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Eb2一般要等多久,值得现在办么?
avatar
Eb2一般要等多久,值得现在办么?# Immigration - 落地生根
b*e
1
看前面各位讨论有感,以前也在此问过同样的问题,受益匪浅,就想回馈本版,和新晋
的同行分享一点经验,希望能有所帮助。纯属个人浅见,让各位版上牛人笑话了。
基本情况: 偏工程,4年PI投了6个NIH grants
1 R01 non-discussed
5 R21, all scored, 3 funded
单纯看payline,R01确实要比R21容易,尤其是NI. 以前和NIH PO请教,也是建议投R01
. 但是这只是一般情况。对我这样交叉领域,不是纯生物出身的,刚开始没有足够数据
来提出一个完整的story。而现在R01就是需要足够的前期数据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基本
上就是说你基础试验都快要做完了),所以反而非常难成功。唯一一个R01是在拿到第
一个r21和其他几个小grant后做了一年多,发了几篇文章后,才投的。即便这样,还是
感觉不成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抱着试试水的心态投的 (也有一部分来自系里
的压力)。结果唯一一次没得分。其他的R21都是围绕一个小课题,针对性强,实验数
据也充分,自我感觉都还不错,成功率就高很多。另外感觉就是, 不一定要投很多,
但是要找到非常适合的program。我其中一个R21投了两次NIGMS都没中,第三次换了一
个针对性很强的program,分数在boardline也中了。所以坚持有时候也很重要。
我刚开始也是只想投single PI R01. 但是现在觉得要真正做一个完整的生物体系,还
得有互补的合作者。虽然没有了NI的好处,但实际中的可能性要大,至少不会比R21低
吧。所以最近就投了一个multi-PI的R01. 而且我觉得有了single PI的R21后压力小多
了,写东西也有信心了,感觉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所以我觉得不一定要介意有没有NI
的好处,找到一个让自己尽早进入角色的机会很重要。
avatar
t*8
2
没有什么文章,很一般的背景。
如果办EB2,雇主支持的话,一般要等多久呢?等到哪一步才可以走人呢?
HR从来没有办过,不懂。麻烦大家给看看。
avatar
j*r
3
完全同意你的理解!!
If I may add: as a junior PI, I find it difficult to tell what makes a "
complete story." My experience is that the only way to find out is to submit
proposals..
avatar
s*u
4
6-8 years. The sooner the better.
You need to stay in USA until you get card, or if you select CP, you can
wait in China.But no guarantee you can pass the consulate interview in
Guangzhou.

【在 t*****8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什么文章,很一般的背景。
: 如果办EB2,雇主支持的话,一般要等多久呢?等到哪一步才可以走人呢?
: HR从来没有办过,不懂。麻烦大家给看看。

avatar
w*e
5
赞干货贴!

R01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前面各位讨论有感,以前也在此问过同样的问题,受益匪浅,就想回馈本版,和新晋
: 的同行分享一点经验,希望能有所帮助。纯属个人浅见,让各位版上牛人笑话了。
: 基本情况: 偏工程,4年PI投了6个NIH grants
: 1 R01 non-discussed
: 5 R21, all scored, 3 funded
: 单纯看payline,R01确实要比R21容易,尤其是NI. 以前和NIH PO请教,也是建议投R01
: . 但是这只是一般情况。对我这样交叉领域,不是纯生物出身的,刚开始没有足够数据
: 来提出一个完整的story。而现在R01就是需要足够的前期数据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基本
: 上就是说你基础试验都快要做完了),所以反而非常难成功。唯一一个R01是在拿到第
: 一个r21和其他几个小grant后做了一年多,发了几篇文章后,才投的。即便这样,还是

avatar
d*a
6
先收藏了。NIH和NSF完全是两回事吗。
avatar
b*e
7
很大不同。提起NSF,屡败屡战中。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先收藏了。NIH和NSF完全是两回事吗。
avatar
d*a
8
握手。我一直想往NIH那边挤挤,还没找到门呢...还没有一个适合NIH,我又能做的想
法。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大不同。提起NSF,屡败屡战中。
avatar
z*q
9
多谢分享!不过NIGMS有R21的吗?

R01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前面各位讨论有感,以前也在此问过同样的问题,受益匪浅,就想回馈本版,和新晋
: 的同行分享一点经验,希望能有所帮助。纯属个人浅见,让各位版上牛人笑话了。
: 基本情况: 偏工程,4年PI投了6个NIH grants
: 1 R01 non-discussed
: 5 R21, all scored, 3 funded
: 单纯看payline,R01确实要比R21容易,尤其是NI. 以前和NIH PO请教,也是建议投R01
: . 但是这只是一般情况。对我这样交叉领域,不是纯生物出身的,刚开始没有足够数据
: 来提出一个完整的story。而现在R01就是需要足够的前期数据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基本
: 上就是说你基础试验都快要做完了),所以反而非常难成功。唯一一个R01是在拿到第
: 一个r21和其他几个小grant后做了一年多,发了几篇文章后,才投的。即便这样,还是

avatar
w*t
10
如果前期数据比较充实,尽量考虑R01。12页的篇幅,毕竟能涵盖更多的内容。
准备R01的时候,除了一般需要注意的,像原创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之类,有一点要特
别注意,就是你的科研到底对群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好处到底在哪里。这点看似简单,
但常常做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对群体卫生和健康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在
Study Section开会的时候,会被评审得比较严格。
比方说,有的proposal会声称自己的基因编辑技术会对新的癌症药物的发明会有贡献。
问题的是,从实验室到最终药物的临床使用,中间有着漫长的过程,有着剂量、药效和
副作用等等的综合考虑,不是拍拍脑袋大剌剌地可以贸然展望的。再比如,有的
proposal断然就说自己发现的某种immunological pathway会对艾滋病疫苗有贡献,但
这极有可能地忽视了任何艾滋病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可能遇到的巨大挑战。
这不是说,就一定要调低对群体卫生健康的展望。恰恰相反的是,要足够重视,还要能
引起评审的共鸣。在准备R01的时候,可以考虑咨询一些临床和公卫的专家、甚至是生
物统计学家的意见。在组织自己的科研团队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吝啬于这些合作者的
efforts。
avatar
b*e
11
有。不过不是parent R21.

【在 z***q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分享!不过NIGMS有R21的吗?
:
: R01

avatar
S*y
12
昨晚就想留言,写了没发成功。我感觉对刚起步的PI,小项目还是容易成功一些,我入
职1年半左右,刚交了第三个grant 到NIH,中了一个。
我倒是一直想往NSF靠,看过几个朋友的项目书,感觉前期结果比NIH的更多,digua和
blue说说NSF的经验呗...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握手。我一直想往NIH那边挤挤,还没找到门呢...还没有一个适合NIH,我又能做的想
: 法。

avatar
S*y
13
谢谢经验,非常有用!

【在 w**********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前期数据比较充实,尽量考虑R01。12页的篇幅,毕竟能涵盖更多的内容。
: 准备R01的时候,除了一般需要注意的,像原创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之类,有一点要特
: 别注意,就是你的科研到底对群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好处到底在哪里。这点看似简单,
: 但常常做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对群体卫生和健康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在
: Study Section开会的时候,会被评审得比较严格。
: 比方说,有的proposal会声称自己的基因编辑技术会对新的癌症药物的发明会有贡献。
: 问题的是,从实验室到最终药物的临床使用,中间有着漫长的过程,有着剂量、药效和
: 副作用等等的综合考虑,不是拍拍脑袋大剌剌地可以贸然展望的。再比如,有的
: proposal断然就说自己发现的某种immunological pathway会对艾滋病疫苗有贡献,但
: 这极有可能地忽视了任何艾滋病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可能遇到的巨大挑战。

avatar
b*e
14
多谢分享

【在 w**********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前期数据比较充实,尽量考虑R01。12页的篇幅,毕竟能涵盖更多的内容。
: 准备R01的时候,除了一般需要注意的,像原创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之类,有一点要特
: 别注意,就是你的科研到底对群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好处到底在哪里。这点看似简单,
: 但常常做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对群体卫生和健康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在
: Study Section开会的时候,会被评审得比较严格。
: 比方说,有的proposal会声称自己的基因编辑技术会对新的癌症药物的发明会有贡献。
: 问题的是,从实验室到最终药物的临床使用,中间有着漫长的过程,有着剂量、药效和
: 副作用等等的综合考虑,不是拍拍脑袋大剌剌地可以贸然展望的。再比如,有的
: proposal断然就说自己发现的某种immunological pathway会对艾滋病疫苗有贡献,但
: 这极有可能地忽视了任何艾滋病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可能遇到的巨大挑战。

avatar
p*n
16
in my opinion, NIH is a lot better than NSF in many ways, but most
importantly, NIH prefers more prelim results, while NSF doesn't like too
many (many proposals got killed because PIs present too many results and it
looks like everything has been done already; this does not happen with NIH i
heard).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昨晚就想留言,写了没发成功。我感觉对刚起步的PI,小项目还是容易成功一些,我入
: 职1年半左右,刚交了第三个grant 到NIH,中了一个。
: 我倒是一直想往NSF靠,看过几个朋友的项目书,感觉前期结果比NIH的更多,digua和
: blue说说NSF的经验呗...

avatar
d*a
17
同意NSF有太多初步结果并不好。

it
i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in my opinion, NIH is a lot better than NSF in many ways, but most
: importantly, NIH prefers more prelim results, while NSF doesn't like too
: many (many proposals got killed because PIs present too many results and it
: looks like everything has been done already; this does not happen with NIH i
: heard).

avatar
C*X
18
赞。
USDA 有什么fund 吗?

R01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前面各位讨论有感,以前也在此问过同样的问题,受益匪浅,就想回馈本版,和新晋
: 的同行分享一点经验,希望能有所帮助。纯属个人浅见,让各位版上牛人笑话了。
: 基本情况: 偏工程,4年PI投了6个NIH grants
: 1 R01 non-discussed
: 5 R21, all scored, 3 funded
: 单纯看payline,R01确实要比R21容易,尤其是NI. 以前和NIH PO请教,也是建议投R01
: . 但是这只是一般情况。对我这样交叉领域,不是纯生物出身的,刚开始没有足够数据
: 来提出一个完整的story。而现在R01就是需要足够的前期数据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基本
: 上就是说你基础试验都快要做完了),所以反而非常难成功。唯一一个R01是在拿到第
: 一个r21和其他几个小grant后做了一年多,发了几篇文章后,才投的。即便这样,还是

avatar
b*e
20
不清楚USDA. 从来没申请过。

【在 C*********X 的大作中提到】
: 赞。
: USDA 有什么fund 吗?
:
: R01

avatar
u*u
21
Thanks for sharing. 新人请教: What is NI?
avatar
F*Q
23

R01
3 out of 5 R21 got funded, that's pretty impressive!
but still, don't give up on your R01. don't expect to get it for your first
submission, but keep improving it, if needed, change the story or angle. if
you hit a barrier in one study section, consider submitting to another one
with overlapping emphasis.
as you are aware, the key is to have strong preliminary data. an impressive
list of publications relevant to the proposed work add a lot to your chance
of success.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前面各位讨论有感,以前也在此问过同样的问题,受益匪浅,就想回馈本版,和新晋
: 的同行分享一点经验,希望能有所帮助。纯属个人浅见,让各位版上牛人笑话了。
: 基本情况: 偏工程,4年PI投了6个NIH grants
: 1 R01 non-discussed
: 5 R21, all scored, 3 funded
: 单纯看payline,R01确实要比R21容易,尤其是NI. 以前和NIH PO请教,也是建议投R01
: . 但是这只是一般情况。对我这样交叉领域,不是纯生物出身的,刚开始没有足够数据
: 来提出一个完整的story。而现在R01就是需要足够的前期数据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基本
: 上就是说你基础试验都快要做完了),所以反而非常难成功。唯一一个R01是在拿到第
: 一个r21和其他几个小grant后做了一年多,发了几篇文章后,才投的。即便这样,还是

avatar
S*y
24
OK, 多了反而不好。这是好消息,呵。

it
i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in my opinion, NIH is a lot better than NSF in many ways, but most
: importantly, NIH prefers more prelim results, while NSF doesn't like too
: many (many proposals got killed because PIs present too many results and it
: looks like everything has been done already; this does not happen with NIH i
: heard).

avatar
f*y
25
我跟lz正好相反。我也是交叉学科。R21投了三个全都没分。R01投了两个都中了。我以
后再也不想投r21了。费的劲跟r01差不多。钱少不说,还拿不到。
avatar
b*e
26
先膜拜一下牛人。我本意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分享申请NIH的经验,壮
大我们华人发考题。能投R01当然投R01,但不必只盯着R01这一条路, 尤其是对前两年
没有足够系统的数据的发考题。牛人不考虑R21,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是福音啊:)
对了,请问你觉得对于交叉学科申R01的时候需要找合作者做co-PI来提高命中率吗?谢
谢分享。

【在 f********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跟lz正好相反。我也是交叉学科。R21投了三个全都没分。R01投了两个都中了。我以
: 后再也不想投r21了。费的劲跟r01差不多。钱少不说,还拿不到。

avatar
f*y
27
没有找co-PI. 加了几个co-I. 我做的偏技术。但是NIH也是比较看重clinical or
biomeical impact的。我主要是把自己的技术应用到不同的biomedical problems里面
去。一是要做一些preliminary work. 但是不需要太多,几篇paper就可以。二是自己
有哪个方向不足,找相应的collaborators来弥补。Co-I 最好是一个学校或者有track
reocord合作过的。否则会影响investigators 的打分。三是找对RFA和review session
. 还有就是要把significance section 写好。。这个section重中之重。写好了就是成
功的一半。一定把那个领域的现况需求研究透。


: 先膜拜一下牛人。我本意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分享申请NIH的经
验,壮

: 大我们华人发考题。能投R01当然投R01,但不必只盯着R01这一条路, 尤其是对
前两年

: 没有足够系统的数据的发考题。牛人不考虑R21,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是福音啊
:)

: 对了,请问你觉得对于交叉学科申R01的时候需要找合作者做co-PI来提高命中率
吗?谢

: 谢分享。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先膜拜一下牛人。我本意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分享申请NIH的经验,壮
: 大我们华人发考题。能投R01当然投R01,但不必只盯着R01这一条路, 尤其是对前两年
: 没有足够系统的数据的发考题。牛人不考虑R21,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是福音啊:)
: 对了,请问你觉得对于交叉学科申R01的时候需要找合作者做co-PI来提高命中率吗?谢
: 谢分享。

avatar
f*y
28
还有。俺可不是牛人。刚刚tenure。大家互相学习。


: 先膜拜一下牛人。我本意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分享申请NIH的经
验,壮

: 大我们华人发考题。能投R01当然投R01,但不必只盯着R01这一条路, 尤其是对
前两年

: 没有足够系统的数据的发考题。牛人不考虑R21,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是福音啊
:)

: 对了,请问你觉得对于交叉学科申R01的时候需要找合作者做co-PI来提高命中率
吗?谢

: 谢分享。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先膜拜一下牛人。我本意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分享申请NIH的经验,壮
: 大我们华人发考题。能投R01当然投R01,但不必只盯着R01这一条路, 尤其是对前两年
: 没有足够系统的数据的发考题。牛人不考虑R21,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是福音啊:)
: 对了,请问你觉得对于交叉学科申R01的时候需要找合作者做co-PI来提高命中率吗?谢
: 谢分享。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