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Pogoplug Pro当NAS速度是可以上20M的
avatar
s*n
2
联系了一个第三方的贷款公司,
rate比wells fargo低0.5%左右,并且可能可以不做FHA
这样就不需要MI
很犹豫要不要take这个loan,每个月差不少钱呢
从来没贷款买过大件,不知道这样华人办的第三方贷款组织安全不?
感谢各位
avatar
f*s
3
之前用无线传输,一直是3-5m,稳定3m。昨天买的USB3.0的盒子和Gigabyte switch到
了,都接上后传文件20m-18m,稳定18m多。很满意了~~用30买了2个pogoplug+pogoplug
premium software。
avatar
p*e
4
因人而异。

【在 u*****e 的大作中提到】
: 几岁开始比较好
avatar
p*a
5
why not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联系了一个第三方的贷款公司,
: rate比wells fargo低0.5%左右,并且可能可以不做FHA
: 这样就不需要MI
: 很犹豫要不要take这个loan,每个月差不少钱呢
: 从来没贷款买过大件,不知道这样华人办的第三方贷款组织安全不?
: 感谢各位

avatar
a9
6
不错啊。我的pogoplug pro用sata口也才10M。

pogoplug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之前用无线传输,一直是3-5m,稳定3m。昨天买的USB3.0的盒子和Gigabyte switch到
: 了,都接上后传文件20m-18m,稳定18m多。很满意了~~用30买了2个pogoplug+pogoplug
: premium software。

avatar
s*n
7
基本上,看你的目的了,3~4岁正规俱乐部就有体验性的玩足球了,5~6岁开始正规动作
了,7~8岁开始学配合,9岁以上是战术了,再往上就是竞技性足球,那就是俱乐部挑人
了。所以如果真有长远打算,家长小孩都有热情兴趣的话,得扎扎实实的学,
如果只是想玩玩TEAM SPORTS,娱乐性质的玩,啥时候都可以开始,啥时候都可以结束
avatar
a*e
8
读还是写?
$30买俩?一个$15?

pogoplug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之前用无线传输,一直是3-5m,稳定3m。昨天买的USB3.0的盒子和Gigabyte switch到
: 了,都接上后传文件20m-18m,稳定18m多。很满意了~~用30买了2个pogoplug+pogoplug
: premium software。

avatar
m*k
9
K开始比较合适。我觉得。
1年级也不晚。

【在 u*****e 的大作中提到】
: 几岁开始比较好
avatar
a*e
10
还有这个3.0在这有意义么?

pogoplug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之前用无线传输,一直是3-5m,稳定3m。昨天买的USB3.0的盒子和Gigabyte switch到
: 了,都接上后传文件20m-18m,稳定18m多。很满意了~~用30买了2个pogoplug+pogoplug
: premium software。

avatar
G*i
11
这个到最后估计都是业余爱好
长大真正想吃足球这碗饭的太难太难......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基本上,看你的目的了,3~4岁正规俱乐部就有体验性的玩足球了,5~6岁开始正规动作
: 了,7~8岁开始学配合,9岁以上是战术了,再往上就是竞技性足球,那就是俱乐部挑人
: 了。所以如果真有长远打算,家长小孩都有热情兴趣的话,得扎扎实实的学,
: 如果只是想玩玩TEAM SPORTS,娱乐性质的玩,啥时候都可以开始,啥时候都可以结束

avatar
a*s
12
考个比内存大一倍以上的文件试试,我在archlinux下面明显到不了20啊,峰值也就17
,8。难道是3.0牛B?
avatar
m*k
13
什么运动到后来,受伤都是个问题啊。

【在 G******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到最后估计都是业余爱好
: 长大真正想吃足球这碗饭的太难太难......

avatar
f*s
14
我内存128m,swapfile用的1g,拷贝的文件是4g,速度20m+峰值,稳定18m+。
USB3.0可能还是有点意义把。我在电脑上测试,同意是接USB2.0的口,同样的硬盘,用
USB3.0的盒子,拷贝文件速度30m+,用老盒子才15M。
avatar
P*s
15
同学们,醒醒吧,先看看自家娃的基因有没有可能将来走到“被受伤”。。。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运动到后来,受伤都是个问题啊。
avatar
f*s
16
测的是写。读忘记测试了。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读还是写?
: $30买俩?一个$15?
:
: pogoplug

avatar
m*k
17
哦。我主要是替别人小孩担心中。。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同学们,醒醒吧,先看看自家娃的基因有没有可能将来走到“被受伤”。。。
avatar
T*t
18
pogoplug pro的usb是2.0啊,怎么弄成3.0?

pogoplug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之前用无线传输,一直是3-5m,稳定3m。昨天买的USB3.0的盒子和Gigabyte switch到
: 了,都接上后传文件20m-18m,稳定18m多。很满意了~~用30买了2个pogoplug+pogoplug
: premium software。

avatar
G*i
19
踢足球无论基因无论水平都有可能"被受伤"...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同学们,醒醒吧,先看看自家娃的基因有没有可能将来走到“被受伤”。。。
avatar
T*t
20
怎么用pogoplug pro的sata口?
拆开?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啊。我的pogoplug pro用sata口也才10M。
:
: pogoplug

avatar
m*k
21
低年级的相对还好。

【在 G******i 的大作中提到】
: 踢足球无论基因无论水平都有可能"被受伤"...
avatar
m*d
22
肯定要开壳了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用pogoplug pro的sata口?
: 拆开?

avatar
G*i
23

咱不是都在为娃儿将来考虑..
呵呵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低年级的相对还好。
avatar
t*g
24
最近加工了一个
先把壳子后面切个口,打两个洞
http://ppl.ug/pjVQBMsdryQ/
然后把买外置硬盘带的sata-esata线,挡板拆下来,装上去
http://ppl.ug/CWfqNUczXFI/
然后注意盖板上的肋要切一截,否则盖子合不上,当然,如果sata线是直角插口的就没
问题
http://ppl.ug/sCYTYG2YYwA/
最后装回去
就成了带esata口的pogoplug了
http://ppl.ug/Ahn_WV5Hv0E/
要注意用sata的话,硬盘要在pogoplug上电之前上电,接好。pogoplug启动以后再热插
认不出来。
然后用他们自己的软件,在windows下对拷,硬盘NTFS系统,写能接近20MB/s,提升不
明显。读能接近40MB/s,比较明显。
有人说hack了装samba速度更快,不过我没试。
要注意用sata的话,硬盘要在pogoplug上电之前上电,接好。pogoplug启动以后再热插
认不出来。
然后用他们自己的软件,在windows下对拷,硬盘NTFS系统,写能接近20MB/s,提升不
明显。读能接近40MB/s,比较明显。
有人说hack了装samba速度更快,不过我没试。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用pogoplug pro的sata口?
: 拆开?

avatar
P*s
25
我,看出来了,
mark就是替你这样的人的娃担心。。。

【在 G******i 的大作中提到】
: 嗯
: 咱不是都在为娃儿将来考虑..
: 呵呵

avatar
t*d
26
神座dockstar加gigabit switch,超大文件传输稳定在27MB/s
avatar
G*i
27
惭愧惭愧
主要是俺有切肤之痛
自个儿水平不咋地
却经常"被受伤"...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出来了,
: mark就是替你这样的人的娃担心。。。

avatar
j*n
28
Goflex home with Arch Linux, read/write both around 30~35MB/s.
avatar
a*n
29
我家娃在最业余的足球比赛上打打酱油, 就被对方球员踢过来的球打到眼睛上, 捂了
半天的冰袋子。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同学们,醒醒吧,先看看自家娃的基因有没有可能将来走到“被受伤”。。。
avatar
F*k
30
对神座来说瓶颈是usb2.0。虽然usb2.0理论速度是480Mbps,但实际传输速度也就20MB/
s(=160Mbps)。你用的USB2.0盒子是什么牌子的?居然能达到27MB/s,很强啊

【在 t**d 的大作中提到】
: 神座dockstar加gigabit switch,超大文件传输稳定在27MB/s
avatar
n*y
31
这个我请问一下儿,怎么找得地方踢球?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娃在最业余的足球比赛上打打酱油, 就被对方球员踢过来的球打到眼睛上, 捂了
: 半天的冰袋子。

avatar
q*n
32
usb2.0 25MB/s很常见啊

20MB/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对神座来说瓶颈是usb2.0。虽然usb2.0理论速度是480Mbps,但实际传输速度也就20MB/
: s(=160Mbps)。你用的USB2.0盒子是什么牌子的?居然能达到27MB/s,很强啊

avatar
m*k
33
找附近家长问。一般都有league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请问一下儿,怎么找得地方踢球?
avatar
c*l
34
是不是对于USB2.0而言,Flash闪盘要比用硬盘盒外接的机械硬盘要快一些?
avatar
n*y
35
我们家附近打棒球得看见好几个场子了,踢足球的还没看见。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找附近家长问。一般都有league
avatar
a*e
36
read or write?

【在 t**d 的大作中提到】
: 神座dockstar加gigabit switch,超大文件传输稳定在27MB/s
avatar
a*n
37
我们是上足球课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请问一下儿,怎么找得地方踢球?
avatar
x*z
38
这怎么张嘴就来啊,我老5/6年前的USB 2.0 WD External,稳定50MB/s stream,
另外一个2.5"盒子,也能到30MB/s,不知道您老这20MB/s怎么来的。

20MB/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对神座来说瓶颈是usb2.0。虽然usb2.0理论速度是480Mbps,但实际传输速度也就20MB/
: s(=160Mbps)。你用的USB2.0盒子是什么牌子的?居然能达到27MB/s,很强啊

avatar
n*y
39
哪里找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是上足球课
avatar
q*n
40
50MB/s~~神仙啊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怎么张嘴就来啊,我老5/6年前的USB 2.0 WD External,稳定50MB/s stream,
: 另外一个2.5"盒子,也能到30MB/s,不知道您老这20MB/s怎么来的。
:
: 20MB/

avatar
r*f
41
肯定有的,找到了就准备掏钱吧。。。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家附近打棒球得看见好几个场子了,踢足球的还没看见。
avatar
l*l
42

二代神坐表示毫无鸭梨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50MB/s~~神仙啊
avatar
b*3
43
老公当年就是足球爱好者, 最严重的受伤到动手术, 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 后来膝盖也
不行了. 只好不踢了. 现在想带儿子踢, 主要是锻炼身体, 培养team work. 我们打算
今年夏天, 儿子三岁半开始.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运动到后来,受伤都是个问题啊。
avatar
q*n
44
27.89MB/s为啥看着50MB/s的没有压力?
注意人家是用usb2.0达到的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二代神坐表示毫无鸭梨

avatar
r*o
45
我们上的是给18-36month的小朋友开的班,大人跟着一起玩,就为了冬天给娃找个放开
了跑的地方。找这种班,google soccer+地名就可以。
avatar
F*k
46
你确定张嘴就来的不是你自己?50MB/s,已经接近理论速度了,俺在任何review里都没
见过那么快的USB 2.0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怎么张嘴就来啊,我老5/6年前的USB 2.0 WD External,稳定50MB/s stream,
: 另外一个2.5"盒子,也能到30MB/s,不知道您老这20MB/s怎么来的。
:
: 20MB/

avatar
a*n
47
朋友推荐的, 不过自己也能Google出来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哪里找的?
avatar
l*l
48

估计把b弄成B了:p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确定张嘴就来的不是你自己?50MB/s,已经接近理论速度了,俺在任何review里都没
: 见过那么快的USB 2.0

avatar
M*t
49
能跑了就可以。
当然早晚最后都是打酱油踢着玩。记着足球买最小号的.

【在 u*****e 的大作中提到】
: 几岁开始比较好
avatar
a*e
50
你确定能到50MB/s?
加上overhead,这个已经超过USB2.0 480Mbps的带宽了
USB2.0是个分时协议,导致带宽利用率很低,关键是握手通信也占一个时段
结果就是能用来给一个device下数据的,也就是一半的样子
USB2.0的存储,如果没有数据压缩,很难超过30MB/s
多数情况不如1394 400Mbps,这个大概能到35MB/s
要50MB/s 一个东西得映射成俩,然后拼接,还没见过这么干的USB drive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怎么张嘴就来啊,我老5/6年前的USB 2.0 WD External,稳定50MB/s stream,
: 另外一个2.5"盒子,也能到30MB/s,不知道您老这20MB/s怎么来的。
:
: 20MB/

avatar
l*r
51
2岁开始带他在院子里踢着玩,3岁参加过短期的初级班,5岁半开始在中文学校学足球
,都是for fun。
avatar
a*e
52
这个是做得很好的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usb2.0 25MB/s很常见啊
:
: 20MB/

avatar
a*8
53
AYSA
一般5岁以后比较好。

【在 u*****e 的大作中提到】
: 几岁开始比较好
avatar
a*e
54
你去看看usb的协议就会知道30MB/s左右就是理论极限了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确定张嘴就来的不是你自己?50MB/s,已经接近理论速度了,俺在任何review里都没
: 见过那么快的USB 2.0

avatar
A*k
55
顶锅盖问一句,从小踢足球会不会罗圈腿?
avatar
a*e
56
这个net这么差?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把b弄成B了:p

avatar
Z*e
57
谁能贴个神座在amazon的链接,我好盯着有没有便宜的
avatar
q*n
59
电脑这头用usb3.0的口就算是2.0的盘也能冲一下35MB/s的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去看看usb的协议就会知道30MB/s左右就是理论极限了
avatar
a*e
60
俺也发现了,只要有一边是3.0就能快一些
听好奇什么原理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电脑这头用usb3.0的口就算是2.0的盘也能冲一下35MB/s的
avatar
t*d
61
重新测试了一下dockstar在gigabit switch下的传输速度。dockstar带两个usb2.0硬盘,一个是seagate flex go 2.5寸盘,另一个是WD 3.5寸绿盘。win7下通过千兆网copy大型文件:
从2.5寸盘copy到win7笔记本,速度25-27.5MB/s,稳定在26.7MB/s
从3.5寸盘copy到win7笔记本,速度26-28.6MB/s,稳定在27MB/s
从win7笔记本copy到2.5寸盘,速度11-12.1MB/s,稳定在11.5MB/s
从win7笔记本copy到3.5寸盘,速度14-15.5MB/s,稳定在15MB/s
写比读慢可能是硬盘本身的限制,目前还没单独测试USB盘直接连win7电脑下的读写能力。
avatar
a*r
62
你这个写的速度有点惨

盘,一个是seagate flex go 2.5寸盘,另一个是WD 3.5寸绿盘。win7下通过千兆网
copy大型文件:
能力。

【在 t**d 的大作中提到】
: 重新测试了一下dockstar在gigabit switch下的传输速度。dockstar带两个usb2.0硬盘,一个是seagate flex go 2.5寸盘,另一个是WD 3.5寸绿盘。win7下通过千兆网copy大型文件:
: 从2.5寸盘copy到win7笔记本,速度25-27.5MB/s,稳定在26.7MB/s
: 从3.5寸盘copy到win7笔记本,速度26-28.6MB/s,稳定在27MB/s
: 从win7笔记本copy到2.5寸盘,速度11-12.1MB/s,稳定在11.5MB/s
: 从win7笔记本copy到3.5寸盘,速度14-15.5MB/s,稳定在15MB/s
: 写比读慢可能是硬盘本身的限制,目前还没单独测试USB盘直接连win7电脑下的读写能力。

avatar
t*d
63
有可能是硬盘本身的写速度不行吧,当然跟dockstar的处理能力也有些关系。不过这个
写的速度基本可以接受了,毕竟nas的大型文件主要是音像内容,读的时候多。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写的速度有点惨
:
: 盘,一个是seagate flex go 2.5寸盘,另一个是WD 3.5寸绿盘。win7下通过千兆网
: copy大型文件:
: 能力。

avatar
a*e
64
这个速度跟俺看到的一样
不是硬盘的问题,同样的硬盘挂到PC esata能上到近80MB/s

【在 t**d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可能是硬盘本身的写速度不行吧,当然跟dockstar的处理能力也有些关系。不过这个
: 写的速度基本可以接受了,毕竟nas的大型文件主要是音像内容,读的时候多。

avatar
a*r
65
有可能是samba的问题,我这写可以到27MB

【在 t**d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可能是硬盘本身的写速度不行吧,当然跟dockstar的处理能力也有些关系。不过这个
: 写的速度基本可以接受了,毕竟nas的大型文件主要是音像内容,读的时候多。

avatar
l*l
66

samba确实很坑跌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可能是samba的问题,我这写可以到27MB
avatar
x*z
67
ft,偶老不常看review,不过偶老原来工作就是负责benchmarking,performance
optimization,跟vendor compete world records之类的。现在工作角色变了,但是
还是有10~30%的分量。这个盘子现在已经快满了,不是做benchmarking的料了,随便
测了测(无优化),另外这个记错了一点,不是WD,是Maxtor Onetouch
[email protected]:# df -i /dev/sde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sde 110655152 521408 110133744 1% /media/bar
[email protected]:# df -h /dev/sde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e 466G 440G 27G 95% /media/bar
[email protected]:# dd if=/dev/zero of=test bs=1M count=2048
2048+0 records in
2048+0 records out
2147483648 bytes (2.1 GB) copied, 56.016 s, 38.3 MB/s
Children see throughput for 1 initial writers = 37342.39 KB/sec
Parent sees throughput for 1 initial writers = 33482.41 KB/sec
Min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37342.39 KB/sec
Max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37342.39 KB/sec
Avg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37342.39 KB/sec
Min xfer = 2097152.00 KB
Children see throughput for 1 rewriters = 37282.32 KB/sec
Parent sees throughput for 1 rewriters = 33442.55 KB/sec
Min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37282.32 KB/sec
Max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37282.32 KB/sec
Avg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37282.32 KB/sec
Min xfer = 2097152.00 KB
Children see throughput for 1 readers = 56897.39 KB/sec
Parent sees throughput for 1 readers = 56892.66 KB/sec
Min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56897.39 KB/sec
Max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56897.39 KB/sec
Avg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56897.39 KB/sec
Min xfer = 2097152.00 KB
Children see throughput for 1 re-readers = 59412.10 KB/sec
Parent sees throughput for 1 re-readers = 59406.73 KB/sec
Min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59412.10 KB/sec
Max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59412.10 KB/sec
Avg throughput per process = 59412.10 KB/sec
Min xfer = 2097152.00 KB
Bus 001 Device 007: ID 0d49:7310 Maxtor
Device Descriptor:
bLength 18
bDescriptorType 1
bcdUSB 2.00
bDeviceClass 0 (Defined at Interface level)
bDeviceSubClass 0
bDeviceProtocol 0
bMaxPacketSize0 64
idVendor 0x0d49 Maxtor
idProduct 0x7310
bcdDevice 1.22
iManufacturer 1 Maxtor
iProduct 2 OneTouch
iSerial 3 xxxxxxxx
bNumConfigurations 1
Configuration Descriptor:
bLength 9
bDescriptorType 2
wTotalLength 32
bNumInterfaces 1
bConfigurationValue 1
iConfiguration 0
bmAttributes 0xc0
Self Powered
MaxPower 2mA
Interface Descriptor:
bLength 9
bDescriptorType 4
bInterfaceNumber 0
bAlternateSetting 0
bNumEndpoints 2
bInterfaceClass 8 Mass Storage
bInterfaceSubClass 6 SCSI
bInterfaceProtocol 80 Bulk (Zip)
iInterface 0
Endpoint Descriptor:
bLength 7
bDescriptorType 5
bEndpointAddress 0x81 EP 1 IN
bmAttributes 2
Transfer Type Bulk
Synch Type None
Usage Type Data
wMaxPacketSize 0x0200 1x 512 bytes
bInterval 0
Endpoint Descriptor:
bLength 7
bDescriptorType 5
bEndpointAddress 0x02 EP 2 OUT
bmAttributes 2
Transfer Type Bulk
Synch Type None
Usage Type Data
wMaxPacketSize 0x0200 1x 512 bytes
bInterval 0
Device Qualifier (for other device speed):
bLength 10
bDescriptorType 6
bcdUSB 2.00
bDeviceClass 0 (Defined at Interface level)
bDeviceSubClass 0
bDeviceProtocol 0
bMaxPacketSize0 64
bNumConfigurations 1
Device Status: 0x0001
Self Powered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确定张嘴就来的不是你自己?50MB/s,已经接近理论速度了,俺在任何review里都没
: 见过那么快的USB 2.0

avatar
x*z
68
lol, ignorance is bliss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 samba确实很坑跌

avatar
x*z
69
嘿嘿,我老还真没看过usb 2.0协议,只不过时不时负责些底层优化啥的,
前两年把一vendor做出来的东西性能从~20MB/s优化到~200MB/s(NAS),该
vendor自己做不到,我们很不幸的买了他们的东西,回来了才知道性能如此
之操蛋。前两天又把一积年老网络设备从17MB/s throughput优化到970MB/s。
不要跟我说啥设备该有啥性能,我老从来不信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评测,
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测过才算数。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确定能到50MB/s?
: 加上overhead,这个已经超过USB2.0 480Mbps的带宽了
: USB2.0是个分时协议,导致带宽利用率很低,关键是握手通信也占一个时段
: 结果就是能用来给一个device下数据的,也就是一半的样子
: USB2.0的存储,如果没有数据压缩,很难超过30MB/s
: 多数情况不如1394 400Mbps,这个大概能到35MB/s
: 要50MB/s 一个东西得映射成俩,然后拼接,还没见过这么干的USB drive

avatar
a*e
70
有意思,随便goog一下
tomshardware, Onetouch各代产品,最快的USB T-put就29MB/s
能到50+MB/s和30+MB/s都是1394 a/b的
很好奇你这个50MB/s怎么做到的
做storage应该用的bulk,这东西极限也就是50MB/s的样子
可是这个USB没法独占,还要握手,数据方向也是分开的,
一个方向好像就能搞到一半microframe的样子
这样的话就剩25MB上下了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ft,偶老不常看review,不过偶老原来工作就是负责benchmarking,performance
: optimization,跟vendor compete world records之类的。现在工作角色变了,但是
: 还是有10~30%的分量。这个盘子现在已经快满了,不是做benchmarking的料了,随便
: 测了测(无优化),另外这个记错了一点,不是WD,是Maxtor Onetouch
: [email protected]:# df -i /dev/sde
: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 /dev/sde 110655152 521408 110133744 1% /media/bar
: [email protected]:# df -h /dev/sde
: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 /dev/sde 466G 440G 27G 95% /media/bar

avatar
a*e
71
你老这个NAS是什么network? 200MB/s都1.6Gps了
俩网线?还是10G网?
不过您老就谦虚了,做底层哪能不管协议?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嘿嘿,我老还真没看过usb 2.0协议,只不过时不时负责些底层优化啥的,
: 前两年把一vendor做出来的东西性能从~20MB/s优化到~200MB/s(NAS),该
: vendor自己做不到,我们很不幸的买了他们的东西,回来了才知道性能如此
: 之操蛋。前两天又把一积年老网络设备从17MB/s throughput优化到970MB/s。
: 不要跟我说啥设备该有啥性能,我老从来不信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评测,
: 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测过才算数。

avatar
t*t
72
我来围观一下.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老这个NAS是什么network? 200MB/s都1.6Gps了
: 俩网线?还是10G网?
: 不过您老就谦虚了,做底层哪能不管协议?

avatar
t*t
73
我做PHY的, 不管协议的飘过~~~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老这个NAS是什么network? 200MB/s都1.6Gps了
: 俩网线?还是10G网?
: 不过您老就谦虚了,做底层哪能不管协议?

avatar
a*e
74
您这个也太底了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做PHY的, 不管协议的飘过~~~
avatar
l*l
75

天上飞着的牛咋来的啊。。。lol
给大家秀一个你的50MB的usb吧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lol, ignorance is bliss
avatar
x*z
76
前面不是贴了么?假装没看见?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上飞着的牛咋来的啊。。。lol
: 给大家秀一个你的50MB的usb吧

avatar
x*z
77
呵呵,不是做usb的,当然不管它的协议啊:)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老这个NAS是什么network? 200MB/s都1.6Gps了
: 俩网线?还是10G网?
: 不过您老就谦虚了,做底层哪能不管协议?

avatar
x*z
78
给个link?不过如果他们那个测试也是用的windows,然后fat32/ntfs
之流,或者像这里的同学一样用samba/ftp随便整整,就说这就是usb 2.0
的性能,那就不用了,呵呵。
另外USB这个东西确实是跟盒子关系很大这点无庸置疑,我也就见过
手上这个maxtor能到这个量级,另外一个2.5"的盒子只有~30MB/s的
throughput(手上只有这两),别的一堆usb key能到15MB/s就顶天
了,好几个只有2~3MB/s,同一个usb口。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意思,随便goog一下
: tomshardware, Onetouch各代产品,最快的USB T-put就29MB/s
: 能到50+MB/s和30+MB/s都是1394 a/b的
: 很好奇你这个50MB/s怎么做到的
: 做storage应该用的bulk,这东西极限也就是50MB/s的样子
: 可是这个USB没法独占,还要握手,数据方向也是分开的,
: 一个方向好像就能搞到一半microframe的样子
: 这样的话就剩25MB上下了

avatar
a*e
79
这协议不知道怎么设置pipe, endpoint, bulk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俺就是好奇你老大怎么克服那些个握手通讯的overhead的?
USB一秒钟8000个时段,一个握手就能吃掉一个时段,host还没事查USB上面其他设备
时段的利用率也不能到100%,再加上些失败重传,您老这个90%效率太惊人了
device来说如果buffer不够深,buffer清空不够快就会更糟
USB3.0的设备可能buffer强劲些?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给个link?不过如果他们那个测试也是用的windows,然后fat32/ntfs
: 之流,或者像这里的同学一样用samba/ftp随便整整,就说这就是usb 2.0
: 的性能,那就不用了,呵呵。
: 另外USB这个东西确实是跟盒子关系很大这点无庸置疑,我也就见过
: 手上这个maxtor能到这个量级,另外一个2.5"的盒子只有~30MB/s的
: throughput(手上只有这两),别的一堆usb key能到15MB/s就顶天
: 了,好几个只有2~3MB/s,同一个usb口。

avatar
l*l
80

唬人啊。我们说的是nas的速度,你这个是在usb drive上建个2g的test file,还是从/
dev/zero搞。。。。。。
上一个从你这个usb drive传这个test文件到别的机器的benchmark吧。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不是贴了么?假装没看见?
avatar
t*t
81
填0是不是合适, 的确可以讨论, 我也有这个疑问.
但是前面大家怀疑的是USB的速度不能超过30MB/s, 只测USB我认为没什么问题.

从/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唬人啊。我们说的是nas的速度,你这个是在usb drive上建个2g的test file,还是从/
: dev/zero搞。。。。。。
: 上一个从你这个usb drive传这个test文件到别的机器的benchmark吧。

avatar
x*z
82
填0是最基本的常识,因为这样可以把CPU/mem的影响降到最低,做micro benchmark一条
基本原则就是要把所有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只benchmark你要的component。
你说对了,我回答的就是前面说usb 2.0速度如何如何的。至于这个pogo的速度,这个根
本没有统一的benchmark标准,真要做的话这应该是两个micro benchmark:usb +
network。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填0是不是合适, 的确可以讨论, 我也有这个疑问.
: 但是前面大家怀疑的是USB的速度不能超过30MB/s, 只测USB我认为没什么问题.
:
: 从/

avatar
a*e
83
这个不会降低校验负担和出错概率么?
这样就不是什么实际结果了

一条
个根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填0是最基本的常识,因为这样可以把CPU/mem的影响降到最低,做micro benchmark一条
: 基本原则就是要把所有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只benchmark你要的component。
: 你说对了,我回答的就是前面说usb 2.0速度如何如何的。至于这个pogo的速度,这个根
: 本没有统一的benchmark标准,真要做的话这应该是两个micro benchmark:usb +
: network。

avatar
k*0
84
差不多, USB还是慢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速度跟俺看到的一样
: 不是硬盘的问题,同样的硬盘挂到PC esata能上到近80MB/s

avatar
l*l
85

一条
个根
这种benchmark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根本就没必要测,跟直接写up to 480 Mbit/s没有
任何区别。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填0是最基本的常识,因为这样可以把CPU/mem的影响降到最低,做micro benchmark一条
: 基本原则就是要把所有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只benchmark你要的component。
: 你说对了,我回答的就是前面说usb 2.0速度如何如何的。至于这个pogo的速度,这个根
: 本没有统一的benchmark标准,真要做的话这应该是两个micro benchmark:usb +
: network。

avatar
t*t
86
不会
USB是串行信号, 虽然你传的是全0, 物理层一定会有scrambler, 或者line code.
否则没法恢复时钟.
至于校验, 唯一有可能节省的是dd, 但是dd本来就不作校验
我怀疑的是built-in的压缩算法, 虽然我觉得其实也很少见.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不会降低校验负担和出错概率么?
: 这样就不是什么实际结果了
:
: 一条
: 个根

avatar
t*t
87
不是在说USB的速度么?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条
: 个根
: 这种benchmark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根本就没必要测,跟直接写up to 480 Mbit/s没有
: 任何区别。

avatar
a*e
88
USB能在一个microframe里同时完成上传和下传么?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
: USB是串行信号, 虽然你传的是全0, 物理层一定会有scrambler, 或者line code.
: 否则没法恢复时钟.
: 至于校验, 唯一有可能节省的是dd, 但是dd本来就不作校验
: 我怀疑的是built-in的压缩算法, 虽然我觉得其实也很少见.

avatar
x*z
89
这跟usb没有半点关系,纯粹是storage benchmarking的基本常识,
目的是降低os jitter和cpu usage。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不会降低校验负担和出错概率么?
: 这样就不是什么实际结果了
:
: 一条
: 个根

avatar
x*z
90
呵呵,还是有明白人的。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在说USB的速度么?
avatar
t*t
91
USB3可以full duplex, USB2以下是half duplex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USB能在一个microframe里同时完成上传和下传么?
avatar
q*n
92
当然是说usb往硬盘上扔有意义的文件的速度了。。。谁关心填0有多快啊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在说USB的速度么?
avatar
t*t
93
正常情况下是没区别的.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是说usb往硬盘上扔有意义的文件的速度了。。。谁关心填0有多快啊
avatar
q*n
94
那给个例子传个avi能上40MB/s的usb2.0呗...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常情况下是没区别的.
avatar
x*z
95
:-),还是有点区别的,不过我老人家已经没有兴趣再跟他们
纠缠下去了,我从开始一直就说的是针对那些左引经右据点
说USB 2.0 throughput只有20MB/s的说的。协议标准跟实际
使用标准是两码事儿,给你一巨坑爹的cpu,文件传输速度到
2MB/s我都不奇怪,但是要拍胸脯说这就是usb 2.0的performance
那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常情况下是没区别的.
avatar
q*n
96
敢情你stream的都是0啊。。。。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怎么张嘴就来啊,我老5/6年前的USB 2.0 WD External,稳定50MB/s stream,
: 另外一个2.5"盒子,也能到30MB/s,不知道您老这20MB/s怎么来的。
:
: 20MB/

avatar
F*k
97
别顾左右言它了!俺说的20MB/s应该是大部分USB2.0的实际速度。而你说的50MB/s,估
计只出现在你的所谓的优化测试里。俺看你不是没有兴趣再纠缠下去了,而是不敢再纠
缠下去了。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有点区别的,不过我老人家已经没有兴趣再跟他们
: 纠缠下去了,我从开始一直就说的是针对那些左引经右据点
: 说USB 2.0 throughput只有20MB/s的说的。协议标准跟实际
: 使用标准是两码事儿,给你一巨坑爹的cpu,文件传输速度到
: 2MB/s我都不奇怪,但是要拍胸脯说这就是usb 2.0的performance
: 那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avatar
t*t
98
同情xsz, 说话真费劲.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别顾左右言它了!俺说的20MB/s应该是大部分USB2.0的实际速度。而你说的50MB/s,估
: 计只出现在你的所谓的优化测试里。俺看你不是没有兴趣再纠缠下去了,而是不敢再纠
: 缠下去了。

avatar
q*n
99
说话费劲还不赶紧举个例子啊。。。
上个图什么的不就结了,光同情有啥用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情xsz, 说话真费劲.
avatar
l*l
100

终于知道为啥我那啥都不懂的师姐也能当摩托若拉的senior performance QA engineer
了。。。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还是有明白人的。
avatar
l*l
101

看清楚啊,人家说的是usb box传文件的速度,你说的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有点区别的,不过我老人家已经没有兴趣再跟他们
: 纠缠下去了,我从开始一直就说的是针对那些左引经右据点
: 说USB 2.0 throughput只有20MB/s的说的。协议标准跟实际
: 使用标准是两码事儿,给你一巨坑爹的cpu,文件传输速度到
: 2MB/s我都不奇怪,但是要拍胸脯说这就是usb 2.0的performance
: 那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avatar
a*e
102
既然使用USB,又是storage
USB的校验和出错重传当然应该考虑
硬盘在这里不是问题,现在是个硬盘顺序读写都是80MB/s级别
按照USB2.0的文档,明白写着bulk模式理论带宽53248000byte/sec
这是假设一个microframe能完成13个bulk transactions
只要接收端buffer够深够快,忽略握手,就能到这速度
但是如果考虑应答,每个bulk一次,就只能9个transactions
也就是36864000bytes/sec
这个没考虑host的其他任务,USB一般不能独占
所以看起来您老的测试压根不管校验?
就是裸写,裸读buffer,还独占?

【在 x*z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跟usb没有半点关系,纯粹是storage benchmarking的基本常识,
: 目的是降低os jitter和cpu usage。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