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定要有独立推荐人吗?
avatar
一定要有独立推荐人吗?# Immigration - 落地生根
g*t
1
(限热点城市热门院校)
因为进人的事,一堆人上去投诉骂娘拍桌子
搞下台过几任系主任
没有基金的正教授在美国也p都不是,行政领导欺负不说
本科生都可以装作没看见
53想当官,学校的官是那么好当的? 不被人损死就不错了
当然美国文明一点,一般脸憋成猪肝当众大吼已经算是极限了
打人,或者往脸上泼水还是不多见
----------------------------------------------------------------------------
----
我又一次被评审会的教授们“平衡”掉
碑夫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15日 02 版)
高校教师评职称要过三关,从讲师到教授,越到后面门槛越高,没几个人能轻松“
进步”。
第一关是硬实力关。许多高校要求发论文,并且对发表论文的学术刊物及篇数有严
格的限定。一些高校不仅要求发表论文,还要有部级课题。论文已经让人精疲力竭,课
题更是让没有关系、门路的年轻人望而生畏。
过了硬条件,就要面临第二关,那就是系里自己的协调,今年推谁不推谁,往往是
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有的学校,这一环节形同虚设,基本够条件就上,但在另外一
些学校,尤其是硬条件要求比较低的学校,此环节院系领导的作用就非常大。
过了院系关,然后才是最不透明的第三关,那就是学术委员会或者评审委员会的权
衡。在许多时候,评谁不评谁,已经不是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能够决定的,更重要的是你
背后的导师、门派、院系。有没有贵人为你说句话,为你拍桌子,也许真能决定你是否
能够跑完这最后一公里。
以笔者个人的经历来说,其实对年轻教师而言,评职称最难的不是发论文、找项目
等硬件,而是学术委员会根据院系之间的利益博弈而进行的各种平衡。硬件是自己奋斗
的,怨不得别人;平衡却时常是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游戏,可能连死都不知道是怎
么死的。你被“平衡”掉了,却连申诉、哭闹都找不到明确的对象。
对于高校来说,职称评审一直是管理中的一个难点,改革中的痛点。
之所以说它是难点,难就难在所谓学术水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高度主观性
的认知。尽管高校对于学术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量化尝试,但随着学术界的日益碎片化
以及由此而来的共识的消解,这些不是办法的办法也日益遭受诟病。尤其对于中国社会
来说,由于部分所谓权威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的确令人难以认同,发论文之类的客观化
标准,遭到了更为强烈的质疑。
之所以说它是痛点,痛就痛在教授评审对于高校知识分子而言,实在是关乎切身利
益的头等大事。在青椒沦为炮灰、副教授沦为小工的今天,许多情况下,只有拿下教授
才能够不看他人脸色在学校里有尊严地活着。因此,教授评审制度的改革长期陷入激烈
的利益博弈之中,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推进者经常陷入左右不是人、怎么改
都会被激烈抗议的窘境。
客观上来讲,中国高校的职称评定,相比于十年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过去
常见的领导一言九鼎、拼关系胜过拼实力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对于许多领导和评审人
而言,参与、主持职称评审已经成了引发上访、投诉的高危活动,他们其实并不乐意掺
和其间挨骂。近几年,许多高校已经将教授评审的权力下放到了学院、学科点,行政权
力基本做到了撤出。这固然减少了行政干预,却并没有让教授评审变得让人心服口服,
各个学科、院系、学术带头人围绕教授评定展开了更加激烈的博弈。弱势学科被强势学
科欺负,小学院的人过不了大学院,没有门派背景的“屌丝”成为名门正派弟子的分母
,成为近几年来比较突出的乱象,以至于发生不服气的“青椒”动手打评审者的事件,
让知识分子斯文扫地。
改变大学教授评审的困境,一方面要在高校生态上做文章。如果改变不了讲师、副
教授生存环境恶化的趋势,大家红着眼睛争教授的现象就只能愈演愈烈。大学要给那些
安心讲课、安心教书的人一条活路,让这些人不必非要当教授才能有尊严地生存。当评
教授只是一种选择,而非大学老师的唯一出路,学术职称的评审就会纯粹很多。另一方
面,对一些高校将项目、课题、领导批示作为评教授的硬条件的做法,也应予以反思和
改变。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唯成果论逻辑,严重违背了高校的科研与教学规律,将高校
异化成了公司和领导的秘书班子。
avatar
g*i
2
正在加紧准备EB1a.但扳指一算,有把握的推荐人,不是自己毕业学校教授就是工作单
位领导,可能只能搞到两个外面的。请问IO真的把非独立推荐人的信看得很“软”吗?
USCIS上面怎没见关于“独立推荐人”的定义或说明?
谢谢解惑!
avatar
y*u
3
感觉就算是独立推荐人的信也看得比较软了,现在比较讲究硬证据。但是如果连独立的
都木有的话,会
不会给IO印象就是没人愿意推荐了呢?

【在 g*****i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在加紧准备EB1a.但扳指一算,有把握的推荐人,不是自己毕业学校教授就是工作单
: 位领导,可能只能搞到两个外面的。请问IO真的把非独立推荐人的信看得很“软”吗?
: USCIS上面怎没见关于“独立推荐人”的定义或说明?
: 谢谢解惑!

avatar
a*n
4
同意, 硬证据是关键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