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win10 无线网总时不时没有Internet
avatar
win10 无线网总时不时没有Internet# Hardware - 计算机硬件
s*r
1
发信人: X01100110 (中国铁路拆迁办), 信区: Joke
标 题: 所谓鸡兔同笼新解法的考证——民国时期已写入小学课本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y 24 19:47:57 2011), 站内
大家想必还记得鸡兔同笼问题吧?(给定鸡和兔的总个数和脚的总数,求分别有多少支
鸡和兔)……当时为了绕过解方程,我们的解题思路是,假设所有的都是鸡,然后脚数
少了若干只,所以应该有些兔被误认为了是鸡,所以……这种解法本身就建立在不容易
理解的假设上,相当抽象,把问题越弄越复杂。
最近在网上,一个鸡兔同笼问题的“新算法”被找到了。与前一种解法相比,这种解法
更人性化,更容易理解:
“已知共有鸡和兔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算法:
假设鸡和兔训练有素
吹一声哨,它们抬起一只脚,(40-15=25)
再吹一声哨,它们又抬起一只脚,(25-15=10)
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
所以,兔子有10/2=5只,鸡有15-5=10只。”
对于这一充满童趣和美好的想象力的解题思路,网友纷纷惊呼:“想出这个解法的人真
的太有才了!”“小时候要是早有这么有趣的解法我就去学奥数了!”
其实,这一让鸡兔“抬脚”的解法,并不是人类的新发明,而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数学课
本里的正统解法。而“假设所有兔都是鸡”的别扭解法却很不常见。我们翻开民国时代
的小学课本,看到的赫然是让鸡兔抬脚的主流解法:
“今有雞兔20頭,共50足,問雞兔幾何。
解:
設雞與兔通人性,
發一令,雞兔俱抬一足,50足去20足剩30足
又發一令,雞兔複抬一足,30足去20足剩10足
至此,雞已僕地,兔猶雙足而立,共有10足除以每兔雙足,得兔5頭。
雞有20頭減5頭得15頭。”
而在今天台湾的国小数学课本上,鸡兔同笼的解法仍然是让鸡兔“抬脚”。美日英法德
的小学课本上也可以找到这一解法的不同语言版本。唯独大陆的课本里,鸡兔“抬脚”
的解法不见踪迹,只有“假设所有兔都是鸡”这一不易理解的解法。这是为什么呢?
1985年,数学家华罗庚在日本讲学考察时,曾向香港记者痛陈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其
中提到一件令他遗憾不已的事:
1957 年,华罗庚应国家教委的要求,为新中国主持编写小学趣味数学教程。他参考的
是旧民国的小学课本,加上苏联二年级数学课本的中译版。在这两本书里,鸡兔同笼的
解法都是让鸡兔抬脚。然而,在被送上去审核的草稿中,上面却要求华罗庚对“鸡兔同
笼”的解法做出修改。审批的意见要求将“吹一声哨,鸡兔全都抬起一只脚,再吹一声
哨,鸡兔再抬起一只脚”改为“鸡兔举起一臂,高呼: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鸡兔又举
起一臂,高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并且质疑“鸡一屁股坐地上,精神面貌不妥
,宜另换说法”。华罗庚思前想后,终觉这样改下去实在荒谬,忍痛将一直以来的鸡兔
同笼主流解法删去了,苦思冥想之后,用“假设所有兔都是鸡”的解法代替。比起假设
鸡兔抬脚的解法,这种解法实属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虽然抽象且极易让人弄糊涂,
但或许因为审核部门本身就没大搞懂,上面再没有刁难。
就这样,让鸡兔随着哨音抬起脚的解法,在大陆课本中消失了半个多世纪。我们能接触
到的只有“假设兔是鸡”“假设鸡是兔”这些怪异的解法。其实,何止是鸡兔可以假设
,他们还可以假设鹿是马,假设熊是兔子,假设亩产可以万斤,假设没打死一个人,假
设谋杀是交通事故,假设你有颠覆意图,他们控制一切,假设一切。
avatar
c*e
2
断开那个 ssid 再连接又可以了,何解?
avatar
o*1
3
mark ...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X01100110 (中国铁路拆迁办), 信区: Joke
: 标 题: 所谓鸡兔同笼新解法的考证——民国时期已写入小学课本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y 24 19:47:57 2011), 站内
: 大家想必还记得鸡兔同笼问题吧?(给定鸡和兔的总个数和脚的总数,求分别有多少支
: 鸡和兔)……当时为了绕过解方程,我们的解题思路是,假设所有的都是鸡,然后脚数
: 少了若干只,所以应该有些兔被误认为了是鸡,所以……这种解法本身就建立在不容易
: 理解的假设上,相当抽象,把问题越弄越复杂。
: 最近在网上,一个鸡兔同笼问题的“新算法”被找到了。与前一种解法相比,这种解法
: 更人性化,更容易理解:
: “已知共有鸡和兔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avatar
r*e
4
小学时候的经典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X01100110 (中国铁路拆迁办), 信区: Joke
: 标 题: 所谓鸡兔同笼新解法的考证——民国时期已写入小学课本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y 24 19:47:57 2011), 站内
: 大家想必还记得鸡兔同笼问题吧?(给定鸡和兔的总个数和脚的总数,求分别有多少支
: 鸡和兔)……当时为了绕过解方程,我们的解题思路是,假设所有的都是鸡,然后脚数
: 少了若干只,所以应该有些兔被误认为了是鸡,所以……这种解法本身就建立在不容易
: 理解的假设上,相当抽象,把问题越弄越复杂。
: 最近在网上,一个鸡兔同笼问题的“新算法”被找到了。与前一种解法相比,这种解法
: 更人性化,更容易理解:
: “已知共有鸡和兔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avatar
l*i
5
造这种谣言 没啥可笑的 只能凸显作者的弱智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X01100110 (中国铁路拆迁办), 信区: Joke
: 标 题: 所谓鸡兔同笼新解法的考证——民国时期已写入小学课本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y 24 19:47:57 2011), 站内
: 大家想必还记得鸡兔同笼问题吧?(给定鸡和兔的总个数和脚的总数,求分别有多少支
: 鸡和兔)……当时为了绕过解方程,我们的解题思路是,假设所有的都是鸡,然后脚数
: 少了若干只,所以应该有些兔被误认为了是鸡,所以……这种解法本身就建立在不容易
: 理解的假设上,相当抽象,把问题越弄越复杂。
: 最近在网上,一个鸡兔同笼问题的“新算法”被找到了。与前一种解法相比,这种解法
: 更人性化,更容易理解:
: “已知共有鸡和兔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avatar
h*e
6
楼主孤陋寡闻,我上小学时就知道有这种解法。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X01100110 (中国铁路拆迁办), 信区: Joke
: 标 题: 所谓鸡兔同笼新解法的考证——民国时期已写入小学课本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y 24 19:47:57 2011), 站内
: 大家想必还记得鸡兔同笼问题吧?(给定鸡和兔的总个数和脚的总数,求分别有多少支
: 鸡和兔)……当时为了绕过解方程,我们的解题思路是,假设所有的都是鸡,然后脚数
: 少了若干只,所以应该有些兔被误认为了是鸡,所以……这种解法本身就建立在不容易
: 理解的假设上,相当抽象,把问题越弄越复杂。
: 最近在网上,一个鸡兔同笼问题的“新算法”被找到了。与前一种解法相比,这种解法
: 更人性化,更容易理解:
: “已知共有鸡和兔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