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声问一下,怎么查绿卡?# Immigration - 落地生根
R*s
1 楼
父亲在世时没过过象样的父亲节。一个本应为他好好庆祝的节日,却因我们的疏忽,而
一次又一次的错过。
父亲一生走南闯北,为人非常善良正直。自己因糖尿病不能吃喜欢吃的红薯等东西,可
是却经常买回来放暖器片上烤给我们吃。记忆中的他虽然特别喜欢吃鱼,可是从不碰鱼
肉,每次只挑鱼骨头和尾巴吃,我小时候一直以为他不爱吃鱼肉,却不曾想过他是把好
吃的都留给了别人,自己一点舍不得吃。在和父亲的最后一个电话里,他还是一心想着
别人,还跟我说,要是哪天他真的不在了,叫我也不要太难过。此后的连续几天里,我
因为忙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但是却突然接到了他辞世的消息。
父亲执教三十六载,桃李遍天下,经常代表学校上公开课,他的学生,无论中学生大学
生,对他都很尊敬。学生们来了,他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们做好吃的。小时候家
里经常有一股油墨味儿,一看就是他又在给学生们“刻题”。“伏案默记熬心血,送走
朝阳星夜忙”,这是他对自己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我的第一份工作也选择了
走上三尺讲台,他谆谆告诫说,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要有笔头(能写),口头(善于
表达),和“甩头”(即“形象问题”,和对学生的感染力),他的话让我顿觉这份工
作担子的沉重。父亲读大学时家里穷,于是别无选择,就去了湖南师范因为那时读师范
大学是最省钱的。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东北,以后虽然许多次想“回湘”,但是为
了让母亲和她的父母免于承受思念之苦而最终留在了东北,自己选择了四年一次的回乡
探亲。
父亲是个坚强的人。无论寒冬酷暑,只要有点闲暇,他每天要到家旁边的校园里去跑步
,还对妈妈说,我们要把身体锻炼好,别给儿女添麻烦。临退休前的一次下班骑车,天
黑路滑,一不小心他在冰天雪地里摔得鼻青脸肿,可是第二天又象往常一样走上了讲台
,学生们看见他一脸的伤痕都感到难过,但是他自己却不太在意。多年前的那个春节前
,得知了我对未来的一个重要选择,从此将远离他和家乡时,长年漂泊异乡,身体病弱
的他深知那意味着什么,他的第一个反应是难过,“~,爸爸六十岁了,你不能不考虑
父亲呀”……然而第二天,他却为我提着行李,送我远行,还对妈妈说,“咱们还能活
几年,不能只考虑自己,要考虑孩子们将来的幸福啊……”
知道父亲住院以后我跑回去看他。病床上的他更加骨瘦如材。趁我不注意时,他悄悄地
在我的衣服口袋里塞钱,被我发现了退回,那可是他用于治病的费用啊,可是他说我们
回国一趟花销挺大的,两人又都在读书,其实就不应该回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父亲全身浮肿以后,他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每次见到
小孙子的时候,都要讲个三国或水浒的故事给他听,小家伙每回都听得津津有味。和我
在电话里也每次都强调要教育好后人的问题,反复叮咛。原本还有好多东西想教给他们
,但是还未等他们上幼儿园大班,他已与世长辞。
那年在家乡的二十天匆匆就过去了,欢喜的时刻刚过又将辞别。在他的病床前,两人相
对,都没有了多少话语,只是忍不住地流泪。上了去南方的火车,我的脑海里浮现着四
个字“生离死别”。下了火车以后也非常想返回去看他,但是最终没有回成。结果那一
天竟真的成了最后一面。
父亲在最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其实非常想念我们,可是他不说,直到辞世前的那个月,
一天他在电话里说昨夜做了个恶梦,梦见我遇到了危险就一下子惊醒了,醒来以后大哭
了一场,我听了就随便安慰了他几句,可是当时却没有意识到,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其实
是很希望见到我们,但是却办不到。生活对一个人有时是多么的残酷。“父母在,不远
游”,可是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离开他了,和他远隔
千里万里......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这是祖父和父亲都信守的人生格言。祖父先于父亲
两个月去世,父亲知道了那个消息很难过,不过总的来说反应还算平静,他曾经多次想
回乡去住住照顾照顾老人,然而这个愿望到最后也没能实现。
父亲的言传身教,留给我的是人生的重要财富。为父亲出殡的那天,到处白雪皑皑,寒
风刺骨,我不知道我能为远方的他做些什么,就去了一个中国人的教堂,在祷告室里,
和两位教会的朋友一起为他做祷告。真的希望有那个叫天国的地方,在那里人可以得到
永生,在那里思念的人们还可以团聚。
“小~鹏,真聪明,爱学习,高智能;小宝宝,长得好,体魄健,善用脑;爷爷喜欢小
睿鹏,奶奶最疼小宝宝。”也许是受初中以前一直在乡下念私塾的影响,父亲一生喜欢
古文和诗歌,他的头脑直到临终前也都还十分清醒。一篇《桃花源记》他在最后的一年
坐在病床上还可以全篇背下来,《长恨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不少
长长的古诗他也还可以流利地背诵下来,令我们钦佩不已。这首小小的顺口溜,不知包
含了多少他对后辈的爱和希望。
一次又一次的错过。
父亲一生走南闯北,为人非常善良正直。自己因糖尿病不能吃喜欢吃的红薯等东西,可
是却经常买回来放暖器片上烤给我们吃。记忆中的他虽然特别喜欢吃鱼,可是从不碰鱼
肉,每次只挑鱼骨头和尾巴吃,我小时候一直以为他不爱吃鱼肉,却不曾想过他是把好
吃的都留给了别人,自己一点舍不得吃。在和父亲的最后一个电话里,他还是一心想着
别人,还跟我说,要是哪天他真的不在了,叫我也不要太难过。此后的连续几天里,我
因为忙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但是却突然接到了他辞世的消息。
父亲执教三十六载,桃李遍天下,经常代表学校上公开课,他的学生,无论中学生大学
生,对他都很尊敬。学生们来了,他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们做好吃的。小时候家
里经常有一股油墨味儿,一看就是他又在给学生们“刻题”。“伏案默记熬心血,送走
朝阳星夜忙”,这是他对自己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我的第一份工作也选择了
走上三尺讲台,他谆谆告诫说,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要有笔头(能写),口头(善于
表达),和“甩头”(即“形象问题”,和对学生的感染力),他的话让我顿觉这份工
作担子的沉重。父亲读大学时家里穷,于是别无选择,就去了湖南师范因为那时读师范
大学是最省钱的。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东北,以后虽然许多次想“回湘”,但是为
了让母亲和她的父母免于承受思念之苦而最终留在了东北,自己选择了四年一次的回乡
探亲。
父亲是个坚强的人。无论寒冬酷暑,只要有点闲暇,他每天要到家旁边的校园里去跑步
,还对妈妈说,我们要把身体锻炼好,别给儿女添麻烦。临退休前的一次下班骑车,天
黑路滑,一不小心他在冰天雪地里摔得鼻青脸肿,可是第二天又象往常一样走上了讲台
,学生们看见他一脸的伤痕都感到难过,但是他自己却不太在意。多年前的那个春节前
,得知了我对未来的一个重要选择,从此将远离他和家乡时,长年漂泊异乡,身体病弱
的他深知那意味着什么,他的第一个反应是难过,“~,爸爸六十岁了,你不能不考虑
父亲呀”……然而第二天,他却为我提着行李,送我远行,还对妈妈说,“咱们还能活
几年,不能只考虑自己,要考虑孩子们将来的幸福啊……”
知道父亲住院以后我跑回去看他。病床上的他更加骨瘦如材。趁我不注意时,他悄悄地
在我的衣服口袋里塞钱,被我发现了退回,那可是他用于治病的费用啊,可是他说我们
回国一趟花销挺大的,两人又都在读书,其实就不应该回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父亲全身浮肿以后,他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每次见到
小孙子的时候,都要讲个三国或水浒的故事给他听,小家伙每回都听得津津有味。和我
在电话里也每次都强调要教育好后人的问题,反复叮咛。原本还有好多东西想教给他们
,但是还未等他们上幼儿园大班,他已与世长辞。
那年在家乡的二十天匆匆就过去了,欢喜的时刻刚过又将辞别。在他的病床前,两人相
对,都没有了多少话语,只是忍不住地流泪。上了去南方的火车,我的脑海里浮现着四
个字“生离死别”。下了火车以后也非常想返回去看他,但是最终没有回成。结果那一
天竟真的成了最后一面。
父亲在最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其实非常想念我们,可是他不说,直到辞世前的那个月,
一天他在电话里说昨夜做了个恶梦,梦见我遇到了危险就一下子惊醒了,醒来以后大哭
了一场,我听了就随便安慰了他几句,可是当时却没有意识到,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其实
是很希望见到我们,但是却办不到。生活对一个人有时是多么的残酷。“父母在,不远
游”,可是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离开他了,和他远隔
千里万里......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这是祖父和父亲都信守的人生格言。祖父先于父亲
两个月去世,父亲知道了那个消息很难过,不过总的来说反应还算平静,他曾经多次想
回乡去住住照顾照顾老人,然而这个愿望到最后也没能实现。
父亲的言传身教,留给我的是人生的重要财富。为父亲出殡的那天,到处白雪皑皑,寒
风刺骨,我不知道我能为远方的他做些什么,就去了一个中国人的教堂,在祷告室里,
和两位教会的朋友一起为他做祷告。真的希望有那个叫天国的地方,在那里人可以得到
永生,在那里思念的人们还可以团聚。
“小~鹏,真聪明,爱学习,高智能;小宝宝,长得好,体魄健,善用脑;爷爷喜欢小
睿鹏,奶奶最疼小宝宝。”也许是受初中以前一直在乡下念私塾的影响,父亲一生喜欢
古文和诗歌,他的头脑直到临终前也都还十分清醒。一篇《桃花源记》他在最后的一年
坐在病床上还可以全篇背下来,《长恨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不少
长长的古诗他也还可以流利地背诵下来,令我们钦佩不已。这首小小的顺口溜,不知包
含了多少他对后辈的爱和希望。