching up a tiny hole. I spend most of my time patching up tiny gaps in
our knowledge here and there. It often happens that progress in these little
problems leads to major breakthroughs.
My style of research is probably more known for problem solving than for
establishing a new area of research. I wouldn’t mind doing the latter, but
I don’t seem to be particularly good at it. What I really like to do is to
solve a problem that many people have looked at and thought about but could
not solve. If I happen to invent a new method and open up a new direction of
research while doing so, it would be icing on the cake.
Fiona: So you like String Theory. I’m a biomedical engineer. Could you give
me a reason why I should care about it? About gravity, Einstein said it’s
space-time curvature; quantum mechanics says it’s executed by gravitons (
correct me if I’m wrong). How do you reconcile the two interpretations?
Dr. Yin: Don’t you want to know what is the tiniest, most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 of our universe? What lie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 Are quarks and leptons truly fundamental particles or do
they have internal structures?
One may say that such questions are endless and you could always try to
divide things up further and it never ends. While this could have been the
case in the world of particle physics without gravity, it cannot be so in
the world of quantum AND gravity. Here is why. In the quantum world, it
takes energy to probe short distances, or “divide stuff into small pieces”
. The energy it takes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ize. Roughly
speaking, the energy it takes to probe a certain tiny distance scale is of
order the Planck constant times the speed of light, divided by the distance
scale of question. This is why to make tiny new particles we need huge
particle accelerators, like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That is all fine, but
in a world with gravity,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 cannot stay confined in a
tiny space. This is because energy is mass (according to the famous
equation E=mc^2 you see on T-shirts), and mass gravitates, and when there is
enough mass in a small volume of space, it makes a black hole. To the
outside observer, a black hole is as big as its horizon, and the horizon
size grows with the mass (or energy) of the black hole. Now you see, gravity
does not want you to probe arbitrarily short distances. You might take this
as a hint that perhaps there is a fundamental size after all, beyond which
there is no structure. Well, to understand all of this, you need string
theory. :)
Regarding your question of reconciling the classical description of gravity
as spacetime curvature and the quantum nature of gravitons, it does not
touch the essence of quantum gravity and is in fact well understoo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quantum field theory. The question is not different in any
essential way from reconciling the descrip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photons. The answer is that the notion of “field” (or curvature of
spacetime, in the context of gravity) may be viewed as a classical
approximation of a certain type of quantum states, known as coherent states,
that are superpositions of states involving many photons (or gravitons)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exhibit semi-classical behavior.
Fiona: I still can’t perceive gravity in the same way of 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photons. For example, if, for any bizarre reason, a heavy item is
suddenly “born” at a particular point of space, the rest of the universe
would not instantly know its existence, because gravitons have to travel at
speed of light? That is, we cannot be “attracted” by something before we
can “see” it?
Dr. Yin: Firstly, one has to be careful in asking hypothetical questions in
physics, because the laws of physics do not leave much room for
modifications. One could easily arrive at inconsistent and contradictory
conclusions based on faulty assumptions.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 and
momentum is essential for a consistent theory of gravity, just as the
conservation of charge is essential in electromagnetism.
It is true that, if the sun explodes for some reason, we would only perceive
the resulting gravitational disturbance eight minutes later,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it takes for light to travel the distance from the sun to the
earth. In this perspective, gravity is not all that different from
electromagnetism, if you substitute charge with mass.
One thing that makes gravity different, however, is that Einstein’s
equations of gravity are nonlinear, whereas Maxwell’s equations of
electromagnetism are linear. This nonlinearity makes the equations of
gravity a whole lot more complicated. However, the nonlinearity of Einstein
’s equations is important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 gravitational
fields, and allows for all sorts of bizarre phenomena such as black holes.
Your question though is really about classical gravity, which to the first
order approximation was understood by Einstein in 1915 (even though it took
decades to verify experimentally various aspects of his theory). The
questions string theorists are tackling are really about quantum gravity,
and effects of quantum gravity are expected to be important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extremely high energy and/or extremely strong gravitational
fields.
Fiona: In our field, theorists often collaborate with experimenters. Does
your study depend on such collaborations? Have you proposed any hypothesis
that you really want to verify experimentally but are unable to do so due to
technological infeasibilities?
Dr. Yin: The short answer is no, and we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experiments
with mathematical rigor.
Physics is the most mature among all subjects of natural science. We have
come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so well, to the point that the very logical
and mathematical consistency of the theory itself leaves little room for
adjustments. We are not talking about models of economics where you can
adjust parameters here and there to fit experiments. The laws of physics are
supposed to be absolute. If there is any small violation of the laws of
physics by any experiment, the entire foundation of modern physics could be
shattered and we would have to rethink everything. This has happened a few
times in history, most notably the black body radiation and the constant
speed of light, which shattered Newtonian physics and paved the way to
quantum mechanics and relativity.
Now just because we know the principles doesn’t mean we know what theory is
exactly. For instance, the theory of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is based
simply on the principle of quantum mechanics and relativity, but it took
decades and works of thousands of brilliant physicists to understand how to
calculate and make experimental predictions with this theory. Eventually,
the theory was proven to be successful, perhaps more successful than any
other theory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For instance it successfully
predicted the anomalous magnetic moment of the electron to eleven digits. As
a layman’s analogy, that is better than predicting the exact number of
human population on the earth, to the accuracy of a single person.
In modern theoretical physics, we don’t simply fit models with data or come
up with new hypothesis. We try to understand what the theory is based on
its own mathematical consistency, and its compatibility with basic
principles that we believe to hold absolutely. We are driven not by the need
to explain a certain piece of experimental data, but rather questions like
“what is the cross section of graviton scattering at Planck energy?” and
“what is the state of a black hole at the end of Hawking evaporation?”
There are a number of deep theoretical puzzles that drive us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itself.
That is not to say we know for sure that string theory is correct. We would
like to understand how quantum gravity works, and string theory is the only
theory known to mankind that works, and it works beautifull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we have learned that the mathematical structure of string theory
is inevitable in the study of quantum field theories, and quantum field
theory is our establish framework that explains all phenomena of particle
physics to date.
I personally think we don’t understand string theory well enough yet to
even attempt a direct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s in particle physics and
astrophysics. On the other hand we are learning tremendous fundamental
physics by studying string theory, and it gave us deep insights into other
fields as well, such as nuclear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nd even
fluid dynamics.
That being said, I am interested (as a side project) in aspects of fluid
dynamics that involves turbulenc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quantum
field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ality of turbulence. In this case
experimental data would be helpful, but really what we need is computer
simulations (which could be called experiments by the theoretical physicists
’ standard).
Fiona: Truth is objective, but the pursuing of it, which we call scientific
activity, is imprinted with human characters. Is there someone who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your professional life, without whom you might have
become a different individual?
Dr. Yin: There are a few people that have made significant impact on my
research career. One of them is my PhD advisor Andy Strominger. He has the
inimitable skill of reaching deep conclusions with the simplest possible
calculation, and he has a terrific taste in telling the good physics from
the bad ones.
Another person that shaped my approach to research is Davide Gaiotto, with
whom I had collaborated extensively while h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Harvard. He is now a faculty at Perimeter Institute and one of the stars of
my field. One thing I learned from him is that, when you don’t know where
to start in trying to solve a problem, don’t look around. Go to the
blackboard, start writing down equations. You are probably wrong initially,
but little by little you will correct them, until when things click.
Fiona: The academic system in the U.S. is generally reasonable and
functioning, albeit not perfect. What aspects would you like to see change,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job recruitment, peer reviewing, tenure, etc.?
Dr. Yin: The academic system in the US is quite tough on the young people,
partially due to the publish-or-perish culture. Junior researchers are often
forced to work on topics in which they can be productive in terms of
publications, and are discouraged from taking risks on truly original and
unexplored research directions.
In my field there are extremely few faculty jobs compared to the number of
PhDs awarded each year. (Fiona sighed. “Dare I say this is the case for a
lot of majors now!”) Many tremendously talented physicists spend years
working as postdocs, which is quite difficult for those who have families
especially kids, due to the constant need for relocations. And still, in the
end most of them are forced to leave academia due to the lack of faculty
position openings.
I would say the peer reviewing system in my field is acceptable but very,
very far from perfect. In certain fields such as mathematics, research
papers are put to great scrutiny before publication. Proofs are checked line
by line. This is possible only when people don’t write many papers.
Physicists tend to write a lot more papers than mathematicians. It is
difficult and impractical for every physics paper to be inspected and
verified line by line before its publication. The peer review system does
little more than filtering out crackpots. In my field, the quality of a
research paper is not judged based on the journal on which it is published,
but rather through a reputation that is built based on seminars, private
discussions, and follow-up works. Most of the time, the truly important and
original papers do become known to the community, and that’s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I think I’ve made a number of complaints here, with no immediate solutions
to offer. I enjoy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string theory, particularly
because in our community people are open with sharing ideas (often before
publication) and most of us value the progress in our field more than the
assignment of credits on a piece of publication.
Fiona: Has your Chinese background (cultural, educational) influenced your
career, in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ways? Do you have particular advice
for Asian scientists who strive in the Western academia?
Dr. Yin: I think my ethnic background has had zero influence on my career. I
feel completely comfortable living and working in the US, as well as during
my extended visits to India, Israel, and Japan. I never feel tied to a
certain place. I think Asian students tend to focus too much on course work
and do not spend enough time socializing and live a balanced life. I’m an
introvert myself, but I can be social when I need to be. I see many
successful Asian scientists in the US, and I don't think they need any
advice from me. Go vote, that’s my only advice to Asians in this country.:)
Fiona: All right. Thank you so much, Dr. Yin, for taking the time to offer
us your invaluable insights. Is there anything else you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us that hasn’t been covered by the above topics?
Dr. Yin: The other day I receive an email which was practically a dating/
marriage proposal. While flattered, I would like to clarify that I have been
happily married for 10 years and my daughter is 7 years old and she loves
AC/DC. I enjoy rock climbing so if anyone goes to Rumney, NH I’d gladly
join and partner up.
avatar
M*o
2
赞,啥时候访问的?
昨天还在说今天就动手了?

the
sent
Physics
of
need
you
talk
report
problem
and
they
type
about
I
of
opportunities,
what
I
institutes
it
essential
,
not
base
of
curbs
on
as
’t
to
scientific
a
is
little
but
to
could
of
give
s
distance
but
a
is
gravity
this
which
gravity
any
and
states,
in
electromagnetic
is
universe
at
in
perceive
the
Einstein
took
to
experiments
are
be
is
to
As
come
need
like
our
would
only
last
theory
even
physicists
scientific
have
of
,
,
etc.?
often
the
line
,
and
solutions
I
during
work
share
been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z*e
3
沙发
avatar
M*o
4
sorry you missed it :-)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发
avatar
p*e
5
你就是Fiona Rawsontile?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h*w
8
再说一遍,高妹当FACULTY实在是曲才了,当个自由撰稿人,大概早就出名了,该别人来采
访高妹了.
avatar
m*t
9
我的偶像

【在 h*****w 的大作中提到】
: 再说一遍,高妹当FACULTY实在是曲才了,当个自由撰稿人,大概早就出名了,该别人来采
: 访高妹了.

avatar
h*0
10
高妹高水平的工作。 也让很多人理解如何做理论物理。
avatar
O*t
11
高妹多才多艺啊!
avatar
j*l
12
高老师这是真的是采访吗,即使是您创作的也能以假乱真了。我有一种辞职下海赚够了
钱包养你好让你全职写作的冲动
avatar
h*0
13
你可能还太稚嫩。

【在 j******l 的大作中提到】
: 高老师这是真的是采访吗,即使是您创作的也能以假乱真了。我有一种辞职下海赚够了
: 钱包养你好让你全职写作的冲动

avatar
a*8
14
两个高水平的人的对话。记者水平很高,被采访者也很有水平,真的科学家。这才是让
人看了有料而且不让人反感的采访。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H*y
15
对,是昨天突发奇想,就冒昧给尹老师写信问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尹老师是个很平
易近人的人,回复也很快速专业。其实我都没有花太多力气,大家也看到了大部分都是
尹老师写的。
关于物理这么专业的讲解,我是以假乱真不来的。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里再次谢
谢尹老师!
avatar
j*l
16
您的帖子里戾气都很重,真心希望你身上的戾气少些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可能还太稚嫩。
avatar
j*l
17
顶,太牛了,这么好的采访首发萎缩的买卖提真是便宜了老刑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是昨天突发奇想,就冒昧给尹老师写信问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尹老师是个很平
: 易近人的人,回复也很快速专业。其实我都没有花太多力气,大家也看到了大部分都是
: 尹老师写的。
: 关于物理这么专业的讲解,我是以假乱真不来的。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里再次谢
: 谢尹老师!

avatar
t*a
18
好!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t*a
19
从没在这里发言。但冒泡说一句,高妹真是太牛了。
采访的时候也能引经据典,非常高大上。
两个人的对话,一看层次就很高,句句到点子上。就是一些物理讨论,也是很高级。
望高妹再接再厉,多采访一些牛人,出本书,叫我和牛人面对面!
avatar
C*t
20
(脸红)采访不是实时的,要是拿摄像头对着可就没这么自如的引经据典了。
关于书的问题,我也正是在搞这个采访的时候,感觉牛人们的思想都深刻,不给大家们
知道知道就“浪费”了。所以我打算在今后几年陆续采访一些我认识或者听说过的科学
家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经过他们同意后,真的可以写本书,focus不是科学,而是
做科学的这些人。当然了,我们也不会回避谈科学(正如此文),因为真的科学探讨是
很有趣的。我不会为了怕读者是外行就搞简单化。
这种书肯定已经有不少(曾经看过类似采访作家的书),但我确信我的会是unique的,
因为这些人unique,而且我问问题的视角也肯定会和别的作家不一样。期待呀!

【在 t**a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没在这里发言。但冒泡说一句,高妹真是太牛了。
: 采访的时候也能引经据典,非常高大上。
: 两个人的对话,一看层次就很高,句句到点子上。就是一些物理讨论,也是很高级。
: 望高妹再接再厉,多采访一些牛人,出本书,叫我和牛人面对面!

avatar
E*e
21
对我影响很多的一位老师也有如此想法,我见过的最会教课的老师,她读了很多传记,
把很多故事放在科学发现里,让人觉得科学也可以如此有趣和相关。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脸红)采访不是实时的,要是拿摄像头对着可就没这么自如的引经据典了。
: 关于书的问题,我也正是在搞这个采访的时候,感觉牛人们的思想都深刻,不给大家们
: 知道知道就“浪费”了。所以我打算在今后几年陆续采访一些我认识或者听说过的科学
: 家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经过他们同意后,真的可以写本书,focus不是科学,而是
: 做科学的这些人。当然了,我们也不会回避谈科学(正如此文),因为真的科学探讨是
: 很有趣的。我不会为了怕读者是外行就搞简单化。
: 这种书肯定已经有不少(曾经看过类似采访作家的书),但我确信我的会是unique的,
: 因为这些人unique,而且我问问题的视角也肯定会和别的作家不一样。期待呀!

avatar
M*o
22
好主意。你能不能把在美国甚至国外所有的high profile华人科学家、教授都采访一遍
啊。
你可以有一些模版化的问题,也有一些自由发挥的部分。
出成一本书,肯定对华人的下一代科学家们有帮助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脸红)采访不是实时的,要是拿摄像头对着可就没这么自如的引经据典了。
: 关于书的问题,我也正是在搞这个采访的时候,感觉牛人们的思想都深刻,不给大家们
: 知道知道就“浪费”了。所以我打算在今后几年陆续采访一些我认识或者听说过的科学
: 家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经过他们同意后,真的可以写本书,focus不是科学,而是
: 做科学的这些人。当然了,我们也不会回避谈科学(正如此文),因为真的科学探讨是
: 很有趣的。我不会为了怕读者是外行就搞简单化。
: 这种书肯定已经有不少(曾经看过类似采访作家的书),但我确信我的会是unique的,
: 因为这些人unique,而且我问问题的视角也肯定会和别的作家不一样。期待呀!

avatar
M*o
23
呵呵,我猜是email thread采访的吧
非常好的idea。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脸红)采访不是实时的,要是拿摄像头对着可就没这么自如的引经据典了。
: 关于书的问题,我也正是在搞这个采访的时候,感觉牛人们的思想都深刻,不给大家们
: 知道知道就“浪费”了。所以我打算在今后几年陆续采访一些我认识或者听说过的科学
: 家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经过他们同意后,真的可以写本书,focus不是科学,而是
: 做科学的这些人。当然了,我们也不会回避谈科学(正如此文),因为真的科学探讨是
: 很有趣的。我不会为了怕读者是外行就搞简单化。
: 这种书肯定已经有不少(曾经看过类似采访作家的书),但我确信我的会是unique的,
: 因为这些人unique,而且我问问题的视角也肯定会和别的作家不一样。期待呀!

avatar
j*o
24
尹教授现了法身吧!别人看不出来你以为我也看不出来吗?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发
avatar
a*e
25
马甲穿错啦,哈哈哈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脸红)采访不是实时的,要是拿摄像头对着可就没这么自如的引经据典了。
: 关于书的问题,我也正是在搞这个采访的时候,感觉牛人们的思想都深刻,不给大家们
: 知道知道就“浪费”了。所以我打算在今后几年陆续采访一些我认识或者听说过的科学
: 家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经过他们同意后,真的可以写本书,focus不是科学,而是
: 做科学的这些人。当然了,我们也不会回避谈科学(正如此文),因为真的科学探讨是
: 很有趣的。我不会为了怕读者是外行就搞简单化。
: 这种书肯定已经有不少(曾经看过类似采访作家的书),但我确信我的会是unique的,
: 因为这些人unique,而且我问问题的视角也肯定会和别的作家不一样。期待呀!

avatar
z*e
26
认错人了您诶……

【在 j***o 的大作中提到】
: 尹教授现了法身吧!别人看不出来你以为我也看不出来吗?
avatar
H*y
27
这就是同时用两个马甲发两个贴的后果。就像男的同时交两个女友迟早要穿帮的,呵呵。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马甲穿错啦,哈哈哈
avatar
H*y
28
我是打算华人和本地人都采访一些,因为我认识好多美国老师都很有趣,很有故事可讲
,或者很有个性。如果不采访他们就可惜了。
以我有限的采访经验,“自由发挥”是很难的,因为被采访的通常是需要一定的“引领
”才能将他们的光芒最大放射出来。有点儿像调情(嘻嘻,打个比方啦不要当真),要
不断的给对方提示,但如果提示太多又会限制对方的发挥,这里是有个balance要掌握
好的;既要把他往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引,又要同时观察他的兴趣特长在哪里,因为这才
是他能讲得出彩的地方。而且自己也要尽量发挥好些,如果对方感到你档次太低也会丧
失交谈兴趣。
作为一个记者,要尽量学会在短时间内“看人”,要通过短短的交涉就大概知道这个人
的特点,问他哪些方面的问题更容易触到神经,当然也有估错的时候(本帖中就有这个
例子)。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好主意。你能不能把在美国甚至国外所有的high profile华人科学家、教授都采访一遍
: 啊。
: 你可以有一些模版化的问题,也有一些自由发挥的部分。
: 出成一本书,肯定对华人的下一代科学家们有帮助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avatar
b*1
29
高妹,太葱白你了,尽管尹教授牛,可是还是更葱白你。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是昨天突发奇想,就冒昧给尹老师写信问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尹老师是个很平
: 易近人的人,回复也很快速专业。其实我都没有花太多力气,大家也看到了大部分都是
: 尹老师写的。
: 关于物理这么专业的讲解,我是以假乱真不来的。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里再次谢
: 谢尹老师!

avatar
m*t
30
我和你同感
我很想以后有机会和高妹一起吃个饭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高妹,太葱白你了,尽管尹教授牛,可是还是更葱白你。
avatar
s*8
31
Terrific。尹教授挺可爱的,高妹也极具才华
avatar
j*o
32
可以让高妹给你做一个专访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和你同感
: 我很想以后有机会和高妹一起吃个饭

avatar
s*2
33
拜读了前面几节,对这种思想大家们碰撞出的火花,受益匪浅!留言先
avatar
h*0
34
我看过 C_P_Snow 写的 Variety of Men, 每个人物都写的不错。
你的书不一定每个人都是名人, 但是每个人都要有鲜活的个性。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脸红)采访不是实时的,要是拿摄像头对着可就没这么自如的引经据典了。
: 关于书的问题,我也正是在搞这个采访的时候,感觉牛人们的思想都深刻,不给大家们
: 知道知道就“浪费”了。所以我打算在今后几年陆续采访一些我认识或者听说过的科学
: 家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经过他们同意后,真的可以写本书,focus不是科学,而是
: 做科学的这些人。当然了,我们也不会回避谈科学(正如此文),因为真的科学探讨是
: 很有趣的。我不会为了怕读者是外行就搞简单化。
: 这种书肯定已经有不少(曾经看过类似采访作家的书),但我确信我的会是unique的,
: 因为这些人unique,而且我问问题的视角也肯定会和别的作家不一样。期待呀!

avatar
a*a
35
哈哈,强烈膜拜高老师,太牛了!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马甲穿错啦,哈哈哈
avatar
S*e
36
冒泡赞高妹!
avatar
c*d
37
高老师当faculty可不是为了混口饭吃。。。

【在 j******l 的大作中提到】
: 高老师这是真的是采访吗,即使是您创作的也能以假乱真了。我有一种辞职下海赚够了
: 钱包养你好让你全职写作的冲动

avatar
f*r
38
Great interview! Thanks for the post. Someone should translate this and post
it back to China.
avatar
Y*d
39
今天读到的最好的帖子,一定要mark.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m*a
40
我怎么觉得对话有时候没对上啊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r*o
41
好赞!
avatar
d*e
42
楼主太牛了。
不过你别去捧尹希这个人了。他公开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祖国。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但是
在中文媒体上或者国内捧这样的人就比较可笑了。
avatar
l*g
43
白牛在手 笑傲江湖
不是菌斑琐男的dream吗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太牛了。
: 不过你别去捧尹希这个人了。他公开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祖国。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但是
: 在中文媒体上或者国内捧这样的人就比较可笑了。

avatar
d*n
44
21岁结婚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H*y
45
发文后收到几个同学来信,问能否在微信转发(有位同学信箱已满)。在这里集中说一
下,只要原文是按照原帖如实转发就行了。(另,我没有微信号,不是故意不加谁。我
用的还是传统的dumb phone。)
avatar
g*e
46
读了,好赞!开始不知道是真的采访犹豫没读。
一点点很少的关于招生和如何与学生合作的(很启发),还有很多帮助layperson了解
物理的,nice nice。。
题外,Yin的回复好有水平!采访者的问题思路很清晰:学术圈/学生,物理本身,最后
回到私人道路和对学术圈。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g*e
47
one minor:
should "our establish framework" be "our established framework" instead?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g*e
48
采访最后说"I think my ethnic background has had zero influence on my career.
"确实有趣。
目测lz没有捧人,另外揣测lz立场差yin不远。哈哈,对了,lz采访都是英文,发在这
里也谈不到在汉语圈内捧谁,肯赏光在这里贴是给会讲汉语的面子。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太牛了。
: 不过你别去捧尹希这个人了。他公开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祖国。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但是
: 在中文媒体上或者国内捧这样的人就比较可笑了。

avatar
h*0
49
你是 faculty吗? 这个版设置支部书记位置了吗?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太牛了。
: 不过你别去捧尹希这个人了。他公开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祖国。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但是
: 在中文媒体上或者国内捧这样的人就比较可笑了。

avatar
c*i
50
这个教授比较无趣,看看采访里面的几个细节:
第一、他对哲学家的那个笑话毫无回应,或者没有幽默感、或者不懂高妹在说什么、或
者临场反应很差,不知道如何回应才能同等幽默。
第二、他对人文的东西可能一窍不通。高妹提到苏格拉底,尹教授估计根本不知道什么
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体系。高妹提到王尔德,尹教授也毫无回应。
第三、他对中国毫无感情。一般人起码会礼貌性的说一些套话,他会主动用zero这个字
很奇怪。现在不是麦肯锡主义的年代,哈佛更不需要教授去表忠心,他自己对中国应该
是有敌视的心理,而且他还会去印度long stay,进一步验证了藏独的传言。
总之,毫无人文素养,临场反应能力不行,敌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并且很有藏独的可
能。
至于其年纪、物理上的成绩,坦白讲,也不算什么。中国十三亿人口如果都能享受到优
质的初等教育,并且按照苏联体制,扩大少年班的规模,全国每年选拔10万人进少年班
,弄出个类似的物理学家不难。只不过社会不需要而已。
迷信物理、迷信哈佛,背后还是苏俄体制在国人心中造成的长期阴影而已。
美国网民会积极的在reddit上讨论31岁哈佛正教授吗?根本不会。
avatar
H*y
51
本来打算不再回帖了,避免争论,但对于误会还是要澄清一下。
牵扯到笑话和苏格拉底这两个的回复,我们因为是email采访,我问了问题后,他是一
下子把答案完整写完的。我看了之后,在他的回答中间加了这两个回复(如果老老
实实回复在最后,就不对题了)。这是非实时采访的一大缺憾,虽然我尽量使采访
interactive。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教授比较无趣,看看采访里面的几个细节:
: 第一、他对哲学家的那个笑话毫无回应,或者没有幽默感、或者不懂高妹在说什么、或
: 者临场反应很差,不知道如何回应才能同等幽默。
: 第二、他对人文的东西可能一窍不通。高妹提到苏格拉底,尹教授估计根本不知道什么
: 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体系。高妹提到王尔德,尹教授也毫无回应。
: 第三、他对中国毫无感情。一般人起码会礼貌性的说一些套话,他会主动用zero这个字
: 很奇怪。现在不是麦肯锡主义的年代,哈佛更不需要教授去表忠心,他自己对中国应该
: 是有敌视的心理,而且他还会去印度long stay,进一步验证了藏独的传言。
: 总之,毫无人文素养,临场反应能力不行,敌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并且很有藏独的可
: 能。

avatar
b*1
52
其实理科教授人文相对差很普遍,人文的东西说实话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人有很多闲
时间去涉猎,而且要跟生活阅历结合思索,才能悟出更深的人文的东西。杜甫经历了战
乱之苦,才能写出“白发搔更短”的感悟,这不是柳三变能感悟出来的。成功人士一般
哪有那么多闲时间啊,现在社会,成功必然占据了成功者的大部分时间,所以没时间去
创社会去亲身经历。
所以俺更崇拜高妹你啊。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打算不再回帖了,避免争论,但对于误会还是要澄清一下。
: 牵扯到笑话和苏格拉底这两个的回复,我们因为是email采访,我问了问题后,他是一
: 下子把答案完整写完的。我看了之后,在他的回答中间加了这两个回复(如果老老
: 实实回复在最后,就不对题了)。这是非实时采访的一大缺憾,虽然我尽量使采访
: interactive。

avatar
p*e
53
物理科普,受教了
avatar
j*o
54
高妹是一本小深刻的旧书啊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教授比较无趣,看看采访里面的几个细节:
: 第一、他对哲学家的那个笑话毫无回应,或者没有幽默感、或者不懂高妹在说什么、或
: 者临场反应很差,不知道如何回应才能同等幽默。
: 第二、他对人文的东西可能一窍不通。高妹提到苏格拉底,尹教授估计根本不知道什么
: 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体系。高妹提到王尔德,尹教授也毫无回应。
: 第三、他对中国毫无感情。一般人起码会礼貌性的说一些套话,他会主动用zero这个字
: 很奇怪。现在不是麦肯锡主义的年代,哈佛更不需要教授去表忠心,他自己对中国应该
: 是有敌视的心理,而且他还会去印度long stay,进一步验证了藏独的传言。
: 总之,毫无人文素养,临场反应能力不行,敌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并且很有藏独的可
: 能。

avatar
T*s
55
祝贺高妹戏路有新突破! 版上索男从此有了人生新目标:作为成功者接受高妹采访.
尹希心态不错.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r*g
56
翻译成汉语,就可以上新闻了。
avatar
c*a
57
提个小意见,faculty这个词好像用错了,应该是faculty members/each faculty
member。 不过也常看到native把faculty当可数用, 和email一样,经常看到emails。
avatar
m*i
58
感觉这两个回复有些突兀,容易引起误会,像前面有人提出对话不是很搭的情况。当然
还要谢谢这个采访,受益匪浅。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打算不再回帖了,避免争论,但对于误会还是要澄清一下。
: 牵扯到笑话和苏格拉底这两个的回复,我们因为是email采访,我问了问题后,他是一
: 下子把答案完整写完的。我看了之后,在他的回答中间加了这两个回复(如果老老
: 实实回复在最后,就不对题了)。这是非实时采访的一大缺憾,虽然我尽量使采访
: interactive。

avatar
a*8
59
有意思。我倒是觉得我的ethnic background对我的career很多影响,20多岁来美国,
东方化的人生哲理处事方式无处不在我的career里。待久了,跟像东西方式的结合。有
时候非常感激这样的人生旅程,让我见证不同文化的视角也从中学到东西让自己成长。
不过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人自己的选择,很难说对错。

career.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采访最后说"I think my ethnic background has had zero influence on my career.
: "确实有趣。
: 目测lz没有捧人,另外揣测lz立场差yin不远。哈哈,对了,lz采访都是英文,发在这
: 里也谈不到在汉语圈内捧谁,肯赏光在这里贴是给会讲汉语的面子。

avatar
z*8
60
不是ethnic background有没有影响,是想不想让自己的ethnic background对自己有影
响。这说明的更多是一种态度。
每个人成长都是受一定影响的,在生活事业上影响多少而已。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意思。我倒是觉得我的ethnic background对我的career很多影响,20多岁来美国,
: 东方化的人生哲理处事方式无处不在我的career里。待久了,跟像东西方式的结合。有
: 时候非常感激这样的人生旅程,让我见证不同文化的视角也从中学到东西让自己成长。
: 不过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人自己的选择,很难说对错。
:
: career.

avatar
H*y
61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冲突,很大原因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观念在作
怪。关于移民在新国家如何对待本土文化的问题,我认为要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
待。不要老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人类最悲惨的发展趋向就是全部人都一个模样,一
个声音,一个思想;为了国家机器,都做螺钉。
差异是好的。Beyond的歌里都说了,世界好看,就是因为各种颜色都有。我们没有必要
刻意去放弃原先的文化或生活习惯(比如我每次在学校吃豆腐乳被人撞见了都要硬逼对
方尝一块)。“不同”是好的,但注意,这里说的不同,既包括我们和其他种族的不同
,也包括我们和自己同胞内部的差异。
但共同点也是好的。尤其是当西方人本来就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华人的时候,如
果这时候我们有那么几个同胞能够向他们证明,我们不同人种也可以有类似的思维,
类似的成就,类似的生活习惯。 Essentially, we are all humans. 那对于这个
世界的进步与和平所带来的贡献,也许不亚于抱团生存,一辈子当自己是外来人的那些
精英们,不是吗?
avatar
H*H
62
都出了这么多书了, 做自己有那么难么?
为啥要用个西文的名字啊 。
自己说要有自己的voice,那更应该用中国的名字。
前几天看新闻有个老白写了老多的诗集就是没人发表,都悲剧了 。后来改用个中文的
笔名,一下子各大杂志都发表,还获奖了 呢。还有个 老白,明明是老白,硬是冒充老
黑,晒黑皮肤,头上扎着无数小辫子,从高中到大学不断的用老黑才有的福利。
both cases aroused heated debates recently. 第二个老白,美其名曰I am black
at heart。
明明是个中国人,非要用个西人的笔名。 这世界都怎么了,
我要是你,要是不想用自己真实的名字,也要用个小龙女之类的 中文名字。
做自己就那么难么?
我认为,任何搞创作的人, 不光肩负着创作作品的使命,更大的使命是一种对自身文
化的传承。
也许有人会说,搞创作的只要看作品就可以了。可是,作品和作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
挥之不去的联系。 任何好的作品的作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和作者之间其实及时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r*g
63
刚刚有篇杨振宁的采访,提到同样问题。杨承认是有影响的:
江才健:您最近在《物理学的未来:重新检讨》中,回顾了1961年麻省理工学院100周
年时,您与费曼等四个人受邀参加一个小型的讨论会。那时你39岁,是四人中最年轻的
,但是看当时的发言纪录,您看待问题已经非常深刻,不那么乐观。相反,费曼那时是
非常非常乐观。他在发言的最后说:“我的结论是:我相信基础物理学再有有限的时间
就要结束了(因为我们将已掌握了终极的理论)。今天基础物理学正在突飞猛进,我十
分不想自其中退出。我有幸生活在此时代,而且我不相信还有的有限时间会超过一千年
。”您注意到了吗?
杨振宁:我注意到了。费曼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直觉物理观,他的路线积分与费曼图都是
世纪级的,直觉的,大贡献。我猜想1961年前后他大概又觉得他已有新的直觉灵感了,
所以才那么乐观。这新的直觉灵感是什么我觉得很值得研究。至于我们两人当时对未来
看法如此不同,我想还有文化背景的原因。我是中国传统的儒家“吾日三省吾身”的教
训训练出来的,而他是美国的产物。
讲到这一点我们自然会问这样一个问题:“美国的科学家常常骄傲以至嚣张,而美国的
科学又十分成功,这两个现象是不是可以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中国的年轻人引进了
美国人的这些特点是否更能在科学上多取得成功?这一点值得讨论。
《环球科学》:杨先生,虽然您提出来这个问题只说值得讨论,但我想您心中应该有一
个答案,那就是对美国科学家那种方式的肯定,是这样吗?
杨振宁:你讲对了,我是觉得美国科学家的骄傲与他们的成功是关联的,在极度竞争的
行业中君子们是要吃亏的。
江才健:这正是我接下来想要问的。
杨振宁:从非科学家的角度来看,1961年费曼和我的两篇发言对待科学的态度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这对比是不是也反应了文化传统的分别?而且,这两种态度对于科学的发展
,哪个更好?我想这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意思。我倒是觉得我的ethnic background对我的career很多影响,20多岁来美国,
: 东方化的人生哲理处事方式无处不在我的career里。待久了,跟像东西方式的结合。有
: 时候非常感激这样的人生旅程,让我见证不同文化的视角也从中学到东西让自己成长。
: 不过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人自己的选择,很难说对错。
:
: career.

avatar
d*n
64
naive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冲突,很大原因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观念在作
: 怪。关于移民在新国家如何对待本土文化的问题,我认为要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
: 待。不要老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人类最悲惨的发展趋向就是全部人都一个模样,一
: 个声音,一个思想;为了国家机器,都做螺钉。
: 差异是好的。Beyond的歌里都说了,世界好看,就是因为各种颜色都有。我们没有必要
: 刻意去放弃原先的文化或生活习惯(比如我每次在学校吃豆腐乳被人撞见了都要硬逼对
: 方尝一块)。“不同”是好的,但注意,这里说的不同,既包括我们和其他种族的不同
: ,也包括我们和自己同胞内部的差异。
: 但共同点也是好的。尤其是当西方人本来就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华人的时候,如
: 果这时候我们有那么几个同胞能够向他们证明,我们不同人种也可以有类似的思维,

avatar
s*r
65
非常精彩的访谈,另外的确如前面人说的中间加的一些话感觉有些突兀,也容易让读者
产生误解。我想如果夹在中间的话用note的形式是不是好一些呢,以免读者会产生尹老
师没有正面接话的错觉。
另外高妹如此才华横溢,是否能给我们推荐一些书呢,哲学,人物传记或者任何你觉得
好的书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s*r
66
谢谢推荐,好像都没有再版,打算借来看看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过 C_P_Snow 写的 Variety of Men, 每个人物都写的不错。
: 你的书不一定每个人都是名人, 但是每个人都要有鲜活的个性。

avatar
n*p
67
能不能谈谈对于穆斯林的Sharia law的看法?或者说你知不知道穆斯林对于Sharia law
的看法?
昨天晚上FOX channel刚刚探讨了Sharia law 跟美国宪法的关系,你想不想知道(有些)
穆斯林怎么看待这个关系?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冲突,很大原因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观念在作
: 怪。关于移民在新国家如何对待本土文化的问题,我认为要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
: 待。不要老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人类最悲惨的发展趋向就是全部人都一个模样,一
: 个声音,一个思想;为了国家机器,都做螺钉。
: 差异是好的。Beyond的歌里都说了,世界好看,就是因为各种颜色都有。我们没有必要
: 刻意去放弃原先的文化或生活习惯(比如我每次在学校吃豆腐乳被人撞见了都要硬逼对
: 方尝一块)。“不同”是好的,但注意,这里说的不同,既包括我们和其他种族的不同
: ,也包括我们和自己同胞内部的差异。
: 但共同点也是好的。尤其是当西方人本来就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华人的时候,如
: 果这时候我们有那么几个同胞能够向他们证明,我们不同人种也可以有类似的思维,

avatar
T*s
68
包容一下吧.高妹这篇访谈总的来说还是传递很多正能量的. 据说爱随便JUDGE别人是不
太自信的表现. 再说,你不也中英文混杂吗?虽然母语也可能就是汉语.

【在 H*H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出了这么多书了, 做自己有那么难么?
: 为啥要用个西文的名字啊 。
: 自己说要有自己的voice,那更应该用中国的名字。
: 前几天看新闻有个老白写了老多的诗集就是没人发表,都悲剧了 。后来改用个中文的
: 笔名,一下子各大杂志都发表,还获奖了 呢。还有个 老白,明明是老白,硬是冒充老
: 黑,晒黑皮肤,头上扎着无数小辫子,从高中到大学不断的用老黑才有的福利。
: both cases aroused heated debates recently. 第二个老白,美其名曰I am black
: at heart。
: 明明是个中国人,非要用个西人的笔名。 这世界都怎么了,
: 我要是你,要是不想用自己真实的名字,也要用个小龙女之类的 中文名字。

avatar
b*1
69
您这就是挥舞大棒了,写作只是个兴趣,名字只是个马甲,作者在这个论坛上还有不同
的马甲,随便披一件出来玩不行吗?
您也没有穿着旗袍乱跑啊,传播中国文化不是个这么传播法。
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怎么样,但是伸出手指要求别人,是不是有点圣母的感觉?

【在 H*H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出了这么多书了, 做自己有那么难么?
: 为啥要用个西文的名字啊 。
: 自己说要有自己的voice,那更应该用中国的名字。
: 前几天看新闻有个老白写了老多的诗集就是没人发表,都悲剧了 。后来改用个中文的
: 笔名,一下子各大杂志都发表,还获奖了 呢。还有个 老白,明明是老白,硬是冒充老
: 黑,晒黑皮肤,头上扎着无数小辫子,从高中到大学不断的用老黑才有的福利。
: both cases aroused heated debates recently. 第二个老白,美其名曰I am black
: at heart。
: 明明是个中国人,非要用个西人的笔名。 这世界都怎么了,
: 我要是你,要是不想用自己真实的名字,也要用个小龙女之类的 中文名字。

avatar
M*t
70
太赞了!!牛牛对话。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l*d
71
Fiona Rawsontile 这是个老美吧?
艺名?

赞,啥时候访问的?
昨天还在说今天就动手了?
the
sent
Physics
of
need
you
talk
report
problem
and
they
type
about
I
of
opportunities,
what
I
institutes
it
essential
,
not
base
of
curbs
on
as
’t
to
scientific
a
is
little
but
to
could
of
give
s
distance
but
a
is
gravity
this
which
gravity
any
and
states,
in
electromagnetic
is
universe
at
in
perceive
the
Einstein
took
to
experiments
are
be
is
to
As
come
need
like
our
would
only
last
theory
even
physicists
scientific
have
of
,
,
etc.?
often
the
line
,
and
solutions
I
during
work
share
been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啥时候访问的?
: 昨天还在说今天就动手了?
:
: the
: sent
: Physics
: of
: need
: you
: talk

avatar
l*d
72
太牛了,
I really enjoyed reading through the whole interview.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是昨天突发奇想,就冒昧给尹老师写信问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尹老师是个很平
: 易近人的人,回复也很快速专业。其实我都没有花太多力气,大家也看到了大部分都是
: 尹老师写的。
: 关于物理这么专业的讲解,我是以假乱真不来的。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里再次谢
: 谢尹老师!

avatar
H*H
73
木有judge的意思。只是对这种做法表示惋惜。 自己的声音跟说哪国语言没有关系,
跟穿不穿旗袍,吃不吃臭豆腐也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 名字这一点就是绕不过去。一
个人,只要一看名字的拼写,就能大抵知道这个人的来历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包容一下吧.高妹这篇访谈总的来说还是传递很多正能量的. 据说爱随便JUDGE别人是不
: 太自信的表现. 再说,你不也中英文混杂吗?虽然母语也可能就是汉语.

avatar
r*9
74
这个也赞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教授比较无趣,看看采访里面的几个细节:
: 第一、他对哲学家的那个笑话毫无回应,或者没有幽默感、或者不懂高妹在说什么、或
: 者临场反应很差,不知道如何回应才能同等幽默。
: 第二、他对人文的东西可能一窍不通。高妹提到苏格拉底,尹教授估计根本不知道什么
: 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体系。高妹提到王尔德,尹教授也毫无回应。
: 第三、他对中国毫无感情。一般人起码会礼貌性的说一些套话,他会主动用zero这个字
: 很奇怪。现在不是麦肯锡主义的年代,哈佛更不需要教授去表忠心,他自己对中国应该
: 是有敌视的心理,而且他还会去印度long stay,进一步验证了藏独的传言。
: 总之,毫无人文素养,临场反应能力不行,敌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并且很有藏独的可
: 能。

avatar
j*l
75
都是牛人啊
avatar
c*i
76
你的观点恰恰是有争议的一种言论。
为什么我们不同人种要争取和西方人一样有类似的思维?这还是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态,
是20世纪初逐渐凋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非西方社会徘徊的幽灵。
暗指我们跟你们虽然不一样,但我们好好努力,也可以达到你们的境界。
换句话说,西方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制度成为现代化的标准。
这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是彻头彻尾的“欧洲中心论”,已经被批驳好几十年了。
往往是来自于前殖民地(或者前半殖民地)的人,更认同这种自我鄙视的理论,在精神
上自我殖民。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班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倘若不是当年以举国之力,兴办少年班,用最好的师资来对他进
行数理教育的话,他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成就。
如果他出生于美国,是个第二代华裔移民,他也可以学得不错,也可能进哈佛麻省读大
学,但是31岁当上正教授的几率几乎为零。
再有,西方教育学理论是否定少年班的实践的,这可是他认同的西方文明的结论。一将
功成万骨枯,多少中国孩子在那种违反人性的教学中成为牺牲品?
他踩着这么多人上来,对中国的背景哪怕是paying lip service也行。用zero这个词,
令人无语。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冲突,很大原因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观念在作
: 怪。关于移民在新国家如何对待本土文化的问题,我认为要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
: 待。不要老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人类最悲惨的发展趋向就是全部人都一个模样,一
: 个声音,一个思想;为了国家机器,都做螺钉。
: 差异是好的。Beyond的歌里都说了,世界好看,就是因为各种颜色都有。我们没有必要
: 刻意去放弃原先的文化或生活习惯(比如我每次在学校吃豆腐乳被人撞见了都要硬逼对
: 方尝一块)。“不同”是好的,但注意,这里说的不同,既包括我们和其他种族的不同
: ,也包括我们和自己同胞内部的差异。
: 但共同点也是好的。尤其是当西方人本来就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华人的时候,如
: 果这时候我们有那么几个同胞能够向他们证明,我们不同人种也可以有类似的思维,

avatar
r*9
77
nod【 在 cmvmei (cmvmei)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n*o
78
学术不是追星,不是炫富,好多人没有搞懂,竟然包括中年大妈。
avatar
M*o
79
为啥可能性是零?基于你的猜测?
陶哲轩24岁就UCLA教授了,也是你举国之力推出来的?
在作
去看
必要
逼对
不同
,如
avatar
z*e
80
高老师用这名字就是为了本土化一点好卖书吧?名字这事儿麻烦极了。用真名写小说,
怕是有损高老师的身份;用亚裔假名,怕是self-orientalizing的嫌疑;用洋名,又给
你说成自卑。真是怎样都不好。不过高老师至少行动了,比尔等买提锁男是不是好一点?

【在 H*H 的大作中提到】
: 木有judge的意思。只是对这种做法表示惋惜。 自己的声音跟说哪国语言没有关系,
: 跟穿不穿旗袍,吃不吃臭豆腐也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 名字这一点就是绕不过去。一
: 个人,只要一看名字的拼写,就能大抵知道这个人的来历

avatar
M*o
82
你的意思是要每个人都按你的标准来做自己吗

【在 H*H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出了这么多书了, 做自己有那么难么?
: 为啥要用个西文的名字啊 。
: 自己说要有自己的voice,那更应该用中国的名字。
: 前几天看新闻有个老白写了老多的诗集就是没人发表,都悲剧了 。后来改用个中文的
: 笔名,一下子各大杂志都发表,还获奖了 呢。还有个 老白,明明是老白,硬是冒充老
: 黑,晒黑皮肤,头上扎着无数小辫子,从高中到大学不断的用老黑才有的福利。
: both cases aroused heated debates recently. 第二个老白,美其名曰I am black
: at heart。
: 明明是个中国人,非要用个西人的笔名。 这世界都怎么了,
: 我要是你,要是不想用自己真实的名字,也要用个小龙女之类的 中文名字。

avatar
c*i
84
我原话是“可能性几乎为零”,被你直接就改成“可能性是零”。
有意思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多少华人?出了几个陶教授?如果是百万
分之一的话,算不算“几乎为零”?
另外:
我的论点是:尹的成就跟中国当年的举国之力分不开。
你的论点是:陶的成就跟中国的举国之力无关。
然后你试图用你的论点来否认我的论点?
中国奥运金牌是举国体制搞出来的,美国运动员也能得金牌,所以中国的金牌就不是举
国体制产物了?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可能性是零?基于你的猜测?
: 陶哲轩24岁就UCLA教授了,也是你举国之力推出来的?
: 在作
: 去看
: 必要
: 逼对
: 不同
: ,如

avatar
h*0
85
你这个人真是无聊。 哪个国家那个时代都有人才出来,孔夫子是
哪个国家的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 你喜欢玩弄政治,这里
来错地方了。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观点恰恰是有争议的一种言论。
: 为什么我们不同人种要争取和西方人一样有类似的思维?这还是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态,
: 是20世纪初逐渐凋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非西方社会徘徊的幽灵。
: 暗指我们跟你们虽然不一样,但我们好好努力,也可以达到你们的境界。
: 换句话说,西方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制度成为现代化的标准。
: 这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是彻头彻尾的“欧洲中心论”,已经被批驳好几十年了。
: 往往是来自于前殖民地(或者前半殖民地)的人,更认同这种自我鄙视的理论,在精神
: 上自我殖民。
: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班
: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倘若不是当年以举国之力,兴办少年班,用最好的师资来对他进

avatar
s*y
86
冒昧的问一下,你经历过类似少年班的精英培训吗?不敢赞同你的看法。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观点恰恰是有争议的一种言论。
: 为什么我们不同人种要争取和西方人一样有类似的思维?这还是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态,
: 是20世纪初逐渐凋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非西方社会徘徊的幽灵。
: 暗指我们跟你们虽然不一样,但我们好好努力,也可以达到你们的境界。
: 换句话说,西方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制度成为现代化的标准。
: 这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是彻头彻尾的“欧洲中心论”,已经被批驳好几十年了。
: 往往是来自于前殖民地(或者前半殖民地)的人,更认同这种自我鄙视的理论,在精神
: 上自我殖民。
: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班
: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倘若不是当年以举国之力,兴办少年班,用最好的师资来对他进

avatar
T*s
87
看来尹希在本版出没的可能性极大,不知是哪个马甲.应该也是高妹的粉丝,呵呵.

【在 w*****3 的大作中提到】
: 尹希几年前跑马的时候,在mitbbs的跑版非常活跃。
: http://www.mitbbs.com/bbsdoc3/sports.faq/Running/D13371088002h0
: 这些都是他自己写的记录。

avatar
h*0
88
不知道谁给你的自傲和自信, 大嘴一张就是你不该这个,你不该那个。
你喜欢起什么名字没人有权利管,你喜欢小龙女你自己就叫小龙女,你喜欢
猪八戒他二姨也行, 你没权利指手画脚别人吧。

【在 H*H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出了这么多书了, 做自己有那么难么?
: 为啥要用个西文的名字啊 。
: 自己说要有自己的voice,那更应该用中国的名字。
: 前几天看新闻有个老白写了老多的诗集就是没人发表,都悲剧了 。后来改用个中文的
: 笔名,一下子各大杂志都发表,还获奖了 呢。还有个 老白,明明是老白,硬是冒充老
: 黑,晒黑皮肤,头上扎着无数小辫子,从高中到大学不断的用老黑才有的福利。
: both cases aroused heated debates recently. 第二个老白,美其名曰I am black
: at heart。
: 明明是个中国人,非要用个西人的笔名。 这世界都怎么了,
: 我要是你,要是不想用自己真实的名字,也要用个小龙女之类的 中文名字。

avatar
m*t
89
我不够资格
一起吃个饭就满足了

【在 j***o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让高妹给你做一个专访
avatar
d*u
90
读了一下。常规回答。牛在那儿呢?
avatar
c*i
91
这不是玩弄政治,如果这是玩弄政治,你直接要求哈佛大学解散社会学系、人类学系、
历史系、东亚系、哲学系、文学系,这些系所的教授照你的讲法天天都在玩弄政治。
中国学生不管学什么,都应该学一些基本的人文常识。哈佛随便一个大一学生,无论文
理,都不会发表你这种看法。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人真是无聊。 哪个国家那个时代都有人才出来,孔夫子是
: 哪个国家的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 你喜欢玩弄政治,这里
: 来错地方了。

avatar
c*i
92
那你直接讲就好了,一句“不敢讚同”,原因呢?
你讲得有道理的话,我也可以学习新东西。
这种一句话回帖,有价值的东西为零。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冒昧的问一下,你经历过类似少年班的精英培训吗?不敢赞同你的看法。
avatar
l*o
93
太赞了,不服不行。高老师人文功底令人pf
avatar
h*0
94
不知道你是那路的神仙,看不出你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照你的喜好行事。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不是玩弄政治,如果这是玩弄政治,你直接要求哈佛大学解散社会学系、人类学系、
: 历史系、东亚系、哲学系、文学系,这些系所的教授照你的讲法天天都在玩弄政治。
: 中国学生不管学什么,都应该学一些基本的人文常识。哈佛随便一个大一学生,无论文
: 理,都不会发表你这种看法。

avatar
M*o
95

你别跟这玩文字游戏,没意思,“可能性几乎为零”和“可能性是零”没什么本质区别。
我的意思就是,尹西这样的,放哪里都会是人才,跟你的举国之力无关。over。这和运
动员培养不是一个道理。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原话是“可能性几乎为零”,被你直接就改成“可能性是零”。
: 有意思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多少华人?出了几个陶教授?如果是百万
: 分之一的话,算不算“几乎为零”?
: 另外:
: 我的论点是:尹的成就跟中国当年的举国之力分不开。
: 你的论点是:陶的成就跟中国的举国之力无关。
: 然后你试图用你的论点来否认我的论点?
: 中国奥运金牌是举国体制搞出来的,美国运动员也能得金牌,所以中国的金牌就不是举
: 国体制产物了?

avatar
h*0
96
建议高妹采访张益堂!
avatar
s*8
97
Ethnic背景其实影响很大,多少国人曾经为了身份绿卡不敢跳槽甚至不敢回国,小尹同
学早早和白妞结婚拿绿卡,自然是体会不到别人的心酸。
avatar
a*3
98
杨接受的是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小时候就念什么孔孟之道,什么芝兰生于深林之类的。
但是,尹跟他的同龄人几乎没有接受过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即使自己有念过的话,也微
乎其微。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刚刚有篇杨振宁的采访,提到同样问题。杨承认是有影响的:
: 江才健:您最近在《物理学的未来:重新检讨》中,回顾了1961年麻省理工学院100周
: 年时,您与费曼等四个人受邀参加一个小型的讨论会。那时你39岁,是四人中最年轻的
: ,但是看当时的发言纪录,您看待问题已经非常深刻,不那么乐观。相反,费曼那时是
: 非常非常乐观。他在发言的最后说:“我的结论是:我相信基础物理学再有有限的时间
: 就要结束了(因为我们将已掌握了终极的理论)。今天基础物理学正在突飞猛进,我十
: 分不想自其中退出。我有幸生活在此时代,而且我不相信还有的有限时间会超过一千年
: 。”您注意到了吗?
: 杨振宁:我注意到了。费曼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直觉物理观,他的路线积分与费曼图都是
: 世纪级的,直觉的,大贡献。我猜想1961年前后他大概又觉得他已有新的直觉灵感了,

avatar
a*3
99
尹只是在谈他自己吧,又不是“代表”其他国人。
至少他诚实,谈的是自己的心里话,就这一点就挺了不得的。

【在 s******8 的大作中提到】
: Ethnic背景其实影响很大,多少国人曾经为了身份绿卡不敢跳槽甚至不敢回国,小尹同
: 学早早和白妞结婚拿绿卡,自然是体会不到别人的心酸。

avatar
a*8
100
都是分析过头的品论,少年班大部分小孩真的都挺简单,对兴趣外的事想比较少。其实
人家就是聪明加路走得比较顺,不知道怎么就一下这么神话了。真的是哈佛在国人心里
太神话了吗?他也没担负什么使命也没有义务说每句都正确的话,我也不相信这么聪明
的人希望自己每句话都被引用放大分析。他就是做自己,老天给了天分加上后天的机遇
。换个人的人走一样的路,也不一定有一样的结果。至于他将来要做什么是他自己的梦
想,或追求生活快乐或无限激情给科学都是他的选择。每个人都不一样。

【在 a**3 的大作中提到】
: 尹只是在谈他自己吧,又不是“代表”其他国人。
: 至少他诚实,谈的是自己的心里话,就这一点就挺了不得的。

avatar
c*i
101
你是不是逻辑不清?
我看到这个采访,对尹教授否认过去经历对他有帮助一事提出质疑,有何不可?
看到采访者让我们要迎合西方人的心态,我表示不同意,有何不可?
这叫做什么“要求别人照你的喜好行事”?
按照你的逻辑,任何人都不可以在网上就任何事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否则就是“要求
别人照你的喜好行事”了。
你去学学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别人批评你就是“要求别人照你的喜好行事”?那你才成为神仙了。
你有权利不同意我的观点,那很简单,直接指出我哪里说的不对就好了。
你可以质疑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你可以质疑我对少年班重要性的看法。
你一句干货没有,上来就给人扣帽子。
我敢断言,这个faculty版应该不是你的家,换句话说,你不是Faculty。
(另外,我也敢肯定,你这辈子第一次听到“欧洲中心论”这个词对不对?你估计连它
英文怎么说都不知道。)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你是那路的神仙,看不出你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照你的喜好行事。
avatar
c*i
102
你真是狡辩,你确定没本质区别?零和非零没有本质区别?
尹当然是人才,不过如果不是少年班,他应该是22岁来美国读博士,所以不可能31岁就
当上正教授。
一看你就是体保生,思维能力不足,我理解。
还over?自己辩论不过,自己喊停,你以为是香港警匪片啊?

别。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别跟这玩文字游戏,没意思,“可能性几乎为零”和“可能性是零”没什么本质区别。
: 我的意思就是,尹西这样的,放哪里都会是人才,跟你的举国之力无关。over。这和运
: 动员培养不是一个道理。

avatar
h*0
103
看把你急得,语无伦次了。 你的中心要点是如何为了某种政治目的在这无理取闹。
你管我是不是 faculty, 我在大街上看到混混都要修理一下。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不是逻辑不清?
: 我看到这个采访,对尹教授否认过去经历对他有帮助一事提出质疑,有何不可?
: 看到采访者让我们要迎合西方人的心态,我表示不同意,有何不可?
: 这叫做什么“要求别人照你的喜好行事”?
: 按照你的逻辑,任何人都不可以在网上就任何事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否则就是“要求
: 别人照你的喜好行事”了。
: 你去学学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 别人批评你就是“要求别人照你的喜好行事”?那你才成为神仙了。
: 你有权利不同意我的观点,那很简单,直接指出我哪里说的不对就好了。
: 你可以质疑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你可以质疑我对少年班重要性的看法。

avatar
j*l
104
你脑子一团浆糊,代入感太强,拿自己的自卑心理去揣摩别人。不管你的思维是南方的
还是北方的,不好好调理下自己的逻辑这辈子你都活不明白

你的观点恰恰是有争议的一种言论。为什么我们不同人种要争取和西方人一样有类似的
思维?这还是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态,是20世纪初逐渐凋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非西方社
会徘徊的幽灵。暗指我们........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观点恰恰是有争议的一种言论。
: 为什么我们不同人种要争取和西方人一样有类似的思维?这还是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态,
: 是20世纪初逐渐凋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非西方社会徘徊的幽灵。
: 暗指我们跟你们虽然不一样,但我们好好努力,也可以达到你们的境界。
: 换句话说,西方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制度成为现代化的标准。
: 这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是彻头彻尾的“欧洲中心论”,已经被批驳好几十年了。
: 往往是来自于前殖民地(或者前半殖民地)的人,更认同这种自我鄙视的理论,在精神
: 上自我殖民。
: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班
: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倘若不是当年以举国之力,兴办少年班,用最好的师资来对他进

avatar
n*l
105
22岁来美,31岁正教授,也不是不可能的啊。林芳华22岁到美国来留学,26岁博士
毕业,29岁芝加哥大学正教授。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真是狡辩,你确定没本质区别?零和非零没有本质区别?
: 尹当然是人才,不过如果不是少年班,他应该是22岁来美国读博士,所以不可能31岁就
: 当上正教授。
: 一看你就是体保生,思维能力不足,我理解。
: 还over?自己辩论不过,自己喊停,你以为是香港警匪片啊?
:
: 别。

avatar
a*e
106
同意的。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其他行业,跟白人外嫁外娶的,比别人占绝对优势是一定的
。要想成功快,外嫁外娶是最好的捷近。
最简单常见的例子,如果跟洋人老公或洋人老婆一同搭飞机住酒店啥的,服务生明显对
你特别客气友好。

【在 s******8 的大作中提到】
: Ethnic背景其实影响很大,多少国人曾经为了身份绿卡不敢跳槽甚至不敢回国,小尹同
: 学早早和白妞结婚拿绿卡,自然是体会不到别人的心酸。

avatar
j*l
107
你好好研究清楚什么是common sense里的举国之力再来和人家辩论,人家说over不一定
是宣布自己胜利,更可能是表达一种不想和逻辑混乱的人讲道理的不屑
BTW,我本来懒得理你但是很同情你,over

你真是狡辩,你确定没本质区别?零和非零没有本质区别?尹当然是人才,不过如果不
是少年班,他应该是22岁来美国读博士,所以不可能31岁就当上正教授。一看你就是体
保生,思维能力不足,........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真是狡辩,你确定没本质区别?零和非零没有本质区别?
: 尹当然是人才,不过如果不是少年班,他应该是22岁来美国读博士,所以不可能31岁就
: 当上正教授。
: 一看你就是体保生,思维能力不足,我理解。
: 还over?自己辩论不过,自己喊停,你以为是香港警匪片啊?
:
: 别。

avatar
w*q
108
所以我觉得芳华更牛啊。

【在 n*******l 的大作中提到】
: 22岁来美,31岁正教授,也不是不可能的啊。林芳华22岁到美国来留学,26岁博士
: 毕业,29岁芝加哥大学正教授。

avatar
c*i
109
誰語無倫次?你根本看不懂我的發言。
但凡是faculty,能說出“你管我是不是 faculty”?你也就是個混混。
人家尹希的朋友已經澄清了,他對八中很有感情,也不是什麼藏獨。
這就夠了。現在就剩你這種跳樑小丑。
你語言貧乏,從頭到尾就會說“某種政治目的”。你連哪種政治目的都說不出來,老子
今天教教你:
你或者說我是民族主義者,
或者是民呷耸浚br />
或者是體制派既得利益者,
或者是自由派公知,
或者是擁毛左派,
談到學術,
或者是古典主義者,
或者是西方自由派主流,
或者是西方新保守派,
或者是後現代,
抑或後殖民,東方主義,解構主義
你也就一個文盲。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把你急得,语无伦次了。 你的中心要点是如何为了某种政治目的在这无理取闹。
: 你管我是不是 faculty, 我在大街上看到混混都要修理一下。

avatar
o*t
110
这是典型的自恨想法, 要向人家证明我们和他们有类似的思维? 人家的思维是歧视华
人而且是骨子里歧视。 一个没有祖国没有民族思想的人在学术上再高我认为也是垃圾
一个。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冲突,很大原因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观念在作
: 怪。关于移民在新国家如何对待本土文化的问题,我认为要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
: 待。不要老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人类最悲惨的发展趋向就是全部人都一个模样,一
: 个声音,一个思想;为了国家机器,都做螺钉。
: 差异是好的。Beyond的歌里都说了,世界好看,就是因为各种颜色都有。我们没有必要
: 刻意去放弃原先的文化或生活习惯(比如我每次在学校吃豆腐乳被人撞见了都要硬逼对
: 方尝一块)。“不同”是好的,但注意,这里说的不同,既包括我们和其他种族的不同
: ,也包括我们和自己同胞内部的差异。
: 但共同点也是好的。尤其是当西方人本来就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华人的时候,如
: 果这时候我们有那么几个同胞能够向他们证明,我们不同人种也可以有类似的思维,

avatar
h*0
111
给你留了面子,你还不知趣。不想因为你,脏了版面,over。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誰語無倫次?你根本看不懂我的發言。
: 但凡是faculty,能說出“你管我是不是 faculty”?你也就是個混混。
: 人家尹希的朋友已經澄清了,他對八中很有感情,也不是什麼藏獨。
: 這就夠了。現在就剩你這種跳樑小丑。
: 你語言貧乏,從頭到尾就會說“某種政治目的”。你連哪種政治目的都說不出來,老子
: 今天教教你:
: 你或者說我是民族主義者,
: 或者是民呷耸浚br />
: 或者是體制派既得利益者,
: 或者是自由派公知,

avatar
n*o
112
才疏学浅,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狗了一下才知道。不过觉得林一直在courant做研究
,并且很是推崇它,所以好像他用职大的教职是做为跟courant讨价还价的counter
offer。另外,内行说一下,为什么林没有拿肥儿子奖?

【在 n*******l 的大作中提到】
: 22岁来美,31岁正教授,也不是不可能的啊。林芳华22岁到美国来留学,26岁博士
: 毕业,29岁芝加哥大学正教授。

avatar
c*i
113
還髒了版面?這是你的版面嗎?先當上faculty再說。估計你也不是博士學歷,最多一
個從來不看書的陪讀碩士或者本科。
很多學理工的人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理兼通。
你屬於什麼都不懂。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给你留了面子,你还不知趣。不想因为你,脏了版面,over。
avatar
r*9
114
他爹妈忘了教育他怎么做人了
avatar
r*9
115
俗话说这就是二逼?

【在 a**3 的大作中提到】
: 尹只是在谈他自己吧,又不是“代表”其他国人。
: 至少他诚实,谈的是自己的心里话,就这一点就挺了不得的。

avatar
w*3
116
尹希应该有不下10个马甲,跑步的时候也经常在跑版灌水掐架,被称为东邪王欢喜,
很佩服他的精力充沛。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尹希在本版出没的可能性极大,不知是哪个马甲.应该也是高妹的粉丝,呵呵.
avatar
r*9
117
re

【在 o******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典型的自恨想法, 要向人家证明我们和他们有类似的思维? 人家的思维是歧视华
: 人而且是骨子里歧视。 一个没有祖国没有民族思想的人在学术上再高我认为也是垃圾
: 一个。

avatar
r*9
118
你这属于装B行为吧?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给你留了面子,你还不知趣。不想因为你,脏了版面,over。
avatar
t*u
119
名字有啥关系?并且可能她是随老公姓的,起个英文名字也没啥,况且Fiona这个英文
名字很中文。

【在 H*H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出了这么多书了, 做自己有那么难么?
: 为啥要用个西文的名字啊 。
: 自己说要有自己的voice,那更应该用中国的名字。
: 前几天看新闻有个老白写了老多的诗集就是没人发表,都悲剧了 。后来改用个中文的
: 笔名,一下子各大杂志都发表,还获奖了 呢。还有个 老白,明明是老白,硬是冒充老
: 黑,晒黑皮肤,头上扎着无数小辫子,从高中到大学不断的用老黑才有的福利。
: both cases aroused heated debates recently. 第二个老白,美其名曰I am black
: at heart。
: 明明是个中国人,非要用个西人的笔名。 这世界都怎么了,
: 我要是你,要是不想用自己真实的名字,也要用个小龙女之类的 中文名字。

avatar
H*y
120
谢谢你,tteou!
不过想澄清一下,老公也是国人。
要我用真名出书是很难的。现在如果在网上搜一下我的真名,首先弹出来的是我学校的
官方网站,比较professional。如果写书也是这个名,首先弹出来的可能就是我的
amazon卖书网站,然后是博客,连买买提的这篇文章可能都给揪出来了。设想一下如果
搜索的人是审grant的reviewer。。。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名字有啥关系?并且可能她是随老公姓的,起个英文名字也没啥,况且Fiona这个英文
: 名字很中文。

avatar
l*g
121
如果reviewer是买买提上你的仰慕者。。。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你,tteou!
: 不过想澄清一下,老公也是国人。
: 要我用真名出书是很难的。现在如果在网上搜一下我的真名,首先弹出来的是我学校的
: 官方网站,比较professional。如果写书也是这个名,首先弹出来的可能就是我的
: amazon卖书网站,然后是博客,连买买提的这篇文章可能都给揪出来了。设想一下如果
: 搜索的人是审grant的reviewer。。。

avatar
t*u
122
很正常,马克吐温用的也不是真名。
要是书有中文版就好了。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你,tteou!
: 不过想澄清一下,老公也是国人。
: 要我用真名出书是很难的。现在如果在网上搜一下我的真名,首先弹出来的是我学校的
: 官方网站,比较professional。如果写书也是这个名,首先弹出来的可能就是我的
: amazon卖书网站,然后是博客,连买买提的这篇文章可能都给揪出来了。设想一下如果
: 搜索的人是审grant的reviewer。。。

avatar
m*n
123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
他的回答是有问题, 但不是你说的这个问题.
他只针对自己的ethnic background做了回答.
这个回答, 很正常.
就好象一黑人, 被问到: 你今天的成就与黑人身份有没有关系?
他要说: zero, 我既没有因为是黑人被歧视过, 也没有因为是黑人被
照顾过. 说的意思显然不能理解成他忽视他的黑人家庭对他的贡献.
尹希回答中的问题在于, 他没有针对提问中的educational background做回答而已.
他为什么没有回答这部分, 我不知道.
但你不能因为提问者问了, 那么他说的zero就一定是针对
那个的回答. 事实上, 不是.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观点恰恰是有争议的一种言论。
: 为什么我们不同人种要争取和西方人一样有类似的思维?这还是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态,
: 是20世纪初逐渐凋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非西方社会徘徊的幽灵。
: 暗指我们跟你们虽然不一样,但我们好好努力,也可以达到你们的境界。
: 换句话说,西方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制度成为现代化的标准。
: 这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是彻头彻尾的“欧洲中心论”,已经被批驳好几十年了。
: 往往是来自于前殖民地(或者前半殖民地)的人,更认同这种自我鄙视的理论,在精神
: 上自我殖民。
: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班
: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倘若不是当年以举国之力,兴办少年班,用最好的师资来对他进

avatar
r*9
124
哦, 这样解释也算可以。 可是本版一些急吼吼帮助洗地的怎么付他们劳务费啊 哈哈哈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
: 班
: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
: 他的回答是有问题, 但不是你说的这个问题.
: 他只针对自己的ethnic background做了回答.
: 这个回答, 很正常.
: 就好象一黑人, 被问到: 你今天的成就与黑人身份有没有关系?
: 他要说: zero, 我既没有因为是黑人被歧视过, 也没有因为是黑人被
: 照顾过. 说的意思显然不能理解成他忽视他的黑人家庭对他的贡献.
: 尹希回答中的问题在于, 他没有针对提问中的educational background做回答而已.

avatar
a*8
125
同感,我感觉他更像是说华人的身份没有阻碍他的职业发展,并没有代表他否定他过往
的经历。的确有的时候我们容易jump to conclusion,回头想想,其实有的事情有不同
的解释。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
: 班
: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
: 他的回答是有问题, 但不是你说的这个问题.
: 他只针对自己的ethnic background做了回答.
: 这个回答, 很正常.
: 就好象一黑人, 被问到: 你今天的成就与黑人身份有没有关系?
: 他要说: zero, 我既没有因为是黑人被歧视过, 也没有因为是黑人被
: 照顾过. 说的意思显然不能理解成他忽视他的黑人家庭对他的贡献.
: 尹希回答中的问题在于, 他没有针对提问中的educational background做回答而已.

avatar
o*n
126
我也在吹毛求疵一把,是equality不是equity吧?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M*o
127
equity
noun eq·ui·ty \ e-kw -tē\
avatar
o*n
128
多谢,学习了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equity
: noun eq·ui·ty \ e-kw -tē\

avatar
c*a
129
下次教育别人的时候先把中英文夹杂的习惯给改了吧。

【在 H*H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出了这么多书了, 做自己有那么难么?
: 为啥要用个西文的名字啊 。
: 自己说要有自己的voice,那更应该用中国的名字。
: 前几天看新闻有个老白写了老多的诗集就是没人发表,都悲剧了 。后来改用个中文的
: 笔名,一下子各大杂志都发表,还获奖了 呢。还有个 老白,明明是老白,硬是冒充老
: 黑,晒黑皮肤,头上扎着无数小辫子,从高中到大学不断的用老黑才有的福利。
: both cases aroused heated debates recently. 第二个老白,美其名曰I am black
: at heart。
: 明明是个中国人,非要用个西人的笔名。 这世界都怎么了,
: 我要是你,要是不想用自己真实的名字,也要用个小龙女之类的 中文名字。

avatar
c*a
130
“倘若不是当年以举国之力,兴办少年班,用最好的师资来对他进行数理教育的话,他
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成就。”
“再有,西方教育学理论是否定少年班的实践的,这可是他认同的西方文明的结论。一
将功成万骨枯,多少中国孩子在那种违反人性的教学中成为牺牲品?”
--所以Xi Yin究竟是这依靠举国之力才办起来的少年班的得益者还是受害者啊?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观点恰恰是有争议的一种言论。
: 为什么我们不同人种要争取和西方人一样有类似的思维?这还是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态,
: 是20世纪初逐渐凋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非西方社会徘徊的幽灵。
: 暗指我们跟你们虽然不一样,但我们好好努力,也可以达到你们的境界。
: 换句话说,西方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制度成为现代化的标准。
: 这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是彻头彻尾的“欧洲中心论”,已经被批驳好几十年了。
: 往往是来自于前殖民地(或者前半殖民地)的人,更认同这种自我鄙视的理论,在精神
: 上自我殖民。
: 尹教授的回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能够在31岁成为哈佛正教授,跟在中国受到少年班
: 的精英培训密不可分。倘若不是当年以举国之力,兴办少年班,用最好的师资来对他进

avatar
d*e
131
我是不是教授有什么关系吗?哈佛教授我见得多了。
这货亲口对我说过,中国不是他的祖国。他对中国非常仇恨,仅仅因为他老爹以前被整
过。
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但是一伙老中来捧他就太可笑了。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 faculty吗? 这个版设置支部书记位置了吗?
avatar
h*0
132
你确信你没认错人? 那个货和你说的,他老爹才多大, 怎么能被整过?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不是教授有什么关系吗?哈佛教授我见得多了。
: 这货亲口对我说过,中国不是他的祖国。他对中国非常仇恨,仅仅因为他老爹以前被整
: 过。
: 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但是一伙老中来捧他就太可笑了。

avatar
a*e
133
国家认同感因人而异,也没啥好讨论的。但是如果如你所说到了仇恨的地步,就很怕了。
心里充满仇恨的人,对其本人,对社会,对世界都不是好事,十分危险可怕。
一般盲目崇拜偶像的,多属于社会经历不多的吧。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不是教授有什么关系吗?哈佛教授我见得多了。
: 这货亲口对我说过,中国不是他的祖国。他对中国非常仇恨,仅仅因为他老爹以前被整
: 过。
: 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但是一伙老中来捧他就太可笑了。

avatar
c*i
134
很简单,他是受益者,但是更多人因此而受害。
很多人最后被培养成情商不足,心理不够成熟、只会做题的数理匠人。他们的一生谁负
责?
此外,这种早教式运动和奥赛一样在神州大地掀起了课后补习等类似的风潮,最终也没
有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所以现在国家已经不作了。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倘若不是当年以举国之力,兴办少年班,用最好的师资来对他进行数理教育的话,他
: 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成就。”
: “再有,西方教育学理论是否定少年班的实践的,这可是他认同的西方文明的结论。一
: 将功成万骨枯,多少中国孩子在那种违反人性的教学中成为牺牲品?”
: --所以Xi Yin究竟是这依靠举国之力才办起来的少年班的得益者还是受害者啊?

avatar
c*i
135
一个31岁的华裔成为哈佛的正教授对他和他的家庭都是很好的消息。
但是对于这里追星、捧场、兴奋、激动的一群人,我只有三个字:
然并卵
你们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比不上尹教授,你们也比不上采访他的这位华裔教授。
avatar
M*o
136
嗯,他们的一生尹希负责。举国之力祸害了一帮人,你丫居然是唯一受益者,快来谢罪。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很简单,他是受益者,但是更多人因此而受害。
: 很多人最后被培养成情商不足,心理不够成熟、只会做题的数理匠人。他们的一生谁负
: 责?
: 此外,这种早教式运动和奥赛一样在神州大地掀起了课后补习等类似的风潮,最终也没
: 有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所以现在国家已经不作了。

avatar
M*o
137
好像就你最激动,好像人家尹教授掘了你祖坟一般。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31岁的华裔成为哈佛的正教授对他和他的家庭都是很好的消息。
: 但是对于这里追星、捧场、兴奋、激动的一群人,我只有三个字:
: 然并卵
: 你们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比不上尹教授,你们也比不上采访他的这位华裔教授。

avatar
c*i
138
你一个老将就别上蹿下跳了。
一般买买提的公式为:
老将=公知=左逼
左逼的特点就是反华
另外,你激动得好像尹教授就是你祖宗一样。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就你最激动,好像人家尹教授掘了你祖坟一般。
avatar
M*o
139
我才不反华,我只反傻逼。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一个老将就别上蹿下跳了。
: 一般买买提的公式为:
: 老将=公知=左逼
: 左逼的特点就是反华
: 另外,你激动得好像尹教授就是你祖宗一样。

avatar
c*i
140
那反华的是不是傻逼?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才不反华,我只反傻逼。
avatar
s*d
141
你这两段不矛盾吗?前面说世界要有差异,后面又要去努力证明自己和别人相似。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冲突,很大原因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观念在作
: 怪。关于移民在新国家如何对待本土文化的问题,我认为要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
: 待。不要老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人类最悲惨的发展趋向就是全部人都一个模样,一
: 个声音,一个思想;为了国家机器,都做螺钉。
: 差异是好的。Beyond的歌里都说了,世界好看,就是因为各种颜色都有。我们没有必要
: 刻意去放弃原先的文化或生活习惯(比如我每次在学校吃豆腐乳被人撞见了都要硬逼对
: 方尝一块)。“不同”是好的,但注意,这里说的不同,既包括我们和其他种族的不同
: ,也包括我们和自己同胞内部的差异。
: 但共同点也是好的。尤其是当西方人本来就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华人的时候,如
: 果这时候我们有那么几个同胞能够向他们证明,我们不同人种也可以有类似的思维,

avatar
v*y
142
赞青年才俊教授!
赞美女加才女!

the
sent
Physic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rview with Dr. Xi Yin
:
: --- By Fiona Rawsontile, Sept 2015
: This interview was inspired by an earlier interview of Dr. Yin I saw on the
: Internet,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we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normally
: writes for entertainment to understand a physicist. To “provoke” a
: scientist, we need another scientist. So I volunteered (to myself) and sent
: an invitation to Dr. Yin, who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Professor in Physics
: at Har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3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 share with you his experience and wisdom.

avatar
a*a
143
如果真是被整了,那不承认是祖国完全能理解,你“仅仅”这两个字说得太轻松了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不是教授有什么关系吗?哈佛教授我见得多了。
: 这货亲口对我说过,中国不是他的祖国。他对中国非常仇恨,仅仅因为他老爹以前被整
: 过。
: 当然这是他的自由,但是一伙老中来捧他就太可笑了。

avatar
c*a
144
既然早教问题这么多,那为啥Xi Yin会收益?怎么不说如果他当年没上这少年班说不定
现在都拿诺贝尔奖了呢。
而且为啥偏偏Xi Yin收益而其他人就是受害?同样一个班还有差别待遇?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很简单,他是受益者,但是更多人因此而受害。
: 很多人最后被培养成情商不足,心理不够成熟、只会做题的数理匠人。他们的一生谁负
: 责?
: 此外,这种早教式运动和奥赛一样在神州大地掀起了课后补习等类似的风潮,最终也没
: 有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所以现在国家已经不作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