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用APPLE][是90年我进高一以后,高一上学期和下学期在区青少年科技站学了两门编程科。 科技站的机房条件比学校好多了,一个人一台APPLE, 周末以及不上课的时候都是开放时间, 那个时候几乎每天下午,周末都去用电脑。 高一升高二暑假期间科技站的教研组长郭老师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和他一起做一个课题,是关于中学几何光学的教育辅助软件。 他问了我学校的一些情况,正巧他认识我的班主任(物理老师,高级职称),就请她做学科顾问,我又拉了个partner,这样我们4个人就开始做这个项目了。当时唯一的参考软件是余志健的生物教学软件(呵呵,谁还记得?)项目的要求是在apple上面开发,必须用中文,图文并茂 。我们设计了一些动画的内容。为了追求动画的视觉效果, 我把apple ][ 里两个frame buffer都用了,做到前台显示,后台准备,互相切换。 有一次我听说PC上有“菜单选择”这东西,其实没见过,只是在资料上看个描述,我就和同伴商量能不能把菜单的概念加到我们的软件里。我们两个高二学生,技术还是停留在直接写frame buffer的年代,怎么在菜单去掉以后恢复背景里的内容,还是让我们苦思冥想了好久。
因为是教育辅助软件,我们做了“教学内容演示”和“习题”两部分。 习题部分,题库里大约有40道题,随机出10道题,有选择题也有填充题。 为了方便同学计算,我还特意加了一个计算器功能,解题过程中只要按一个键计算器就出现在屏幕右下方, 按ESC计算器就消失了。
整个高中二年级一大半时间花在这个项目上,因为有班主任参加,所以我很方便的就免去了一些“无用”的课程。 做完以后送华师大审查了一段时间,然后发了3000元,我们4人分,我拿了600回家。 印象里面,91年的时候大学副教授月工资120左右,我能拿600,还是挺得意的。:)
这个项目以后,整个高中大学我就没有很认真地用过电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每个学期每人10小时上机时间,(我没有在计算机系,所以计算机课不算是重点), 我也就进机房玩玩而已。 到了美国上的第一堂课,就要用NeXT, 那个时候才真正的去了解the man behind APPLE..
今天从箱底找出当年的3张古董照片,是我那个600元项目的唯一保留下来的资料。拿出来晒晒太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