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t*o
1
我闭上眼睛 贴着你心跳呼吸
而此刻地球 只剩我们而已
你微笑的唇型 总勾着我的心
每一秒初吻 我每一秒都想要吻你
就这样 爱你 爱你 爱你 随时都要一起
我喜欢 爱你 外套 味道 还有你的怀里
把我们 衣服 钮扣 互扣 那就不用分离
美好爱情 我就爱这样贴近 因为你
有时没生气 故意闹脾气
你的紧张在意 让我觉得安心
从你某个角度 我总看见自己
到底你懂我 或其时我本来就像你
就这样 爱你 爱你 爱你 随时都要一起
我喜欢 爱你 外套 味道 还有你的怀里
把我们 衣服 钮扣 互扣 那就不用分离
美好爱情 我就爱这样贴近 因为你
想变成你的氧气 溜进你身体里
好好看看在你心里 你有多麽宝贝 我爱你
就这样 爱你 爱你 爱你 随时都要一起 (爱你)
我喜欢 爱你 外套 味道 还有你的怀里
把我们 衣服 钮扣 互扣 那就不用分离
美好爱情 我就爱这样贴近 因为你
我们爱情 会一直没有距离 最美丽
avatar
w*g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gramm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dong (万事休), 信区: Programming
标 题: Re: 我来讨论下意识的问题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9 17:26:15 2017, 美东)
上面帖子里没有说阿赖耶识,因为和AI没关系,所以
在回帖里顺带讨论一下。
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超越时空的阿赖耶识。
这个阿赖耶识是一个class。这个class实例化以后
就是“我”。世上所有的“我”都是这同一个
阿赖耶识实例化产生的。按佛教的投胎理论,
其实世上的一切能承载起“我”的生物,都是阿赖
耶识不断地投胎产生的。佛教的投胎只能超越时间,
这个我觉得其实是佛教认识的局限性。我觉得投胎
不单能超越时间还能超越空间。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
可以有多个“我”的实例,但是这些实例间是绝对
隔离的。
所以大家要与人为善,因为其实世上所有人与物,
都是我自己。我不知道猪牛羊鸡是不是有“我”,如果
是,那我每天就是在吃某一世的自己。
为什么只有一个阿赖耶识? 因为我觉得神创世,
就是要体验世上可以体验的一切。
avatar
q*x
4
sf
咦~ box呢?呵呵。。。mm忘了贴了?
avatar
S*U
5
唯識學中阿赖耶识有兩種用法:
1. 阿赖耶识只限於雜染。雜染的阿赖耶识不離自我,是造業,薰習,受報的個體,彼
此不同。
2. 阿赖耶识通於雜染與清淨。清淨的阿赖耶识沒有個體差別,可以說是一個,但也不
妨礙示現差別相,如釋迦佛與迦葉佛不同。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gramming 讨论区 】
: 发信人: wdong (万事休), 信区: Programming
: 标 题: Re: 我来讨论下意识的问题吧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9 17:26:15 2017, 美东)
: 上面帖子里没有说阿赖耶识,因为和AI没关系,所以
: 在回帖里顺带讨论一下。
: 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超越时空的阿赖耶识。
: 这个阿赖耶识是一个class。这个class实例化以后
: 就是“我”。世上所有的“我”都是这同一个
: 阿赖耶识实例化产生的。按佛教的投胎理论,

avatar
w*w
7
bd
可能box load的慢些~~
爱你爱你这几个字真好听~~
avatar
G*W
8
清淨的阿赖耶识如佛地 名相上己不稱阿赖耶识,叫無垢識,因為己經沒有阿赖耶性 (執
藏性).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唯識學中阿赖耶识有兩種用法:
: 1. 阿赖耶识只限於雜染。雜染的阿赖耶识不離自我,是造業,薰習,受報的個體,彼
: 此不同。
: 2. 阿赖耶识通於雜染與清淨。清淨的阿赖耶识沒有個體差別,可以說是一個,但也不
: 妨礙示現差別相,如釋迦佛與迦葉佛不同。

avatar
a*w
9
got one kingston
avatar
q*x
10
呵呵,刚不知道是不是我笔记本出问题了,现在看到box啦~
好可爱的声音,好可爱的歌~
avatar
n*f
11
看不出對這個問題的分歧, 對於實修有什麼干擾 -- 至少對於我自己是這樣, 呵呵,
avatar
G*W
12
那麼,什麼是实修呢 ? 唸佛,打坐,经行,观照 ? 其实佛教的最重要实修就是解脱於我见
我执的烦恼,
我个人也认為不必太為这些名相的葛藤困扰, 最重要的知见就是有情最多只有八个识,
没有第九个, 也没有第十个,至於阿赖耶识的深细内容,有缘再说.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不出對這個問題的分歧, 對於實修有什麼干擾 -- 至少對於我自己是這樣, 呵呵,
avatar
n*f
13
究竟處言語斷滅, 遠離凡夫測度。
一邊說要斷『我见, 我执』, 一邊用言說相去描繪『究竟處』, 仁兄不感覺很矛盾
嗎?

识,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那麼,什麼是实修呢 ? 唸佛,打坐,经行,观照 ? 其实佛教的最重要实修就是解脱於我见
: 我执的烦恼,
: 我个人也认為不必太為这些名相的葛藤困扰, 最重要的知见就是有情最多只有八个识,
: 没有第九个, 也没有第十个,至於阿赖耶识的深细内容,有缘再说.
:
: ,

avatar
P*S
14
一针见血啊。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究竟處言語斷滅, 遠離凡夫測度。
: 一邊說要斷『我见, 我执』, 一邊用言說相去描繪『究竟處』, 仁兄不感覺很矛盾
: 嗎?
:
: 识,

avatar
G*W
15
用言說相去描繪『究竟處』,是指月,
如同三藏12分教, 如果指的正確,不會矛盾,
就看學人會得會不得.
如同禪子見道,讀者只見其人頓悟,不見其
之前多年用功,擇取般若知見.
莫非仁兄打從娘胎出生就知道佛法般若 ?
那麼您便是大善知識再來.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究竟處言語斷滅, 遠離凡夫測度。
: 一邊說要斷『我见, 我执』, 一邊用言說相去描繪『究竟處』, 仁兄不感覺很矛盾
: 嗎?
:
: 识,

avatar
P*S
16
”不可思议“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用言說相去描繪『究竟處』,是指月,
: 如同三藏12分教, 如果指的正確,不會矛盾,
: 就看學人會得會不得.
: 如同禪子見道,讀者只見其人頓悟,不見其
: 之前多年用功,擇取般若知見.
: 莫非仁兄打從娘胎出生就知道佛法般若 ?
: 那麼您便是大善知識再來.

avatar
n*f
17
末學不曾看遍經教。 但以末學以為, 佛法乃如筏喻者, 而非針對於『彼岸』的定義
和描述。 行者到彼岸後, 自然明了。
『箭寓』就是這方面的說明。 佛之教法乃治療『眼疾』 之法, 而不是, 或者說不是
重點 去對盲人去解釋 『白色』 之法。
末學認為, 在修行初期, 非要去解釋『究竟真如』, 和一群盲人辯象, 沒什麼本質
上的區別。
或, 換一個角度分析。 這個八識也好, 九識也罷, 當下對各位的佛法修行, 造成
某種障礙否?
"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用言說相去描繪『究竟處』,是指月,
: 如同三藏12分教, 如果指的正確,不會矛盾,
: 就看學人會得會不得.
: 如同禪子見道,讀者只見其人頓悟,不見其
: 之前多年用功,擇取般若知見.
: 莫非仁兄打從娘胎出生就知道佛法般若 ?
: 那麼您便是大善知識再來.

avatar
f*e
18
说的好!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末學不曾看遍經教。 但以末學以為, 佛法乃如筏喻者, 而非針對於『彼岸』的定義
: 和描述。 行者到彼岸後, 自然明了。
: 『箭寓』就是這方面的說明。 佛之教法乃治療『眼疾』 之法, 而不是, 或者說不是
: 重點 去對盲人去解釋 『白色』 之法。
: 末學認為, 在修行初期, 非要去解釋『究竟真如』, 和一群盲人辯象, 沒什麼本質
: 上的區別。
: 或, 換一個角度分析。 這個八識也好, 九識也罷, 當下對各位的佛法修行, 造成
: 某種障礙否?
: "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

avatar
f*e
19
“我”可能只是那个实例的ID,即使是产生于同一个class,也不是同一个“我”。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gramming 讨论区 】
: 发信人: wdong (万事休), 信区: Programming
: 标 题: Re: 我来讨论下意识的问题吧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9 17:26:15 2017, 美东)
: 上面帖子里没有说阿赖耶识,因为和AI没关系,所以
: 在回帖里顺带讨论一下。
: 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超越时空的阿赖耶识。
: 这个阿赖耶识是一个class。这个class实例化以后
: 就是“我”。世上所有的“我”都是这同一个
: 阿赖耶识实例化产生的。按佛教的投胎理论,

avatar
f*e
20
清净相到扎染相的差别是怎么来的?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唯識學中阿赖耶识有兩種用法:
: 1. 阿赖耶识只限於雜染。雜染的阿赖耶识不離自我,是造業,薰習,受報的個體,彼
: 此不同。
: 2. 阿赖耶识通於雜染與清淨。清淨的阿赖耶识沒有個體差別,可以說是一個,但也不
: 妨礙示現差別相,如釋迦佛與迦葉佛不同。

avatar
G*W
21
我在五樓己經表達過, 不必太為这些名相的葛藤困扰, 最重要的知见就是有情最多只有
八个识,
没有第九个, 也没有第十个,至於阿赖耶识的深细内容,有缘再说.
那你又儘在扯葛藤困擾你自己幹什麼 ?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末學不曾看遍經教。 但以末學以為, 佛法乃如筏喻者, 而非針對於『彼岸』的定義
: 和描述。 行者到彼岸後, 自然明了。
: 『箭寓』就是這方面的說明。 佛之教法乃治療『眼疾』 之法, 而不是, 或者說不是
: 重點 去對盲人去解釋 『白色』 之法。
: 末學認為, 在修行初期, 非要去解釋『究竟真如』, 和一群盲人辯象, 沒什麼本質
: 上的區別。
: 或, 換一個角度分析。 這個八識也好, 九識也罷, 當下對各位的佛法修行, 造成
: 某種障礙否?
: "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