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k 竟然寄了8gb kit来# Hardware - 计算机硬件
L*r
1
我的看法是对于美国长大的华裔小孩,中文的意义在于对身份和文化的认识,包括日常
对话的听说,影视作品,历史故事。这些,对于小孩来说,相较于中文字符这种文化的
抽象载体更直观亲切。
从知识的获取角度,英文占绝对优势地位。以我个人经验,无论从基础科学到专业方向
,中文书本的普遍质量距离英文书本都相差太远。读中文书理解困难的概念,读对应的
英文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许和中国作者普遍水平不够或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有
关。但仅就结果来说,用英文学习是极其占有优势的。
综合来看,对华裔小孩,中文主要是文化的浸淫、感情的洗脑,目的在于让他们的屁股
不要坐的太歪。理性上工具上的武装,还是要靠英文。如此,则对中文文字,这个文化
的抽象载体不用过于纠结。毕竟中国历代不识字的老农,不也还是在传承着文化么。等
哪天有识字的必要,学一下也不过就是半年一年的事(比如土共在延安培养的农民干部
)。更何况,这边的小孩还不是没文化,只是不识字而已,大了真想要学简体字,其实
很简单。
avatar
t*u
2
那就只有去浪费return shipping了
avatar
t*r
3
不是我妄自菲薄,不过 non-fiction 的中文书的普遍水准实在不能恭维。。。
avatar
a*o
4
LOL早就告诉你了,第三方seller你想占便宜门儿都没有,人家小本生意还靠你们养家
糊口呢。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就只有去浪费return shipping了
avatar
s*0
5
感叹一下,自己的英文实在是太差,虽然用英文读了学位。所以作为第一代来说,能有
机会还是愿意读中文书、上中文网,看英文还是觉得不得已、很难受、一点都不觉得享
受。下一代肯定是看英文享受。
看中文则正相反,哪怕是网友的涂鸦,都觉得不错,例如下面这篇:
回家(7)---三国故里
南充位于四川东北部,这次回家的内容,就是和朋友们重返川东北。
四川东北部(包括重庆),山高水急丘陵多土地肥沃,历来出文臣武将。别的不说,单
就共和国的开拓者,就有朱德(南充仪垅),陈毅(四川乐至),邓小平(四川广安)
,刘伯承(重庆开县),罗瑞卿(南充市),杨尚昆(四川乐至),聂荣臻(重庆江津
)张楠(南充市)等人。可以想见五十年代的北京四川饭店,老总们聚在一起吃家乡菜
摆龙门阵,是多么的有趣和热闹。
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也屡次发生在这里:剑阁,广元,阆中,白帝城,合川钓鱼城,
处处古战场。
于是,就有了书写历史的名家。最著名的是西晋历史学家陈寿,“三国志” 作者,巴
西安汉(南充市)人,生于2 3 3年,卒于2 9 7年。
人们在南充西山上,据说是陈寿年青时读书的地方,在树木苍郁的山顶,修了一座纪念
他的博物馆和园林,取名“万卷楼” ,这是他曾经居住地方的原来名字。老建筑在上
世纪六十年代完全坍塌掉了,现在的建筑是重新修建的。
沿着几百阶石梯拾级而上,庙宇似的“万卷楼”外飘扬三面大旗,各书“魏” ,“蜀
” “吴” 三字,气势磅礴,立马将人带入那金戈铁马的古蜀国战场。
楼内有长廊,廊壁四周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壁画,再现三国时期一些有名的故事,从桃
园三结义到三顾茅庐,从草船借箭到白帝城托孤,生动翔实。坐在长廊木栏上细细观看
壁画,夏日凉风阵阵袭来,恍若隔世。
庭园中间是一座陈寿石雕座象,仙风道骨,目光如炬,长须飘飘,和我在成都杜甫草堂
看到的杜甫石雕甚至李白的雕像雷同。其实这些古代名家到底长什么样子并不重要,后
世给他们塑像,只为表达一种敬意。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
同行的朋友中有一位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资深学者,他便成为这次陈寿“万卷楼” 访
问的资深向导,让我们对陈寿有了更多了解。
陈寿是蜀国人,年青时师从蜀国著名学者谯周(此人在历史上颇有争议,因为据说是他
劝说刘禅投降了魏国),以后曾任蜀国观阁令史等职务,因为“不愿曲附权宦” 而“
屡遭遣黜” 。
2 6 3年蜀国被魏国灭,刘禅作了魏国阶下囚,才有了“ 乐不思蜀” 的典故。据说是
魏国大臣问刘是否想回蜀国去,阿斗怕说了真话被杀头,就假说“在魏国很好哇,俺们
已经乐不思蜀啦。” ,躲过一劫。
265年司马炎立“西晋” ,陈寿因写“ 蜀相诸葛亮集” 而倍受好评,由晋国大臣张华
举荐任阳平令,48岁时写出巨著“三国志” 共 65篇,其中“魏书” 30卷,“蜀书”
15卷,“吴书”20卷。
陈寿著书,叙事简略,记事翔实,取材严慎,给后世留下珍贵真实而可靠的历史记载。
“三国志”与其它几部纪传体史学名著--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陈寿也被后人称道为与司马迁,班固齐名的伟大史学家。“并迁(司马迁)双固(班
固)” 的牌匾在“万卷楼” 某处高悬着。
“三国志” 不但是一部史学巨著,其文学成就也很高。可以说,没有陈寿的“三国志
” 也就不会有一千年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志” 对一些历史场面的生动
描写,可读性很高。例如,“三国志,先主传” 记载刘备和曹操论英雄,曹操说“今
天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本初之徒不足也” 之时,“先主(刘备)方食,失汤匙
著” 。这样的生动描写,为以后罗贯中的“煮酒论英雄” 留下许多想象空间。
当然历史著作不同于文学小说。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和身份不同,其著作也带有一定倾向
性。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意在“汉室正统” ,所以,刘备是正面人物,刘皇叔的江山
是正统的江山;而陈寿所处蜀国灭亡,魏国统一天下的时代,他更多关心的是魏何以胜
,蜀何以亡,所以,对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只作客观描述,并且以一亡臣之痛,描述
了由于刘禅阿斗的腐化堕落,专横独霸,不理国事,导致蜀国国力衰退,民心涣散,最
后不敌曹操而亡国。
avatar
t*r
6
这篇应该是 non-fiction,但是很多阐述的手法是 fiction 的手法。。。
所以结论毫无意义。。。
俺观察了俺家女娃的发展历程。。。结论就是日常的感情用事通常源于无知或
被误导。。。无知通常源于 non-fiction 读得不够。。。
当然,人如果老了,大脑会 degenerate。。。这个另说,到那时候估计大家
都差不多。。。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感叹一下,自己的英文实在是太差,虽然用英文读了学位。所以作为第一代来说,能有
: 机会还是愿意读中文书、上中文网,看英文还是觉得不得已、很难受、一点都不觉得享
: 受。下一代肯定是看英文享受。
: 看中文则正相反,哪怕是网友的涂鸦,都觉得不错,例如下面这篇:
: 回家(7)---三国故里
: 南充位于四川东北部,这次回家的内容,就是和朋友们重返川东北。
: 四川东北部(包括重庆),山高水急丘陵多土地肥沃,历来出文臣武将。别的不说,单
: 就共和国的开拓者,就有朱德(南充仪垅),陈毅(四川乐至),邓小平(四川广安)
: ,刘伯承(重庆开县),罗瑞卿(南充市),杨尚昆(四川乐至),聂荣臻(重庆江津
: )张楠(南充市)等人。可以想见五十年代的北京四川饭店,老总们聚在一起吃家乡菜

avatar
t*r
7
楼上后来删掉了那篇里对女性的不客观评价?
avatar
y*i
8
翻译的很多书 都没法看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我妄自菲薄,不过 non-fiction 的中文书的普遍水准实在不能恭维。。。
avatar
y*i
9
我觉得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中文不认识 不好 谈何中国文化以及身份的认同呢?至少也是绕远了吧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看法是对于美国长大的华裔小孩,中文的意义在于对身份和文化的认识,包括日常
: 对话的听说,影视作品,历史故事。这些,对于小孩来说,相较于中文字符这种文化的
: 抽象载体更直观亲切。
: 从知识的获取角度,英文占绝对优势地位。以我个人经验,无论从基础科学到专业方向
: ,中文书本的普遍质量距离英文书本都相差太远。读中文书理解困难的概念,读对应的
: 英文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许和中国作者普遍水平不够或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有
: 关。但仅就结果来说,用英文学习是极其占有优势的。
: 综合来看,对华裔小孩,中文主要是文化的浸淫、感情的洗脑,目的在于让他们的屁股
: 不要坐的太歪。理性上工具上的武装,还是要靠英文。如此,则对中文文字,这个文化
: 的抽象载体不用过于纠结。毕竟中国历代不识字的老农,不也还是在传承着文化么。等

avatar
s*0
10
涉及太敏感的政治议题,不适合这里。所以,删了。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上后来删掉了那篇里对女性的不客观评价?
avatar
t*r
11
算术是数学的基础的基础。。。但是算术牛鼻的一塌糊涂的,微积分可能就是
睁眼瞎。。。算术也就是个平均水平的,成为数学家也不是不可能。。。
您这个论断是典型的 fiction 思维讨论 non-fiction 问题。。。中文认字
比英文差很多,不等于不认识中文字。。。不过这个貌似是中文教育的通病。。。
在这方面,鲁迅的贡献貌似非常大。。。还有就是三国水浒啥的。。。少年不看
三国水浒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 中文不认识 不好 谈何中国文化以及身份的认同呢?至少也是绕远了吧

avatar
s*0
12
你这儿的中文省略号太多,俺们这样中等智商的觉得很吃力。可能用英文能解释得更清
楚一些。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算术是数学的基础的基础。。。但是算术牛鼻的一塌糊涂的,微积分可能就是
: 睁眼瞎。。。算术也就是个平均水平的,成为数学家也不是不可能。。。
: 您这个论断是典型的 fiction 思维讨论 non-fiction 问题。。。中文认字
: 比英文差很多,不等于不认识中文字。。。不过这个貌似是中文教育的通病。。。
: 在这方面,鲁迅的贡献貌似非常大。。。还有就是三国水浒啥的。。。少年不看
: 三国水浒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avatar
t*r
13
我这个是灌水。。。不组织句子,只给 point 。。。point 于 point 之间用省略号,
表示不同 point 之间的 jump 。。。如果你付俺足够多的美刀,俺可以考虑写个报告
出来。
保证没有省略号。。。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儿的中文省略号太多,俺们这样中等智商的觉得很吃力。可能用英文能解释得更清
: 楚一些。

avatar
L*r
14
那你把历代不识字的农民算中华教化之外的么?文字只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哪怕
不到一百年前,按人口普及度算,它也还不是主要的载体。各种戏曲,评书,民谣,故
事,身传,家教都是不借助于文字的文化载体。那么多农民领袖一样可以不读史书,但
书写历史。
也就是中国的酸腐文人,花了大把时间学了那么复杂的文字符号断句方法,把识字搞得
像是文化精髓一样。要说在这方面还是土共顺应民心,直接简化文字降低受教育的门槛。
至于绕远,我倒觉得认字来识文化才绕远。本来好听的历史故事,非要认全3000个字才
能读个囫囵。现在都多媒体了,直接有趣的内容不用,去搞这种初期投资巨高、回报周
期巨长、赔本风险巨大的不是舍近而求远么?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 中文不认识 不好 谈何中国文化以及身份的认同呢?至少也是绕远了吧

avatar
p*i
15
Can't agree more.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看法是对于美国长大的华裔小孩,中文的意义在于对身份和文化的认识,包括日常
: 对话的听说,影视作品,历史故事。这些,对于小孩来说,相较于中文字符这种文化的
: 抽象载体更直观亲切。
: 从知识的获取角度,英文占绝对优势地位。以我个人经验,无论从基础科学到专业方向
: ,中文书本的普遍质量距离英文书本都相差太远。读中文书理解困难的概念,读对应的
: 英文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许和中国作者普遍水平不够或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有
: 关。但仅就结果来说,用英文学习是极其占有优势的。
: 综合来看,对华裔小孩,中文主要是文化的浸淫、感情的洗脑,目的在于让他们的屁股
: 不要坐的太歪。理性上工具上的武装,还是要靠英文。如此,则对中文文字,这个文化
: 的抽象载体不用过于纠结。毕竟中国历代不识字的老农,不也还是在传承着文化么。等

avatar
y*i
16
呵呵 真够有新意的 我倒看看不通过文字 咋学中国文化把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5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把历代不识字的农民算中华教化之外的么?文字只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哪怕
: 不到一百年前,按人口普及度算,它也还不是主要的载体。各种戏曲,评书,民谣,故
: 事,身传,家教都是不借助于文字的文化载体。那么多农民领袖一样可以不读史书,但
: 书写历史。
: 也就是中国的酸腐文人,花了大把时间学了那么复杂的文字符号断句方法,把识字搞得
: 像是文化精髓一样。要说在这方面还是土共顺应民心,直接简化文字降低受教育的门槛。
: 至于绕远,我倒觉得认字来识文化才绕远。本来好听的历史故事,非要认全3000个字才
: 能读个囫囵。现在都多媒体了,直接有趣的内容不用,去搞这种初期投资巨高、回报周
: 期巨长、赔本风险巨大的不是舍近而求远么?

avatar
t*r
17
俺赞成土共的简化汉字。。。也赞成白话文运动。。。古文繁体其实作为历史保留
就可以了。。。
其实如果是为了愚民的目的,才需要把东西搞得没有必要的复杂。。。

槛。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把历代不识字的农民算中华教化之外的么?文字只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哪怕
: 不到一百年前,按人口普及度算,它也还不是主要的载体。各种戏曲,评书,民谣,故
: 事,身传,家教都是不借助于文字的文化载体。那么多农民领袖一样可以不读史书,但
: 书写历史。
: 也就是中国的酸腐文人,花了大把时间学了那么复杂的文字符号断句方法,把识字搞得
: 像是文化精髓一样。要说在这方面还是土共顺应民心,直接简化文字降低受教育的门槛。
: 至于绕远,我倒觉得认字来识文化才绕远。本来好听的历史故事,非要认全3000个字才
: 能读个囫囵。现在都多媒体了,直接有趣的内容不用,去搞这种初期投资巨高、回报周
: 期巨长、赔本风险巨大的不是舍近而求远么?

avatar
s*0
18
古代没有印刷术,文字记录极其困难,所以,语言必须精炼,像白话文这样得多刻多少
块贝壳,多少块竹简啊!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俺赞成土共的简化汉字。。。也赞成白话文运动。。。古文繁体其实作为历史保留
: 就可以了。。。
: 其实如果是为了愚民的目的,才需要把东西搞得没有必要的复杂。。。
:
: 槛。

avatar
u*i
19
re
avatar
D*R
20
这个我觉得是近些年翻译市场的问题。
高质量的翻译是有的,但是市场上短平快的白菜翻译太多了,做这行业的好多也缺乏敬
业心。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翻译的很多书 都没法看
avatar
u*7
21
Well said!

槛。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把历代不识字的农民算中华教化之外的么?文字只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哪怕
: 不到一百年前,按人口普及度算,它也还不是主要的载体。各种戏曲,评书,民谣,故
: 事,身传,家教都是不借助于文字的文化载体。那么多农民领袖一样可以不读史书,但
: 书写历史。
: 也就是中国的酸腐文人,花了大把时间学了那么复杂的文字符号断句方法,把识字搞得
: 像是文化精髓一样。要说在这方面还是土共顺应民心,直接简化文字降低受教育的门槛。
: 至于绕远,我倒觉得认字来识文化才绕远。本来好听的历史故事,非要认全3000个字才
: 能读个囫囵。现在都多媒体了,直接有趣的内容不用,去搞这种初期投资巨高、回报周
: 期巨长、赔本风险巨大的不是舍近而求远么?

avatar
A*n
22
audio books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真够有新意的 我倒看看不通过文字 咋学中国文化把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5

avatar
t*r
23
非常同意这点。但是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也是很重要的。
否则大伙儿都用甲骨文好了。。。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古代没有印刷术,文字记录极其困难,所以,语言必须精炼,像白话文这样得多刻多少
: 块贝壳,多少块竹简啊!

avatar
g*9
24
有意思。
学中文和传承中国文化相比,我们忽略了后者太多。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看法是对于美国长大的华裔小孩,中文的意义在于对身份和文化的认识,包括日常
: 对话的听说,影视作品,历史故事。这些,对于小孩来说,相较于中文字符这种文化的
: 抽象载体更直观亲切。
: 从知识的获取角度,英文占绝对优势地位。以我个人经验,无论从基础科学到专业方向
: ,中文书本的普遍质量距离英文书本都相差太远。读中文书理解困难的概念,读对应的
: 英文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许和中国作者普遍水平不够或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有
: 关。但仅就结果来说,用英文学习是极其占有优势的。
: 综合来看,对华裔小孩,中文主要是文化的浸淫、感情的洗脑,目的在于让他们的屁股
: 不要坐的太歪。理性上工具上的武装,还是要靠英文。如此,则对中文文字,这个文化
: 的抽象载体不用过于纠结。毕竟中国历代不识字的老农,不也还是在传承着文化么。等

avatar
y*i
25
童书有限翻译的还算不错了
童书问题是原创太少 也不够好
相比之下 韩国这方面比中国做的好 最近买的一套数学绘本 翻译成中文的立意 画面
都很不错
之前我买了好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 基本没有娃爱看的 视角很成人 说教意味重 绘图
也很 outdated
很可惜的发现中文书里面孩子爱的基本都是译本 很少的几本孩子喜欢的
36个字
一园青菜成了精
还有啥呢?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5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觉得是近些年翻译市场的问题。
: 高质量的翻译是有的,但是市场上短平快的白菜翻译太多了,做这行业的好多也缺乏敬
: 业心。

avatar
j*l
26
中文比英文灵活,你用的不好当然不如英文清楚,但不是中文不如英文清楚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看法是对于美国长大的华裔小孩,中文的意义在于对身份和文化的认识,包括日常
: 对话的听说,影视作品,历史故事。这些,对于小孩来说,相较于中文字符这种文化的
: 抽象载体更直观亲切。
: 从知识的获取角度,英文占绝对优势地位。以我个人经验,无论从基础科学到专业方向
: ,中文书本的普遍质量距离英文书本都相差太远。读中文书理解困难的概念,读对应的
: 英文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许和中国作者普遍水平不够或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有
: 关。但仅就结果来说,用英文学习是极其占有优势的。
: 综合来看,对华裔小孩,中文主要是文化的浸淫、感情的洗脑,目的在于让他们的屁股
: 不要坐的太歪。理性上工具上的武装,还是要靠英文。如此,则对中文文字,这个文化
: 的抽象载体不用过于纠结。毕竟中国历代不识字的老农,不也还是在传承着文化么。等

avatar
c*i
27
大部分nonfiction也就是忽悠,普通美国大学教育水平读的英文书媚俗迎合商业洗脑的
居多。
中文还是很有用的,而且以现在的中文出版水平为将来70-80年孩子定性,太大胆了吧
avatar
w*2
28
现在中文的fiction和non-fiction一样烂。
avatar
y*i
29
童书?据说郑渊洁的不错
不过都是90年代的了吧 新的好像都没听说有谁啊 真可悲
偌大的中国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中文的fiction和non-fiction一样烂。
avatar
L*r
30
你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我读个书还要讲究中文用的好不好?我中文用的很灵活就可以
把一团模糊的定义读清楚么,把没有insight的公式文读出intuition么?

【在 j****l 的大作中提到】
: 中文比英文灵活,你用的不好当然不如英文清楚,但不是中文不如英文清楚
avatar
L*r
31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nonfiction英文著作平均水平>>同类中文著作水平。原因可能是作
者的水平问题,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但我们仅仅看结果的话,那就是用英文学习知识,至少在内容供应方面,已经占有极大
的先发优势。如果这种教育和施教的过程还有正反馈或者马太效应的话,无疑我们不想
选择失败的一方。我在中国见到的工程师中出类拔萃的也都是自己直接啃1-2本英文原
著的。
我不关心预测将来中文的出版水平会是啥样,但我肯定先选用现在最好的方案。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大部分nonfiction也就是忽悠,普通美国大学教育水平读的英文书媚俗迎合商业洗脑的
: 居多。
: 中文还是很有用的,而且以现在的中文出版水平为将来70-80年孩子定性,太大胆了吧
: ?

avatar
a*t
32
挖坑吧,文化如果不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年代久了传承都是个问题。

槛。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把历代不识字的农民算中华教化之外的么?文字只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哪怕
: 不到一百年前,按人口普及度算,它也还不是主要的载体。各种戏曲,评书,民谣,故
: 事,身传,家教都是不借助于文字的文化载体。那么多农民领袖一样可以不读史书,但
: 书写历史。
: 也就是中国的酸腐文人,花了大把时间学了那么复杂的文字符号断句方法,把识字搞得
: 像是文化精髓一样。要说在这方面还是土共顺应民心,直接简化文字降低受教育的门槛。
: 至于绕远,我倒觉得认字来识文化才绕远。本来好听的历史故事,非要认全3000个字才
: 能读个囫囵。现在都多媒体了,直接有趣的内容不用,去搞这种初期投资巨高、回报周
: 期巨长、赔本风险巨大的不是舍近而求远么?

avatar
a*t
33
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不算中国文化吗?请问LZ不识字能学这些?
avatar
c*i
34
不关心将来就是短视。non-fiction的质量提高很容易,一二十年就上来了。你看现在
国内已经不流行读理工科了,聪明人读文科多了、水平就会高起来。尤其是有钱人的孩
子有闲了。
另外,英文著作真的没那么厉害,不用迷信。而且英文学习的知识思维狭隘,容易把人
困在欧洲中心论里面,不利于开拓视野。随着美国的必然衰落(被拉丁裔移民早晚攻占
),早一点建立中国认同,对孩子晚年比较有利。
孩子退休大概是2070年,那个时候美国白人1/3。还是未雨绸缪吧,不说美国一定不行
,但是狡兔三窟不是坏事。
其实人完全有余力学两种语言,父母说来说去,无非借口而已。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nonfiction英文著作平均水平>>同类中文著作水平。原因可能是作
: 者的水平问题,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 但我们仅仅看结果的话,那就是用英文学习知识,至少在内容供应方面,已经占有极大
: 的先发优势。如果这种教育和施教的过程还有正反馈或者马太效应的话,无疑我们不想
: 选择失败的一方。我在中国见到的工程师中出类拔萃的也都是自己直接啃1-2本英文原
: 著的。
: 我不关心预测将来中文的出版水平会是啥样,但我肯定先选用现在最好的方案。

avatar
j*l
35
当然是谁写的中文不清楚谁的责任,你居然先是认为是中文的责任,然后又以为是读者
的责任?
你阅读能力才是有待提高啊。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我读个书还要讲究中文用的好不好?我中文用的很灵活就可以
: 把一团模糊的定义读清楚么,把没有insight的公式文读出intuition么?

avatar
y*i
36
顶最后一句
多学 在不同语言体系间能够转化自如 本身 就是对智力的一种训练
肯定有好处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关心将来就是短视。non-fiction的质量提高很容易,一二十年就上来了。你看现在
: 国内已经不流行读理工科了,聪明人读文科多了、水平就会高起来。尤其是有钱人的孩
: 子有闲了。
: 另外,英文著作真的没那么厉害,不用迷信。而且英文学习的知识思维狭隘,容易把人
: 困在欧洲中心论里面,不利于开拓视野。随着美国的必然衰落(被拉丁裔移民早晚攻占
: ),早一点建立中国认同,对孩子晚年比较有利。
: 孩子退休大概是2070年,那个时候美国白人1/3。还是未雨绸缪吧,不说美国一定不行
: ,但是狡兔三窟不是坏事。
: 其实人完全有余力学两种语言,父母说来说去,无非借口而已。

avatar
L*r
37
当然算,不识字为啥不能学呢?不有这么多推妈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教会唐诗300首啥
的,要是推妈文学造诣高点推心狠点估计娃三岁也就会背个2-3子了。
另一方面,又有多少中国百姓有了识字的基础后去看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不看不懂这
些奉为精华的大多数是否就不传承中华文化了呢?一个文化覆盖的人口中,不同的因子
也由不同的人群去延续。
我的看法是,对于在美国的华裔小孩,由易而难。先上直观有趣的内容,无须借助爬认
字的陡坡。将来他真有兴趣深挖有需求细学,再学也不迟。如无兴趣,推个载体也是枉
费工夫。还有人使蛮力,为了学会个格式,把孩子兴趣都搞没了更是没意思了。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不算中国文化吗?请问LZ不识字能学这些?
avatar
L*r
38

1)明明是你写的“你用的不好”。如果要避免歧义,你应该用“作者写得不好”吧?
2)回去看看我的原文,我本来就是猜测作者水平不高,哪里说到是中文的责任了?
好吧,看来你是读写都有待提高。

【在 j****l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是谁写的中文不清楚谁的责任,你居然先是认为是中文的责任,然后又以为是读者
: 的责任?
: 你阅读能力才是有待提高啊。

avatar
L*r
39
原来聪明人不学理工科了,专业著作的水平就提高了。
我说了句“不关心预测未来的出版水平”咋就被变成“不关心将来就是短视”了?这是
啥中文水平啊,啥逻辑能力啊?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关心将来就是短视。non-fiction的质量提高很容易,一二十年就上来了。你看现在
: 国内已经不流行读理工科了,聪明人读文科多了、水平就会高起来。尤其是有钱人的孩
: 子有闲了。
: 另外,英文著作真的没那么厉害,不用迷信。而且英文学习的知识思维狭隘,容易把人
: 困在欧洲中心论里面,不利于开拓视野。随着美国的必然衰落(被拉丁裔移民早晚攻占
: ),早一点建立中国认同,对孩子晚年比较有利。
: 孩子退休大概是2070年,那个时候美国白人1/3。还是未雨绸缪吧,不说美国一定不行
: ,但是狡兔三窟不是坏事。
: 其实人完全有余力学两种语言,父母说来说去,无非借口而已。

avatar
u*7
40
我觉得你说得特别有道理,思想非常开阔,对中文的态度是理性的!
论坛上有的人就只会给人扣帽子,把别人没说过的话往人嘴里塞,然后嘲笑ridiculous。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来聪明人不学理工科了,专业著作的水平就提高了。
: 我说了句“不关心预测未来的出版水平”咋就被变成“不关心将来就是短视”了?这是
: 啥中文水平啊,啥逻辑能力啊?

avatar
y*i
41
哈哈哈

ridiculous。

【在 u*****7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你说得特别有道理,思想非常开阔,对中文的态度是理性的!
: 论坛上有的人就只会给人扣帽子,把别人没说过的话往人嘴里塞,然后嘲笑ridiculous。

avatar
c*i
42
我是物理博士在读,你大可以相信我的逻辑水平。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来聪明人不学理工科了,专业著作的水平就提高了。
: 我说了句“不关心预测未来的出版水平”咋就被变成“不关心将来就是短视”了?这是
: 啥中文水平啊,啥逻辑能力啊?

avatar
k*u
43
基本上没有道理。
你讲的英文书容易懂的现象,以科学及专业知识为例,是因为它们是西方发现的。
中国原生的文化和知识,用英文去学习,是舍近求远,因为任何信息在翻译过程中都会
被扭曲。
另外什么真要学简体字很简单的说法,非常可疑。很简单你还不建议学?相比成人,小
孩学习一门语言更容易。

哪天有识字的必要,学一下也不过就是半年一年的事(比如土共在延安培养的农民干部
)。更何况,这边的小孩还不是没文化,只是不识字而已,大了真想要学简体字,其实
很简单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看法是对于美国长大的华裔小孩,中文的意义在于对身份和文化的认识,包括日常
: 对话的听说,影视作品,历史故事。这些,对于小孩来说,相较于中文字符这种文化的
: 抽象载体更直观亲切。
: 从知识的获取角度,英文占绝对优势地位。以我个人经验,无论从基础科学到专业方向
: ,中文书本的普遍质量距离英文书本都相差太远。读中文书理解困难的概念,读对应的
: 英文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许和中国作者普遍水平不够或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有
: 关。但仅就结果来说,用英文学习是极其占有优势的。
: 综合来看,对华裔小孩,中文主要是文化的浸淫、感情的洗脑,目的在于让他们的屁股
: 不要坐的太歪。理性上工具上的武装,还是要靠英文。如此,则对中文文字,这个文化
: 的抽象载体不用过于纠结。毕竟中国历代不识字的老农,不也还是在传承着文化么。等

avatar
L*r
44
“中国原生的文化和知识”,要不您举个例子,中国原生的啥知识是我们日常经常使用
的?我也没说中国文化要用英文去学习呀。
至于我说大了学写字简单是因为那时会出于他自己的需求和动力。别说2、3千常用简化
字了,这边学医的有的都30几岁了几千个绕口的病症名,药名还不都背的滚瓜烂熟。可
你让
几岁小孩在看不到太大用处时背这个,不是事倍功半么?

【在 k**u 的大作中提到】
: 基本上没有道理。
: 你讲的英文书容易懂的现象,以科学及专业知识为例,是因为它们是西方发现的。
: 中国原生的文化和知识,用英文去学习,是舍近求远,因为任何信息在翻译过程中都会
: 被扭曲。
: 另外什么真要学简体字很简单的说法,非常可疑。很简单你还不建议学?相比成人,小
: 孩学习一门语言更容易。
:
: 哪天有识字的必要,学一下也不过就是半年一年的事(比如土共在延安培养的农民干部
: )。更何况,这边的小孩还不是没文化,只是不识字而已,大了真想要学简体字,其实
: 很简单

avatar
L*r
45
这也拍得太给力了。我都觉得像是马甲拍得 :)

ridiculous。

【在 u*****7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你说得特别有道理,思想非常开阔,对中文的态度是理性的!
: 论坛上有的人就只会给人扣帽子,把别人没说过的话往人嘴里塞,然后嘲笑ridiculous。

avatar
k*u
46
老庄孔孟孙子史记红楼西厢三国琴棋书画文言白话巴金莫言海子
够了不?
当然你就是想在国外糊个口的话确实日常用不到。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原生的文化和知识”,要不您举个例子,中国原生的啥知识是我们日常经常使用
: 的?我也没说中国文化要用英文去学习呀。
: 至于我说大了学写字简单是因为那时会出于他自己的需求和动力。别说2、3千常用简化
: 字了,这边学医的有的都30几岁了几千个绕口的病症名,药名还不都背的滚瓜烂熟。可
: 你让
: 几岁小孩在看不到太大用处时背这个,不是事倍功半么?

avatar
w*2
47
楼上的连巴金都出来了。真心地说:巴金的书不看也罢了。你要说老舍还差不多。
avatar
w*2
48
其实我就是懒,一切顺其自然好了。有督着孩子学中文的那个时间,我干点自己喜欢的
事去了。如果以后孩子想学中文了,很快就能赶上来了。我才不干事半功倍的活。
avatar
k*u
49
传统的排名就是鲁郭茅巴老曹。
你的个人好恶就随便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上的连巴金都出来了。真心地说:巴金的书不看也罢了。你要说老舍还差不多。
avatar
u*7
50
还郭呢,跟在鲁迅后头自己都会不好意思。

【在 k**u 的大作中提到】
: 传统的排名就是鲁郭茅巴老曹。
: 你的个人好恶就随便了。

avatar
k*u
51
一本女神诗集,就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在 u*****7 的大作中提到】
: 还郭呢,跟在鲁迅后头自己都会不好意思。
avatar
w*2
52
天狗(节选)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内容解读】《天狗》是《女神》中的代表诗篇。诗人借助古代天狗食日月的故事,在
奇特虚幻的境界中驰骋想象。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
球,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形象,这是诗人在“五四”精神感
召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
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再现。
在艺术表现上,采取第一人称的手法,直抒胸臆,并运用排比、反复、夸张手法,全诗
激情澎湃,震撼人心。
avatar
w*2
53
本来还想说说郭沫若的人品的。。。
avatar
n*p
54
这个天狗有什么问题么?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天狗(节选)
: 我是一条天狗呀!
: 我把月来吞了,
: 我把日来吞了,
: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 我便是我了!
: 我是月底光,
: 我是日底光,
: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avatar
b*3
55
不能同意
avatar
L*r
56
不够。我是请你举例你说的“中国原生的知识”部分,你给了这么多都是文化的,岂不
是答非所问。

【在 k**u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庄孔孟孙子史记红楼西厢三国琴棋书画文言白话巴金莫言海子
: 够了不?
: 当然你就是想在国外糊个口的话确实日常用不到。

avatar
l*a
57
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没问题.
关键是家长怎么合理分配孩子的时间.
中文在小的时候,打好基础并不难.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看法是对于美国长大的华裔小孩,中文的意义在于对身份和文化的认识,包括日常
: 对话的听说,影视作品,历史故事。这些,对于小孩来说,相较于中文字符这种文化的
: 抽象载体更直观亲切。
: 从知识的获取角度,英文占绝对优势地位。以我个人经验,无论从基础科学到专业方向
: ,中文书本的普遍质量距离英文书本都相差太远。读中文书理解困难的概念,读对应的
: 英文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许和中国作者普遍水平不够或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有
: 关。但仅就结果来说,用英文学习是极其占有优势的。
: 综合来看,对华裔小孩,中文主要是文化的浸淫、感情的洗脑,目的在于让他们的屁股
: 不要坐的太歪。理性上工具上的武装,还是要靠英文。如此,则对中文文字,这个文化
: 的抽象载体不用过于纠结。毕竟中国历代不识字的老农,不也还是在传承着文化么。等

avatar
m*n
58
讨论“中国原生的知识”实际上没多大意义.
不过你非要坚持的话, 那么我给你一个例子: 中医.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够。我是请你举例你说的“中国原生的知识”部分,你给了这么多都是文化的,岂不
: 是答非所问。

avatar
L*r
59
是她自己引入的啥“中国原生的知识”用于ridicule我认为的“用英文学知识更有优势
”。
中医,养蚕丝织,竹艺,都可以说是中国原生的知识,只是现代绝大部分人小时候或一
辈子都不学习这些,而是学西方发展出的知识。我不明白这个事实对她就很难说出口吗?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讨论“中国原生的知识”实际上没多大意义.
: 不过你非要坚持的话, 那么我给你一个例子: 中医.

avatar
m*n
60
我说讨论这个没多大意义, 原因很简单 - 你生活在什么语言环境中,
那么学的一般"知识", 到一般的程度, 自然是用这种环境语言来学.
在中国, 英文教材再强大, 你到大学为止, 基本上也是用中文
教材.
在美国, 非英文教材再强大, 你到大学为止, 基本上也是用
英文教材.
所以你非要强调什么"non-fiction"的书, 英文的比中文的强多少,
从开始就没意义. 在这儿, 正经(学校里/专业的)东西, 当然是看英文的.
不是英文书强, 而是环境使然.
学中文的目的, 本来就不是这个.
谁跟你争这个, 那才真是被你完全误导了.

吗?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她自己引入的啥“中国原生的知识”用于ridicule我认为的“用英文学知识更有优势
: ”。
: 中医,养蚕丝织,竹艺,都可以说是中国原生的知识,只是现代绝大部分人小时候或一
: 辈子都不学习这些,而是学西方发展出的知识。我不明白这个事实对她就很难说出口吗?

avatar
L*r
61
我在这个主题的回复里已经几次说明,我认为学中文的目的。要不你再读一下,然后明
确给出你认为学中文的目的。根据我的目的,我认为相较于版上说的<5岁推识字再推中
文阅读,浸淫中华文化对于华裔美国小孩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而英文阅读的重要性明显大于中文阅读,除了学校要求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英文教
材的内容和表述(我读过的)给人更多的intuition。我希望孩子学会这种思维方法。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讨论这个没多大意义, 原因很简单 - 你生活在什么语言环境中,
: 那么学的一般"知识", 到一般的程度, 自然是用这种环境语言来学.
: 在中国, 英文教材再强大, 你到大学为止, 基本上也是用中文
: 教材.
: 在美国, 非英文教材再强大, 你到大学为止, 基本上也是用
: 英文教材.
: 所以你非要强调什么"non-fiction"的书, 英文的比中文的强多少,
: 从开始就没意义. 在这儿, 正经(学校里/专业的)东西, 当然是看英文的.
: 不是英文书强, 而是环境使然.
: 学中文的目的, 本来就不是这个.

avatar
y*i
62
推中文 != 不介绍文化
不知道你为何总想吧中文文字和文化对立起来 他们并不冲突
更大程度上 是COMPLEMENTARY的啊
我不否认有很多文化的载体不是文字 但是文字在各国文化里面 都是最主要的载体之一
也通常是非常POWERFUL的载体
这里推中文的妈妈 一般也不是不推英文的 我个人也是很看重英文阅读的
只是先后问题 PRIORITY问题 而且英文将来有学校老师发力 进步会很快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这个主题的回复里已经几次说明,我认为学中文的目的。要不你再读一下,然后明
: 确给出你认为学中文的目的。根据我的目的,我认为相较于版上说的<5岁推识字再推中
: 文阅读,浸淫中华文化对于华裔美国小孩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 而英文阅读的重要性明显大于中文阅读,除了学校要求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英文教
: 材的内容和表述(我读过的)给人更多的intuition。我希望孩子学会这种思维方法。

avatar
m*n
63
关于学中文的目的, 当然就是文化与(与我)交流, 这一点我们没什么分歧.
但你说的"5岁推识字再推中文阅读", 简单点说, 推识字的实质目的,
不是为了现在推中文阅读; 而是正相反, 现在推中文阅读主要是为了
巩固中文识字的能力. 中文识字到了一定程度, 将来孩子就能自主进行
中文阅读, 这样能帮助他们保持与继续了解中国文化, 以及维持
起码的中文能力与我们交流. 这才是目的.
至于为什么要小的时候教认字, 前面大家说过很多了, 就是因为大了之后
1. 英文的影响开始增加.
2. 小孩不如小时候容易被"推"动.
简单点说, 那些小时候不认得中文字, 大了之后反而能学好的, 当然有,
但很少.
而中文认字程度低到无法自主阅读的, 你希望他们在自己出生在非中文文化
环境, 生活在非中文文化环境, 还能保持自己的中国文化? 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而你说的英文教材的问题, 我前面说过, 被你拉进争论这个, 是很不智的.
因为这个本身就难以明确说明; 而且就算明确说明了中文教材强,
也没用, 因为你只要一句: "这儿大家都是用英文教材的"就完全压倒对方.
所以我们不用涉及这个问题. 你非要说, 我就告诉你我的想法: 我完全不认为
英文教 材的内容和表述(我读过的)给人更多的intuition. 我们观点不同,
不用讲出道理, 这个问题到此为止.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这个主题的回复里已经几次说明,我认为学中文的目的。要不你再读一下,然后明
: 确给出你认为学中文的目的。根据我的目的,我认为相较于版上说的<5岁推识字再推中
: 文阅读,浸淫中华文化对于华裔美国小孩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 而英文阅读的重要性明显大于中文阅读,除了学校要求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英文教
: 材的内容和表述(我读过的)给人更多的intuition。我希望孩子学会这种思维方法。

avatar
t*r
64
交流不仅仅是文字。。。瑞典人都发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人的。。。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关于学中文的目的, 当然就是文化与(与我)交流, 这一点我们没什么分歧.
: 但你说的"5岁推识字再推中文阅读", 简单点说, 推识字的实质目的,
: 不是为了现在推中文阅读; 而是正相反, 现在推中文阅读主要是为了
: 巩固中文识字的能力. 中文识字到了一定程度, 将来孩子就能自主进行
: 中文阅读, 这样能帮助他们保持与继续了解中国文化, 以及维持
: 起码的中文能力与我们交流. 这才是目的.
: 至于为什么要小的时候教认字, 前面大家说过很多了, 就是因为大了之后
: 1. 英文的影响开始增加.
: 2. 小孩不如小时候容易被"推"动.
: 简单点说, 那些小时候不认得中文字, 大了之后反而能学好的, 当然有,

avatar
l*a
65
交流不是问题,关键是中文还是有用的,而且小孩在中文家庭出生的,
学起来太便利了,不学白不学嘛....多个技能多条路.
大点了,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精力了...因为中文不那么重要,
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了.....比如爬藤...
小时候打好基础,再大点拾起来不难,象我这样一灌水就可以了...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关于学中文的目的, 当然就是文化与(与我)交流, 这一点我们没什么分歧.
: 但你说的"5岁推识字再推中文阅读", 简单点说, 推识字的实质目的,
: 不是为了现在推中文阅读; 而是正相反, 现在推中文阅读主要是为了
: 巩固中文识字的能力. 中文识字到了一定程度, 将来孩子就能自主进行
: 中文阅读, 这样能帮助他们保持与继续了解中国文化, 以及维持
: 起码的中文能力与我们交流. 这才是目的.
: 至于为什么要小的时候教认字, 前面大家说过很多了, 就是因为大了之后
: 1. 英文的影响开始增加.
: 2. 小孩不如小时候容易被"推"动.
: 简单点说, 那些小时候不认得中文字, 大了之后反而能学好的, 当然有,

avatar
R*i
66
语言如果不用忘得会很快。五岁以前学了,如果上K就不推了还是白搭。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