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路由器时不时断线# Hardware - 计算机硬件
f*2
1
行菩萨道者,林林总总,或为帝王、或为大臣、或为儒者、或为武将、或为名商巨贾、
或为贩夫走卒,平日各谋其业、各行其道,而于尘世中广行布施济度、救人疾苦,虽示
有妻妾奴仆,实则已断诸欲、清净持身、平等视众,闲暇则禅定观照、游身法界。
一、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和在家信众的护持。佛陀得道行化不久,度了许多人出
家,同时又有许多受了佛陀感化而皈依佛教的在家信众。在这些信众里面,包括有国王
、大臣、长者、居士、商贩、工人、农夫、乞丐等各阶层的人物。其中能自己虔诚奉行
佛法,又能本着佛陀精神去做社会慈善事业的,真不知有多少。现在举几个模范人物来
说:
(1)、博施济贫的须达多长者
须达多是佛世时代印度的一个大富长者,他的财产、商业、贷款,遍于恒河的两岸。自
从见佛起信而皈依了佛教,就用金砖布地构筑祗园来供佛及弟子行道说法。又能本佛教
的布施精神,去救济一切鳏寡孤独的平民,因此被人称为“给孤独长者”。
杂阿含经说他是“家有钱财,悉与佛弟子共”。他自己也说:“自今以后,门不安守,
亦不拒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行路乏粮者”。
(2)、助扬佛化的频婆娑罗国王
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和佛颇有缘分,当佛初经他的首都——王舍城的时候,那时
佛还是悉达多太子,正在出家,看到王舍城平原,风景优美,就在那里过着托钵的生活
。当时频婆娑罗王见到他的相貌庄严,仪表堂堂,愿把国家分一半给他,要他做王。佛
答复他:“我为烦恼箭所伤,愿求寂灭膏药涂;纵使能得到天帝宫,竟犹不贪况王位?
”王知无法挽留,就求他将来成道先来度他。别了十年,佛成正觉,度了三迦叶归化之
后,想起这件事,就带领三迦叶等千多徒众,到王舍城外的灵鹫山说法行化。
这时频婆娑罗王就率领了许多臣民去见佛请法,皈依了佛教。并在迦兰陀竹林,为佛建
筑一间竹林精舍,请佛和弟子们同住,专做研究佛法的教育工作。这间精舍计分十六大
院,每院六十房。更设有五百个楼阁,七十二所讲堂,规模的宏大,可以想见。当时佛
很高兴,曾对王说:“布施是去除贪欲,忍辱是压制瞋恚,作善是远离愚痴。这三者是
进入涅槃之门的路径”。
王受了佛这种言教的启示和感召,所以能不惜牺牲种种财物,来助扬佛化,为一般的众
生谋福利。
(3)、舍己救群的摩诃男
摩诃男是净饭王的二弟甘露饭王的大儿子,是佛的族弟。净饭王死后,是他摄理迦毗罗
卫国的国政。他也是一个诚信佛法的忠实弟子。在《增一阿含经等见品》中说,当时琉
璃王举兵攻伐释迦族,大肆屠杀,他不忍同族都被残害,就在宫中的后花园池边,对琉
璃王说:“我现在请求你履行施行一个方便,在我跳没池水中没有浮上来之前,你暂时
停止屠杀释迦族人,让他们尽量逃走,待我浮上来,你便随意杀戮吧”。
琉璃王以为跳入池水中再浮起来,那不过很短的时间,任释迦族人逃也逃不了多少,就
答应了他的要求。谁知他投入水中,宫中的释迦族人几乎逃光,他还未浮上来。后来知
他在跳水自杀时,自己用发系在水底的树根上,使身体不致浮起来。这事大大地感动了
琉璃王,才停止残酷的大屠杀,救出了许多释迦族人的生命。
(4)、忠诚护法的波斯匿王
波斯匿是桥萨罗国的大王。他对须达多长者能以金砖布地,买了他的太子祇的花园去,
建筑精舍供佛讲学,曾经表示很惊异:佛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居然能使人民如此的感
动和崇敬,不惜视金如土,来买花园供他住宿?
后来他很诚恳他去见到佛。知道佛很年轻,不过是三十几岁的人,又表示惊异。当时佛
就开示他说:
“很多人都蔑视年轻的人,终以为年老的人才值得敬重,这种观念是不对的,须知世间
有四事是不可轻视的:一是王子虽小、不可轻视,因他已具国王的身份;二是龙子虽小
,不可轻视,因它必有龙王的大力;三是星火虽小,不可轻视,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是沙弥虽小,不可轻视,因精进用功,便可证道。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须要向真
理低头,当着一个觉悟的圣者面前,要舍去我慢,不可轻视恶口,自招罪业”。
波斯匿王本是一个个性很强、固执习气的人,经过佛多次的开导,就折服了他的傲慢,
也至诚地皈依了佛教,深信因果,广做善事,爱护人民,一改他从前那种专制政治、苛
捐重税的作风了。
(5)、劳作养亲的难提波罗
在家皈依佛教的人,能守护戒法,过着正命的生活,同时又能依照佛的教诫去孝养父母
,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而难提波罗,正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人。
他曾受过五戒和八戒,遵守不蓄金银财宝的戒条;但他的家庭是很贫苦的,还有一对盲
目的父母,要靠他养活,所以他不能出家。他是一个极穷苦的人,靠什么来维持生活,
奉养双亲呢?据《中阿含频婆陵书经》说:他不做农工,做农工多少伤害生命;他不经
商,经商以小利侵欺他人,也不免要从中剥削;他也不畜牧,畜牧是间接的杀业;那么
,他做什么呢?他是专门靠收拾剩土残灰,用作陶器来维持生活。为了要守戒,要养亲
,他采取工业的手艺,过着在家佛徒的正命生活。
二、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像摩河波阇提、莲花色尼、耶输陀罗、末利夫人、妙龄童女,以及《华严经》中的休舍
优婆夷、慈行童女、婆须蜜多、自在主妇,《法华经》里的龙女八岁成佛,《维摩经》
里的天女散花说法,都是学佛有所成就,或证悟圣果,教化度生的著名女性。
现在举几个获得成就的学佛妇女,作为现代女性学佛的楷模。
(1)、发愿摄众的胜鬘夫人
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和皇后末利夫人,自从在祗园皈依佛教之后,常常想起他俩那最钟
爱的、已嫁给阿踰国王的聪慧利根的女儿——胜鬘夫人,于是就写信派人送给她,力赞
佛陀的无量功德和智慧。胜鬘看到这信,急于见佛,就在宫里至诚祈祷,感得佛陀出现
,为她说法,并为她授记:“如果你能不断地修学,将来还可成为普光如来”。她听法
后,深为感动,就自动地在佛前发了十个大愿,要尽未来际,以正法摄受众生:
一愿自己对于所受的戒法,永远不起毁犯的心;
二愿对于一切长辈,永远不起轻慢的心;
三愿对于一切众生,永远不起瞋恚的心;
四愿对于他人的福乐、美貌、智慧,以及一切资生事物,永远不生妒忌的心;
五愿永远把自己的所有和所知,都能布施他人,没有吝啬;
六愿永远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有财物,都为了要成就贫苦的人民;
七愿永远为诸众生行“四摄法”,无爱染心,摄受众生;
八愿见到孤独、幽系、疾病的众生,永远要为她们设法脱离苦难;
九愿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事情,永远要维护正义,主持公道,应折伏的就折伏他,应摄
受的就摄受他;
十愿从今天起,直到成道,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佛陀印许了她的心愿,又以神力加被她,使她说了一部大乘的圣典,那就是著名的《胜
鬘夫人狮子吼一乘大方广经》,阐明了一乘真常的胜义。
(2)、乐善好施的毗舍怯母
萨罗国的舍卫城中,有一个信佛的家庭主妇,名叫毗舍怯母,一天她到祗园去拜佛,又
请佛和弟子到她家里来受供养。她因深知出家比丘生活的清苦和不便,就在佛前要求允
许她实行发心要做的八个愿望:
一要向比丘们布施雨衣,因她的婢女曾见比丘们在室内没有雨衣穿,裸露身体;
二要供养初入僧园的比丘,因他们还不知道到什么地方托钵,才有人供养;
三要布施旅行比丘的食物和旅费,因他们没有这些,要去托乞,阻迟了出外旅行的时
间;
四要布施生病比丘的汤药,因有病没有医药,不易很快地痊愈;
五要供养生病比丘的汤药,因没有适当的食物,以后会影响他们身体的健康;
六要供养看护病人的比丘,因看护的比丘忙着自己去乞食,就顾不到病人;
七供养稀饭给比丘们吃,因佛说粥有十利,可以调心,增长健康;
八要布施比丘尼们的浴衣,因见她们在恒河水边裸体入浴,和一些不正当的女人混在一
起,大家就会对她们失去敬意。”
当时佛答应了她这八个愿求,但问她要这样发心,究竟为什么利益?
她说:“不为什么利益;但希望将来有些比丘涅槃,能够听到佛说他们已证阿罗汉果,
而这些阿罗汉是曾经受过我供养的,我心里就欢喜了。”大家听了她的话,都很感动,
认为她的施舍,纯出于一片至诚,供养三宝,没有什么附带的条件;不像有许多人,做
了一些好事,都是心里另有企图的。而她的乐善好施,全是推己及人的爱护,慈悲心和
同情心的天然流露。
(3)、转迷为悟的摩登伽女
印度有一个首陀罗族的贱女,名叫摩登伽,与阿难很有缘分,苦苦地追逐阿难,很想和
他结成夫妇;但阿难道力尚坚,颇有戒心,弄得她不得所欲。后来她要求她的母亲用“
婆毗迦罗先梵天咒”的力量迷惑了阿难,把他诱引入室,淫躬抚摸,几毁戒体,后被佛
陀设法救出。
佛叮嘱摩登伽女,若要和阿难结婚,先要学阿难剃发出家,学到像阿难那样的道心,才
可以和阿难结婚。摩登伽女一心要和阿难结婚,只要目的能达到,什么都可以照做。结
果她遵循佛的意旨,削发出家,佛陀教她修道之法,渐渐心地清净,欲念消除,才知道
爱情的妄想是愚痴可耻的行为。她从糊涂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努力修证圣果,佛印许她
的功夫已在阿难之上。
摩登伽女这时已离欲无染,拔除了爱情的种子,不会再生爱苗,即使叫阿难去和她结婚
,她也不需结婚了。
当时印度社会阶级甚严,佛度这个贱族的贱女出家,曾受到僧团、社会,以及国王波斯
匿等的非难,认为要损害教团的名誉。佛很婉转地对他们说:
“我是海洋,你们是百川,百川汇入海洋,同成咸味的海水;你们大家一入佛海,也就
一律平等,更无贫富贵贱可分了”。
当时他们对这些话,还不能完全无疑和同意,到了摩登伽女证入圣果的消息传出,大家
始信佛法平等。确有事实可以证明,一切世袭顽固的旧观念,也就不攻自破了。
(4)、佛化家庭的耶舍父母
耶舍为俱梨迦长者的儿子,是一个翩翩浊世的佳公子。一天见自己所爱的舞女和乐师调
戏玩耍,闷闷不乐,跑到佛处叫苦。
佛告以“人生原是苦空无常的,世上无不散的筵席,也无不变的爱情”。他领悟过来,
就出家学道。他的父亲俱梨迦不知他的下落,以为他已自杀,后来知道他还健在,且经
佛的开导,已出家修道,也就非常欢喜。经过佛陀的几次开示,俱梨迦也自愿皈依佛教
,做个在家正信的佛弟子,所以他就成了佛教有“优婆塞”(男居士)众的第一人。
俱梨迦长者在第二天,就恳请佛和六百个弟子,到他的家里应供说法。他的夫人听了也
生起信仰,皈依佛陀,做个在家修行的清信女,过着佛化家庭的生活。她的皈依,也成
了佛教有“优婆夷”(女居士)众的第一人;继续她皈依的,后来还有耶舍的青年朋友
五十多人。这一群的男女青年,受了佛陀的熏陶和感化,不但过起家庭佛化的自利生活
,同时也遵循佛的指示,到各处过着最早布教的利人生活了。
--国际佛学网:http://www.buddhistweb.org/index.php/fjzx/5503-%E5%9C%A8%E5%AE%B6%E5%AD%A6%E4%BD%9B%E7%9A%84%E6%A8%A1%E8%8C%83%E4%BA%BA%E7%89%A9
avatar
b*z
2
如果两台设备同时上网,没有问题。
一旦4台设备同时上网,时不时会断线。所有设备都连不上网。
路由器试过microsoft mn700, linksys wrt54g v5 (ddwrt micro), trendnet 452brp
都有类似的问题。
是不是因为内存太小?一般家用的路由器适合几台设备同时上网?
另外是不是有可能一旦有设备适用ppstream之类的p2p就会短?
谢谢~
avatar
P*S
3
为啥没有维摩诘大士呢?
avatar
j*a
4
"一旦有设备用ppstream之类的p2p就会卡"这差不多是真的

452brp

【在 b******z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两台设备同时上网,没有问题。
: 一旦4台设备同时上网,时不时会断线。所有设备都连不上网。
: 路由器试过microsoft mn700, linksys wrt54g v5 (ddwrt micro), trendnet 452brp
: 都有类似的问题。
: 是不是因为内存太小?一般家用的路由器适合几台设备同时上网?
: 另外是不是有可能一旦有设备适用ppstream之类的p2p就会短?
: 谢谢~

avatar
f*2
5
您可以找维摩诘大士的事迹加上让大家学习。顶礼维摩诘大士!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没有维摩诘大士呢?
avatar
a*e
6
入户就那么点带宽
卡有什么奇怪的
p2p就更是了,本来家用宽带一般上传带宽更小,1/4?
p2p可能把上传都堵了
但是内网路由一般没事,
家里经常开俩ppstream + local HDTV stream x2也没什么事
唯一卡的时候是放NAS上的rmvb,这个烂格式

452brp

【在 b******z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两台设备同时上网,没有问题。
: 一旦4台设备同时上网,时不时会断线。所有设备都连不上网。
: 路由器试过microsoft mn700, linksys wrt54g v5 (ddwrt micro), trendnet 452brp
: 都有类似的问题。
: 是不是因为内存太小?一般家用的路由器适合几台设备同时上网?
: 另外是不是有可能一旦有设备适用ppstream之类的p2p就会短?
: 谢谢~

avatar
P*S
7
我觉得自己作学生更合适。

【在 f****2 的大作中提到】
: 您可以找维摩诘大士的事迹加上让大家学习。顶礼维摩诘大士!
avatar
A*l
8
To solve the rmvb problem, download codec for rmvb, and use the codec with
Windows Media player.
I can't remember the name of the codec (maybe "real alternative"?). If you
are really interested in this option, I can go home and check what's
installed on my machine.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入户就那么点带宽
: 卡有什么奇怪的
: p2p就更是了,本来家用宽带一般上传带宽更小,1/4?
: p2p可能把上传都堵了
: 但是内网路由一般没事,
: 家里经常开俩ppstream + local HDTV stream x2也没什么事
: 唯一卡的时候是放NAS上的rmvb,这个烂格式
:
: 452brp

avatar
f*2
9
您过谦了。末学才是初学,请多指教!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自己作学生更合适。
avatar
b*z
10
我没说清楚 是断网不是卡
看了router的状态 wan没有问题
估计需要一个性能更好的路由器 请问你用的是什么路由?
n16感觉有点贵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入户就那么点带宽
: 卡有什么奇怪的
: p2p就更是了,本来家用宽带一般上传带宽更小,1/4?
: p2p可能把上传都堵了
: 但是内网路由一般没事,
: 家里经常开俩ppstream + local HDTV stream x2也没什么事
: 唯一卡的时候是放NAS上的rmvb,这个烂格式
:
: 452brp

avatar
f*2
11
阿弥陀佛!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学佛?

今天借此题目,简单讲一下佛教的基本道理。
(一)什么是佛
作为一名佛教徒,对于佛陀的伟大,佛陀的智慧、大悲、救度众生的能力,都是必须要
知道的。如果不了知佛陀的不共特点,反将其与外道、名人、天神、仙人等相提并论,
那说明你还不认识佛陀的本来面目。因此,身为一个佛弟子,首先务必要了解自己所皈
依的对境——佛陀。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佛陀这一伟大人物,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关于他的出世年代
,藏地、汉地乃至全世界的智者,所持的观点各有不同。仅仅在藏地,格鲁派的克珠杰
、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宁玛派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及其他教派的诸位大德,由于所根
据的历算不一样,故推出来的结果有很大差别。而从世界范围来讲,小乘各派与大乘佛
教之间,对此也有极大的争议。
鉴于此,1950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斯里兰卡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决定:佛陀
的出世年代虽说法各异,但为了证明这段历史,也为了便于大多数众生接受,统一规定
佛陀降生于公元前623年,圆寂于公元前543年,并以此为标准制定了佛历。按照这个来
推算,今年(2010年)是佛历2554年。
在过去那段时间里,佛陀尽管曾以人的形象出现于世,但他并不单单是印度王子这么简
单,在往昔的无量劫中,他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万行的行
迹无法衡量,这一点,看过《释迦牟尼佛广传》的人都很清楚。不过,今天我们暂且不
提这些,只是看一下在这个世间上,佛陀是如何示现的?
在汉地,据史料记载:佛陀于周昭王24年降生,周穆王53年入灭。而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则是在六百多年后的汉明帝时期。佛教既然如此殊胜,为什么这么晚才传到中国呢?
公元67年,摄摩腾和竺法兰驮经书来到洛阳,汉明帝在为他们建造白马寺后,也问了同
样一个问题。摄摩腾尊者回答说:“其实在佛法传入中国之前,佛陀早已派遣三位菩萨
先来中国,结合此方众生的根基意乐作善巧度化,为将来佛法正式传播、弘扬尊定了基
础。这三位大菩萨就是:迦叶菩萨化现的老子,儒童菩萨化现的孔子,光净菩萨化现的
颜回。[1]”
此外,永明延寿大师在《万善同归集》中也引用教证说[2]:佛陀曾派两位圣者前往汉
土行化,一是迦叶菩萨化现的老子,一是儒童菩萨化现的孔子。这样看来,佛法尚未传
入中国前,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应该是源于佛陀的加持。
那么,佛教的这些时间,在藏地又是如何对应的呢?大家都知道,藏地最初的国王是天
赤七王,虽然关于天赤七王的年代,历来说法不尽相同,但根据可靠的《藏族通史·吉
祥宝瓶》描述,这一时代始于公元前825年,结束于公元前545年,正好包括了佛陀降生
至涅槃的时间。
不过也有史料说:“释迦牟尼佛出世时,藏地是一片汪洋大海,佛经中授记:这个海慢
慢干涸后,红面人类才会在此繁衍生息。所以,佛陀降生时,藏地还没有人类。”但是
对照历史来看,这种说法恐怕有一定的密意。因为藏地苯教的创始人辛饶米沃且,有说
与佛陀同时代出世,也有说早于佛陀一千年出世,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表明佛陀在世时
,藏地已经有了人类。
当然,对于这些历史,我们不是考古学家,故没必要去刨根究底。之所以给大家介绍这
些,也是因为作为佛教徒,这些基本常识应该要明白。不然,一旦有人问起:“释迦牟
尼佛在藏地是什么王朝出现的?汉地是什么王朝出现的?”好多人一问三不知,只能硬
着头皮说:“反正就是来过人间……”具体时间却说不清楚,这是值得惭愧的。
佛陀在印度的迦毗罗卫国降生后,按照《宝性论》的观点[3],在共同所化众生面前,
主要示现了十二相:一、降天;二、入胎;三、诞生;四、长大精通工巧学;五、持王
位,喜享妃眷;六、出家;七、六年苦行;八、入于金刚座;九、降伏魔众;十、大彻
大悟;十一、转大法轮;十二、示现涅槃。这样的佛陀,是众生真正的导师。
那么,“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它在梵语中发音是“布达”,汉语译作“佛陀”,藏语
称为“桑杰”,是正觉者之义。所谓正觉者,“正”是纠正一切罪障,“觉”是觉悟一
切智慧。其中,觉又有自觉、觉他两层含义,“自觉”是自身已彻底通达宇宙万物的真
相;“觉他”则是依靠这种智慧宣说佛法,令无量无边的众生脱离苦海。
因此,在这个世间上,唯有佛陀,才能从根本上拔除所有众生的痛苦。这并非因为我们
是佛教徒,就拼命赞叹自己的本师,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是开
放的,众生选择信仰是自由的,不像个别宗教那样通过武力等迫人入教。甚至佛教中还
规定:“无信心者勿说法。”对没有信心的人,都不能给他宣说佛法,只有具缘者才可
以度化。
在一切人天中,佛陀是唯一的导师。《华严经》云:“唯除等正觉,最胜尊导师,一切
天人中,无可归依者。”所以,要想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唯一应皈依释迦牟尼佛,
只有这样,无始以来的罪业、痛苦、烦恼才能一一遣除。所以,我们有幸值遇佛法、皈
依佛陀,确实福报相当殊胜。
关于佛陀是否存在,曾经也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某国王故意刁难一位比丘:“你跟
佛陀又不是同一时代,也没有见过佛陀,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呢?”
比丘反问道:“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
国王答言:“我父亲传给我的。”
“您父亲的王位是谁传给他?”
“是我的祖父。”
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是否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位开国君主?”
国王回答:“当然相信!”
“您见过他吗?”
“没有见过。”
“没有见过怎能相信呢?”
“我们的开国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这些都有历史记载。所以,虽然我没见过
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
比丘微笑着说:“同样,我相信佛陀确有其人,也是因为佛教中有佛、法、僧,有经、
律、论等《大藏经》,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历史事迹,所以佛陀绝不是虚构的人物,
这个道理与你们有开国君主是相同的。”
国王听了以后,心服口服。
现在世间也有很多人,由于以前“文革”的影响,根本不相信佛陀存在。我们作为佛教
徒,为了遣除人们的这种怀疑,一定要多看相关的历史资料,和佛陀所宣说的可靠经典
,以了知佛陀在众生面前如何示现。
实际上,佛陀来人间也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你去朝拜印度圣地,就会见到佛陀降生的蓝
毗尼花园,六年苦行的尼连禅河,证悟成佛的金刚座之菩提树,弘扬显宗教法的鹿野苑
、灵鹫山、广严城等,宣讲密宗《时轮金刚》的南方米积塔,示现涅槃的拘尸那伽之双
娑罗树……这些遗迹至今仍保留着。由此足以证明,在2500多年前,伟大的佛陀曾来到
这个人间,为无量众生转了三转法轮,开示了密宗的不共教言,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文
字典籍。就拿藏文《大藏经》来说,现在虽有各个不同版本[4],但公认的有103函。而
在汉地,佛陀的教言也都完整无损地留存于世。面对这些事实,假如你还不承认佛陀的
存在,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二)什么是佛法
1、不学佛的过失
如果我们没有学佛,来世间只是追求权力、地位、财产、感情、家庭,人生几十年很快
就过了。假如人死如灯灭那还好,但关键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心识还要随业力在轮
回中不断流转,这一点依靠教证、理证完全可以成立。既然来世是无疑存在的,大家若
对它的苦乐不加关心,就实在太愚痴了。《诸法集要经》中云:“愚人无正智,如盲处
黑暗。”愚痴的人没有正确的智慧,就像盲人处于黑暗中一样,根本不懂取舍因果。以
至于大多数人造了太多不善业,死后只有堕入恶趣,感受难忍的痛苦。诚如《四百论》
所言:“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大般泥洹经》亦云
:“愚夫邪见,向恶趣门。”
其实,佛法所讲的宇宙人生之真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我们“离苦、得乐”。快乐分
暂时和究竟两种,暂时的快乐只是有吃有穿、身体健康、心里舒服,而究竟的快乐,才
能断除轮回的一切痛苦。人们要想获得这种快乐,就要明了“苦、集、灭、道”四谛—
—认识痛苦,寻找苦因,以道谛断除苦因,现前灭谛智慧。它涵摄了佛法的所有教义,
只有通过这样修行,才能遣除轮回的各种黑暗。
因此,我们首先要懂得,若没有学习佛法,就不会有真实的快乐。《华严经》也说:“
世界若无佛,及众贤圣人,彼诸群生类,无有一切乐。”
2、学佛的利益
那么,学了佛又有什么好处呢?并不像世间人所认为的,只是为了治病、算命、打卦、
搞些仪式。要知道,佛法的根本教义,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一点
特别重要,每个人务必要清楚。
在唐朝,大文豪白居易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十分失望:大名鼎鼎的鸟窠禅师,怎么会如此平常,毫无玄妙高超之处?于
是不悦地说:“这是三岁小孩也知道的道理。”
禅师说:“三岁小孩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可见,“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这句话,谁都会说,但每个人若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
能真正做到?大多数人可能都非常惭愧。所以,学佛不能只停在口头上,而一定要落到
实处。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生有缘能遇到佛法,确实是十分幸运的。佛教的不共殊胜之
处,并不是我们赞叹自己,而是古往今来无数智者共同认可的,也是世界许多宗教一致
承认的。尤其是前不久我在课堂上也讲过,2009年7月,国际联合宗教会在日内瓦召开
了会议,200名宗教领袖通过投票表决,一致认为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并授
予了“最佳宗教世界奖”。对于这一结果,穆斯林、天主教、犹太教的代表都纷纷表示
:佛教得此殊荣并不稀奇,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中,从未以佛教名义发生过任何一场战争
,而佛教全是以慈悲为怀的理念,帮助天下一切众生。当时参会的佛教代表,虽然只占
极少数,但得票数与呼声却是最高的。
既然佛教如此殊胜,关于它的未来发展,我们也应该有所考虑。现在有些人认为,佛陀
的教法就够学了,世间的学说和知识不必去了解;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佛教的原始教理
不太重要,应该将佛教人间化。其实这都是堕入一种极端。对于佛教的未来,我们应在
完整具足佛教见修行果等理论和实修的同时,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将二者
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佛教得到更好的弘扬。
其实,佛教的了不起,不是我们夸夸其谈,的确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座的道
友也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没遇到佛教,现在可能会有许多痛苦,而正是有了佛法的引导
,你生理、心理、生活上的暂时痛苦才得以解除,并依靠这一因缘,最终在生死苦海中
才有出头之日。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白学佛的重要性。学佛所能带给我们的,除了快乐
,没有别的。在茫茫无边的轮回中,它是唯一的解脱津梁,故智者理应选择佛法。《别
译杂阿含经》云:“唯有入佛法……是则归依处。”
尤其是现如今,天灾人祸频频出现,世间灾难此起彼伏,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虽不排斥
其他宗教的作用,但佛教的精神是最管用的。我今天听到一则消息,说是印度一架飞机
降落时冲出跑道,至少造成160人死亡。还有前几天的玉树地震,死了好几千人,汶川
地震也死了五万五千多人,海地地震死了二三十万人(另说是五十万人),印尼海啸死
了近三十万人……这些人都与我们骨肉相连,然而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他们的生命瞬间
就会失去。这些无常的道理,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取舍因果,否则
,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将来的痛苦还会越来越多。
总而言之,今天讲了两个问题:认识佛陀和认识佛法。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希望
大家对此有所了解!
[1] 《佛祖统纪》云:“清净法行经云:月光菩萨彼称颜回(别引法行经本称光净菩萨
),光净菩萨彼称孔子(别本称儒童菩萨),迦叶菩萨彼称老子(别本云:迦叶应生震
旦示号老子,设无外之教以治国,假神仙之术以治身)。此止观辅行二处之证也。又据
藏本冡墓因缘经云:阎浮界内有振旦国,我遣三圣在中,化导人民慈哀礼义具足(本文
)。是知此土圣贤前后施化,皆我佛之所使,然而昧者不足以知,览此二经可不增信善
哉。”《佛祖统纪》,宋志磐(号大石)撰,天台一家之正史,收于《大正藏》第四十
九册。
[2] 《万善同归集》云:“起世界经云:佛言,我遣二圣往震旦行化,一者老子,是迦
叶菩萨;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萨。明知自古及今,但有利益于人间者,皆是密化菩萨。”
[3] 《宝性论》云:“天界出生圣白幢,从于兜率天宫降,入于母胎及降生,善巧通达
工巧处,王妃眷属中嬉乐,出家修习诸苦行,往诣菩提道场中,降伏一切诸魔军,圆满
菩提转法轮,趋入大般涅槃界。”
[4] 德格印经院是103函;《大藏经》对勘局是108函。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相对其他教派学佛的人较少?
如今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除了不丹、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信奉佛教外,大多数
都不信仰佛教。2008 年的一本书里说,现在全世界有六十六亿多人,五十多亿人有宗
教信仰,占总人口的85%。其中基督徒最多,约二十二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3;穆斯
林约十三亿人,占总人口的1/5;佛教有三亿多人。从这些数据来看,学佛的人并不是
很多。当然,这只不过是统计的人数,若加上没有统计的佛教徒,肯定远远不止这个数
字。比如现在有很多公务员,每天都在学佛、念佛,但不敢公开,连皈依证都不敢办,
到寺院去也是东看西看,生怕有电子眼、监控器,所以这些人肯定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不过,就算加上这些人,学佛的人也仍然不多。为什么不多呢?《殊胜赞》中讲过
,因为佛教的教义高深莫测,大多数凡夫望而却步。譬如,世间天珠或如意宝的价值,
具有智慧的人才了知,一般人根本不懂。同样,非常粗浅的知识,很多人都愿意接受,
而甚深微细的佛法,他们却不愿追随。《四百论》也说:“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
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细。”印度三大宗教分别为婆罗门教、离系外道、佛教,其中婆
罗门教讲究歌咏唱诵的音律,主要是耳根的对境;离系外道以外表行为为主,一丝不挂
地修行,不进饮食而依于五火,主要是眼根的对境;而佛教的深奥境界,主要是意根的
对境,必须以甚深智慧才能了悟。
大家都知道,知识越深细,学的人就越少。就像一个最好的大学,学生考上的可能
性很小,一百个人只有两三个被录取,同样,对极为甚深广大的佛教,学的人少也是正
常现象。
前段时间,我到青海去看一个著名的藏医,他在办公室里长吁短叹:“藏传佛教好
似如意宝一样珍贵,但懂得的人实在太少了。不过还可以吧,反正也有少数,佛陀不是
说了嘛,‘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不懂也是情有可原……”他自言自语地在那儿叹息
。我觉得他言之有理,藏传佛教或整个佛教是那么好的甚深妙法,可现在的
芸芸众生根本不信,即使信一点,也是除了迷信以外没有通达佛法的教义。
佛法是相当甚深的,并不是像有些人想得那么简单。有些人看一两本书,就认为精
通佛法了,马上开始著书立说,指责佛教这个地方不对、那个地方不对,这是非常可笑
的行为。我本人看过大量国外翻译过来的书,也看过国内藏文和汉文方面的书,一听那
些人驳斥佛教的论调,就知道他只是在世间学过一点点,但对佛教浩如烟海的道理连边
儿都没摸到。这种人很可怜也很可笑,除了感叹以外,我从来没觉得他很厉害、担心他
对佛教的驳斥有理,连这样一个怀疑也不会生起来。要知道,想深入佛教的话,看一两
本书是不够的。藏传佛教的《大藏经》中,经典有一百多函,论著有两百多函,学一部
论典就要花很长时间。对我个人而言,二十多年来反反复复刻苦钻研,越学越觉得佛法
深奥,而有些人以考察的名义只学了短短几天,根本不可能通达佛法内容。
没有精通佛法之前,千万不要肆意毁谤,如果有人信口开河,你也不可人云亦云。
古往今来25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驳倒佛教。很多非
常权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对佛教五体投地、恭敬有加。而现在个别孤陋寡闻的人,
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故作权威地反对佛教,只能显露出他的愚痴无知,对佛教没有
丝毫损害。佛教的教义纯洁无垢,完全符合于自然真理,因此,任何人也没办法驳斥它。
录自《前行广释》第一册45-48页
avatar
s*a
12
我也正想问这个问题
最近家里路由器也老是断
每次都得半分钟左右才能恢复
有什么解决方法么?
avatar
f*2
13
阿弥陀佛!不妄语。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